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味芍药甘草附子汤治疗坐骨神经痛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0年以来,笔者应用加味芍药甘草附子汤治疗坐骨神经痛36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36例患者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23~35岁28例,36~50岁8例,病程最长者10个月,最短者1天。36例患者均经X线腰椎摄片,排除继发因素。 [治疗方法]加味芍药甘草附子汤:白芍30g,生甘草15g,附子12g,桂枝15g,当归25g,熟地黄15g,菟丝子30g,延胡索15g,全蝎6g,牛膝30g。水煎服,每日1剂。  相似文献   

2.
加味芍药甘草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3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几年来笔者运用加味芍药甘草汤保留灌肠 ,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 53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中男性 31例 ,女性 2 2例 ;年龄 2 3~ 58岁 ;病程 5个月~ 1 7年。全部患者均经纤维结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确诊 ,53例肠粘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肿胀、出血、溃疡与糜烂。病变在直肠者 1 3例 ,乙状结肠者 2 5例 ,降结肠者1 0例 ,横结肠者 4例 ,全结肠者 1例。临床症状以血性粘液便、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为主。治疗方法加味芍药甘草汤组成 :白芍 30 g、甘草 1 0 g、苦参 2 0 g、黄连 2 0 g。便血多者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50例用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7剂为一疗程,治疗2~3个疗程。结果:痊愈28例,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结论: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偏头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顽固性膈肌痉挛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运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顽固性膈肌痉挛3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35例中,住院患者20例,门诊15例;其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11岁;病程最短者3天,最长者7日,平均5日.20例患者在住院期间突发膈肌痉挛,经西医解痉、健胃以及针刺治疗,效果不满意;15例门诊患者有7例曾服中药未见好转.2治疗方法芍药甘草汤加味:白芍药30g,甘草25g,柿蒂10g,代赭石20g.加减法:寒者加丁香5g,干姜5g;热者加生石膏10g,竹茹10g;脾肾阳虚者加党参15g,制附子6g;胃阴不足者加玉竹20g,石斛15g.水煎服,每日1剂.  相似文献   

5.
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儿童腹型癫痫38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笔者于1994—O8~1997一O7应用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儿童腹型癫痛38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8例全部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6~13岁,平均9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6a。临床以腹痛为主要症状.其中1个月内发作10次以上者20例.10次以下者18例。多数患儿精神不振,形体瘦弱.面色黄白,食少纳呆.大便搪薄。腹痛发作时,多伴有畏寒肢冷.泛吐清水。38例患者均行脑电图检查,其中15例示广泛轻度异常,9例示非特异性改变.14例示有波,棘慢波。2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给予加味芍药甘草汤口服。加味芍药甘草汤组…  相似文献   

6.
苓桂术甘汤治疗经行浮肿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苓桂术甘汤出自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属温化水湿之剂,为临床中治疗湿从寒化和阳不化水的水肿痰饮之常用方剂。近年来笔者运用本方加味治疗经行浮肿4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6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年龄22~49岁,平均年龄为32岁,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7年,疗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8个月。2 治疗方法与结果2.1 治疗方法 本组病人均以苓桂术甘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味治疗。药物组成:茯苓30g,桂枝15g,白术10g,甘草10g。脾气虚者加党参15g,黄芪15g以健脾补气,升阳化浊;肾阳虚者加制附子10g,巴戟天15g以温肾行阳,利水…  相似文献   

7.
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消化性溃疡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 ,笔者运用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消化性溃疡 ,收到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78例中 ,2 1例为住院病例 ,余为门诊病例。其中男 36例 ,女 42例 ;年龄 1 8~ 30岁 1 7例 ,31~ 5 0岁 33例 ,5 0岁以上 2 8例 ;病程 <1年者 1 2例 ,l~ 2年者 35例 ,2~ 3年者 2 7例  相似文献   

8.
芍药甘草汤治疗痛证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笔者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痛证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60例患者,男23例,女37例;年龄在15~62岁;其中胃痛者15例,腹痛者32例,胁痛者8例,胸痛者5例;所有病例均排除外科急症。治疗方法均予芍药甘草汤加味口服。方药组成:芍药15~30g,甘草6~9g。临证加减:气滞者加香附、降香;血瘀者加乳香、延胡索;寒者加附子;热者加石膏、栀子。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结果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疼痛消失,一切如常;有效:疼痛明显减轻;无效:疼痛减轻不明显。本组60例经治疗均获效,其中痊愈49例,有效11例,无1例无效。典型病例高某,女,21岁,腹…  相似文献   

