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浑河沈阳段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公认的河流管理目标,采用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理论来研究城市河流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浑河沈阳段为例,将根据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原则,参考国内外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结合浑河具体情况对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内涵、特征以及研究尺度,阐述了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并指出了河流健康评价方法的发展方向,以及对我国河流管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吴昊 《环境科技》2005,18(Z1):70-72
河流生态系统是与人类密切相关的生态系统,它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此介绍了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并以河流生态系统为例,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分为系统本身特性指标和社会发展与人类健康指标两大类.着重阐述了系统本身特性中的生态指标,列举了以着生藻类、底栖无脊椎动物和鱼类为指示生物的评价方法.最后指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难点.  相似文献   

4.
通过收集2011-2015年沁河流域的水文特征、水位涨落及生物多样性等历史数据,参考《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技术指南(试行)》,初步构建了沁河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由陆域生态功能、陆域生态格局、陆域生态压力和水域水生生物、水域生境结构、水域生态压力等6类17项评价指标构成。在其基础上对山西省沁河流域的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综合评估,评估结果为"良好",并提出了沁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海河流域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郝利霞  孙然好  陈利顶 《环境科学》2014,35(10):3692-3701
随着经济发展,人类活动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日益强烈,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受到严重威胁.本研究以海河流域2010年73个采样点的水质、营养盐和底栖动物指标为例,采用指标体系法,从化学完整性和生物完整性两方面评价了流域内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结果表明,海河流域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整体较差,有72.6%的样点处于"极差"健康状态,同时表现出明显的地区集聚效应;河流水质与人类活动强度密切相关;海河流域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明显;流域内底栖动物多样性低,清洁物种较少.氨氮、总氮、总磷等营养盐指标是影响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因子,应从控制上述指标入手,遏制海河流域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恶化.对于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多因子的综合评价法优于单因子评价法.  相似文献   

6.
安徽铜陵地区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多指标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安徽铜陵地区河流2010年水生态调查数据,构建了涵盖上覆水体、沉积物、水生生物和河流物理栖息地质量等要素的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候选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与相关性分析方法进行指标筛选,构成河流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基于方差赋权的综合指数法作为评价方法,评判多指标下的河流健康等级状况.结果表明,铜陵地区河流生态系统的60个采样点中仅2个达到“健康”等级,16个达到“亚健康”等级,33个为“较差”等级,剩余9个为“疾病”等级,铜陵地区河流生态系统退化较为严重.矿山开采活动、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排放是导致铜陵地区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恶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乡镇尺度下河流健康状况,采用层次分析法、BP神经网络和赋分法评价良斗河河流健康程度。健康等级评价结果表明:全流域8个样点中,有50%的样点为Ⅰ级,37. 5%为Ⅱ级,12. 5%为Ⅲ级。健康状况较好的样点主要分布在河流上游,随径流河流健康状况逐渐变差,良斗河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单因子评价结果显示:引起各乡镇河段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变化的主要因素各不相同,水环境指标的影响最为突出,是良斗河健康评价中必不可少的指标类型。  相似文献   

8.
流域—河口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综述了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概念、特征、基本类型,并对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基本的界定;全面总结了三角洲湿地生态健康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构建;系统介绍了模糊生物综合指数法、河流湿地的溪流状况指数、综合评价方法、压力—状态—相应模型等生态健康评价方法及指标参数选取,并就景观参数指标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9.
北京北运河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30,自引:8,他引:22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北京河流生态系统面临着巨大挑战.以北京市北运河水系为例,于2015年7月对25个样点进行了野外调查,采集了浮游植物、底栖动物、水环境因子和栖息地环境质量数据.选取涵盖水生生物、水文、水质和栖息地的22个候选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相关分析进行筛选,并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构建了北运河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河流生态健康综合指数对其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北运河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包含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底栖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水温、生化需氧量、氨氮、氟化物、锌、石油类和栖息地环境质量评价指标(qualitative habitat evaluation index,QHEI)9项指标;全流域25个样点中,有12%为Ⅰ级和Ⅱ级,36%为Ⅲ级,超过50%为Ⅳ级和Ⅴ级.北运河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总体较差,其中,上游地区普遍较好,中下游地区相对较差,且呈现出较强的空间异质性.南沙河、清河中游、通惠河干流的健康状况普遍较差,相对较好的凉水河上游地区和温榆河支流交错镶嵌其中,形成了北运河水系复杂的河流生态系统现状.  相似文献   

10.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日益强烈,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受到严重威胁.以北京市河流水系为例,于2020年秋季至2021年夏季在区域内101个样点进行了4个季度的野外调查,选取涵盖水文、水质、水生生物和栖息环境质量的34个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进行筛选,利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构建北京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水温、流速、BOD5、NH4+-N、Cu、浮游植物密度、浮游动物密度、底栖动物Shannon指数和BMWP指数、鱼类Shannon指数和栖息地质量指数11项指标.北京市河流101个点位中,健康状态占比4.95%,亚健康占比23.76%,一般及以下占比71.29%.河流健康状况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北部和西部地区河流健康状况良好,而中部及东南地区健康状况相对较差.单项指标评价结果显示,北京市河流水质状况整体尚可,为"亚健康-一般"状态,生物和栖息地状况评价均为"一般-差"状态,但水文状况堪忧,为差状态.北京市各水系评价结果显示,潮白河水系健康状况最好,永定河、大清河和蓟运河水系健康状态一般,北运河水系健康状况最差.维持河流生态基流,保障河流水系连通性,改善和恢复河流栖息地环境是今后北京市河流进行生态修复与保护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相似文献   

