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实行专项疾病护理教学,以提高带教水平.方法 将2009年6月~2011年6月进入我科实习的护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实行我科常规带教方法,实验组应用专病带教方法,对两组护生的出科考试成绩、带教满意度及带教老师自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出科考试成绩、满意度、带教老师的自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专病带教在提高护生临床实习带教水平提升带教老师自我满意度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借鉴国外先进的目标教学理论,提高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教学的科学化水平.方法:将2007年7月到2010年6月来我科实习的96名护生随机的分对照组和观测组,各组均为48人.实验组采用目标教学法,通过目标制定、实施和考核来完成教学;对照组为传统的跟班带教模式,实习期结束后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采用目标教学的实验组的理论成绩、基础护理技能、专业护理技能和综合护理技能均显著的高于采用传统带教的对照组.实验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为95.83%,对带教质量的满意度为93.75%;对照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为81.25%,对带教质量的满意度为77.08%.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和对带教质量的满意度采用卡方检验,发现P值均小于0.05,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目标教学法应用于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教学,其科学性和目的性充分的调动了护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能更好的培养护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产科临床护理带教中运用目标管理法的效果.方法:将12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成对照组60名和实验组60名,参加为期4周的实习.对照组按常规实习大纲给予带教指导,实验组根据实习大纲制定明确的完成目标,采用目标管理法进行护理带教.实习期结束,两组实习护生均参加专科理论、操作技能、健康教育知识考核及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调查,逐一比较.结果:上述各项比较结果,实验组都好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目标管理法可提高实习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轨路径在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名,对照组按带教临床路径对专科疾病护理知识实施传统带教,实验组在带教临床路径基础上,按专科疾病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带教,实习结束时调查护生对带教方法和带教老师满意度,并对2组护生进行考核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2组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生对带教方法满意度、考核成绩和患者满意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双轨路径对实习护生进行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带教可提高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5.
张美萍  刘瑾  罗效萍  蒋微 《中国医疗前沿》2013,(1):110+87-110,87
目的探讨规范护生临床实习带教效果。方法以边疆地区地州一所综合医院2010年(对照组)和2011年(实验组)两届护生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以往传统临床护理带教模式;实验组采用规范临床护理带教模式。结果实验组护生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就业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临床护理带教模式实施,提高了临床护理带教质量及护生临床实习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护生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及就业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采用人性化带教模式对妇产科实习护生带教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6月期间,来我院妇产科实习的嘉兴卫校护理班的6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护生采用人性化带教模式进行临时实习,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进行实习;将两组护生实习期满后的综合考核成绩、护生及英带教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生的综合考极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护生及其带教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与对照组护生及其带教护理人员(P值均<0.05).结论:人性化带教模式充分考虑带教双方的立场,极大地提高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了护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提高带教效果,是一种值得临床护理带教人员借鉴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蓝丽智 《中国医疗前沿》2013,(4):105-105,95
目的观察人文关怀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1—6月,我院对骨科实习的36名护生在传统基础上实行了带教方法改革,将人文关怀应用于护理带教中,比较人文关怀实施前后护生的操作技能、理论考试成绩,同时护生实习结束后,均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带教管理、教学方法及带教老师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护和操作技能、理论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生对带教管理、教学方法及带教老师满意度分别为91.67%、94.44%、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应用于护理带教中可充分调动护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有助于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成绩的提高、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同时增进了师生的沟通.提高了护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法在肝胆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在我科实习的实习护生共计9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带教方法,实验组给予临床路径教学法,分别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出科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对临床带教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实习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带教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法明确了教学目标,规范了临床带教行为,提高了教学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赏识教育在PDCA循环带教中的应用方法.方法 将2008年7月至2009年4月的实习护生采用常规PDCA循环带教,作为对照组;将2009年7月至2010年4月的实习护生应用赏识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作为实验组.结果 实验组实习护生的考核成绩、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病人对实习护生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实习护生运用护理程序的综合技能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PDCA循环带教中开展赏识教育,提高了临床实习护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提高了实习护生的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形势下应用P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评价。