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方法:选取重症医学科就诊的AECOPD伴有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呼吸机常规护理,撤呼吸机后进行呼吸功能锻炼,观察组在病情相对稳定后通过人工气道连接呼吸训练器进行渐进式呼吸肌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宵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宵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吸循环不稳定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宵意义(P<0.05)。结论:呼吸训练器能有效改善AECOPD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功能,降低相关并发症,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徐庆 《中外医疗》2008,27(29):1-2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 6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采用常规治疗+机械通气;对照组32例;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1h、24h后两组同期动脉血气、呼吸频率及并发症. 结果 两组动脉血气分析在短期内均有改善,但行机械通气治疗,可迅速改善通气,经通气1h后,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机械通气24h后呼吸频率逐渐减慢,而对照组呼吸频率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 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机械通气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序贯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惠性加重期(AECOPD)并呼吸衰蝎患者有创机械通气后采用无创通气过渡脱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3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AECOPD并呼吸衰蝎患者作为序贯治疗组,待肺部毒疑控制窗(PICW)出现后,改为经口鼻面罩行BiPAP无创通气渐至脱机,选择既往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25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机械通气,最后以SIMV+PSV方式至撤机,时比二组的机械通气总时同、有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病死率.结果 贯序冶疗组较对照组机械通气总时间、有创通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VAP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创及无创序贯通气能明显缩短有创通气时间,减少VAP的发生,并使机械通气患者顺利脱机,战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并发呼吸衰竭行无创机械通气可行性。方法 :COPD46例 ,随机分为 2组。序贯组待肺部感染控制可排痰时拔管 ,改用经鼻面罩压力支持 +呼气末正压通气 ,以后渐减压力支持通气 (PSV)水平直至脱离呼吸机。结果 :序贯组与对照组比较 :有创通气时间分别为 6.9± 3 .1天 ,2 5 .3± 13 .2天 (P<0 .0 1) ,总机械通气时间 18.0± 7.0天 ,2 5 .3± 13 .2天 (P<0 .0 5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发生分别为 0例、11例 (P<0 .0 1)。院内死亡分别为 2例、4例 (P>0 .0 5 ) ,住院时间分别为 2 2± 9天、3 2± 9天 (P<0 .0 5 )。结论 :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肺部感染控制后拔管 ,改用经鼻面罩无创通气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 4 6例 ,男 39例 ,女 7例 ,年龄 37~ 84岁。1.2. 机械通气指征 ① 2 7例神志清、感染不很严重、pH在7.2 5~ 7.35之间 ,PaCO2 >4 5mmHg ,呼吸频率 2 5~ 35 /min的患者应用NIPPV。② 19例感染严重、pH <7.2 5 ,PaO2 <4 5mmHg ,呼吸频率 >35 /min或有二氧化碳潴留伴呼吸性酸中毒的患者行有创机械通气。1.3. 机械通气模式选择和参数调节 ① 2 7例无创正压通气患者采用BIPAP ,IPAP 6~ 12cmH2 O ,EPAP 4~ 6cmH2 O。②19例应用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中 6例…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通气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志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7):924-925,92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肺通气功能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68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肺通气功能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选取50例同期健康者进行肺通气功能测定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肺通气功能数据.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观...  相似文献   

7.
韦华章  傅帆 《当代医学》2014,(25):32-33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对江西省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7例AECOPD患者行机械通气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7例AECOPD患者入科即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54例好转(脱机拔管时间5~31d,平均(14±2.5)d,其中17例脱机拔管再序贯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并发气胸11例、胸外科手术干预治疗5例),好转率80.6%;13例死亡,死亡率19.4%。入科时及转出时血气比较各项生理指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ECOPD在常规抗炎、解痉平喘、氧疗、激素的使用无效时机械通气是治疗的主要手段,在提供生命支持的同时,使用不当可产生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引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obstructive pul monarydiseases ,COPD)一旦病情恶化或急性发作时 ,往往出现Ⅱ型呼衰 ,个别情况下急性发作的主要病变范围相对局限可表现为Ⅰ型呼衰。在采取抗感染、扩支、祛痰、氧疗等保守性治疗措施后 ,如症状无缓解或进行性恶化时 ,则需要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做好对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 ,直接关系到COPD病人的预后。本文对 1998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本院收治的 2 5例实施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护理体会分析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男 2 0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机械通气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因COPD急性加重而机械通气的15例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5年随访。结果:急性期死亡3例,9例一次性撤机成功,3例经间断撤机成功,随访12例患者,1年生存9例(75.0%),3年生存7例(58.3%),5年生存4例(33.3%),1年内重复使用呼吸机3例(25.0%)。结论:COPD急性加重机械通气能减低急性期死亡率,但其撤机困难、复发性高、预后差。因此对COPD患者是否行机械通气要从其必要性、可行性、危险性及社会、 经济因素等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疗效。方法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资料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4天为1个疗程,观察呼吸困难、气短、日常活动受限程度、凝血功能等。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5.00%,有效率10.00%,总有效率85.00%;对照组显效率25.00%,有效率15.00%,总有效率40.00%。治疗组疗效及心、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较好,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强 《医学文选》2004,23(2):135-136
目的 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策略。方法 回顾性总结43例需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36例患者脱机成功(83.7%),5例死亡(11.6%),2例放弃治疗出院,相关并发症12例。结论 及早行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最有效和迅速的方法。小潮气量通气,加强营养支持,控制感染,加强气道管理是提高抢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易小萍  蔡耀婷  邓学学 《西部医学》2018,30(12):1763-1766+1770
