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附40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叙述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指出CT能够清楚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范围,密度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同时,CT对于腹膜后肿瘤的鉴别诊断,作者提出了诊断的要点,旨在提高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后腹膜肿瘤的CT诊断(附2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后腹膜肿瘤的CT表现。指出CT能够清楚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范围、密度及与邻近结构等的关系,同时,CT对于后腹膜肿瘤的鉴别诊断,作者提出了诊断的要求,旨在提高原发性后腹膜肿瘤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3.
腹膜后原发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分析不同部位原发腹膜后肿的CT表现,评价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意义。材料与方法:对41例证实的原发腹膜后肿瘤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材料进行了分析。肿经线较大,相邻腹膜后血管移位,腹膜后器官受压向前移位,与相邻腹腔内器官间脂肪间完整,与相邻后腹壁或盆壁间界限不清为主要定位诊断表现。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来源复杂,周围脏器多。旨在探讨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病理证实的腹膜后肿瘤的X线、CT及超声表现,并与手术所见作对照分析。B超及CT具较高的定位诊断价值。CT可较好地显示肿瘤的境界及质地,对腹膜后肿瘤的定性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腹膜后原发肿瘤的CT诊断(附41例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原发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评价CT对原发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意义。材料与方法:对41例证实的原发腹膜后肿瘤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材料进行了分析。肿瘤径线较大,相邻腹膜后血管移位,腹膜后器官受压向前移位,与相邻腹腔内器官间脂肪间隔完整,与相邻后腹壁或盆壁间界限不清为主要定位诊断表现。但原发部位不同而侧重不同。结果:34例CT初诊为原发腹膜后肿瘤,CT定位诊断正确22例。恶性肿瘤13/19例,良性肿瘤9/15例,CT良、恶性定性诊断正确。组织类型估计正确7/34例。CT定位诊断敏感性64.7%,正确性56.4%。结论:CT对原发腹膜后肿瘤定位诊断较为可靠,对其良恶性的判断有一定帮助,对病理类型的估计有一定限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的外科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 分析总结17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术前准备和术中、术后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患者均成功地实施了腹膜后肿瘤的完整切除,无手术死亡。论 腹膜后肿瘤手术不定型,常要行联合脏器的切除手术,甚至涉及到大血管的切除与重建,创伤大,出血多,因此,要重视对其围手术期的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总结其诊断要点。材料与方法:收集了12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良性3例,恶性9例,均行CT平行与增强检查。结果:CT定位诊断正确11例。定性诊断正确8例。结论: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是其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腹膜后原发性肝细胞癌(附1例报告)广东省人民医院放射科梁长虹,胡景钤,关月欢,赵廉忠,覃鹰,赵振军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占所有原发性肝肿瘤的之分之二以上。文献中尚未见报告腹膜后HCC的CT改变。患者:男,66岁。腹痛及腹胀4个月。肝大,质硬及压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腹膜后肿瘤的临床特征以及与肾肿瘤的鉴别,提高腹膜后肿瘤诊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腹膜后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治疗22例(肿瘤切除20例,无法切除2例),放弃治疗7例,放射治疗2例。随访时间1~60个月,患良性肿瘤的患者死于原发性腹膜后肿瘤l例;患恶性肿瘤的患者死亡10例。结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病理成分复杂,以恶性为主,手术是腹膜后肿瘤的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相对少见,临床症状无特征性,定性诊断有一定难度,本文收集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分析其CT表现,旨在提高对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CT诊断(附5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探讨CT对其鉴别诊断要点。材料和方法:5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其中良性15例,恶性35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CT定位诊断正确46例,占92%。定性诊断正确36例,占72%。结论: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多层螺旋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其中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有21例,16例为恶性;来源于神经组织的有9例,3例为恶性;生殖细胞源性肿瘤有14例,2例是恶性;淋巴组织的8例都是恶性。多层螺旋CT定位正确有47例,占比90.38%,定性正确有33例,占比63.46%。结论多层螺旋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较高,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具有较好的定位判断。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因其位置隐蔽,早期临床上缺乏特异症状和体征,多数患者就诊时,肿瘤已相当大,需与腹膜后继发性肿瘤,腹膜后器官的肿瘤以及腹腔肿瘤等特别,本文收集16例资料完整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结合文献,复习其CT表现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4.
