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建立复方苦参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该制剂中当归、苦参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该制剂中阿魏酸的含量,并用TLC法测定该制剂中苦参碱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阿魏酸在1.95~9.76ug.mg^-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80,平均回收率为96.8%,RSD=0.3%。苦参碱斑点在2.16~7.56ug.之间与其吸收度积分值呈线性关系,r=0.  相似文献   

2.
山豆根在复方中化学成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崔健  耿惠  刘淑杰  陈新 《中草药》2001,32(7):613-614
山豆根为豆科植物越南槐 Sophora tonkinensisGagnep.的干燥根及根茎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通便之功能 ,主要成分为氧化苦参碱 [1]、苦参碱。在含山豆根药材的中成药的复方制剂中 [2 ]只测定苦参碱含量 ,作者认为山豆根在复方中 ,与共存药物在制备过程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可能互有转变。本实验结果表明 ,山豆根饮片用水煎煮 ,氧化苦参碱含量降低 ,苦参碱含量增加 ;山豆根与丹参、木蝴蝶、黄柏、玄参等配伍 ,与水共煎煮 ,氧化苦参碱含量则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直至消失 ,苦参碱含量增加。1 实验部分1 .1 仪器、试剂、药品 :CS- 93 0…  相似文献   

3.
HPLC-MSn法分析复方苦参注射液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倩  张宏桂  刘永刚  郑玉胜 《中成药》2006,28(10):1488-1491
目的:明确复方苦参注射液(苦参白土苓)的化学成分,建立含苦参的复方制剂HPLC-MSn鉴定方法。方法:应用HPLC-ESI-MSn方法,其中,液相色谱采用梯度洗脱,质谱用正离子模式检测。结果:从复方苦参注射液中分离鉴定了11种化学成分。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可用于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江维克  王丽 《中成药》2005,27(1):45-48
目的:建立苦参药材及其制剂--复方石韦片(石韦、苦参、黄芪、篇蓄等)中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Hypersil C18 ODS2色谱柱,以甲醇-0.2%三乙胺溶液(45: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20 nm.结果:氧化苦参碱在20.7~207.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在苦参药材及制剂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0%和100.3%,RSD为1.5%和0.67%;苦参碱在20.7~207.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在药材及制剂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2%和100.6%,RSD为1.2%和0.74%.结论:本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苦参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复方苦参注射液中4种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LC-MS法测定大鼠血浆和其他组织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的浓度,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在大鼠体内心、肝、脾、肺、肾等12个脏器组织的分布。方法:在血浆和组织样品中加入内标,用氯仿提取,以甲醇:10 mmolNH4Ac-0.02%HCOOH-水=90:10(v:v);CN柱分离,LC-MS法检测健康大鼠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后3个时间点(15min、1h、4h)的血浆及组织样品中4种生物碱的浓度。结果:在给药后3个时间点,苦参碱和槐果碱在各组织中的分布量依次为:肝>肾/脾>肌肉/肠>肺/胃>心/脑>脂肪/子宫>睾丸;氧化苦参碱和氧化槐果碱在各组织中的分布量依次为:肾/肺>肌肉>肠/胃>心/脾>子宫>脂肪/睾丸>脑/肝;随着时间的推移,苦参碱和槐果碱浓度下降速度明显缓于氧化苦参碱和氧化槐果碱;苦参碱和槐果碱在肝脏分布最多,而氧化苦参碱和氧化槐果碱在肝脏分布最低。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4种生物碱在组织脏器中的分布,氧化态和非氧化态存在较大差异,尤其在肝脏,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浓度很低,而苦参碱、槐果碱浓度很高;而且在各组织中苦参碱和槐果碱的浓度显著高于氧化苦参碱和氧化槐果碱,与血浆中的分布相反,说明苦参碱和槐果碱相对于氧化苦参碱和氧化槐果碱而言主要分布于组织脏器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制定复方苦参凝胶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徐长卿、薄荷素油、冰片、甘草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复方苦参凝胶中苦参碱的含量,色谱柱为NH2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2mol/L磷酸二氢钠(802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20nm,柱温25℃。结果采用TLC法可鉴别出与徐长卿、薄荷素油、冰片、甘草对应的斑点;采用HPLC法测定苦参碱的含量,苦参碱在0.384μg~2.304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28%,RSD=0.54%(n=6)。结论所建立的质量标准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以用来评价复方苦参凝胶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药复方研究特别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发展迅速,复方中每味中药的性能决定了一个中药复方的疗效及其范围,而其最重要的研究部分就是有效化学成分的提取和纯化。本文通过药理活性指导下的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复方汤液的有效部位、煎煮过程及其成分的变化、有效成分组学的研究、无机元素的作用和复方的拆分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万振先 《江西中医药》1990,21(1):56-57,62
近20年来,不少学者为探明中药复方治病的物质基础,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复方中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力图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结构与疗效的关系,阐明中医的方药理论和中药复方防病治病的作用机理。尽管目前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还多处于方法学的探讨,但这项工作的开展,对整理发扬中医药独特理论体系,促进中医药现代  相似文献   

9.
张蕾  陈晓辉  王玺  毕开顺 《中成药》2004,26(11):876-878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苦参注射液(苦参、白土茯苓)中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离子对RPHPLC法,Hypersil ODS2色谱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磷酸(10:30:65:0.05,含33mmol·L-1的SDS),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10nm,柱温为室温.结果: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分别在17.44~174.4μg·mL-1(r=0.9996,n=6)和1.96~39.20μg·mL-1(r=0.9997,n=6)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RSD=2.1%,n=9)和99.7%(RSD=1.4%,n=9).结论:本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为复方苦参注射液质量评价提供了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复方苦参注射液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复方苦参注射液进行稳定性研究。方法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参碱含量变化为指标 ,进行恒温加速试验和室温留样考察。结果 加速试验测得的数据基本不变 ,与室温留样考察结果相符。结论 本制剂稳定性较好 ,有效期可达 2年  相似文献   

