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在研究性学习的视角下, 对大学物理课堂演示实验进行了价值重构. 由传统的教师准备、 教师操作、 学 生被动地通过物理现象理解物理规律转变为利用演示实验优化课堂时空结构,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物理规律, 结合课 外创新活动鼓励学生自主研发演示实验装置. 使大学物理课堂演示平台成为低年级大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新载 体  相似文献   

2.
用传感器、数据采集接口和数据采集分析软件,配合计算机建成大学物理课堂演示实验系统.该系统符合课堂演示实验要求,解决了一些物理现象、物理过程不能在课堂演示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物理演示实验则是配合物理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成功的演示实验可以生动形象地将物理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他们理解讲课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他们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  相似文献   

4.
观察和实验是学生认识物理现象、获得有关感性认识的源泉,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掌握科学方法的基础,同时也是研究和学习物理的重要手段.在高中物理"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一节中,课本上设计的演示实验不能区别对于电感、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具体影响;特别是在论述当交变电流的频率发生变化时,课本只是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没有相对应的实验演示来说明.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感性认识,对这些规律基本上以记忆为主,缺乏深入的理解,教学效果不理想.我们在教学中摸索出一套演示实验,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能够有效地给学生答疑解惑,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提高演示实验教学的质量周红(广西玉林地区农机学校玉林)物理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师从教学目的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所作的演示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得感知,突破难点,认识物理现象,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不少教师认为要提高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通过形象直观的物理现象揭示物理原理,在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知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分析探讨了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在激发学生科技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科技创新水平方面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提出了加强演示实验项目建设、优化演示实验教学方法和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新思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大学物理进行随堂大型演示实验面临的困难,我们将双向视频系统应用到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配合大学物理理论教学做好随堂演示实验;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实现理论教学主课堂与演示实验分课堂的远程交互教学有机且有效的结合.通过不断探索演示实验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发挥演示实验教学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说明物理演示实验花物理教学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成为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物理演示实验可以将物理现象突出地显示出来,使得课堂讲授的理论分析具有生动、牢靠的实验基础,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讲授内容的理解,巩固记忆,激发兴趣,诱导思考,纠正错误观念,建立正确图象。  相似文献   

9.
当我们选择演示实验仪器的时候,不但要求在同样的演示效果下,尽量选用较简单的实验设备,而且希望所选用的仪器能作到一物多用,不仅能够用它演示一些基本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而且还可以在经过某些简便的改进以后,演示跟这些基本知识有关的、在这些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较复杂的物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实验是探索物理的源泉,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是使学生获得物理知识,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1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做好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直观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感性认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因此,演示实验要做到现象明显,准确直观,可见度大,效果最佳.但有些演示  相似文献   

11.
尚未实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之时,以高一“力的合成”课为例,探讨如何将探究思想引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2.
周諓 《物理通报》2006,(5):34-37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和普及,多媒体技术在物理课堂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极大地促进了物理学科教学水平的发展,优化了教学结构,提高了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然而,毋庸讳言,过分依赖现代教育技术也给教学带来了新的隐患.比如,在教学过程中重理性知识的传播,轻情感经验的积累;重理智控制,轻情感沟通;重教师主导,轻学生主动;重科学程序,轻灵活变通;重直观形象,轻理性思考;重现象显示.  相似文献   

13.
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对这节课后的感受,肯定会比课前备课的感受更为深刻,更能从中体会该课教学中的“得与失”、“成与败”.因此,教师课后反思自己的备课与课堂教学,记录自己的感受、体会,评价及修订课前的设计,对总结积累教学经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谈谈笔者对课后反思的看法与做法.  相似文献   

14.
核装置机械部件设计和建造规则(RCC-MR 2007)是ITER装置中构成等离子体腔室第一道密封屏障的设备或部件设计和制造的依据。本文在研究RCC-MR 2007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RCC-MR 2007中1、2、3级机械设备设计相关的通用要求、材料要求、设计通则、设备性能分析要求之间的区别,同时对1、2、3级壳体、管道、箱式结构、热交换器、阀门和波纹管设计要求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16.
We study th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on Abelianizable first class constraint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is derived from topological considerations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gauge group. The sufficient condition is obtained by applying the implicit function theorem in calculus and studying the local structure of gauge orbits. Since the sufficient condition is necessary for the existence of proper gauge fixing conditions, we conclude that in the case of a finite set of non-Abelianizable first class constraints, the Faddeev-Popov determinant is vanishing for any choice of subsidiary constraints. This result is explicitly examined for the SO(3) gauge invariant model.Acknowledgement The financial support of Isfa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UT) is acknowledged.  相似文献   

17.
高质量实验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实验课与理论课的关系,在理论上人们早有定论.不必作更多的引证.但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本文仅用大学物理实验课为例说明.  相似文献   

18.
We define a class of weakly self-avoiding walks on the integers by conditioning a simple random walk of length n to have a p-fold self-intersection local time smaller than n β , where 1<β<(p+1)/2. We show that the conditioned paths grow of order n α , where α=(pβ)/(p−1), and also prove a coarse large deviation principle for the order of growth.  相似文献   

19.
We consider a large class of nearest neighbor attractive stochastic interacting systems that includes the asymmetric simple exclusion, zero range, bricklayers’ and the symmetric K-exclusion processes. We provide exact formulas that connect particle flux (or surface growth) fluctuations to the two-point function of the process and to the motion of the second class particle. Such connections have only been available for simple exclusion where they were of great use in particle current fluctuation investigations. MSC: 60K35, 82C41  相似文献   

20.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及相对性; (2)掌握临界角的概念和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3)了解全反射现象的应用; (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出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即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