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抗结核化疗药物致药物性肝病的原因、临床表现、预防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58例抗结核化疗致药物性肝病患者及时进行抗结核药物调整或停止抗结核化疗,给予保肝降酶、退黄、支持疗法及各方面护理措施落实.结果 与结论 引起药物性肝病的因素与药物的种类、持续用药时间及病人的个体差异有关,出现肝损害后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密切观察病情、合理治疗及全方位护理是治愈药物性肝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74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肝损害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474例患者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52例(10.97%)。60岁以上肺结核患者肝损害患病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者,复发肺结核患者肝损害患病率明显高于初发患者,HBsAg阴性患者肝损害患病率明显低于阳性患者,在疗程开始3个月内患者发生肝损害率高于3个月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肝损害发生率11.26%,与女性10.50%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损害患者经过保肝治疗,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高龄、复发、HBsAg阳性及疗程开始3个月内是肺结核抗结核药物治疗发生肝损害的高危人群及时间,应密切观察患者肝功能,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和早治疗,有助于顺利完成抗结核化疗疗程。  相似文献   

3.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有关问题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997年1月~2003年6月我院收治的应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2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多发在12周内,少数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及黄疸,多数无临床表现.轻者不停用抗结核药而加用保肝药治疗,重者停用抗结核药并加用保肝药治疗,23例肝功均恢复正常.结论:对结核患者,特别是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高危结核患者,应加强肝功监测,并视具体情况给予预防性保肝.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在肺癌治疗中保肝药物对药物性肝损害的预防作用。方法:对比分析49例肺癌治疗加用保肝药物与未用保肝药物患者转氨酶变化情况,分析保肝药物对肝损害的预防性作用。结果:32例未使用保肝药物者中有1例(3.13%)出现肝功能异常,而17例使用保肝药物者中有0例(0.00%)出现转氨酶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治疗加用保肝药物并不能有效减少患者肝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合并肝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甲亢合并肝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及预后。结果 48例患者均给予保肝治疗,其余低碘饮食及补充维生素及普萘洛尔等治疗,肝功能轻度异常者在保肝治疗的同时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每1周复查肝功能1次,治疗4周大部分患者甲功逐渐好转,最终恢复正常,同时肝功能逐渐减轻直至恢复正常。对3例肝功能损害严重者在使用保肝治疗后,2例肝功能好转后行131I治疗,1例肝功能各项指标基本正常后,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结论甲亢合并肝功能损害可保肝治疗同时尽早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对重症肝损害患者先明确肝损害原因并保肝治疗,肝功能出现好转后行131I治疗甲亢。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对结核患者的肝损害问题.方法 对应用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的160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抗结核药物肝损害高发年龄,60岁以上的占80%.平素有酗酒的患者占75%,肝功能改变发生在治疗2周之内占85%.轻者不改变治疗方案,加用保肝治疗;重者停用抗结核药物,予保肝治疗,142例恢复正常,11例好转,7例放弃治疗.结论 掌握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的副不良反应,种类、发生率、时间及防治方法,并及时调整抗结核治疗方案,确保抗结核方案可达到全程,提高治疗率.  相似文献   

7.
护肝片防治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肝片防治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我中心2004年1月~2006年6月诊断为结核病的300例住院抗结核治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分别予护肝片、一般保肝药和未服保肝药处置。结果护肝片防治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有效率为97%;一般保肝药的有效率为77%;未服保肝药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发生率为36%;护肝片防治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护肝片防治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有显著疗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抗结核药物对乙肝病毒感染的肺结核患者发生肝损害的临床情况。方法61例乙肝病毒标记物阳性的肺结核患者(观察组)和64例乙肝病毒标记物阴性的肺结核患者(对照组)均采取相同抗结核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变化和肝功能损害出现时间及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肝功能损害出现时间较早,而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晚(P<0.05)。结论抗结核药物对乙肝病毒感染的肺结核患者造成明显的肝损害,所以抗结核药物治疗前应检查乙肝病毒标记物,治疗过程中应用保肝药物,并要经常检查肝功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肺结核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我院1例甲巯咪唑致甲亢患者严重粒细胞缺乏症及肝功能损害的诊治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停用抗甲亢药物甲巯咪唑,及时给予升白细胞药物、保肝药物、激素等综合措施,病情稳定后予碘131治疗.结果:甲巯咪唑导致的粒细胞减少及肝损害可以有效治疗.结论:抗甲亢药物首次服用后,应短期内密切观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肝功能,及时防止严重粒细胞缺乏症及肝功能损害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抗痨药引起肝损害的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中平能化医疗集团总医院感染科住院的抗痨药引起肝损害患者7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痨药引起肝损害多发生在12周内,少数无临床症状,轻者继续抗痨加用保肝治疗,重者停止抗痨加用保肝治疗,71例肝功均恢复正常。结论对抗痨药引起肝损害的高危患者制订抗痨方案要选择肝毒性较小的药物,加强肝功监测,并视肝损情况予保肝治疗或停药。  相似文献   

