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观察肢体缺血再灌注致肺损伤时肺组织中一氧化氮(NO)及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的变化,以探讨二者在此种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夹闭大鼠腹主动脉下段造成双下肢缺血和再灌注后肺损伤模型,分别测定假手术组、缺血4h组、缺血4h再灌注1h组及再灌注4h组肺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NO2-/NO3-含量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上述各组肺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ONOO-体内生成标志物硝基酪氨酸(NT)的变化。结果:肢体缺血再灌注后1h和4h肺组织中MDA和NO2-/NO3-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单纯缺血组(P<0.05),而SOD活性则显著低于此两组(P<0.05),并出现大量iNOS及NT阳性信号。结论:肢体缺血再灌注致肺损伤时肺组织中有大量NO和ONOO-产生,脂质过氧化增强,提示ONOO-参与介导此种肺损伤。  相似文献   

2.
肺血管内皮细胞在大鼠急性肺损伤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肺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在大鼠急性肺损伤发病中的作用及地塞米松的影响。方法:给Wistar大鼠静脉注射脂多糖(LPS5mg/kgBW)复制急性肺损伤模型。采用ELISA、放射免疫、原位杂交等多种方法测定肺组织ICAM-1mRNA表达、iNOS活性、血中TNF-α、NO2-/NO3-、ACE含量及肺血管通透性、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数、蛋白含量等的变化。结果:注射LPS后,肺血管ICAM-1mRNA表达增加,从1h开始至24h达高峰。肺组织匀浆iNOS活性升高、肺血管通透性升高、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巨噬细胞数量减少、蛋白含量增加,血中TNF-α、NO2-/NO3-含量升高而ACE含量下降等变化多在注LPS后2h明显。预先给予地塞米松对上述多种指标的变化有明显缓解作用。结论:提示LPS通过损伤肺血管内皮细胞导致急性肺损伤,地塞米松对其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在ONOO-致豚鼠气管高反应性中的作用。方法:建立离体豚鼠气管条对组胺反应的浓度反应曲线,观察PARP抑制剂3-氨基苯甲酰胺(3-AB)对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诱导豚鼠气管反应性变化的影响。结果:ONOO-(0.5 mmol/L)引起豚鼠气管上皮细胞明显受损,气管条对组胺的反应性及敏感性明显增高,3-AB(1 mmol/L或5 mmol/L)逆转了ONOO-的上述作用;3-AB(5 mmol/L)本身对正常气管条收缩反应无明显影响。结论:PARP介导了ONOO-所引起的气道上皮细胞的损伤和气道高反应性的形成,提示通过抑制PARP的过度活化可为防治哮喘气道高反应性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4.
L-硝基精氨酸对大鼠LPS性肺损伤的实验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G-硝基-L-精氨酸(L-NA)对LPS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静脉注射脂多糖(LPS)复制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LPS模型组、L-NA高剂量(20mg/kg)、中剂量(10mg/kg)、低剂量(5mg/kg)治疗组,经腹腔注射,实验过程中监测大鼠平均动脉压(MAP),定时取静脉血测定血浆中NO2-/NO3-含量,于规定时间处死大鼠,迅速取出肺脏,观察LPS引起大鼠急性肺损伤后肺系数、肺水肿情况和肺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以及L-NA的治疗作用。结果:L-NA可明显升高MAP,降低肺系数和肺含水量,减少血浆中NO2-/NO3-含量,可显著降低肺组织中NOS活性,减少MDA含量,增强SOD活性,减轻肺损伤。结论:L-NA对LPS性肺损伤具有治疗作用,且随剂量增大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鼠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异常增多的肺内源性一氧化氮对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气管内滴注博莱霉素,用硝酸还原法检测出肺血NO2-/NO3-含量;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和透射电镜观察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分别观察注BLMA5后14 d和30 d以及用氨基胍(AG)阻断iNOS合成NO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1)注BLMA5后14 d,出肺血NO2-/NO3-含量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注BLMA5后30 d组(均P<0.01);凋亡的肺泡上皮细胞数亦分别多于正常对照和注BLMA5后30 d组(均P<0.01)。(2)AG阻止出肺血NO2-/NO3-含量增高的同时,亦抑制了肺泡上皮细胞的凋亡。结论:在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内源性NO的增多,有诱导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过氧亚硝基阴离子对气道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对气道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在培养的大鼠气道上皮(RTE)细胞观察外源性给予ONOO-对RTE细胞线粒体呼吸、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及凋亡细胞百分率的影响。结果:ONOO-(0.25-1mmol/L)呈剂量依赖方式抑制RTE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增高LDH释放率。并呈剂量依赖性引起8-OHdG水平升高。不同浓度(0.25mmol/L、0.5mmol/L及1mmol/L)ONOO-均以时间依赖方式引起RTE细胞凋亡。结论:ONOO-可引起培养的RTE细胞发生凋亡和坏死。低浓度的ONOO-损伤RTE细胞以凋亡为主;高浓度的ONOO-可能主要引起RTE细胞发生坏死。ONOO-对RTE细胞线粒体呼吸抑制和DNA的氧化损伤可能是ONOO-导致RTE细胞坏死和凋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肺内一氧化氮代谢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肺纤维化形成的关系。