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9):154-157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联合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心理及抑郁心理评分、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的SA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显著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的SD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SDS评分显著降低。同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各项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各项评分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6.67%,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70.00%,两组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在积极对症治疗的同时采取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4):166-169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 年1 月~2019 年1 月我院80 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采取对症护理,干预组采取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SAS、SDS 评分,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SAS、SDS 评分干预后分别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对照组患者的SAS、SDS 评分干预后也分别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SAS、SDS 评分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干预后分别较干预前明显升高,对照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干预后也分别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7):158-16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心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主要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VA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AS、SDS、VA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心理干预组患者的SAS、SDS、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缓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消极心理状态,减轻术后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促进疾病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住院治疗的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共观察3个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负性心理明显改善,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分别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且干预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干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达93.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21/30),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干预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中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对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及生活质量功能领域、症状领域评分的变化。结果心理护理干预组干预前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心理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比干预前比较明显降低,且心理护理干预组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干预组干预前的生活质量功能领域评分、症状领域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心理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生活质量功能领域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显著升高,症状领域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显著降低,且心理护理干预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患者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的术后焦虑、抑郁心理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8):130-133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抑郁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干预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DS评分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SDS评分为(40.82±12.46)分,心理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SDS评分为(35.34±11.82)分,干预后,心理干预组患者的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心理干预组干预后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736、5.952、3.286、3.279,P均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抑郁患者在常规对症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或消除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整体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分别采用SAS、SDS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的评分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实验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及精神病性状况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焦虑、抑郁、恐怖、敌对性及偏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整体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宫颈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AS、SDS评分及SS-QOL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干预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S-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S-QOL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且干预组患者的SS-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改善其负性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1):161-16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根据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活动能力、自理能力、工作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活动能力、自理能力、工作能力评分与干预前及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0):159-16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将所有患者依据不同的护理方法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同时联合优质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优质护理有利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心理测量对临床心理护理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心理测量对临床心理护理的指导作用。方法:运用量表测量患者手术前1周及手术前1 d的心理状况并给予评分。结果:结果表明手术前1 d患者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阳性项目数等方面评分均较手术前1周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科学运用心理测量能准确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由此作出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为手术成功进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2.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影响因素及心理治疗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心理因素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影响并探讨心理治疗在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对136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评分析,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仅应用抗生素及中成药等治疗;实验组76例,除应用上述综合性治疗外,还应用心理认知治疗。结果①136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SCL-90总分平均值及阳性因子分高于我国常模(P〈0.01);其中因子分1项阳性者107例(78.7%),因子分2项以上阳性者29例(21.3%);②心理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率(P〈0.05)和有效率(P〈0.01)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因素是前列腺炎症状加重和难治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辅以相应的心理治疗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碰隶敦育对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效果。方法:采取心理健康教育和个别咨询的形式,对小学四年级194名学生进行一个学期16课时的心理卫生知识教育及4个学时的教师、家长心理讲座。采取前后对照的方法运用CBCL量表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男女生的CBCL总分均显著降低,其中男生分裂样、交往不良、强迫性、体诉、攻击性五个因子分显著下降,女生抑郁、体诉、分裂样、多动四个因子分显著降低。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改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降低或减少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心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干预对其影响。方法:68例GDM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34)和对照组(n=33),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入院和出院时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测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比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干预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症状,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GDM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5.
孙守刚  曹广成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5):3283-3284
目的分析跟骨骨折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20例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心理问卷调查,根据患者存在的焦虑、抑郁心理问题实施心理干预2周,再次进行SAS和SDS评分。结果本组患者心理干预前SAS、SDS评分较国内常模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跟骨骨折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实施心理干预可发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心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躯体疾病伴心理问题患者的心理护理模式。方法:采用"心理关怀护士进行心理干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心理关怀护士进行督导,出院随访"等措施。结果:缓解或解决了患者的心理问题。结论:本心理护理模式是应对躯体疾病伴心理问题患者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7.
心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心理状态及化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心理状态及化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对近三年收治的白血病患者 82例 ,分别入选观察组 ( 4 2例 )与对照组 ( 4 0例 ) ,在相同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对观察组实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评价两组初治诱导化疗的疗效。心理干预前后让患者填写症状自评量表 ,比较两组的差别 ,观察两组对化疗的依从性。结果 初治诱导化疗的完全缓解率观察组 76.2 % ,对照组 70 % ,两组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观察组在接受心理干预后负性情绪 (抑郁、焦虑、敌对及恐惧 )得到改善 (P <0 .0 5 ) ,化疗依从率观察组 ( 85 % )优于对照组 ( 67.5 % )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2 5 )。结论 对白血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提高患者对白血病的认知 ,改善不良心境 ,从而有效的提高其对化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马玉莲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6):10-11,6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调适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按抛硬币分组法将8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性病房护理,接受常规性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实施为期4周的综合性心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SDS、SAS、SCL-90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SDS、SAS及SCL-90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或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了阅读疗法与心理辅导之间的密切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在图书馆可以结合使用心理辅导中的心理卫生教育、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三种模式实施图书疗法,并就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郑春生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5):73-74,77
目的观察对妇科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治疗及其心理护理后产生的效果及影响。方法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对象均为来我院就诊的妇科手术患者。研究组(n=59)给予心理治疗及心理护理;对照组(n=59)没有给予相应的心理治疗。对心理影响的调查采用EPQ及SCL-90评分。结果①与研究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EPQ中的内向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的观察指标均具有较低的分值(P〈0.05);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EPQ中的内向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的观察指标均具有较高的分值(P〈0.05)。②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的SCL-90各项因子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治疗及心理护理后能够到起积极的作用,有利于辅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