11.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的一种改进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模糊优选的客观评价方法进行改进,引入参照城市将评价结果由绝对度量转化为相对度量,以此消除评价指标间的大部分相关性。以厦门为参照城市,将本文评价方法运用到连云港,评价结果为:(1)连云港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总体较低,但在评价期内一直保持上升趋势;(2)连云港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提升速度低于厦门,与厦门的差距逐渐拉大,连云港市需进一步增强城市生态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2.
略论环保新热点——生态系统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康的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维护与保持生态系统健康,是关系到人类前途和命运的重大课题。该文介绍了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特征以及与生态学、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的关系,最后提出评价方法的框架。今后的目标是,在资源编目、风险评价、环境方案预测的基础上,建立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指标和相关工具,并可利用综合性方法,来预测生态系统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针对蒲河水生态修复的要点问题,从流域自然特征、水生态变化机理、水生态考核指标以及水生态污染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明确了蒲河水生态建设的目标和途径,为其从污染控制型过渡至生态建设型的相关建设与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河流健康评估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河流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河流健康的概念、评估方法、范围、内容和指标体系得到不断拓展和完善。目前常用的两类河流健康评估方法是综合指标评估法和指示生物评估法。综合指标评估法采用河流水文、水质、生态系统等多个指标,能较全面地反映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但是存在指标数量不易精简、部分指标难以量化等不足支出。在实际应用中更为常用的是指示生物评估法,采用鱼类、大型无脊椎动物、浮游藻类等指示生物的动态变化反映河流健康状况,方法更为简单直观。  相似文献   

15.
大宁河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人口增长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河流水生态系统健康受到严重威胁.为了解大宁河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选取大宁河2011-2015年水体水质[水温、pH、SD(透明度)、ρ(DO)、ρ(CODMn)、ρ(TN)、ρ(TP)]与水生态[藻密度、ρ(Chla)]9个主要指标,构建了大宁河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熵值法的综合健康指数法对其水体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1-2015年,大宁河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整体呈亚健康状态,有50.89%的监测样本处于亚健康状态,枯水期健康状态好于丰水期.大宁河各监测断面CHI(综合健康指数)值的季节变化特征为丰水期低于枯水期;年际变化特征为从2011-2015年CHI值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健康状态呈先转好后转差的变化趋势,大宁河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明显;空间变化特征为丰水期和枯水期CHI最低值主要位于中下游的白水河、龙门和菜子坝断面,河流水质与人类活动强度密切相关.研究显示,影响大宁河水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因子为营养盐指标[ρ(TN)、ρ(TP)]和有机物指标[ρ(CODMn)].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research we explored how the concepts and approaches of ecosystem services are currently used in water management in Europe, in the application of River Basin Management Plans (RBMP) developed for the EU 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 (WFD). Five case studies have been considered, located in the River Basin Districts of the Po river (Italy), Scotland (United Kingdom), Scheldt river (Belgium), Danube river (Romania), Sado and Mira rivers and Ribeiras do Algarve (Portugal). These cases represent different regional contexts of application of this EU water policy, with specific socio-economic drivers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Each case study has developed an operational framework to analyse ecosystem services in practice together with a group of local stakeholders. In each regional case, we examined how EU water policy and RBMPs are implemented, considered legal and planning instruments from the national to the local scale, and we analysed the use of ecosystem service terms and concepts in the relevant planning instruments. In parallel, we explored the view of local stakeholders and water managers on the topic, collecting their opinion on three major aspects: the usefulness of the concepts and approaches of ecosystem services for WFD river basin management plans, the risks and benefits of their use, and the knowledge needs to put the concepts into practice. The major drawback of the ecosystem service approach seems to be the challenge for practitioners of understanding new concepts and methodologies, while the major advantages are that it highlights all the hidden benefits of a water body in good health and promotes multi-functionality and sustainability in water management.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a picture across Europe of the current use of the concepts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the RBMP and relevant insight on the opinion of local stakeholders and water managers.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西苕溪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借助RS/GIS技术,结合遥感影像数据、环境监测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运用模糊物元模型,从水域、水陆交错带和陆域子系统选取21项评价指标,建立了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西苕溪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空间分布规律和限制性因子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西苕溪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整体呈现出优良状态,其中,生态系统健康优秀地区面积占68.2%,良好地区面积占31.8%,能够正常发挥流域服务功能,维持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西苕溪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上游好、下游差的局面.在各子系统健康评价中,水域生态系统优于陆域生态系统,水陆交错带生态系统最差.底栖动物完整性遭受破坏、湿地退化、人为干扰活动、水源涵养功能减弱、点源和面源污染负荷较重是限制西苕溪流域部分评价单元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淮河闸坝对河流生态影响评价研究——以蚌埠闸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文以历史时期淮河干流水生态调查与2006年全流域重点闸坝水生态调查资料为依据,通过分析水生态指标与同期水质指标之间的关系,建立淮河水文-水质-生态耦合模型,提出了一种水利闸坝工程对水生态影响的评价方法。利用该模型分析了淮河中下游重点闸--蚌埠闸对其下游水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蚌埠闸对下游水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影响最大,浮游动物次之,对底栖动物的影响最小;②与历史时期水生态状况对比发现,蚌埠闸下游的水生态质量比历史时期有所降低;水利工程闸坝修建后对其下游水生态系统有一定的不利影响;③通过加强闸坝的调度,增加下泄水量,满足生态需水,可以缓解对下游水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