方法:气管内一次性滴注平阳霉素(5mL/kg),观察注后7、14、21、30d和70d组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出、入肺血NO2-/NO3-含量以及14d组肺泡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2-/NO3-含量和肺间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7d组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与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异,14d组高于对照组(P<0.05),21d组、30d组和70d组更为明显(均P<0.01)。7d组、14d组出肺血NO2-/NO3-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入肺血NO2-/NO3-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21d组出肺血NO2-/NO3-含量的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入肺血仍较低(P<0.01),30d组和70d组出、入肺血NO2-/NO3-含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14d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2-/NO3-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14d组大鼠肺间质iNOS免疫组化阳性细胞增多。结论:大鼠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先有肺内NO生成增多,后出现肺纤维化;在肺纤维化形成后,肺内NO趋向恢复。肺内NO增多与肺泡巨噬细胞释放NO能力增加、肺内iNOS的增多有关。肺内NO的大量生成可能是促使肺纤维化形成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介导气道上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培养的大鼠气道上皮细胞(RTE), 观察应用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3-氨基苯甲酰胺(3-AB)和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抑制剂Ac-DEVD-CHO后, 外源性给予ONOO-对RTE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凋亡百分率的影响, 用Westernblot分析PARP裂解片段。结果:3-AB不能完全抑制ONOO-引起的RTE细胞LDH释放率的增高。3-AB对ONOO-引起的RTE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Ac-DEVD-CHO呈剂量依赖性抑制ONOO-诱导的RTE细胞凋亡。ONOO-致RTE细胞凋亡过程中有PARP的裂解。结论:PARP活化是ONOO-介导RTE细胞损伤的途径之一, 过度的PARP活化参与了ONOO-所致的RTE细胞坏死;caspase-3活化裂解PARP在ONOO-致RTE细胞凋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正常大鼠肺组织内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分布及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肺组织内NOS分布及活性的变化。方法:用止血带复制肢体缺血再灌注模型,利用β-NADPH-d组织化学方法、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及分光光度法,观察对照组大鼠肺内NOS的分布及LIR组肺内NOS分布及活性的变化。结果:组织学上显示,对照组大鼠呼吸道包括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肺泡管的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NOS表达均阳性,肺泡上皮细胞NOS表达阴性;LIR组上述肺组织阳性部位NOS表达增强,且出现血管平滑肌细胞、肺泡上皮细胞NOS表达阳性;生化测定结果显示,LIR组与对照组比较,NOS活性增强,NO2-/NO3-水平增多。结论:一氧化氮不仅参与肺的生理过程,而且在LIR后急性肺损伤(ALI)病理生理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体重20~25 g的小鼠15只随机分3组:①对照组(Con):气管内滴注PBS;②LPS模型组(LPS):气管内滴注1 mg/ml LPS 60μl,作用24 h;③二甲双胍治疗组(Met+LPS):于滴注LPS前0.5 h给予二甲双胍(250 mg/kg)腹腔注射,再气管内滴注LPS作用24 h;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变化,测定肺组织匀浆内丙二醛(MDA)含量和SOD活力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肺组织中SOD1变化。结果:在LPS刺激的小鼠模型中,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肺组织内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力明显降低。而以二甲双胍预处理小鼠可明显抑制LPS诱发的上述变化,同时二甲双胍预处理小鼠肺组织SOD1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二甲双胍可对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发挥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上调SOD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山柰酚是否通过下调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而保护感染猪源甲型H9N2流感病毒引起急性肺损伤的小鼠。方法:猪源甲型H9N2流感病毒感染BALB/c小鼠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山柰酚干预后检测肺湿重与干重比,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内炎性细胞数量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同时检测肺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肺内NF-κB P65的表达,ELISA检测小鼠肺组织匀浆细胞核提取物中NF-κB P65和NF-κB P50的核转位。结果:山柰酚能降低小鼠死亡率,改善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和肺水肿程度,并能降低肺内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的数量同时降低TNF-α、IL-6、IL-1β和MDA的含量,抑制MPO的活性并升高SOD的活性。