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是血管外科最常见的临床问题,传统的手术治疗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而血管腔内治疗因其具有微创、高效、可重复操作等优点日益取代传统手术,成为动脉闭塞性疾病的首选方法。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是治疗外周血管狭窄闭塞性病变的主要腔内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介入器材的不断改进,该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适应证大大拓宽;切割球囊、冷冻血管成形术、斑块旋切、激光辅助系统及药物涂层等新技术的应用,有针对性地解决了特殊部位如动脉分叉处病变、严重钙化、病变弥散等问题。就血管腔内治疗的发展历程、应用现状和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及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髂-股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应用价值。方法 66例髂-股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患肢均有不同程度的缺血症状,均采用PTA和(或)支架植入术进行介入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踝/肱指数(ABI)。结果 66例患者成功完成介入治疗,共植入支架73枚,其中髂动脉植入27枚,股浅动脉植入32枚,髂-股动脉植入14枚,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患肢缺血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ABI由术前0.39±0.12上升至0.72±0.15,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5个月),10例患者因复发而再次接受介入治疗。结论 PTA及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因其创伤小、可重复性高、疗效显著等特点已成为治疗髂-股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腔内血管外科在阻塞性动脉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在平  高瀚 《普外临床》1993,8(3):129-135
  相似文献   

4.
血管微创外科及其在大血管病变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4年Dotter和Judkins首先采用同轴尼龙扩张导管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拉开PTA的帷幕。1974年Gruntzig研制出聚乙烯双腔单端孔球囊扩张导管并经不断改进后,PTA技术始在血管疾病中得以推广应用。随着导管和操作技术的不断改进,适应证逐渐扩大。血管内介入治疗已经改变了动、静脉疾病的传统治疗方法,并对血管疾病未来的治疗方法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结合支架植入术对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0月~2009年5月182例(210条肢体)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资料,采用常规或内膜下成形技术对狭窄或闭塞性病变进行球囊扩张,38条肢体在胫腓干植入冠脉支架。结果 195条肢体获得影像学成功(残余狭窄率〈30%),技术成功率为92.9%(195/210)。并发症主要有动脉穿孔(3例)、痉挛(4例)、管壁夹层(6例)及穿刺点血肿(5例),给予相应处理后缓解。182例术后肢体疼痛、麻凉感等临床症状均改善,踝/肱指数(AB I)由术前的0.40±0.11增至术后7 d的0.83±0.15(t=33.50,P〈0.0001)。术后6、12个月肢体血流通畅率分别为89.0%(187/210)和73.3%(154/210),术后12个月肢体保全率和存活率分别为91.4%(192/210)、93.3%(196/210)。结论腔内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保肢率高,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疗效及通畅情况.方法 对47例(54肢)膝下动脉缺血患者进行膝下动脉缺血PTA,将其治疗前后踝眩指数(ABI)、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动脉通畅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全组术前ABI平均值为O.34±O.04;术后14天为O.86±O.03.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7%,其动脉累积通畅率1年、2年一期通畅率分别为88.5%及65.2%;二期通畅率分别为96.2%及83.3%;救肢率为100%.结论 PTA作为膝下动脉缺血的治疗方法是可行、安全、有效的,推荐PTA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其长期通畅性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血管腔内成形术联合旁路术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obliterans,ASO)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的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主要侵犯腹主动脉下段、髂股动脉等大、中型动脉,表现为下肢动脉缺血。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摄入含脂肪、胆固醇食物增多,ASO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是国内外血管外科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治疗ASO的方法主要有传统的动脉旁路术、动脉内膜剥除术,血管腔内技术包括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激光血管成形术、机械经皮腔内斑块旋切术、腔内血管超声消融、支架放置术及腔内联合旁路术。本文将对ASO的治疗方法进行总结比较,并着重讨论血管腔内…  相似文献   

8.
早期门静脉狭窄是儿童肝移植术后移植物失功和儿童受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儿童肝移植术中有时出现供、受者门静脉长度不匹配, 需应用血管搭桥重建血管, 增加了门静脉狭窄的风险。本文报道1例儿童肝移植术中采用髂静脉搭桥完成门静脉重建, 术后3 d出现门静脉搭桥段血管狭窄, 及时行经皮肝穿刺门静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 术后肝功能顺利恢复, 监测门静脉血流良好。  相似文献   

9.
血管腔内支架治疗动脉狭窄性病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Chen B  Fu W  Guo D  Wang Y 《中华外科杂志》2001,39(12):911-914
目的 初步评价金属内支架治疗动脉狭窄性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利用血管腔内支架置入共治疗34例动脉狭窄性病变,其中降主动脉1例,髂动脉27例,股动脉2例,颈动脉1例,锁骨下动脉2例,肾动脉1例。动脉硬化性病变33例,多发性大动脉炎1例。动脉经皮穿刺26例,动脉直视下穿刺8例。结果 34例血管腔内支架均置放成功,1例降主动脉段病例于术后当日死亡,系降主动脉破裂。球囊扩张后动脉形成夹层分离有13例,穿刺点血肿形成11例。颈动脉段1例术中及术后未发生TIA及脑梗塞。下肢动脉各段术中及术后未发生远端肢体动脉急性栓塞。踝肱指数从术前平均0.45升至0.72。2例锁骨下动脉病变患者术后患肢血压恢复正常。1例肾动脉狭窄患者血压从术前180/120mm Hg下降至140/90mm Hg。所有存活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1-26个月,2例髂动脉病变分别于术后4个月及6个月血栓形成,余扩张段动脉均通畅。结论 血管腔内支架对动脉狭窄性病变疗效满意,尤其适用于髂动脉、锁骨下动脉短段狭窄的患者。对颈动脉狭窄性病变使用需慎重。  相似文献   