9.
赵保忠 《光明中医》2014,(9):1887-1888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腓肠肌痉挛疗效。方法在芍药甘草汤基础上加味,每日1剂,水煎1次,分2次口服。结果 30例患者临床治愈25例,好转4例,另有1例仍有偶发。结论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腓肠肌痉挛疗效可靠,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
芍药甘草汤治疗不安腿综合征21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 1998年 ,共对 2 1例不安腿综合征病人进行口服芍药甘草汤治疗 ,临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2 1例患者在均来自门诊 ,男 18例 ,女 3例 ;年龄最大 56岁 ,最小 16岁 ;病程最长 1年 ,最短 1周 ;本组疾病诊断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 治疗方法  芍药甘草汤组成 :白芍、炙甘草各 15g ,延胡索10 g。服法 :以水 4 0 0ml水煎服取汁 2 0 0ml,分早晚2次温服 ,日 1剂。3 治疗结果  治疗 2 1例 ,治愈 16例 ,显效但有反复 5例 ,服药最少 2剂 ,最多 10剂。4 讨论  不安腿综合…  相似文献   

11.
自 1997年 2月~ 1999年 3月 ,笔者以自拟三参芪草汤为主 ,结合小剂量西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30例 ,获效满意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 ,男 8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大 58岁 ,最小 2 0岁 ,病程最长者 3年 ,最短者 3个月。1.2 治疗方法1.2 .1 中药三参芪草汤 :太子参 10~ 15g、丹参 12 g、玄参 15~ 30 g、黄芪 30 g、夏枯草 2 0~ 30 g、牡蛎 30 g、甘草 6 g。偏于心肝火旺者加龙胆草 9g、栀子 12 g、石膏15~ 30 g;偏于肝肾不足者加二冬各 12 g、生地 2 0~ 30 g,偏于痰气郁结者加二陈汤。每日 1剂 ,水煎…  相似文献   

12.
阴囊挛缩症是指发作性阴囊抽搐、疼痛、痛引少腹而体检无明显异常,除外睾丸炎、附睾炎及外阴感染等疾患的一种病症.我们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14例,效果殊佳,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14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21~30岁,9例,31~35岁,5例;病程最短者2天,最长者2个月;单纯阴囊抽痛者2例,伴痛引少腹者12例.2 治疗方法均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处方:麻黄9g,细辛3g,附子9g.水煎服,日1剂.3 治疗结果服药4~6剂,痊愈者12例;另2例疼痛减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以上方配以白芍药、乌药、甘草等治疗20余日痊愈.  相似文献   

13.
加味百合乌药汤治疗胃脘痛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用自拟方加味百合乌药汤治疗胃脘痛 35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35例均为门诊病例 ,其中男性 1 2例 ,女性 2 3例 ;年龄最大 72岁 ,最小 1 9岁 ;病程最长 1 2年 ,最短半年。患者以胃脘痛为主症 ,经纤维胃镜、X线钡餐透视、B超等检查 ,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者 1 2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者 3例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 9例 ,胃神经官能症者 1 0例 ,胃癌者 1例。治疗方法加味百合乌药汤组成 :百合 30 g,乌药 1 2 g,砂仁 6g,白芍 1 5 g,陈皮 1 2 g,木香 9g,白术 1 2 g,茯苓9g,甘草 6g。每日 1剂水煎分 2次服 ,连服 1…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笔者运用加味芍药汤治疗三叉神经痛,收到较好效果。现将资料完整的42例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42例中,女38例,男4例。年龄36~45岁10例,46~55岁28例,56~67岁4例。疼痛以第二和第三支为多,共30例。病程最长8年,最短2年。本组病例均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如发病急骤,呈阵发性烧灼样或电击样剧痛,甚则面肌抽动,流泪,流涎,疼痛持续数秒乃至数分钟后,突然停止。二、治法及效果:加味芍药甘草汤由白芍50克,炙甘草30克,酸枣仁20克,木瓜10克组成。水煎服,每日1剂。  相似文献   

