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摸清云南省瑞丽市药用植物资源的本底情况,为瑞丽市中药产业及少数民族医药发展提供指导和服务。方法:采取野外样地和样线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瑞丽市药用植物资源物种类型、结构组成、生活型及其传统药用知识和民族药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瑞丽市分布的野生药用植物有805种,隶属于146科547属,绝大多数是被子植物,其中豆科、菊科、大戟科为当地优势科。国家重点调查品种有35科68种。聚居地少数民族医药与中药资源有诸多联系。结论:瑞丽市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但资源蕴藏量不大,需加强对该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力度,深度挖掘瑞丽地区傣族、景颇族药用植物资源的潜力,促进少数民族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民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多样的生物资源及其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造就了云南丰富的民族医药文化,成为世界医药的宝库之一。云南大学出版社结合云南丰富的民族医药文化资源和边疆民族地区缺医少药的实际,策划出版《云南民族医药系列丛书》,助力边疆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该丛书入选了国家"十三五"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规划项目,并获得国家2017年民族文字出版专项资金项目资助。首期推出的《怒江傈僳族药用植物图鉴》(汉文、傈僳文、拉丁文),由怒江  相似文献   

3.
怒江州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丰富,有药用植物2000余种,《怒江中草药》记载,现已查明的药用资源品种166科、502属、689种。据怒江州社会、经济、环境的具体实际,有效保护和确保植物药用量,合理高效的开发利用和大面积规范化种植,走资源节约型、产品高科技的中药现代化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收集整理海南五指山区黎族医药知识经验,归纳总结该地区黎族药用植物的特色。方法:应用民族植物学的原理和方法(文献研究、关键人物访谈、植物鉴定和编目),对海南五指山区黎族药用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该地区黎族使用的药用植物约有515种,隶属于125科,360属;木本210种,草本有232种,藤本73种;以全草或全株人药的有178种。结论:五指山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黎族医药有着明显的民族和区域性特点,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杨婵  陈鹏英  罗建 《中药材》2023,(7):1624-1631
目的:基于青藏高原二次科考项目对南迦巴瓦峰地区野生药用植物多样性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调查和整理,为该区域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管理、发掘利用及传统医学和制药产业发展提供科学资料。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鉴定与文献资料查阅等方法,对研究区域内药用植物进行了种类构成、生活型组成、分布区类型等方面的分析比较。结果:该区域有药用植物141科556属1 023种(含变种);物种组成以寡种科(2~5种)最多,占总科数的37.59%;生活型以草本药用植物居多,占总种数的58.56%;在草本药用植物中,又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占总种数的49.76%;入药部位最多的是全草类,其次是根及根茎类;该区域药用植物区系分布特点表现为以热带分布为主,且有热带向温带过渡的趋势;民族药有109科345属508种,占该区域药用植物的总数近一半。结论:南迦巴瓦峰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具有浓郁的多民族地方特色。建议针对资源丰富的民族药用植物展开专项研究,制定适宜的发展策略,以便充分发挥该区域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优势。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资源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介绍了青藏高原药用植物的资源概况,其主要特点为:1、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2、名贵药材多,野生资源蕴藏量较大;3、藏医药发展有较大优势;4、药用植物的新品种。新资源多,本文分析了青藏高原药用植物的资源现状,提出了由于医药需求量增加造成开发过度,对高原药用植物濒危状况的研究与了解不够,保护措施乏力以及高原药用植物所固有的脆弱性等是濒危植物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为实施高原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及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本文特别指出应保护药用植物资源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自然界的生态环境,以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保存资源稀有和濒危的药用植物的物种遗传多样性,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珍稀濒危物种的种质保存,变野生药用植物为家种,扩大药用资源,提高现有药用植物资源的再生能力和内在质量,以保证药用需要,在保护行动中应提倡多学科合作。大力加强对高原药用植物重要种群的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武当地区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为合理开发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了解道医的起源和发展,特色诊疗方法,溯源扩充民族医药理论体系.方法 实地调查采访、标本采集鉴定、问卷调查、查阅文献等.结果 道医在诊断方法上,极为重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在治疗过程中则尤其强调心理调节;武当地区拥有中药资源的种类达2158种,其中,常用中草药品种近600种,道地药材近百种.结论 道教医药具有自己的诊疗特色,应发扬光大;武当地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但多种野生品种已濒临灭绝,应合理开发资源,达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海南五指山区黎族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收集整理海南五指山区黎族医药知识经验,归纳总结该地区黎族药用植物的特色。方法:应用民族植物学的原理和方法(文献研究、关键人物访谈、植物鉴定和编目),对海南五指山区黎族药用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该地区黎族使用的药用植物约有515种,隶属于125科,360属;木本210种,草本有232种,藤本73种;以全草或全株入药的有178种。结论:五指山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黎族医药有着明显的民族和区域性特点,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和蒙古国是使用蒙古族医药(简称蒙医药)及其药用植物资源分布的主要地区。该研究通过对野外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文献考证等方法分别收集了中国内蒙古总计133科,586属,1 497种药用植物,蒙古国总计62科,261属,467种药用植物,对其种类、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为中国内蒙古药用植物种类比蒙古国较为丰富。中国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赤峰市及通辽市部分地区呈现热点聚集区;蒙古国东方省、苏赫巴托尔省、戈壁阿尔泰省、巴彦洪戈尔省、中戈壁省、科布多省、南戈壁省和中央省均有部分热点聚集区。以中国内蒙古与蒙古国为整体时海拔和气候因子对药用植物多样性的贡献率不显著。将中国内蒙古与蒙古国植被类型大致分为森林、草原、沙漠3种后,各因子贡献率显著上升。因此,药用植物资源分布与植被覆盖度由地形、气候及物种间互作等多种自然因素共同影响,各因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为今后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应用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方法,对黎族民间传统医药知识进行了收集和研究。论述了黎族民间传统医药厦药用植物利用的概况。分析了饕族传统医药与热带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地区经济厦现代医药事业发展的关系,指出了黎族传统医药生存和发展面临的问题,建议加以保护和开展广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就诊的主观性耳鸣患者246例,排除其他中医证型,主要研究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耳鸣的临床特征,变化规律及耳鸣产生的影响等.[方法]选择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记录临床症状及体征,采用电测听及耳鸣匹配、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等方法检查,并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其次为61~70岁.耳鸣响度的自我评分与响度匹配值之间无关联.大多数病例的耳鸣病程在一年之内.大部分患者受耳鸣困扰的程度在中度以下.ABR测试结果听力正常者占25%,右侧和左侧听神经传导至脑干功能障碍患者分别占13%和19%,双侧听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占16%.[结论]临床耳鸣患者多数为肾精亏损型,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男女比例相当,大部分患者听神经传导障碍和脑干功能障碍,高音调耳鸣患者居多.  相似文献   