方法 :将64名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 ,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比较两组的理论与操作成绩及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理论与操作成绩、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形势下应用PBL教学法可提高护生实习的积极性、实习效率及学习成绩,提高沟通能力,减少护生与患者之间的纠纷,提高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对一临床路径护理带教在手术室护理教学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实习护生60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成实验组(30人)与对照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带教,实验组采用一对一临床路径带教.护理带教结束后对比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及护生对带教方式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在带教老师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儿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在本院实习的护生35名作为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带教方法;对照组选取上一年度实施常规带教的实习护生35名.结果:实验组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对教学管理、带教老师的评价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在儿科带教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护生合作模拟演练在急诊护理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1年3月我院急诊科实习护生135名。采用随机数字法,实验组68名护生采用医护生合作模拟演练带教方法,对照组67名护生采用传统带教,比较两组护生带教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生理论操作考试得优率、护生教学满意度、患方对护生满意度、医师对护生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OR值分别为3.128、4.284、2.464、2.201(P均<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护生带教中,使用医护生合作模拟演练带教方法可有效提高急诊护理教学质量,提高急诊科护生、患方、医师对带教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固定带教方式对护生实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实习的3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跟班带教方式;将2009年实习的32名护生作为实验组,采用固定带教方式。实习结束后进行实习效果考核。结果实验组理论与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对带教方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固定带教方式能提高护生急救护理实习质量并受到学生好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模块化教学结合阶梯考核在儿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儿科实习护生32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另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实习护生26名为实验组,采用模块化教学结合阶梯考核模式。对比两组综合成绩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带教满意度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模块化教学结合阶梯考核在儿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科学规范的,临床护理带教模式,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方法:将2009年1月至8月在耳鼻喉科实习的46名大中专护生按单双号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实施路径带教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出科时进行考核比较。结果:两纽护生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综合素质及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上,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路径带教有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及教学满意度,规范教师行为,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做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干部周期评选制对临床护理带教管理的正性作用。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3月的护生51人设为对照组,2013年6月-2014年3月的护生53人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带教管理方法,学生中只有学校任命的实习组长;观察组在常规带教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实行实习护生干部周期评选制。比较两组护生在理论考试合格率、实践操作合格率、仪表规范率、患者满意度、带教老师满意度与健康教育、上班纪律情况,以及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在操作技术、服务态度、培训指导、师生交流等方面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在理论考试合格率、实践操作合格率、仪表规范率、患者满意度、带教老师满意度与健康教育、上班纪律情况,以及护生对带教老师在操作技术、服务态度、培训指导、师生交流等满意度情况均呈正性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习护生干部周期评选制对实习护生带教管理有着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带教管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护理本科生在烧伤科临床实习期间采用双导师制模式的探讨,了解其实际效果,以更好地培养实习护生的综合护理能力。方法 将2010级及2009级烧伤科本科实习护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双导师制的临床带教模式,对照组采用单一导师制带教,实习结束时对护生进行出科考核、教学满意度调查及导师对两组护生进行能力评价。结果 实验组实习护生专科理论成绩、专科操作成绩及对教学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导师普遍认为实验组护生的综合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导师制适合烧伤科的临床带教,可以提高实习护生的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精细化阶段式带教在急诊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5年7月在急诊轮转的实习护生6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模式;选取2015年8月至2015年9月在急诊轮转的实习护生68例作为实验组,按照精细化阶段式带教制定带教要求对护生进行临床实习带教。将两组护生行不同护理实习带教后的理论成绩、操作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调查记录护生的带教满意分数。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理论知识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带教满意分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阶段式带教有助于提高护生对急诊科护理知识掌握度和临床操作能力,并能够提升护生带教满意度,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针对临床低年资带教老师较多的现状,探讨如何有效提高护生带教效果。方法将实习护生160人按实习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对一带教法;实验组采用三级制护生带教法,比较两组护生带教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护生和初级带教老师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生对带教质量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三级制护生带教明显提高了带教质量和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