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头面部血管瘤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头面部血管瘤60例,采用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瘤体间质内注射,每次注射平阳霉素最大剂量不超过0.5mg/kg,年长儿及成人不超过8mg。经第一次注射有效者间隔1个月重复注射,直至瘤体消退。结果治愈48例(占80%),有效12例(占20%),全部病例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总有效率达100%。结论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头面部血管瘤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平阳霉素联合尿素瘤内注射治疗海绵状血管瘤4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联合尿素瘤内注射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随机分为A、B、C组3组,每组40例,A组采用平阳霉素联合尿素瘤内注射;B组采用单纯平阳霉素瘤内注射;C组采用单纯尿素瘤内注射,所有病例随访1年以上,对其疗效进行评估。结果:平阳霉素联合尿素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用平阳霉素组或单用尿素组,治愈疗程也较单用平阳霉素组或单用尿素组明显缩短,而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单用平阳霉素组或单用尿素组。结论:平阳霉素联合尿素瘤内注射治疗海绵状血管瘤治愈率高、疗程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陈彩连  黄斌豪 《海南医学》2010,21(22):124-124,108
目的观察90锶(90Sr)敷贴改良法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对2 380例皮肤血管瘤患儿进行90Sr敷贴改良法治疗。结果 90Sr敷贴改良治疗各类型血管瘤疗效确切,以草莓状毛细血管瘤疗效最好,鲜红斑痣、海绵状或混合型血管瘤疗效稍逊。结论 90Sr敷贴改良法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较好,深受患儿家属欢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田尤新  王莉  王娟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7):151-151
婴幼儿体表血管瘤多位于头面部,手术可致头面部畸形,术后易复发。硬化剂注射、同位素敷贴治疗均效果不佳。我院自1999年以来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41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孙亦军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1):956-957
目的:探索和评价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治疗婴幼儿面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用平阳霉素8 mg 地塞米松5 mg 2%利多卡因2 ml 生理盐水2 ml溶解后行瘤体内注射至肿胀发白为宜,注射剂量以0.2~0.3 mg/kg计算。2~3周注射1次,1个疗程3~5次。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有效率100%,治愈率和好转率是95.65%。结论: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婴幼儿面部血管瘤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应用平阳霉素治疗口腔及头面部血管瘤40例疗效。方法:利用平阳霉素行瘤腔内注射。结果:随访8-32个月基本治愈以上占87.5%,总有效率占97.5%。结论: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混合型毛细血管瘤单纯注射^32P胶体或单独用^90Sr皮科敷贴器治疗,疗效均不是十分理想。本文旨在探讨注射^32P胶体联合如Sr敷贴器对于治疗混合型毛细血管瘤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头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婴幼儿头面部血管瘤患儿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用平阳霉素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平阳霉素治疗,3月后对比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6%,略高于对照组的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阳霉素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头面部血管瘤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较轻微,是临床治疗本病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钟少波  廖天安  郑长泰 《海南医学》2006,17(10):38-38,40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1990年12月至2004年12月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201例.结果 随访6个月至2年,治愈率80.2%、总有效率96.5%.结论 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疗效高,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成人体表血管瘤瘤体内注射平阳霉素疗效评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成人体表血管瘤的效果。方法 对27例成人不同部位的体表血管瘤。采用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结果 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对成人头面颈部海绵状及混合性血管瘤效果较好,对其它类型的血管瘤以及躯干和四肢的任何类型血类瘤效果较差。结论 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对成人仅适用于头面部海绵状及混合性血管瘤,其它类型及其它部位的体表血管瘤不宜选用。  相似文献   

11.
