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用计算机计算三阶互调干扰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奚海峰一、三阶互调的确定三阶互调干扰分二型和三型两种。当四个频率fi—f4满足:f1十f2—f3=f4且fi—f3为发射频率、f4为接收频率时,f4就会受到干扰,这种干扰称为三型三阶互调干扰;当三个频率f1’—...  相似文献   

2.
民航干扰排查是广播电视发射台站一个经常遇到的问题,如何确定干扰信号是否从本台发出必须有一个清晰的判定。根据我们多年来探索和实践,在发射机工作正常情况下,台内调频发射机产生的三阶互调是干扰民航通讯的主要原因。本文给出了三阶互调产生的机制分析,并一步提出了恰当的发射天线隔离可以有效减小三阶互调干扰。本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践结果增进了对于调频发射台民航干扰的理解和解决。  相似文献   

3.
陈威一 《移动通信》2012,36(16):27-31
移动通信四网共建室内覆盖系统对三阶互调指标的要求越来越高.文章从无源器件三阶互调干扰产生的原理、四网共建室内覆盖系统对三阶互调指标的要求、如何降低无源器件三阶互调干扰的影响等方面入手,对降低多通道移动通信室内覆盖系统中无源器件三阶互调干扰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互调干扰的形成机理、类型判定及排除方法进行分析,并以三阶互调干扰为例,对如何利用计算机实现互调干扰频率查找进行讨论。并提出了具有实际借鉴意义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评估雷达装备的抗电磁干扰性能,从电磁辐射伪信号干扰效应机理出发,理清带外多频三阶互调信号与带内单频伪信号干扰效应贡献度之间的关联关系,引入伪信号干扰效应指数的概念,建立了三阶互调伪信号干扰效应评估模型,并基于伪信号电平值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模型修正方法和效应测试预测流程。以某型步进频连续波测距雷达为研究对象,采用差模注入等效替代电磁辐射的方法对受试雷达进行带外三阶互调临界伪信号干扰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雷达工作中心频率两侧,辐射频偏0.2~2.2 GHz的范围内,随着辐射频偏的增大,三阶互调伪信号干扰的影响呈现先增大而后降低的规律。通过改变干扰频点、场强组合和伪信号敏感电平的方式开展试验验证,证明了三阶互调伪信号干扰模型的准确度优于2 dB,能够客观评估雷达装备三阶互调伪信号干扰。  相似文献   

6.
天馈系统互调干扰的工程处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沛江 《移动通信》2011,35(22):92-95
文章分析了无源互调干扰的产生机理与三阶和五阶互调产物的影响范围,阐述了工程实际中互调干扰的成因及其对现网指标的影响,给出了互调干扰排查流程及实际经验。  相似文献   

7.
无三阶互调频率的验证与选取蚌埠市无线电监测站李笃宏,曲维恭在设置地点相邻近的多部电台同时工作的情况下,我们把两个或多个信号在非线性传输电路中互调,产生同有用信号频率相接近的组合频率从而对通信系统构成干扰称之为互调干扰。把fa-fb或fa+fb称之为二...  相似文献   

8.
朱辉 《通信世界》2005,(24):35-35
由两个频率产生的三阶互调失真是现代通信系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当系统中两个(或更多)的载频信号通过一个无源器阿件,如天线、电缆、滤波器和双工器时,由于其机械接触的不可靠.虚焊和表面氧化等原因,在不同材料的连接处会产生非线性因素,这就像混频二极管。两个载频信号(F1和F2)及其二次谐波(2F1和2F2)所进一步产生的最大互调产物就是三阶互调失真(2F1-F2和2F2-F1)。三阶互调产物(IM3)的典型指标是当两个 43dBm的载频信号同时加到被测器件(DUT)时,其产生的IM3值不大于-110dBm,也就是-153dBc。  相似文献   

9.
电台之间互调干扰问题影响着通信对抗试验的开展,其中三阶互调干扰对装备的影响通常无法避免。对三阶互调干扰的信号特征进行研究,推导出不同调制样式的的三阶互调产物的包络检波和鉴频器解调产物的数学表达式,某些调制的信号互调产物可以使用对应的解调方式获得干扰源。最后利用实测数据验证了某些调制的信号互调产物与干扰源信号特征相似。  相似文献   