11.
临床药师参与1例颅内感染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患者在入院第2天出现了肝转氨酶轻度异常,给予硫普罗宁保肝治疗后,转氨酶持续升高,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用药史及药物作用特点,判断药物性肝损伤可能与头孢曲松有关,硫普罗宁治疗效果不佳,建议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选用其他抗菌药物替代头孢曲松,同时更换保肝药物,建议选用甘草酸制剂。医师最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患者肝功能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病情平稳康复出院。当患者出现药物性肝损伤时,临床药师应利用专业知识,协助医师寻找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因素,调整治疗方案,降低药物性肝损伤对患者的损害程度,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药物性肝损害保护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活动性结核患者因抗结核治疗后所致肝损害30例为治疗组,予以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进行治疗,另选择活动性结核患者同期进行抗结核治疗致肝损害者25例为对照组,予以口服维生素类及一般保肝药物治疗。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在有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阎维维  张永莉 《中国药房》2012,(34):3260-3262
目的:通过干预药物治疗方案,探讨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就发生的1例药源性肝损害的诊治及用药方案,排查可能引起急性肝损害的药物,向医师建议停用伏立康唑并给予保肝药。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患者停用该药并进行保肝治疗后,肝酶恢复正常。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学工作,及时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能有效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14.
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导致肝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导致肝损害的临床特征及处理原则。方法124例肺结核患者住院行抗结核治疗,对出现肝损害的18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肝损害发生率14.5%,老年患者易发生;临床症状少且不典型,与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不易区别。轻度肝损害者在原治疗方案不变的基础上保肝治疗,中度以上肝损害者暂停抗结核药并保肝药治疗,肝功能在4周内恢复正常者17例,占94.4%。结论抗结核过程中出现肝损害者比较常见,只要及时给予相应处理,绝大部分患者肝功能可恢复正常并坚持完成化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强力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药物所致肝损害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患者药物所致肝损害30例为治疗组,予以强力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进行治疗,另选择药物所致肝损害者25例为对照组,予以口服维生素类及一般保肝药物治疗。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在有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强力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药物所致肝损害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的机制、危险因素、治疗及预防方法,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抗结核药物、肝损害、肝损伤等词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和维普医学数据库,收集2015—2020年抗结核药物导致药物性肝损害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患者1 267例,男性患者799例(63.06%),女性患者468例(36.94%),患者年龄14~90岁。原发疾病均为结核病,发病时间为用药后7~90 d。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症状、乏力、皮疹、发热为主,有症状者694例(54.78%),无明显症状者573例(45.22%)。其中轻度肝损害患者839例(66.22%),中度肝损害患者346例(27.31%),重度肝损害患者82例(6.47%)。停药并给予保肝及对症治疗后,治愈1 142例(90.13%),好转122例(9.63%),死亡3例(0.24%)。结论 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的发生率为11.03%,轻中度肝损害大多愈后良好,但要警惕重度肝损害及肝衰竭的发生。进行抗结核治疗时,须定期复查肝功能,以便早发现、早干预,有利于患者肝功能恢复,从而完成全程抗结核治疗,降低结核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表现,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和护理对策。方法总结本所2010年2月~2012年1月住院治疗的320例肺结核患者,在治疗中因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临床表现,采取的防治措施及护理措施。结果抗结核药物发生肝损害大都在治疗后30~60d左右,主要有恶心、呕吐、纳差、厌油食、黄疸、乏力、腹胀、肝区疼痛等临床表现,经有效治疗及护理,1~2周,肝功大部分即可恢复正常。结论在抗结核治疗中要给予保肝药物预防肝损害,定期检测肝功能,及时发现和治疗肝功异常患者,加强护理,降低肝损害的发生,顺利完成抗结核治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防治对策。方法回顾分析150例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病史症状肝功能异常情况及治疗措施和效果。结果肝损害大多发生在化疗前期两个月之内,以中毒性为多见。有肝病史或老年、营养不良、酗酒、缺氧性肺结核等患者抗结核化疗易发生肝损害、根据肝损害和病史采取相应措施保肝治疗大多效果好。结论预防、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对预后很重要,化疗中要严密观察,定期检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19.
周广俭 《中国医药科学》2014,(8):163-164,182
目的对708例住院结核患者(包括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下称结核患者)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比较乙肝标志物阳性(HBsAg阳性、HBeAg阳性或阴性、HBcAb阳性或阴性)的结核病患者与乙肝标志物阴性的结核患者在治疗期间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乙肝标志物阳性患者肝损害发生率32.1%,乙肝标志物阴性患者肝损害发生率15.0%,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乙肝标志物阳性患者无因肝损伤更换抗结核药物方案,乙肝标志物阴性患者有2例因肝损害需更改治疗方案占0.3%。结论乙肝标志物阳性患者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易发生肝损害,对这类患者应7d左右复查肝功能,尽可能抗结核治疗同时加用保肝药物,个别肝损伤严重患者应更换肝损害较小的抗结核药。  相似文献   

20.
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的防治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的防治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科收治的肺结核患者30例,联合用药抗结核治疗的过程中有5例出现肝损害,停用肝损害药物并加服护肝保肝药物。结果:经上述处理后,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继续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在抗结核治疗的联合用药过程中,部分药物可导致肝功能损害,停用肝损药物并加服护肝药,有利于肝功能恢复,保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