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丽  黄淑娥  李迎春  贺志明 《气象》2005,31(1):23-28
以江西省贵溪市为研究区域,从生态学和环境科学观点出发,在3S技术支持下,应用20m分辨率的中巴资源卫星遥感资料、1:100000数字化地理数据和GPS抽样调查数据,结合常规调查统计法,选择与区域生态环境有关的因子(如气候、水资源、土地利用、植被、水土流失)以及部分人类活动和经济因素(污染物排放、人均耕地面积、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空间尺度以研究区域平均水平取值,时间尺度截止到2000年。该体系通过专家定权法和中间截取求平均值方法进行权值估计,应用生态环境评价模型对2000年研究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域2000年生态环境质量达Ⅱ级标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处较好水平,主要表现在森林覆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达61.0%;人均耕地面积及产量水平分别为0.06hm^2/人和8025kg/hm^2,处全省中上水平;水土流失面积达61974hm^2,且治理效果好;生物多样性受到一定保护;GDP居全省前列,为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目前该区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质为国家Ⅲ级标准,应通过综合治理进一步提高标准;为较多气象灾害发生区;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导致土壤侵蚀的隐患较大。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山川秀美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确保建设目标的全面实现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以陕政办字 [2 0 0 1 ]42号文件向省有关部门和单位 ,发出制定山川秀美工程标准综合(Specification' s syntheses of beautiful mountainand plain project)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 ,陕西省气象局负责 3 S技术在工程区内进行监理的技术规范、治理前后区域气候变化评价标准等 2项标准的起草工作。陕西省农业遥感信息中心根据省气象局安排 ,承担《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3 S技术监测规程 (3 S survey specification for ecology envi-ronment project)》 (以下…  相似文献   

3.
3S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气象》2007,(2):19-19
“3S”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遥感(Remote Sensing,简称R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ng System,简称GPS)的统称。广义的“3S”技术包括空间信息获取、传感器和信息探测、图形图像处理、空间定位、动态监测,信息管理与存储、预测评价和决策分析等。“3S技术”为资源管理人员对自然资源的调查、监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分区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生态环境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基础工作。本就影响青海省各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因子及其权重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确定了各生态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得出青海省各生态区的生态质量评分值,结论是:青海省境内分为5个生态环境区,其中环青海湖湿地农、牧结合生态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评分为6.17,为全省最优;青南高原高寒草甸、草原牧业生态区为5.76;东部岭谷农、林、牧生态区为5068;祁连山地林、草、冰、裸牧业生态区为5.52;柴达木盆地荒漠绿州牧、农生态区为5.46,依次表现为生态环境质量良好、一般、较差、最差。  相似文献   

5.
3S技术在晚稻长势监测中的综合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以江西省为试验区,探讨用RS-GIS-GPS技术监测作物长势的方法和途径。针对丘陵山区地形复杂、地块不成规模的情况,在GIS支持下,将数字高程数据、土地利用分类数据与GPS定位观测数据相结合,对NOAA/AVHRR进行判读,提取反映双季晚稻长势的植被指数,用该指数与GPS定位观测资料及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监督分类监测苗情,并用迭代自组织分析法进行无GPS定位观测资料时相应时相的NOAA/AVHRR的长势监测。研究结果表明,选用的地理信息数据(数字高程数据、土地利用分类)与GPS定位观测资料相结合提高NOAA/AVHRR数据的利用效果是适合的和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应用层次分析方法,以青藏高原典型地区玛多县为例,探讨高原生态环境的结构和功能、景观的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分析结构的异质性、丰富度、破碎度等,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的青海高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并对玛多县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玛多县2004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处于一般偏差水平,基本上反映出了玛多县的生态环境现状。格局优化度(0.4228)、变化良性度(0.4180)处于一般水平,功能强弱度(0.2764)最小,属于较差状态,人为胁迫度(0.7037)最大,处于良好状态,说明外界人为干扰较少。当地的生态环境偏差的状态主要是由于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恶劣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对3S技术及其发展情况做了简要介绍,并就利用3S技术在生态环境调查所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和依据这些成果所作出的未来与农业气象相关的扩展应用设想,以及3S技术在农业气象上的可能应用范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建立青海省河流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基本结构框架及其评价方法。以青海省13个主要流域和水系为评价单元,建立了科学、系统、具可操作性的流域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的权值和相对的分级标准,选取了评价方法,通过综合判定,得出青海省主要河流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评分。为青海省流域生态环境现状的准确评价提供了可靠依据,对青海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1引言人类生存和发展要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必要条件,稳定和平衡的生态环境才能保证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发展。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人心,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闭。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类有关地球资源、环境、社会与经济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大量分析的能力。目前国内外学者已较多应用RS与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四川湿地现状的基础上,对湿地的监测目的、监测范围、技术手段、监测内容、监测技术指标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建立我省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和加强湿地生态环境应用研究的工作思路,为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实现湿地的可持续利用发展提供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1.
结合新疆尉犁县胡杨林区实际情况,通过数据采集、确定评价因子、建立评价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3S技术,利用气象资料、EOS/MODIS卫星资料以及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计算胡杨林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的方法,同时提出利用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反映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思路。将此方法应用于新疆尉犁县胡杨林区2005—2007年7、8月份生态环境监测与综合评价,获得了近3a同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动态对比结果。  相似文献   