10.
基于布喇格衍射,讨论了多频声光衍射时三阶互调现象与频率之间的关系.以两个不同频率信号同时加载到声光偏转器的情况为例,具体分析了三阶互调产物的产生过程、光束衍射方式和频谱结构分布.针对三阶互调产物对系统准确探测信号的影响,介绍了几种减小三阶互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白艳  罗晋峰 《电子世界》2012,(19):78-79
在无线网络的精细化维护中,无源互调的干扰影响日益突出,尤其以无源三阶互调影响最为严重。本文着重对无源三阶互调的产生及其影响做了分析,提出了无源互调的排查思路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了三阶互调的基本概念及其产生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的方法重现了三阶互调现象,分析了会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对调频广播可能造成干扰民航通讯的环节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正1引言互调干扰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很常见,若处理不当,将影响移动通信系统的服务质量和信噪比,从而影响通信系统的容量。以下结合案例数据,对GSM二次谐波和二阶无源互调IM2与三阶无源互调系统进行分析。无源互调是指非线性射频线路中,在大功率条件下,在输入两个及以上载波时,因为微波部件的非线性产生载波不同谐波和/或差频信号现象。无源非线性会引起射频信号产生许多谐波信号,二阶、三阶互调产物是因为通信系统中无源器件非线性引起互调干扰。这会对移动通信系统接收机造成严重干扰,尤其是在多系统  相似文献   

14.
汪毅峰  潘涛 《通信技术》2022,(8):1084-1089
在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al,FDD)通信系统中,上下行使用对称的频带资源进行全双工模式通信,该模式受无源互调(Passive Inter Modulation,PIM)干扰影响较大。在某些特殊频点配置下,下行多路发射信号的互调信号会落入上行信道的接收频带内,尤其是在三阶互调下,这是因为其信号能量相对于其他高阶互调能量更大,对接收信道的干扰更为明显。因此提出一种部署在基带处理单元(Base Band Unit,BBU)和多台射频拉远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之间的增强型的PIM干扰信号消除(EPIMC)设备,相对于通常的PIM干扰抑制解决方案,EPIMC可以更好地抑制天线内不同频段以及天线间不同频段产生的PIM信号。  相似文献   

15.
浅谈WCDMA发射频段无源互调失真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两个频率产生的三阶互调失真是现代通信系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当系统中两个(或更多)的载频信号通过一个无源器阿件,如天线、电缆、滤波器和双工器时,由于其机械接触的不可靠、虚焊和表面氧化等原因,在不同材料的连接处会产生非线性因素,这就像混频二极管。两个载频信号(F1和F2)及其二次谐波(2F1和2F2)所进一步产生的最大互调产物就是三阶互调失真(2F1-F2和2F2-F1)。三阶互调产物(IM3)的典型指标是当两个 43dBm的载频信号同时加到被测器件(DUT)时,其产生的IM3值不大于-110dBm,也就是-153dBc。三阶互调失真会降低通信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维护空中电波秩序是我们无线电管理部门的神圣职责。随着电信事业的迅猛发展,城市电磁环境日趋恶化,特别是对一些重要通信业务产生了极大威胁。排除干扰已成为我们无线电监测站的重要工作之一。 我们多年寻找寻呼发射机产生的干扰经验是,首先从频谱仪中通过观察干扰信号频谱来判断干扰的类型,但有时表面现象也会使我们的判断失误。通常寻呼发射机采用FSK调制,发射互调干扰最常见的是两信号三阶互调和基波互调。正常情况下,两信号三阶互调的波形是四峰,而两信号基波互调的波形是三峰,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出一个互调干扰到底是属于三阶…  相似文献   

17.
杨栋  杨霄鹏 《电声技术》2012,(1):60-62,69
同址架设的多部电台同时工作会产生严重的互调干扰。利用计算机对多电台同址工作互调干扰进行辅助分析,对电台分配单一频点和分配固定频段两种频率指配方式,提出了改进的干扰分析流程。对设置不同电台数量、频带间隔的互调产物数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避免相邻频率间隔相同以及增大频率间隔等方法可以有效减小互调干扰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陈可扬 《电子技术》1995,22(10):4-5,17
数量众多的大功率BB机发射台互调引起的无线电干扰使150MHz频段无线通信网受到严重干扰,信噪比迅速恶化。文章分析了互调干扰产生的原因,其互调分量与发射天线架设位置的关系以及要解决这类干扰可能采取的措施。本文介绍了两种抗干扰器件,滤波器和单向器,它们的优缺点。文章最后着重介绍了一种抗互调干扰的滤波器和其抗互调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三阶互调干扰形成的一般机理入手,研究和分析了移动通信系统中三阶互调干扰的成因和危害性,并结合济南联通天馈优化经验提出解决互调干扰的方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在接收机的设计以及无线电干扰查找过程中,互调干扰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影响因素,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除了比较熟悉的二、三阶互调之外,接收机的1/2中频干扰也是影响接收机性能的重要方面.本文将对1/2中频干扰的产生原因作简单分析,并推证出1/n中频干扰信号频率的计算方法,最后阐述1/n中频干扰干扰信号频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