10.
1964年Dotter完成首例经皮腔内血管成型术(percutani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标志着腔内技术治疗血管疾病的开始。1974年Gruntzig发明球囊扩张导管使PTA技术进一步发展。1983—1989年Dotter、Palmaz、Giantrco等相继研制多种支架,使PTA技术走向成熟。1990年Parodi应用腔内修复术(endovaseular aneurysm repair,EVAR)治疗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取得成功,标志着血管腔内技术在扩张性血管病的微创治疗中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1.
医源性血管腔内异物及其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忠镐 《普外临床》1995,10(3):180-182
作者介绍了自1981年以来处理的7例血管腔内异物的治疗体会,并结合文献报道的129例进行讨论。作者认为:随着血管造影、介入治疗及静脉营养等插管技术的日益增多,医源性血管腔内异物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除了注意插管技术、管材质量外,常备成套的血管腔内异物摘出器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2.
我院收治1例。肾移植后并发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者,采用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及留置支架治疗后痊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成形术(PTA)治疗膝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09年7月我科采用PTA治疗的34例(38条患肢)膝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条患肢PTA治疗成功,技术成功率为92%(35/38),平均随访8(3~18)个月,踝肱指数(ABI)由术前的0.41±0.12上升至0.82±0.05(P0.01),总的肢体保全率为91.4%。无住院死亡,并发症发生率为13%(5/38)。结论 PTA治疗膝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短期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减少截肢率,是一种治疗膝下动脉病变至下肢缺血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股浅动脉支架与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股浅动脉闭塞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4月期间接受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支架置入术(简称"PTA/S术组")或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简称"动脉旁路移植术组")治疗股浅动脉闭塞病变的122例患者(136条患肢)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术前合并症、术后并发症、TASCⅡ分级、远端流出道情况、一期通畅率、有无截肢、死亡等。结果 1 PTA/S术组有64例74条患肢,动脉旁路移植术组有58例62条患肢,PTA/S术组患者的年龄大于动脉旁路移植术组(P0.05);PTA/S术组TASCⅡA、B级病变肢体所占比例较动脉旁路移植术组高(P0.05),TASCⅡC、D级病变肢体所占比例较动脉旁路移植术组低(P0.05);PTA/S术组拥有1条和3条远端流出道血管的患肢数目分别较动脉旁路移植术组多(P0.05);2组患者拥有2条远端流出道血管的患肢数目、术前合并糖尿病、合病高血压、合病糖尿病及高血压以及术前吸烟史病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 2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PTA/S术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动脉旁路移植术组〔(7.2±1.2)d和(14.1±1.4)d,P0.05〕;而术后3年死亡率PTA/S术组高于动脉旁路移植术组(4.7%比1.7%,P0.05);切口感染率PTA/S术组低于动脉旁路移植术组(0比3.2%,P0.05);2组患者截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6、12及24个月一期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个月一期通畅率动脉旁路移植术组明显高于PTA/S术组(50.0%比40.5%,P0.05)。结论对于股浅动脉闭塞采用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能够获得较高的远期通畅率,但住院时间较长,个别患者会发生切口感染。股浅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支架置入术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对于年龄大,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的患者有重要意义,但其远期通畅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微创技术在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是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手段,是周围血管疾病治疗技术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此技术在国内外已广泛开展,在我国,血管腔内介入疗法已从探索阶段到基本成熟阶段.在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血管瘤和下肢缺血疾病等方面,微创治疗技术也有独到之处.在这些技术应用过程中,我们既看到了它在一些血管疾病治疗中的明显优势,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和问题.  相似文献   

16.
膝下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严重下肢缺血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观察膝下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严重下肢缺血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10月至2006年5月采用腔内成形术治疗的41例患者共48条患肢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6条患肢有静息痛(54.2%);9条患肢发生足部溃疡(18.7%),13条患肢合并有足趾或足部组织坏疽(27.1%)。19条患肢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为0,22条患肢在0.1~0.5之间,7条患肢在0.51~0.6之间。结果技术成功率为93.8%。术后33条患肢疼痛缓解(73.3%),其中27条患肢无疼痛(64.3%)。10条患肢症状减轻(22.2%),其中3条复发。足部溃疡的9条患肢中,1条患肢足部小溃疡愈合。13条足趾或足部组织坏疽的患肢,2条行膝下截肢,2条行半足截除。24条患肢术后ABI增加0.5以上,12条增加0.31~0.5,7条增加0.1~0.3。42条患肢被随访,随访率为93.3%;时间平均为8.5个月(1~18个月)。本组共截肢5条患肢,总救肢率为88.1%。结论膝下小动脉腔内成形术在无法接受动脉旁路移植的严重下肢缺血的患者可以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虽然主-双股动脉旁路移植术(ABF)已证明为持久性好、效率高和安全性高的治疗主髂动脉阻塞性疾病(AOD)的方法。但矛盾的是在当前实践中这一血管外科中最成功的手术之一却被应用得越来越少。不同来源的资料显示主髂动脉阻塞性疾病的病人直接用ABF治疗的比例在...  相似文献   

19.
雌激素在大鼠腹主动脉瘤形成中的作用;血管外科专家笔谈;血管外科;膝下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严重下肢缺血;56例朋动脉以下肢体动脉缺血的血管重建术分析  相似文献   

20.
病例:男,75岁,发现糖尿病2年余,2005年1月,出现左足第二、三、四趾疼痛,1个月后疼痛逐步加重,范围扩大至左足前半部,并出现左足第四趾坏疽。查体:左足皮温凉,皮肤暗红色,左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未扪及,左腘动脉搏动可及,左足第四趾干性坏疽,考虑为糖尿病足。住本院内分泌科治疗,难予扩血管,控制血糖,抗感染等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