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常永强 《煤炭工程》2019,51(7):76-79
为了预防岩溶陷落柱引发矿井水害的发生,以开滦矿区范各庄矿发育的岩溶陷落柱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勘测、采掘生产资料和钻孔资料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岩溶陷落柱的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提出了岩溶陷落柱的井下预测方法,讨论了陷落柱发育的地质主控因素。研究表明:该区陷落柱发育形态多样,剖面上呈大小不一的圆柱状或圆锥状。研究区岩溶陷落柱主要分布于构造复杂的褶曲地带,明显受控于构造特征,分布规律与断层和节理发育密切相关。奥陶纪灰岩顶部长期风化剥蚀为陷落柱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研究区地下水动力条件对陷落柱发育规模与分布控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阳煤五矿勘探资料、钻孔资料和实际生产过程中实测资料等,对矿井井田揭露的陷落柱的数量、发育特征和形态特征进行了统计描述,从有可溶性岩层、有地下水强烈运动和有地下水流通道三个方面对矿井陷落柱的成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矿井陷落柱的分布与构造的复杂程度有密切关系、陷落柱分布与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陷落柱密集成群分布、陷落柱网络带状分布和陷落柱似等距性分布五个分布规律,对矿井提高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陷落柱与伴生断层普遍发育从而严重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问题,提出将陷落柱及其伴生断层视为陷落柱-断层复合构造的地质构造联合体,基于李家楼井田大量瓦斯地质资料,深入总结了陷落柱-断层复合构造的发育成因及分布规律,并结合现场瓦斯参数测试,探索复合构造对于瓦斯赋存的影响。结果表明:李家楼井田的陷落柱-断层复合构造分布受区域构造控制,已揭露的复合构造普遍发育在迎南风向斜轴部,其伴生断层规模较小且上盘煤岩体较为破碎,复合构造周边瓦斯赋存异常,距离复合构造越近,煤层瓦斯含量、钻屑瓦斯解吸指标越大,在局部范围复合构造对瓦斯的控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4.
上官明磊  张玉贵  张子敏  高建成 《煤》2010,19(5):11-13,16
通过三维地震勘探、矿井水文地质等资料分析屯留煤矿陷落柱的分布情况及其发育情况,结合矿井的地质构造演化分析岩溶陷落柱形成机理,得出陷落柱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指导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5.
大同四台井田岩溶陷落柱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富 《矿业安全与环保》2003,30(Z1):217-218
大同四台井田地质构造尤其是岩溶陷落柱严重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和接替,通过对井田地质构造、地层和岩溶陷落柱的分布特征研究,结合大同煤田地质资料,找出了井田岩溶陷落柱的发育规律,保证了矿井的正常生产。同时为相邻矿井在岩溶陷落柱发育规律方面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6.
徐州矿区陷落柱的分布及水文地质特征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桂生  梁慧 《煤炭科技》2000,(2):12-13,41
徐州煤矿已有百余年的开采历史,先后揭露了60余个陷落柱。这一特殊地体的存在,以仅给生产布局、采掘安全带来了一定影响,而且酿成矿井重大水灾的因素之一。本文从地史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及地下水动力学的角度对徐州矿区陷落柱的发育母体、平面分布特征、纵向发规律、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探讨和分类。将陷落柱的平面分布为向斜构造控制型、断裂构造控制型和零星分布型3类。根据出水水源、水动力条件及对矿井安全的危害程度,将  相似文献   

7.
王力  刘彦俊 《中州煤炭》2016,(7):148-151
在华北型煤田中岩溶陷落柱较为发育,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矿井的安全开采。通过对团柏井田矿井地质、水文地质和岩溶陷落柱空间展布特征分析,寻找陷落柱在井田内的发育规律,并讨论其形成机理,认为该区总体在走向为北东向的缓倾斜单斜地质构造背景下,受井田南部下团柏断层控制,奥陶纪灰岩水向西南方向有一定潜流量,向东南部郭庄泉强径流排泄,受径流环境的影响,总体上陷落柱具有定向分布、中心轴偏移方向与径流方向一致的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8.
岩溶陷落柱在华北煤田中广泛分布,严重影响矿井的设计和生产.为了探明岩溶塌陷发育的控制因素,根据前人研究成果,总结了华北岩溶陷落柱发育的岩性条件和构造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华北地区岩溶塌陷构造多发育于岩溶水与地下水水位差较大的地区这一规律,可作为今后岩溶陷落识别方面的有效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9.