另外,山柰酚可以下调NF-κB P65的表达增加细胞核提取物中NF-κB P65和NF-κB P50的核转位。结论:山柰酚通过下调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从而降低猪源甲型H9N2流感病毒所致急性肺损伤小鼠的炎症程度和氧化应激损伤,最终减轻流感病毒所致的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H9N2猪流感病毒所致急性肺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BALB/c小鼠建立H9N2猪流感病毒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模型。实验小鼠在接种病毒前1 h腹腔注射NAC(10 mg/kg,稀释于生理盐水),此后连续使用5 d。检测肺湿重与干重比变化,评估肺水肿情况,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内炎症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变化,同时检测肺组织匀浆中病毒的增殖、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NAC能降低小鼠死亡率,延长小鼠存活时间,显著降低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和肺水肿程度,并能降低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的数量,同时降低TNF-α、IL-6、IL-1β和MDA的含量,抑制MPO的活性以及升高 T-SOD的活性。结论: NAC减轻H9N2猪流感病毒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其保护作用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作用和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13.
Peroxynitrite-mediated pulmonary vascular injury induced by endotoxin and protective role of cholecystokinin  相似文献   

14.
四逆汤对缺血-再灌注离体鼠肺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建立离体大鼠肺灌流模型,研究四逆汤(SND)对缺血-再灌注肺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模型+SND组,观察SND对大鼠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组织湿/干重比(W/D)、灌流液及肺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肺组织匀浆中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的影响。结果:模型+SND组的肺泡壁增厚程度和肺泡水肿程度显著低于模型组,肺组织W/D值及MPAP显著小于模型组,灌流液和肺组织匀浆中SOD活性显著高于模型组,而MD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SND可显著抑制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肺组织NO含量的减少。但3组间比较,NOS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SND有抗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和改善组织灌流有关。  相似文献   

15.
背景:热射病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疾病,是由高温引起的广泛内皮细胞损伤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临床综合征,常见的并发症是凝血功能异常,而血管内皮病变在重度中暑引发的凝血功能紊乱中发挥关键作用。目的:观察热射病猪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病理变化特点及相关黏附分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方法:选取12只普通级健康雄性巴马小型猪,体质量15-20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温对照组及热射病组,每组6只。热射病组建立高温高湿环境下重度中暑猪模型,而常温对照组小猪置于恒温恒湿气候舱中。采集两组实验前、后静脉血,检测血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取相同部位的腹主动脉、冠状动脉、肺组织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两组标本病理损伤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比两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水平;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冠状动脉及肺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结论:①常温对照组实验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水平及红细胞、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热射病组实验后红细胞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水平高于实验前,且高于常温对照组;血小板计数低于实验前,且低于常温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苏木精-伊红染色:常温对照组腹主动脉、冠状动脉、肺微血管组织病理结构正常;热射病组腹主动脉内皮细胞轻度水肿,未见明显异常;冠状动脉可见血栓形成、内皮细胞脱落、坏死,数量减少;肺微血管弥漫性出血、内皮细胞数量明显减少;④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常温对照组腹主动脉、冠状动脉、肺组织观察到内皮细胞浆膜上有数量较多、呈棕黄色线状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阳性表达;热射病组内皮细胞浆膜上染色数量明显减少,或表达缺如,呈浅黄色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弱阳性表达;热射病组血管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平均吸光度值低于常温对照组(P<0.05);⑤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热射病组冠状动脉组织可见细胞核形状不规则,线粒体肿胀;热射病组肺组织可见少量细胞核及线粒体肿胀;⑥提示热射病可导致小型猪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且以微小血管损伤表现显著。  相似文献   

16.
