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状ε-Fe_3N超细磁粉合成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氧气还原氮化法,以针状α-FeOOH为原料制备了超细针状-Fe3N磁粉。并且研 究了工艺条件对-Fe3N超细磁粉生成的影响及-Fe3N超细磁粉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氨 气与氢气的比例是影响磁粉生成的关键因素。氢气/氨气=0.27是生成-Fe3N最佳反应条件。 采用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和还原氮化过程可以防止颗粒断裂、球化和烧结。通过表面氧化处理的方 法可以提高针状-Fe3N超细磁粉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2.
γ‘—Fe4N磁粉的超精细结构及结构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晁月盛  曾繁武 《金属学报》2000,36(3):235-238
以铁粉氮化法制备γ'-Fe4N磁粉,用Mossbauer谱学配合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γ'-Fe4N的超精细结构及其变化。结果表明:γ'-Fe4N中存在着三种可区别的Fe原子组态。球磨及其真空退火处理γ'-Fe4N和α-Fe混合粉末,可生成含α"-Fe16N2的复合氮化铁磁粉。  相似文献   

3.
4.
Fe73.5Cu1Mo3Si13.5B9超微晶磁粉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Fe73.5Cu1mO3Si13.5B9超微晶合金带制作磁粉芯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特别对粉的粒度,成形压力,绝缘的配比以及磁粉芯的磁性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发现磁粉芯的性能与制粉用的微晶带材是否具有优良磁性能无关。通过调整绝缘剂量及其组分可以使磁粉芯的磁性能发生相应的变化。超微晶粉的粒度对磁粉芯的性能及频率特性起着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纳米力学探针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低碳微合金钢中针状铁素体的微观力学性能和组织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微合金钢在850℃变形弛豫一定时间后水冷得到了针状铁素体、粒状贝氏体和板条状贝氏体的复合组织.板条状贝氏体、粒状贝氏体和针状铁素体的微观力学性能依次降低,回火稳定性依次升高.弹性模量依次降低约15GPa,硬度依次降低约0.6GPa.  相似文献   

6.
7.
Fe含量对自蔓延高温合成TiC—Al2O3—Fe复合材料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HS/PHIP工艺制备了致密的TiC-Al2O3-Fe复合材料。研究了Fe含量对燃烧温度、燃烧波速度、产物密实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燃烧波速度在一定Fe含量内出现一近似平台,密实度随Fe含量变化而变化,在Fe含量为10%时,产物的密实度最高,为99.4%;随着Fe含量的增加产物的抗率强度不断提高,Fe含量为10%和30%时,抗弯强度分别为740MPa和970MPa。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溅射气氛中氮含量及后续热处理对射频溅射法制备的Fe-N薄膜的磁性能的影响,电镜分析的结果显示,样品中含有少量Fe16N2。  相似文献   

9.
通过六面顶压机的金刚石合成实验,分析和讨论了高压腔体尺寸匹配、顶锤角度、原材料中的叶蜡石对金刚石合成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叶蜡石压缩后多棱体体积相对于顶锤封闭后多棱体体积的变化值λ≥29.49%、叶蜡石压缩后斜面部分根部最大值△小于3.316 mm.金刚石合成不能稳定进行;(2)顶锤小斜面角度在42°-40°范围内,每减少0.5°,合成总压力增加6%左右,同时,顶锤使用寿命也有所缩短,合成稳定性差;(3)在复合叶蜡石中,白云石内衬材料的使用,提高了金刚石合成的稳定性;(4)叶蜡石焙烧温度超过400℃,合成压力高,合成稳定性不好.  相似文献   

10.
体状Fe3N和Fe2N化合物合成及其磁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纯铁粉在一定比例的氨和氢的气氛中,在某一温度下铁和氮进行固气反应。研究了氨气和氢气的比例对固气反应产物的影响规律;温度和时间对反应产物的影响规律,进而获得单一均匀的体状Fe3N和Fe2N化合物。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磁天平和热磁分析等手段检测了Fe3N和Fe2N的磁特性。Fe3N化合物的饱和磁化强度(室温)为134Am2/kg,居里温度Tc=260℃;而Fe2N化合物饱和磁化强度为23.1Am2kg,属于弱磁性和非磁性,居里温度Tc=25℃。  相似文献   

11.
使用超重力燃烧合成技术制备了ZTA-TiC-Fe金属陶瓷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变温X射线衍射对金属陶瓷样品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以及升降温过程中材料的微观结构演变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超重力燃烧合成熔铸方式可直接制备出ZTA-TiC-Fe金属陶瓷;其中t-ZrO2与Al2O3形成的ZTA共晶陶瓷相呈三维网状结构,TiC包覆金属Fe填充于三维ZTA陶瓷骨架中;ZTA-TiC-Fe失效机理:Fe和ZrO2相在750℃左右发生相变;Fe、ZrO2在升降温过程中相变产生的体积变化以及各组分相热膨胀系数不同所引起的内应力释放,导致材料微观结构破坏;有氧环境中,温度超过550℃,表层Fe相的氧化速度加快,生成结构疏松多孔的红褐色Fe2O3。Fe相氧化产生约8倍的体积膨胀,导致三维陶瓷骨架不可逆破裂。  相似文献   