11.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苦参中生物碱的含量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目的:建立苦参中生物碱含量测定新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结果:苦参中生物碱能较好分离,加样回收率苦参碱为97.47%,氧化苦参碱为97.67%。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苦参中生物碱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苦参-甘草药对的提取工艺,并对其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和甘草酸的转移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液料比对苦参-甘草药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利用UPLC-Q-TOF/MS对苦参-甘草药对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在线鉴定。结果:苦参-甘草药对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加8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提取前浸泡1 h;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总转移率93.92%,甘草酸转移率99.23%。苦参-甘草药对提取物共鉴定出49个成分,其中28个来自于苦参,21个来自于甘草。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苦参-甘草药对配伍提取具有相互促进溶出的作用,为阐明其他药对的药效物质基础及配伍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苦参常压提取与减压提取的工艺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苦参常压与减压提取效果,为苦参的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测定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含量,流动相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溶液(80∶10∶10),检测波长220 nm。以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总质量分数及比值的综合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苦参常压与减压提取工艺条件并比较二者的提取效果。结果:最佳常压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 h;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总质量分数及比值分别为1.19%和0.430。最佳减压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于70℃提取3次,每次1 h;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总质量分数及比值分别为1.18%和0.079。结论:苦参减压、常压提取时,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总质量分数无明显差别,但二者比值差异较大,提示减压提取可降低苦参提取物的毒性,该工艺可推广于苦参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苦参不同炮制品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江海燕  陈勇  张辉 《中成药》2001,23(3):185-187
目的:探讨炮制对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苦参不同炮制品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苦参不同炮制品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与生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炮制温度、辅料、酒和米醋使苦参炮制前后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PK/PD结合模型是研究药物时间-浓度、浓度-效应、时间-效应三者之间关系的有力工具,PK/PD研究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中药成分复杂,其药效物质基础尚未完全明确,因此将PK/PD结合模型应用于中药研究,有利于阐明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对中药及其制剂的开发研究具有指导性意义。本文通过查阅文献综述了近年来PK/PD结合模型在中药单体成分及有效部位、单味中药和中药复方中的应用,为今后中药化学成分PK/PD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苦参质量的化学模式识别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及非线性映射技术(NLM),对来源全国各地的40份苦参药材质量进行了化学模式识别研究,取得了与传统鉴定较为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苦参药材中槐果碱、苦参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方法使用Agilent ZORBAX NH2(4.6 mm×1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溶液(84∶10∶6),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槐果碱在0.02288~0.1144μg(r=0.9997)、苦参碱在0.0832~0.4160μg(r=0.9997)、氧化槐果碱在0.3762~1.8360μg(r=0.9998)、槐定碱在0.1044~0.522μg(r=0.9992)、氧化苦参碱在0.4912~2.456μg(r=0.9999)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63%(RSD=2.08%)、98.29%(RSD=1.87%)、101.89%(RSD=1.97%)、99.87%(RSD=2.06%)、102.66%(RSD=1.34%)。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苦参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中药化学成分研究的相关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含有的化学成分是中药药效的物质基础,传统中药是以复方或饮片入药,药效成分并不是单一化合物,而是以药效组分的形式存在。只有在中药药效组分理论指导下深入研究中药的药效组分,才能真正明确中药治疗疾病的机理,保障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推动中药事业的发展,加速中药走向世界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不同生长年限山豆根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生长年限山豆根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为建立和完善中药材山豆根的质量控制体系和适宜采收时间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色谱柱welch materials XB-C18,流动相乙腈-0.08%三乙胺水溶液(12:88),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20 nm,检测温度25 ℃。结果:不同生长年限的山豆根中生物碱的含量差异明显。1,2年生山豆根中生物碱的含量较低,3年生的药材含量明显升高,3~6年的药材含量变化不大。结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变化规律可为确定山豆根的采收年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使用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模型探讨丹参-苦参提取物对免疫缺陷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环磷酰胺造免疫抑制动物模型,空白组,模型组,丹参-苦参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 mg·kg~(-1)),采用小鼠脏器指数评价脏器功能,采用小鼠碳粒廓清模型评价小鼠吞噬细胞功能,采用luminex法检测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流式检测辅助性T细胞数量。体外培养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 7,给予丹参-苦参提取物后,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丹参-苦参提取物对RAW264. 7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对其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进行探讨。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显著抑制肝指数(P 0. 01)和脾脏指数(P 0. 05),动物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分泌明显降低(P 0. 05),吞噬指数显著下降(P 0. 01),同时50 mg·L~(-1)环磷酰胺显著抑制RAW264. 7细胞的增殖(P 0. 01);与模型组比较,丹参-苦参提取物中、高剂量均可以显著提高肝脏指数(P 0. 01),并显著促进趋化因子C-X-C配体1(CXCL1)的分泌(P 0. 01),丹参-苦参提取物高剂量可以显著促进IL-6的分泌(P 0. 01),丹参-苦参提取物中、高剂量能够明显提高小鼠腋下以及颈部淋巴结中辅助性T细胞的数量(P 0. 05,P 0. 01),显著性升高吞噬指数的趋势(P 0. 01),显著性促进RAW264. 7细胞的增殖(P 0. 01),且促进IL-6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3)调控下游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样蛋白1(Bcl-2L1)以及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 mRNA的表达,起抗凋亡作用。结论:丹参-苦参提取物可对抗环磷酰胺所导致的免疫抑制,增强动物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