《煤矿机械》2016,(7):69-70
陷落柱属于隐伏垂向构造,可以使含水层和煤层之间发生水力联系,威胁煤矿安全生产。葛泉岩溶陷落柱具有密集成群性、网络带状分布性、似等距分布性、构造控制性的特点,对其分布特征和发育规律加以分析,建立判断预测陷落柱分布规律的模糊判别模型,对岩溶陷落柱作出半定量化预测,给出预测区域。  相似文献   

10.
华北地区陷落柱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亚东  王超 《煤炭技术》2008,27(4):91-92
华北地区岩溶陷落柱已成为矿井开采中最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为了解决陷落柱问题,文章对华北地区陷落柱的发育规律和陷落柱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陷落柱成因及预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矿井水害防治的角度,对岩溶陷落柱的成因及形成的地质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总结分析了陷落柱的揭露特征和预兆,提出了岩溶陷落柱的预测方法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三维地震动态解释技术在防治煤矿突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三维地震动态解释技术实现了三维地震信息随煤矿生产进行全程动态解释,改变了传统的三维地震解释模式,能够查明煤层中的断层或其它构造分布.利用该项技术对邱集煤矿三维地震数据体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导水陷落柱的空间位置、边界和大小,为封堵导水通道提供了有力的地质依据.研究表明:利用三维地震信息可以从平面和立体角度研究地层的构造和岩性变化,从而对水文地质异常做出判断,为防治水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煤矿开采面临的陷落柱难题展开研究,首先,简述了小波分析的原理及应用现状并叙述了在解释陷落柱中的应用,其次,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对三维地震勘探资料进行了特殊处理,然后,通过对小波分析数据体的属性参数的提取来解释陷落柱,从理论模型试验到实际资料的检验,都取得了较好好的效果,为陷落柱勘探这一技术难题作出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马彦龙 《中州煤炭》2021,(5):138-144
在陷落柱发育矿井工作面设计阶段,需要利用现有一条巷道预先探测将要布置工作面的陷落柱情况,反射槽波法可以对巷道两侧一定尺度及位置的陷落柱进行探测。通过建立正演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反射槽波探测陷落柱的分辨能力,分析反射槽波准确探测陷落柱的影响因素,指导实际槽波资料的采集、处理与解释。研究表明,通过正演模拟反射槽波对陷落柱直径、不同道、炮间距、离巷道距离等参数可知,加密道炮间距可以探测长轴直径10 m和距巷道100 m的陷落柱一侧边界;反射槽波探测陷落柱实际应用以10 m炮距、5 m道距为最佳观测系统;反射槽波对工作面布置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保障,影响探测精度的因素较多,加密观测系统与绕射波偏移算法可提高准确度。研究成果可为陷落柱发育矿井工作面布置及巷道开拓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加有效地防治矿山环境地质灾害,提出应用历史数据库的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分布规律仿真分析方法。构建矿山环境历史数据库总体架构,分为监测数据和系统数据;采用傅里叶变换方法对采集的矿山环境数据进行增强处理,将数据输入支持向量机模型中,分类矿山环境数据并获取灾害特征,实现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的分析。在仿真分析中,获取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分布规律与高程、地形坡度和岩性之间的关系,完成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分布规律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以团柏煤矿10-106工作面陷落柱突水注浆治理为例,分析了陷落柱空间结构特征及突水水文地质条件,制订并实施了陷落柱形态探查设计,提出了对陷落柱快速注浆封堵的治理方案。根据陷落柱结构特征及工作面地质条件,确定了快速注浆工艺,设计出堵水效果检验钻孔,最终实现了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17.
把多波多分量地震反射法引入到煤矿井下,针对陷落柱的特征及陷落柱与周围煤体之间的明显物性界面,从理论和实例上对多波多分量地震反射法探测陷落柱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从实例的揭露验证情况对比可知,利用井下多波多分量地震反射法超前探测巷道掘进面前方的陷落柱是可行有效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导水陷落柱给矿井安全开采带来较大隐患,对陷落柱突水机理的分析十分必要。在工程实际中,大部分陷落柱为"下大上小"的不规则圆台形,为了与工程实际更接近,将陷落柱模型简化为圆台形,利用摩尔—库伦强度准则和极限平衡理论,对底板陷落柱突水的力学机理进行分析,求出了底板突水的极限承压水压力,并对某矿底板突水进行了预测,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基于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结合鸣西矿回风石门涌水的实际情况,运用地质雷达勘探鸣西矿的地质构造,结果发现回风石门存在裂隙带及陷落柱,与巷道掘进揭露的裂隙带实际位置相一致,表明地质雷达可探测矿井的裂隙带、陷落柱等地质构造,可为矿井的安全建设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