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以建构主义为特征的大立法时代,中国人大的立法工作者基于其专业技能,借助法制工作委员会这个特殊组织,在立法规划(计划)、法案起草、协助法案审议和立法适用解释四大场域悄然发挥了立法者所不及的关键性作用,成为“显性立法者”之外的“隐性立法者”。显然,这些“隐性立法者”对中国立法的实际作用需要正视和重估。但立法工作者以辅助者的身份对立法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又存在深层的正当性难题。从专业主义角度看,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从此舍弃立法工作者,而在于构建立法者与立法工作者之间的信息均衡,达到两者技术意义上“对立的契合”。  相似文献   

2.
论立法公平之程序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立法程序的公平是现代法律制度中立法公平不可或缺的法理内涵。我国在立法实践中存在着“部门立法”等立法不公现象,其直接原因应归结为我国的立法程序中的制度瑕疵。为求构建公平合理的立法程序,我国应该努力推进立法参与主体的多元化、立法组织的民主化、立法过程的理性化,在立法实践中强化立法听证制度,推行立法助理制度,建立立法回避制度,适当延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会期,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3.
立法程序作为立法民主的逻辑起点,对于理性型构立法意志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在地方立法领域,由于保障不同,地方立法主体参与立法活动、立法听证、立法审议、立法表决等立法环节的程序设置存在明显的瑕疵,地方立法的民主程度有待提高。对地方立法机关活动程序及公众参与程序的民主化修复,有助于地方立法民主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法治对道德建设的推进作用贯穿于法律运行的全过程,立法则是法律运行过程的起点。文章从比较法的视角出发,从家庭伦理道德、社会公共道德与个人道德权利、义务的立法诉求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归纳分析了西方立法与中国立法在上述三个方面的异同,从而体现立法对道德建设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立法语言审查程序乃是一项对立法语词、句式、篇章结构等文本表达进行审查的立法程序。管窥韩国“语言审查程序”的立法实践可知,该程序在纠正语言错误、提高立法质量、实现法律的规范性和确定性上已经凸显出十分积极的效果。反观我国的立法语言运用现状,立法语言失范现象层出不穷且日益严重。因此,伴随“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提出以及《立法法》修改之契机,我国立法机关应当在借鉴韩国“语言审查程序”的基础上,设立立法语言审查主体,明确语言审查的内容,并建构一套完整的立法语言审查程序,以保证立法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立法程序乃是具有立法权限的国家机关制定、修改和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所遵循的制度化的正当过程 ,是限制立法者恣意进而使立法活动彰显程序正义的制度设置 ,也是国家通过立法手段协调利益冲突、规制社会秩序及配置社会资源的合法路径和正当法律程序。现代立法程序具有民主性、公开性、交涉性及自律性等几大属性。现代立法程序的价值体系主要由正义、效率和秩序等构成。其中 ,正义奠定了立法程序的道德基石 ,效率赋予了立法程序经济性的内涵 ,秩序则给立法程序注入了制度化的理念。现代立法程序的建构及运作应当遵循“正义优先、兼顾效率和秩序”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程序的完善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但无论是立法还是实践,其程序都存在着严重的缺失而又不为大多数学者所重视.为此,以程序建构为视角,明确农村土地归属,确立所有权行使主体,重塑行使程序,重视程序立法,实为现行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建设所必需.  相似文献   

8.
张琳 《南都学坛》2010,30(2):61-62
《了不起的盖茨比》在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为主、间或与其他视角交替的叙述策略的基础上,还在其叙述过程中呈现了巧妙的视角越界现象,包括分别从第一人称内视角和第一人称外视角侵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显性越界、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到其他视角模式的隐性越界。这种视角越界叙述策略克服了固定采用某一种视角模式的缺陷,发挥了多种叙述模式相融合的优势,有效地服务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知识产权禁令制度由于缺乏类型化思考和体系化构建,目前存在禁令概念表述不严谨、禁令类型缺失、禁令性质定位模糊、立法体系混乱、审查标准和程序规则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从类型化视角重构中国知识产权禁令制度,科学划分知识产权禁令的类型,合理定位知识产权禁令制度的性质,选择“民事诉讼法+侵权责任法+知识产权单行法+司法解释”的四元层级立法模式,明确不同类型知识产权禁令的实体审查标准和程序适用规则,将推进这一制度在中国现行法律体系内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0.
阐明立法备案审查的规范内涵是完善我国立法备案审查制度的必要前提。可运用法释义学分析方法,从立法备案审查的权限设定与程序设定这两个方面来系统解读普遍适用于全国的相关原则性规范。就权限而言,相关原则性规范针对不同位阶立法分别设定了具体的备案审查权行使机关;就程序而言,相关原则性规范基于不同备案审查权行使机关分别设定了具体的备案审查程序。我国立法备案审查相关原则性规范设定通过显性授权、隐性授权,在事实上确立了复合型逐级立法备案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11.
观点     
《人力资本》2009,(8):7-7
怕困难会连尝试变革的机会都失去;用自己培养的人才更踏实;管理的核心在于工作最前线;慈善是人内心的安乐椅  相似文献   

