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杨沙 《今传媒》2015,(1):104-105
如今新媒体迅猛发展,在众多媒介和中央电视台等中央集团军的冲击下,地方电视台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为此众多地方电视台在做好传统基础栏目的同时另辟蹊径,寻找新的突破口。近年不少地方电视台已在尝试开办地方性方言栏目,有的还取得了不错的收视率。本文以福州电视台《攀讲》节目为例,介绍该方言节目作为一档地方性的电视栏目何以会取得福州当地市民的喜爱。  相似文献   

2.
对于各地方电视台纷纷开设方言节目的现状,人们褒贬不一。宁波市广电学会通过对宁波电视台、奉化电视台的调查研究,得出结论:适当开办方言节目是件好事,方言节目应该在地方电视台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电视也已经走进了家家户户,人们对于电视文艺节目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近几年来,地方电视台文艺栏目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本文将对地方电视台文艺栏目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希望可以为地方电视台的未来发展作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4.
回应特殊受众的需求 近年来,一些地方电视台纷纷推出方言类节目,地方媒体中出现了“方言的群体亮相”,有用方言播报新闻的,有用方言主持娱乐节目的,也有用方言演绎电视剧情的,收视率都异常火爆。一些电视台方言栏目主持人的选拔就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相似文献   

5.
信息时代的到来,各个地方电视台的新闻栏目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取得喜人成果的同时却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将针对目前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所面临的现状作出相关的分析,在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在创新和发展方面给出相关的建议和看法,希望对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的长远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梁喜爱 《视听》2016,(7):23-24
面对省级卫视诸多强势娱乐节目的进逼,方言节目作为一种最具本土化和贴近性的节目形态,成为地方电视台最"适销对路"的突围利器。然而当前方言类节目普遍存在文化含量不高的困境,甚至滑入了低俗化的泥淖。只有以方言为形,文化为神,提升文化品质,方言类节目才能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电视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民生问题在我国得到的普遍关注,我国电视新闻也在向关注民生问题上发展。地方电视台作为地方新闻的主要传播途径,具有非常明显的时效性和地域性优势。而在我国地方民生新闻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我国民生新闻的发展。因此,以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作为切入点,结合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栏目内容、栏目形式、市场现状以及发展方向与趋势,来具体论述我国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发展,并针对其不足与缺点提出相关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视媒体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地方电视台的电视栏目在收视率、栏目包装、广告份额等方面的相对劣势日趋突显,栏目的生存与发展已经成为电视人共同关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地方电视台栏目品牌化建设途径的分析,得出了如何通过对电视栏目的包装,来促进地方电视台栏目品牌化建设的方法,提高栏目的影响力和收视率。  相似文献   

9.
民生新闻作为各地方电视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贴近广大群众的生活、反映社会关注热点问题的特性,受到基层民众的喜爱与推崇。随着近年来民生新闻栏目热潮的涌动,各地方电视台不同类型的同题材节目层出不穷,与之相关的栏目也已逐步趋于饱和状态,这使得已有的民生新闻栏目处于止步不前的滞缓状态,地方电视台的发展也因此陷入了僵局。再加上如今的民生新闻栏目热度已经大不如前,其影响力度、收视率大幅度下降,这使得民生新闻在其发展道路上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本文将从具体的民生新闻栏目的介绍入手,分析其在发展现阶段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并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具体背景、地方电视台发展的实际情况等方面的因素,以找到最佳的处理方案,为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困境找到合适的出口。这不但为民生新闻栏目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这对于促进地方电视台的革新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这些年,电视方言节目在各地的荧屏上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随着电视竞争的深入,电视方言节目已成为各地方电视台竞争的一大利器.它不仅传播了地方文化,而且增强了电视节目的吸引力与亲和力,易于得到本土受众的认可,博得不俗的收视率.但在方言节目火爆的今天,我们也应该看到问题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11.
方言电视节目最近几年逐渐开始活跃在各地方电视台的屏幕上,成为地方台差异化竞争的又一优势。在"使用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普通话"的大背景下,留一席之地给方言节目,是各地方电视台吸引收视的需要,也是传播和弘扬地域文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地方电视台将民生新闻栏目作为一种商品品牌,对其实施市场经营,是解决当前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发展瓶颈的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戴灿疆 《报刊之友》2013,(8):121-122
在信息时代,电视栏目要捕捉观众的注意力,就必须关注现代人的意愿、倾向和需求。这就要求电视栏目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各种需求。本文从如何打造民生新闻栏目、方言栏目、经济节目品牌、文化节目品牌等方面指出地方电视台在面对强势媒体的打压的尴尬处境中,只要充分认识当地优势文化资源,注重节目的科学定位、突出地方特色、树立品牌意识,精心打造节目、进行品牌化制作与宣传,一定能够走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子。  相似文献   

14.
地方电视台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事实证明地方电视台的自办栏目离“泥土”越近,越有生命力.正定电视台通过打造草根文化栏目,从肥沃的民间文化土壤中汲取源源不断的素材和创作灵感,赢得了观众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实现了节目的本土化、品牌化和个性化,也由此提高了地方电视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从方言电视节日看传媒文化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作为大众文化的方言文本,与具有多功能大众传媒特性的电视“联姻”,各类型的方言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方电视台播放。本文以方言电视节目发展的历史为背景,梳理方言电视节目由开始的兴盛到语言标准化后的沉寂;从市场竞争、电视传播的本土化和分众化、娱乐至上的时代文化精神、消费社会中的新闻认同形式等多个视角剖析这种“联姻”背后深层次的社会文化背景、受众背景和传媒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16.
方言类民生新闻栏目已经成为当代城市台发展自身的重要武器。方言类民生新闻热播主要出自以下原因:栏目定位精准;栏目主持与包装的娱乐化;符合受众潜在的方言需求。方言类民生新闻栏目健康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提高社会责任感,扩大舆论影响力;注重媒体的人文关怀,加强传播的贴进度;注重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媒体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7.
汪萍 《新闻世界》2014,(1):37-38
本文对国内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发展所处的困境:新闻工作者的观念落后,地方电视台固有的成本劣势,新闻资源有限,并针对困境提出解决方案,希望能为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发展探索出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新闻编辑工作是整个新闻工作的关键,也是新闻报道创新的灵魂,尤其对于地方电视台,新闻栏目要想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提高新闻编辑的能力和素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从目前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现状谈起,分析了新闻编辑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有效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李曼曼 《新闻世界》2010,(8):126-127
安徽电视台的大型新闻资讯类直播栏目——《第一时间》,开播到今年,已经走过了7个年头。7年来,地方电视台和《第一时间》开展合作,对《第一时间》栏目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地方电视台新闻报道空间。  相似文献   

20.
李玫 《声屏世界》2011,(7):24-25
经济与民生紧密相关.经济新闻报道对于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而言.是一块极具潜力的“短板”,未来大有可为。本文以厦门电视台品牌民生新闻栏目《特区新闻广场》为例,探讨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做好经济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