12.
用天气学方法分析了天津市2002--2005年夏季最大电力负荷过程的天气背景场、气象要素场和人体舒适度指数。结果显示,在电力负荷上升阶段,高空由低压槽转为高压脊,副热带高压逐步北抬,地面气压、气温回升,风力减小;峰值阶段,副热带高压完全控制华北地区,地面均压,最高气温多日维持在35℃以上,综合反映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的舒适度指数超过1200。当高空槽再次临近,副热带高压南撤退出天津地区,强降水过程出现,气温、气压急剧下降,电力负荷极值过程宣告结束。分析表明,夏季最大电力负荷过程与天气系统的高低空配置、气象要素、舒适度指数存在一定规律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通过对生态环境质量的科学内涵、国内外研究现状、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的深入分析,提出了目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工作中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指标选择和评价结果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制定科学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了涵盖山、水、林、田、气等5个方面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不同等级评价指标,这些指标具有简单明了、客观易得、计算方便等特点。以2014年吉林省为例进行了试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一致,可将此评价结果列入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体系,以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治理。  相似文献   

14.
新疆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近期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1987年以来,新疆气候向“暖、湿”方向变化,引起社会上的关注。本文综合分析了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根据考察和分析,认为气候的这种变化主要是通过水资源的配置对生态环境修复和建设产生积极影响。新疆正处在干旱气候背景下极为难得的“相对湿润期”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优惠期”,生态环境已显露出有所恢复和改善的迹象,但总体上还处于一个严峻的形势,需要加快修复和建设。  相似文献   

15.
利用洛阳市环境监测资料和气象资料,分析了洛阳市污染物浓度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年际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污染物浓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预报方法、污染潜势预报方法、CAPPS模式预报方法对洛阳市3种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和级别进行了24 h和48 h预测,并建立了气象局与环保部门共享的气象和污染数据库平台,为双方今后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利用洛阳市环境监测资料和气象资料,分析了洛阳市污染物浓度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年际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污染物浓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预报方法、污染潜势预报方法、CAPPS模式预报方法对洛阳市3种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和级别进行了24 h和48 h预测,并建立了气象局与环保部门共享的气象和污染数据库平台,为双方今后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基于卫星数据的北京市生态质量气象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生态质量气象评价在气象业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采用“3S”技术,结合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开展了以卫星数据为主的北京地区的生态质量气象评价方法研究,重点对植被覆盖指数与土地退化指数进行了方法研究,并以北京2006年第二季度为例开展了以区县为评价单元的生态质量气象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较为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卫星数据的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信息提取及评价方法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Geodatabase的生态质量气象评价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eodatabase构建了一套全新的且较为全面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实现了生态质量评价中数据库的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一体化的无缝集成,便于生态质量气象评价数据的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