12.
TQM 视角下的高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质量管理(TOM)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将TOM的核心理念贯穿于教学质量标准体系、运行体系和监控体系之中,是高校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的科学途径。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运用PDCA循环程序,把教学质量管理的决策系统、实施系统、监控系统和处理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闭合型质量管理链,使教学质量在各个环节的相互促进中不断改进和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13.
哈贝马斯现代性视野的确立,与他对现代性问题意识的反思和对现代性之反面话语的批判密切相关。一方面,哈贝马斯分析了黑格尔现代性自我奠基理论的严重失误,另一方面,哈贝马斯又对尼采之后的两种现代性批判话语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批判。哈贝马斯发现现代性哲学话语出现所谓“穷竭症候”的原因在于,它陷入了意识哲学范式不能自拔,从主体中心化的理性出发不可能真正实现对中心化主体的突破和超越。因此,范式转换、理性重诠是现代性重建的根本与基础。  相似文献   

14.
功能语言学和语篇学对照应的研究反映在语用学里就是指示研究。指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称指示 ,而对方位指示 ,尤是其对this和that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本文结合语言学界对照应和指示的发现 ,探讨了this及其复数these作为指示和照应手段的若干方面的用法 ,如近指、文内照应、文外照应、回指、下指、具体照应、笼统照应、事物照应、概念照应、思想照应、中心词照应、修饰语照应等 ,重点放在心理近指上。  相似文献   

15.
绿色的维度     
时装艺术,是来源于美国的外来词汇,原文为Fashion Art,中文翻译为时装艺术,顾名思义,是时装与艺术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异国形象的文化学解读是当下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近代西方对中国人的服装、头发等身体形象的几种表征描述,大都是丑陋滑稽的。西方在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时代赞美过中国人,近代以来却将中国人形象定位于愚昧、肮脏、滑稽,并逐渐成为套语。究其原因不过是为了证明西方文化的价值与优越,并为西方扩张与征服提供意识形态根据。  相似文献   

17.
论影像透视     
摄影中的透视规律探讨在摄影教学中一直不为学界重视.随着数码摄影的发展和后期制作的出现,透视规律在摄影中的作用日渐显现.本文从数学和物理的角度对几何透视、影调透视、色彩透视规律作了探讨.并且论述了它们对提高摄影作品表现力和影像后期合成效果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8.
俚语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俚语作为一种极不规范的语言变体 ,有着悠久历史 ,并且流行于社会各个阶层。剖析俚语的定义以及俚语与其他相似变体的关系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 ,探讨俚语的构成及其功能和价值 ,得出结论 :俚语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交际功能和社会功能 ,因此不但不会消失 ,反而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词的同一性是分析反训问题的关键。应该从理论上区分语言和言语,把词义理解为语言系统中客观的、概括的、稳定的意义,而不是在具体使用中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临时性的意义;词是共时态的语言系统的基本单位,词义是共时态词义系统的产物,词义的形成受词义彼此之间关系的制约,不能混淆语言的共时态和历时态;语言和文字是两个不同的符号系统,应该把作为书写符号的字与这个字所代表的词语区别开来,不能以字为单位来解释反训现象;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系统性,反训现象不能用不同的语言来类比;词义的发展变化也是有理据的,词义引申不可能产生反义。所以,从语言学理论的角度来看,反训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20.
犹太复国主义作为一场旨在推动犹太人回归巴勒斯坦的世俗运动,是在西方民族主义思想的孕育下兴起的,因此具有了无可置疑的现代性。它试图塑造现代人格,培养"犹太新人",实现犹太文化的现代化,并在世俗主义、集体主义以及民主、自由等现代理念的基础上建构犹太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