13.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4.
探讨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泌免疫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进行了总结和研究,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对乳腺增生病的红外光扫描诊断、病理分类、内分以期能够使微观医学与宏观辨证相结合,以开拓中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石斛药材的演变。结果:196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石斛来源为兰科石斛属Dendrobium植物的新鲜或干燥茎;1977—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来源为金钗石斛、环草石斛、马鞭石斛、黄草石斛或铁皮石斛;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来源为金钗石斛、铁皮石斛或马鞭石斛;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的来源为金钗石斛、鼓槌石斛或流苏石斛,铁皮石斛也从石斛项下都单列出来。讨论:石斛药材基源的变化、铁皮石斛的单列体现出石斛用药的科学性。但铁皮石斛与石斛的性味、功效一致,值得商榷;DNA条形码、分子标记技术等新方法可以应用到石斛药材的鉴别中。  相似文献   

16.
股骨颈骨折是发生于老年人的常见骨科病,以女性多见。因老年人骨质疏松,有机质少,应变力差,所以只需较小扭转暴力就能引起骨折。骨折后,由于骨折部位血供差,骨折不愈合的可能性大,加之患者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易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恰当的护理非常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姜黄根茎不同部位外在物理性状和内在化学成分的差异,为姜黄药材的等级划分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在姜黄道地产区收集样品,每份样品按母姜、子姜一级、子姜二级进行分类,分别测定根茎的长度、宽度、厚度、质量、颜色值[明亮度(L*)、红绿度(a*)和黄蓝度(b*)]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挥发油含量。结果:不同部位姜黄根茎的长度、宽度、厚度、质量、折干率差异较大,其中宽度、厚度、质量在鲜品和干品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子姜二级的折干率显著低于母姜与子姜一级。姜黄不同部位颜色值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姜黄鲜品断面颜色值a*的变异系数最大,颜色值b*次之,颜色值L*最小,姜黄干品粉末颜色值b*的变异系数最大,颜色值L*、a*变异系数较小。姜黄不同部位的姜黄素类成分含量存在差异,子姜一级的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含量均高于母姜和子姜二级。结论:综合以上指标,姜黄子姜一级的理化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20.
陈斌  苗林 《西部中医药》2005,18(7):17-19
收集我院门诊自2000年10月至2003年9月接诊的往来寒热证患者58例,实验室检查排除疟疾(血涂片均未找见疟原虫),分别从少阳辨证论治33例,从膜原辨证论治25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