12.
以Fe(NO3)3·9H2O和Bi(NO3)3·5H2O为原料、Na OH为矿化剂,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了Bi Fe O3粉体,研究了Bi Fe O3粉体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相结构与微观形貌的演变。结果表明:低的反应温度下只有杂相生成,提高反应温度使得杂相逐渐减少,有效地促进Bi Fe O3相的合成;反应时间的延长也有助于减少杂相,而较低的矿化剂浓度能够获得纯Bi Fe O3,当Na OH浓度为1 mol/L时,在170℃反应24 h可以获得纯Bi Fe O3粉体。另外,通过控制不同的反应条件,可以获得多种形貌的产物,如薄片、球形体、纳米颗粒、纳米线、四面体,实验发现,适中的反应温度、时间和矿化剂浓度可以得到大尺寸的球形体(~10μm),而反应时间的延长则会促进一维纳米结构及纳米颗粒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Fe73.5Cu1nb3Si9B13.5纳米软磁合金磁粉芯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研究不同制粉方法所生产的Fe78.5Cu1Nb8Si9B18.5超微晶合金粉制成的磁粉芯,证明了用控制单辊法制得的该合金磁粉芯性能良好。温度稳定性好,且成本低。  相似文献   

14.
Mg粉在800℃氨气流中氨化60min,可得到高质量的Mg3N2粉末。XRD分析表明,Mg3N2粉末是体心立方结构,晶格常数α=0.99657nm。SEM分析表明,Mg3N2粉末有多种形貌。PL测试表明,在激发波长为490nm的情况下,氮化镁粉末存在1个位于545nm的绿光发光峰。  相似文献   

15.
我们已经发现在1523-1773K下于高压氮气(10-160MPa)中加热W+C混合粉末可以合成新型的含(11-20)at%N的W(C,N)粉末,在工作中,试验了在常压的NH3+H2混合气体中加热W+C及WO3+C混合粉末(方法1)和在常压的CH4+NH3混合气体中加热W粉(方法2)合成W(C,N)粉末,试验主要是在1573K下加热3.6ks进行的。本试验是根据通常概念为基础的,即由NH3和CH4分别分解形成的N和C原子的反应性和活性分别比N2和固体碳的高,发现用方法1和2获得的产品是氮含量分别为3at%和5at%的W(C,N),用实验研究了在钨粉的碳氮化过程中NH3和CH4的作用,这是在分别与N2和固态碳相比较的情况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16.
激光熔覆原位合成α-Fe(Al)/Fe3Al涂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寻求工艺参数与Fe-28%(at)Al粉末的最佳匹配,利用激光熔覆和复合材料原位合成技术,制备了熔覆质量好的α—Fe(Al)/Fe,Al涂层。该熔覆层为α—Fe(A1)固溶体胞状组织基体上分布着黑色DO3结构Fe3Al质点,多数质点分布在晶界上,颗粒尺寸为(100~300)nm。EDAX线扫描结果表明,Al、Fe在整个涂层中分布比较均匀,无宏观偏析;Al、Fe成分在近界面及界面处缓慢过渡,涂层和基体发生互扩散,为冶金结合。熔覆层的显微硬度为639HV0.2,比基体高2倍,多道搭接处理对熔覆层的硬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超重力条件对以3Ti/Si/2C粉为原料燃烧合成Ti3Sic2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超重力条件下,合成产物的物相组成有所不同.通过对温度变化的分析,认为相组成的变化应归因于Ti-Si液相存在时间缩短,导致Ti3SiC2生成不足.SEM观察表明,合成的Ti3SiC2为板状品形貌,超重力条件对Ti3SiC2板状晶的晶粒尺寸有明显影响.随超重力条件的提高,合成产物的密度也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8.
大晶粒含钛Fe—36.5Al基合金的超塑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未加Ti及加有不同量Ti的Fe-36.5Al基合金的高温变形行为的研究,发现加Ti的合金在900-1000℃,初始应变速率为2.08×10^-4-8.33×10^-2s^-1范围内比未加Ti的FeAl合金的延伸率有较大幅度提高,且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值普遍超过0.3。  相似文献   

19.
电沉积非晶态Fe—W—Cr合金及其耐蚀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四个新的含氯N—芳基—α—氨基苄基膦酸缓蚀剂,用元素分析、红外分析、^1HNMR、^31PNMR(核磁共振)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并用静态腐蚀实验(失重法)研究其在不同浓度及pH条件下对钢铁的缓蚀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