腹膜后原发性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特点。探讨CT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4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CT平扫及增强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33例为初诊,另7例为术后复发,根据肿快大小、形态、相邻器官、腹壁和血管受累情况,密度特点及增强表现。总结定位定性征象。结果:定位正确率87.5%(术前84.8%,28/33)。定性正确良性5/13,恶性14/20,肿块边缘不整,邻近结构分界不清或粘连、肿块的实性或混杂强化以及体积较大对提示恶性较有意义。结论: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及术后随访有重要价值。强调了增强扫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分析10例原发性腹膜后良性肿瘤的CT表现。方法:对本组10例原发性腹膜后良性肿瘤进行CT平扫,其中5例行CT增强检查,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观察10例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边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增强后改变并归纳其不同CT表现。结果:在肿瘤的形态、密度、边缘情况、与周围组织关系及增强后改变等方面,不同类型的肿瘤CT表现有着明显的差异。结论:根据不同的原发性腹膜后良性肿瘤的不同CT特征,部分肿瘤可以做出定性诊断。CT检查是诊断原发性腹膜后良性肿瘤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螺旋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螺旋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术前均行螺旋CT检查,其中8例经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与三维重建技术处理回顾性分析其CT征象。结果:腹膜后恶性肿瘤15例,病灶平均直径较大,CT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有远处转移、毗邻大血管被包绕或被侵犯,并常侵犯邻近的组织器官。腹膜后良性肿瘤5例,其表现与恶性者大致相反。结论:螺旋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能精确地进行定位诊断;其CT表现除对分化好的脂肪类肿瘤与非何杰金淋巴瘤进行定性诊断外,对于其他肿瘤为非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附130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分析130例原发性肾上腺肿瘤CT表现,指出其中各类肿瘤的CT特征:醛固酮腺瘤肿块小且密度低;皮质醇腺瘤为中等大小中等密度的均质肿块;嗜铬细胞瘤较大,平均直径5~6cm,瘤内有多个边缘光滑囊变区;皮质腺癌和神经母细胞CT表现相似,均为边缘不光滑的巨大肿块,内有不规则低密度区及钙化斑,常侵犯肝、肾及腹膜后淋巴结。提出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并强调冠、矢状重建对区别巨大肾上腺肿瘤与肝、肾肿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腹膜后海绵状血管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腹膜后海绵状血管瘤一例孟令平图1增强CT显示肿瘤边缘强化,中央可见低密度区图2冠状面T1加权像显示肿瘤呈圆形低信号,位于肝与右肾之间,肾上腺受压向下移位图3血管造影显示肿瘤内造影剂呈簇状、团状聚集患者女,54岁。右上腹及腰背部不适半年。体检发现...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352例术后复发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系指起源于腹膜后潜在间隙内的肿瘤,其组织学类型繁多,部位深在,缺乏特异表现,肿瘤常较大,多累及周围脏器,因而其诊治比较困难。大多数腹膜后肿瘤对放疗、化疗及其他辅助治疗不敏感,而手术是治疗腹膜后肿瘤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手段。同时,腹膜后肿瘤多呈低度恶性,较少全身扩散转移,局部复发后再切除率高,预后好。本文对我院近20年来收治的腹膜后肿瘤352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影响该类肿瘤术后复发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23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CT资料。结果23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有11种病理结果。间叶组织来源的14例,12例为恶性;神经组织起源的4例,均为良性;残余胚胎组织起源的4例,3例为良性,1例为恶性;来源不明的1例为恶性。大部分具有此部位肿瘤共同的CT征象,但又各具有一定特征。结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种类繁多,观察肿瘤的CT征象,同时结合病人的病史、年龄、部位有助于正确的组织学分类诊断,从而提高对其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