动态测定了常压间断低氧大鼠血清和肺组织丙二醛含量及红细胞和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发现随低氧时间延长,肺动脉高压逐渐形成的过程中有肺组织及血中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性呈现先升高后回隆的时相性变化。维生素E对上述变化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而山莨菪碱的作用不明显。提示间断低氧过程中沛部氧自由基生成增多,可能参与了肺动脉高压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7.
爆炸冲击波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作用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观察爆炸冲击波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了解伤后微循环功能变化的病理学基础。方法 :采用爆炸冲击波对兔损伤动物模型以及对培养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体外模型 ,从光镜、电镜水平上观察内皮细胞病理学变化。结果 :光镜下的主要表现为肺泡出血、肺泡隔断裂、肺大泡形成以及肺间质水肿 ,电镜下可见肺微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致使血管腔狭窄 ,内皮细胞间裂隙增宽 ,核肿胀、异染色质增多 ,以及线粒体肿胀、嵴排列混乱等病理变化。体外实验主要表现为爆炸冲击波对培养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剥脱性损伤。结论 :爆炸性冲击伤后肺微内皮细胞的损伤严重且广泛 ,是伤后肺微血管通透性变化与肺微循环功能障碍发生的重要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胆红素对抗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雄性Wistar大鼠(200-250 g) 3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脂多糖(LPS)致ALI动物模型组、胆红素干预组。观察病理形态变化并检测肺组织肺系数(LI);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PMN)百分比、蛋白质含量(Pr);肺泡通透指数(LPI)及肺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变化。结果: (1)ALI模型组LI,BALF中WBC计数、PMN百分比、Pr及LPI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均P<0.01)。胆红素干预组LI,BALF中WBC计数和LPI均显著低于AIL模型组(均P<0.01),PMN百分比和Pr明显低于ALI模型组(均P<0.05),且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2)ALI模型组MDA含量显著多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SOD活性和GSH-Px含量都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胆红素干预组MDA含量明显低于ALI模型组 (P<0.01),而SOD活性和GSH-Px含量显著多于ALI模型组(P<0.01,P<0.05)且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胆红素通过其抗氧化作用对抗大鼠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19.
肠系膜淋巴管结扎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结扎肠系膜淋巴管对失血-脂多糖(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拮抗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5只,均分为结扎组、未结扎组、假手术组,以失血、LPS复制二次打击模型,结扎组行肠系膜淋巴管结扎术致肠淋巴液断流。在手术创伤后24 h,所有大鼠颈总动脉放血,进行血气分析;从左肺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观察WBC、NO及其合酶、SOD、MDA以及肺泡通透性指数等指标的水平;右肺制备10%组织匀浆,检测MPO、ATPase活性等指标;观察右肺后叶超微结构。结果:二次打击后,未结扎组动脉血PaCO2、BALF中细胞总数及PMN、NO2-/NO3-、NOS、MDA含量以及肺匀浆MPO活性、肺通透性指数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动脉血pH、PaO2、BALF中SOD、肺匀浆ATPase活性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P<0.05);结扎组大鼠BALF中细胞总数及PMN、MDA、NO2-/NO3-含量、肺通透性指数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BALF中SOD活性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P<0.05)。但结扎组大鼠动脉血pH、PaO2、肺匀浆ATPase活性显著高于未结扎组,动脉血PaCO2、BALF中细胞总数及PMN、NO2-/NO3-、NOS、MDA含量、肺通透性指数及肺匀浆MPO显著低于未结扎组(P<0.01,P<0.05);且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程度较未结扎组轻微。结论:肠系膜淋巴管结扎可减轻失血-LPS致大鼠的急性肺损伤。提示二次打击的肠系膜淋巴液在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