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万成 《煤矿安全》2015,46(1):152-155
针对矿井瓦斯安全现状的变化,借助管径0.1 m×0.1 m、管长20 m的实验管道模拟研究了掘进巷道内瓦斯爆炸的传播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掘进巷道内局部瓦斯超限爆炸后,火焰传播速度会先增长后衰减,最大爆炸超压峰值沿传播方向上呈现"双凹形"的分布规律,最大爆炸超压峰值和火焰传播速度的相互关系可分为4段。  相似文献   

2.
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对掘进巷正压通风情况进行数值模拟,运用高瓦斯矿井煤巷掘进压入式通风掘进工作面风流流场结构特点,分析掘进迎头和巷道某一断面瓦斯浓度分布,得出发生瓦斯突涌后受通风风流影响,在回流区煤壁形成瓦斯聚集区,并迅速向巷道扩散,为正确评价掘进工作面作业环境和掘进通风效率,预防控制因掘进工作面放炮引起的瓦斯事故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真实尺度下煤矿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冲击波和火焰的传播规律,利用气体爆炸数值仿真软件建立了不同尺度的掘进巷道模型,研究预混瓦斯体积分数、预混瓦斯长度和巷道空间特征对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冲击波超压和火焰传播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原尺度下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的最大超压可达180~630 kPa,巷道截面约束度和预混瓦斯量是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压力和火焰作用范围的重要控制因素,火焰高速传播的阻力会导致火焰扩散变慢,并最终使火焰膨胀比趋于定值。  相似文献   

4.
贾静  顾亮  刘宇轩 《中国矿业》2022,31(1):126-133
为了研究矿井掘进工作面瓦斯异常涌出时局部通风参数对于瓦斯分布的影响,利用Fluent软件,建立了巷道三维模型,分析不同通风参数时掘进巷道瓦斯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初期瓦斯积聚在巷道底部,在风流和浮力作用下瓦斯向出口和上方运移,风流稳定后,瓦斯积聚在掘进迎头附近下部,后方瓦斯分布较为均匀;风筒布置位置对于回风流瓦斯浓度...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相流及矿井通风理论,利用相似性实验方法,搭建了煤矿掘进巷道模型,并通过模型实验获得了掘进巷道内风流流场和瓦斯浓度分布场的特征信息。结合上述两方面的特征信息重点分析了巷道内瓦斯运移多相流场的流动特性,所采用方法对于矿井通风系统及瓦斯监测系统的设计具有较强指导意义。实验结果表明掘进巷道内瓦斯运移的实质是瓦斯组分在矿内混合风流流动中的质量传递过程。  相似文献   

6.
矿井中瓦斯事故多发生在掘进工作面,而引起掘进中瓦斯积聚的原因很多,其中局扇循环风是容易被人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主要对循环风与瓦斯爆炸浓度关系作一分析,希望能引起对局扇循环风的重视。一、循环风与瓦斯浓度的关系掘进巷道采用局扇在无循环风时的风流线路见附图A。此时该巷道的绝对瓦斯涌  相似文献   

7.
为探求煤矿巷道内惰性气体(氮气及二氧化碳)对瓦斯预混合爆炸的影响,采用详细反应机理(包括53种组分、325个反应),运用化学动力学计算软件CHEMKIN 3.7中PREMIX程序包,建立巷道内瓦斯爆炸过程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对比了N2及CO2对瓦斯爆炸过程中反应物、自由基、爆炸后产生的主要致灾性气体的浓度以及甲烷总消耗速率等变化的影响,分析N2及CO2对瓦斯爆炸反应过程影响的异同。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体积分数下,CO2比N2更能有效地降低体系中的活化中心浓度和爆炸中所生成致灾性气体CO,NO的浓度,因此CO2在抑制瓦斯爆炸作用方面比N2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运用爆炸相似理论,在无限空间中炸药爆炸冲击波的超压规律基础上,考虑瓦斯浓度、巷道截面积、冲击波传播距离、混合物体积等因素,建立了煤矿掘进巷道内瓦斯爆炸冲击波的超压预测模型。根据一定的实验数据,拟合出超压与瓦斯浓度、冲击波传播距离,以及与瓦斯—空气混合物体积之间的关系。通过实例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测数据与实验数据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9.
运用爆炸相似理论,在无限空间中炸药爆炸冲击波的超压规律基础上,考虑瓦斯浓度、巷道截面积、冲击波传播距离、混合物体积等因素,建立了煤矿掘进巷道内瓦斯爆炸冲击波的超压预测模型。根据一定的实验数据,拟合出超压与瓦斯浓度、冲击波传播距离,以及与瓦斯—空气混合物体积之间的关系。通过实例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测数据与实验数据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0.
熊国平 《煤炭工程》2005,(11):32-33
文章论述了掘进巷道贯通老硐特别是贯通无法预先探明瓦斯情况和预先进行瓦斯处理的老硐时,易导致瓦斯涌出异常,提出了在上述情况下瓦斯防治的针对性措施,包括减小掘进巷道和被贯通巷道中的风流压力差、在掘进巷道中增设调节风窗来增加掘进迎头风流的空气压力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