【摘要】 目的 观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电图影响。方法 8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动脉血气指标(HR、RR、PH、PaO2、PaCO2),心功能指标(LVEF、cTnI、BNP、Pro BNP),APACHEⅡ评分,心电图P波变化情况,住院天数、气管插管次数和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观察组HR、RR、PaCO2、cTnI、BNP、pro BNP指标、APACHEⅡ评分、Pmax和Pwd较对照组降低(P<005),而PH、PaO2、LVEF指标较对照组升高(P<005)。观察组在住院天数、气管插管次数和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并发症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能够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通气效率、血气分析指标、心功能指标,同时具有无创、使用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呼吸泵衰竭改善为切换点进行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40例COPD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抗感染及综合治疗,呼吸泵衰竭改善后,随机分为有创-无创序贯治疗组(序贯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序贯组立即拔除气管插管,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支持脱机;对照组以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方式脱机。比较两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再插管率和病死率。结果序贯组21例,对照组19例,序贯组与对照组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为(2.6±0.7)d和(16.5±6.3)d,住ICU的时间为(3.0±0.8)d和(19.3±7.5)d,VAP发生率为14.29%(3/21)和36.8%(8/1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组再插管率为19.1%(4/21)和15.8%(3/19),病死率为14.3%(3/21)和26.2%(5/1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COPD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患者,以呼吸泵衰竭改善为切换时机,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可以缩短有创通机械气时间及住ICU的时间,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有创与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所有患者均入住ICU病房,有创通气采用容量型辅助-控制方式(A/C)以后改为同步间歇强制通气+压力支持方式(SIMV+PSV),然后,根据患者的血气情况和耐受程度逐渐下调呼吸机参数,所有患者均同时应用抗感染、平喘、化痰等常规治疗。序贯通气组逐渐下调直至SIMV为10次/分左右,PSV为10cmH2O左右。如果患者无呼吸困难发生,则拔除气管插管,改用无创通气,IPAP在8~18cmH2O,EPAP在3~5cmH2O,根据血气调整呼吸机参数,直至撤机。对照组则继续采用有创通气,下调SIMV和PSV分别在5次/分和5cmH2O水平,撤机观察,如病情稳定超过4h则拔管。观察两组中机械通气的时间、住ICU时间、VAP的发生、病死率以及撤机的成功与失败的例数。结果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序贯组为(10±2)d,而对照组为(19±2)d(P〈0.05),住ICU时间序贯组为(14±3)d,而对照组为(24±6)d(P〈0.05),发生VAP的例数序贯组为1例,而对照组8例(P〈0.05)。结论序贯通气治疗比对照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留住时间,VAP的发生例数减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40例应用NIPPV治疗的患者设立为观察组,应用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的40例患者设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情况,包括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及p H。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死亡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O2和PCO2、p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O2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的PCO2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气管插管率7.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气管插管率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一例死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呼吸衰竭疗效确切,安全性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1):6-9
目的探讨标准化流程撤机智能软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入住我院EICU的68例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按照智能软件使用时间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将2018年6—12月根据医生经验主导撤机的3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另将2019年1—6月采用标准化流程智能软件撤机的3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撤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舒适度情况。结果 (1)两组患者入组时的一般资料、GCS评分以及危重症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P发生率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撤机成功率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流程撤机智能软件能规范AECOPD机械通气过程,系统评估患者病情,及时撤机,同时给予相应的撤机后序贯治疗,有助于机械通气患者的疾病转归及预后,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舒适度,改善护理结局,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李金来  李振 《中原医刊》2011,(16):50-52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早期去除人工气道改换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策略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COPD并发呼吸衰竭并采用序贯性机械通气患者68例,分为治疗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机械通气的基础上应用血必净注射液,以观测其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8.3±2.2)d和(13.7±6.3)d(P〈0.01);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2.4±3.2)d和(18.2±4.4)d(P〈0.01);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分别为14.71%和38.24%(P〈0.01);住ICU时间分别为(14.3±2.1)d和(22.3±3.6)d(P〈0.01)。治疗组血气分析指标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使肺部感染控制窗提早出现,有利于提高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效,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COPD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王素玲 《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1):146-147,153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后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治疗后出院的患者120例,按照病房单双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科护理,治疗组则给予积极的连续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护理前后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pH值对比无统计学意义,但PCO2、PO2值在干预后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FEV1、FV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arthel指数在护理干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治疗后出院的患者进行连续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血气状态,提高其日常生活质量,但不能有效改善其肺功能。  相似文献   

19.
COPD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后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发病特点和病原菌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22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根据是否并发VAP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分析其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特点等.结果:COPD并发VAP常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混合细菌感染以及合并真菌感染占较高比例,感染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VAP的发生率为55.8%,营养状况、合并症、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因素与VAP的发生有关.结论:COPD并发VAP常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VAP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感染病原菌复杂、耐药率高、耐药谱广.通过综合防治措施有助于预防和治疗VA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