罗春芬 《陕西医学杂志》1998,27(11):689-690
<正> 血管瘤是小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多见于婴幼儿,好发于头面部、躯干和四肢,自1997年以来,我们采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2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10例,女16例,年龄2月至3岁。肿瘤类型:草莓状毛细血管瘤16例,葡萄酒斑1例,混合性血管瘤6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肿瘤部位:头面部16例,其中眼睑2例,面部7例,上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强地松与平阳霉素及鱼油酸钠治疗婴幼儿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用口服强地松与平阳霉素瘤腔内注射分别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共102例。随访6个月。1年。采用卡方检验处理资料。结果:强地松治疗组治愈率41%,总有效率63%。平阳霉素组患者治愈率75%,总有效率86%。结论:两种方法中,平阳霉素瘤腔内注射治疗婴幼儿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最佳,并且并发症低、副作用小。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瘤体内注射治疗小儿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疗效。方法对20例小儿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行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瘤体内注射治疗。结果随访1年,20例中治愈15例(75%),有效4例(20%),好转1例(5%)。结论 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瘤体内注射治疗小儿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联合应用平阳霉素瘤腔注射和Nd∶YAG激光治疗颊面部和舌体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首先行相关检查排除患者有系统疾患。治疗前先将平阳霉素8 mg于1%利多卡因注射液4 mL中,再加入泼尼松龙1 mL(25 mg)混匀后,进行血管瘤瘤腔注射,注射后1周在瘤腔表面使用Nd∶YAG激光行表面照射凝固。对30例患者术后5年-10年进行随访,并分析其临床资料进行疗效判断。结果:30例病例中,完全治愈23例,基本治愈4例,显效3例,治愈率77%,总有效率100%。结论:平阳霉素瘤腔注射联合Nd∶YAG激光治疗颊面部和舌体血管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瘤腔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40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行平阳霉素瘤腔内注射,随访1~5年观察疗效.结果 全部患者经治疗后均取得满意效果,有效率达100%.无毒副作用发生.结论 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疗效可靠,具有方法简便、经济安全、疗程短、副作用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平阳霉素联合强的松龙治疗血管瘤与传统的鱼肝油酸钠注射的疗效及反应等方面进行比较。方法 将门诊 12 0例头面部血管瘤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6 0例。治疗组采用平阳霉素联合强的松龙瘤体注射 ,对照组采用 5 %鱼肝油酸钠注射 ,每例共注射 2 - 3次 ,每半月 1次。结果 平阳霉素组治愈 5 1例 ,好转 3例 ,无效 6例 ,总有效率 90 % ,两组比较 ,治愈率明显高于鱼肝油酸钠组 (P <0 .0 1) ,且注射局部反应较轻。结论平阳霉素联合强的松龙治疗血管瘤可以代替传统的硬化剂 (鱼肝油酸钠 )治疗 ,是一种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平阳霉素、鱼肝油酸钠和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平阳霉素、鱼肝油酸钠和地塞米松联合瘤内注射治疗125例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7~10 d注射一次,3~5次为一疗程.结果 125例患者平均注射3次,治疗完成后,经1~2 a随访,治愈和基本治愈率达96%,有效率100%.结论 平阳霉素、鱼肝油酸钠和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安全、简便、疗效高、疗程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和鱼肝油酸钠联合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对 78例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采用平阳霉素和鱼肝油酸钠联合瘤腔内注射治疗。 7~ 10天注射 1次 ,2~ 4次为 1个疗程 ,同时设立 78例单用鱼肝油酸钠和 73例单用平阳霉素腔内注射作为对照。结果 :平阳霉素和鱼肝油酸钠联合瘤腔内注射治疗 1~ 2年内随访 74例 ,总愈显率 97.30 % ;单用鱼肝油酸钠组总愈显率 78.2 1% ,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0 5 ) ;单用平阳霉素组总愈显率 87.67% ,与联合用药组间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平阳霉素和鱼肝油酸钠联合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有显著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讨翻瓣瘤腔缝扎联合平阳霉素、地塞米松瘤腔内注射治疗腮腺区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选择腮腺区海绵状血管瘤患者61例,分为2组,瘤腔缝扎药物注射组41例,采用翻瓣瘤腔缝扎联合平阳霉素、地塞米松瘤腔内注射;单纯药物注射组20例,采用瘤腔内注射平阳霉素、地塞米松治疗,并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噻吗洛尔治疗婴幼儿表浅型皮肤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38例患表浅型皮肤血管瘤的婴幼儿共51处血管瘤按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噻吗洛尔+90Sr敷贴和单纯90Sr敷贴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血管瘤疗效.结果 随访3个月后,治疗组患儿血管瘤的痊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噻吗洛尔溶液+90Sr敷贴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疗效较单纯90Sr敷贴治疗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