15.
四逆散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的一种特殊的类型 ,笔者自 1995年以来 ,用四逆散加味治疗本病 48例 ,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48例均为纤维胃镜确诊的门诊病例。其中 ,男性30例 ,女性 18例 ;年龄 2 1~ 30岁 2例 ,31~ 40岁 2 3例 ;41~ 5 0岁 19例 ,5 0岁以上 4例 ;病程最短 2个月 ,最长 5年 ;症状以上腹部痞胀隐痛者 43例 ,灼热吞酸者 2 5例 ,嗳气者30例 ,失眠纳差者 16例 ,并发胆囊炎者 15例 ,并发胆结石者 3例。2 治疗方法四逆散加味药物组成 :柴胡 10 g ,枳实 10g ,白药 10 g ,甘草 10 g ,半夏 10 g ,陈皮 10 g ,蒲公英 1…  相似文献   

16.
臁疮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下肢慢性溃疡。多因静脉曲张,破损染毒而致。往往反复发作,使病程迁延日久。笔者自1991年至1998年,采用加味排脓汤治疗11例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1例患者均属门诊患者,其中女3例,男8例;年龄最大者53岁,最小者28岁;病程最长者11a,最短者3个月。本组病例中有7例经多方治疗后,疗效不显来诊。1.2诊断标准本组11例病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关于臁疮之诊断标准。2治疗方法2.1方药组成黄柏15g,桔梗30g,牛膝15g,枳壳15g,贯众10g,赤芍20g,当归15g,甘草10g。每2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笔者以自拟参术连草汤治疗口疮(复发性口腔溃疡)31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31例中,男10例,女21例;15岁以下7例,16岁以上24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2岁;病史最短1年,最长8年.治疗方法 参术连草汤药物组成:党参10g,白术10g,黄连10g,甘草10g(以上为成人药量,儿童可酌减).上药加水500ml煎至300ml,少量多次频服,每日1剂.脾虚明显者加黄芪15g,阴虚明显者加麦冬30g.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溃疡面愈合,疼痛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最小60岁,最大92岁,平均71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9年,平均16个月。均为经中西药治疗而未能痊愈者。2 治疗方法 治用自拟养血祛风汤。药物组成:何首乌30g,阿胶15g(烊化),防风10g,甘草10g,黑芝麻30g,大枣6枚。加减:大便秘结者加当归30g,失眠者加炒枣仁30g,心中烦躁者加栀子6g。每日1剂,水煎服,5剂为1个疗程,3个疗程无效者停服。3 治疗结果 60例经治后痊愈(经治2个疗程皮肤瘙痒消失,1年内无复发)41例,占68.33%;显效(经治3个疗程皮肤瘙痒消失,1年内偶有复发,以本法仍可治愈)15例,…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本组14例中,女性8例,男性6例;35岁以上者10例,35岁以下者4例;已经有关医院诊治者13例,首诊者1例;病程1年以内者1例,1年~3年者3例,3年以上~4年者6例,4年以上者4例。2 治疗方法本组14例患者全部应用自拟芍药牡蛎汤加减治疗,停用其他药物。药物组成:白芍30g,生牡蛎30g,丹参15g,升麻15g,川芎10g,细辛3g,甘草15g。加减:牙龈红肿胀痛,或龈缘溢脓、渗血者,酌加葛根、生石膏、生黄芪、公英、蒲黄;心烦,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者,酌加生地、鳖甲、丹皮、栀子;面赤口苦,烦躁易怒者,加龙胆草、黄芩、夏枯草。每日1剂,水煎服。3 治疗结果14…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笔者用枳术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慢性胃炎7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70例均系门诊病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22例;年龄30岁以下者16例,30~50岁38例,50岁以上者16例;病程在两年以下者17例,2~5年者34例,6~10年者15例,10年以上者4例。全部病例均经纤维内窥镜检查或X线钡餐透视检查结果为依据,并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而确诊。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38例,慢性肥厚性胃炎19例,胆汁返流性胃炎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4例。治疗方法本组病例均以枳术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基本方:枳实、白术、白扁豆、云茯苓、白芍、生姜各10克,柴胡12克,甘草6克,大枣5枚。水煎服,日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