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高渗高糖非酮症昏迷(hypertonic hypergluotic nonketoticcoma,HHNC)常发生于开颅术(特别是手术涉及丘脑下部时),是颅脑外科最危重的并发症之一.我科2002年1月至2006年11月共抢救40例唧HHNC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的危险因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33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时间,危险因素及其治疗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伤后半年时根据GOS分级标准:恢复良好9例;中残5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5例。表明该并发症死亡率高(本组为45.45%)。结论本病主要是丘脑下部损害和较长时间大剂量脱水药物使用引起。救治的关键是及早发现并尽快抢救休克、纠正脱水、纠正高渗状态,注意控制衄糖是治疗关键,静滴胰岛素极其有效。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是糖尿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以严重脱水、高血糖、高渗透压或无酮症,伴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表现为特征。由本病的特点而定在抢救中存在诸多矛盾和难题,如不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死率可高达40%~70%,又因本病多发于老年人,各脏器功能不全,此时大量快速补液又易引起心力衰竭。由于高糖,治疗初期只能补充生理盐水,这会加重高渗,并可引起高氯性酸中毒,大量补入低渗液又有溶血脑水肿之忧。采用鼻饲温开水配合静脉补液治疗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简称高渗性昏迷,是糠尿病严重急性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特征为:严重的高血糖、脱水及血浆渗透压升高,而无明显的酮症酸中毒,患者常有进行性意识障碍或昏迷。本病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糠尿病人,病死率高,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至关重要。现将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40例高渗性昏迷病人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刘萍 《实用全科医学》2007,5(7):608-609
目的探讨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采用小剂量短效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和大量补液的方法,抢救16例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结果16例患者均抢救成功,无1例死亡。结论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应早期正确诊断,尽早小剂量短效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和大量补液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简称高渗性昏迷,是糠尿病严重急性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特征为:严重的高血糖、脱水及血浆渗透压升高,而无明显的酮症酸中毒,患者常有进行性意识障碍或昏迷.本病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糠尿病人,病死率高,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8例老年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病人的护理,分析并了解老年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的抢救和护理措施。方法病情观察、补液脱水处理、基础护理等。结果8例老年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病人4例治愈,4例死亡。结论治疗的关键在于迅速纠正脱水,降低血浆渗透压,护理的关键在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快速补液和正确使用胰岛素,加强基础护理,熟练掌握糖尿病专科知识和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8.
鼻饲补液抢救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效果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配合鼻饲补液对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的疗效。方法 对40例确诊为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的患者采用鼻饲温开水联合静脉输入0.6%盐水及胰岛素或单纯静脉补液治疗,所获数据经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鼻饲组22例中有20例血浆有效渗透压降至320mmol/L以下,对照组 18例中有 10例血浆有效渗透压降至320mmol/L以下(P<0.025)。结论 鼻饲温开水是抢救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的有效措施,能显著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李咏霞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3):1763-1763,1765
目的:通过对8例老年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护理,分析并了解老年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的抢救和护理措施.方法:病情观察、补液脱水处理、基础护理等.结果:8例老年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患者4例治愈,4例死亡.结论:治疗的关键在于迅速纠正脱水,降低血浆渗透压;护理的关键在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快速补液和正确使用胰岛素,加强基础护理,熟练掌握糖尿病专科知识和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0.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NHDC)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病死率高,本文通过两例典型病例对NHDC抢救过程中发生ARDS的临床特点、病理、治疗关键作进一步探讨,以提高本病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渗高血糖非酮症昏迷(HHNC)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报告6例病人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结果:6例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神经外科病人并发HHNC主要是丘脑下部损害和较长时间大量脱水剂使用引起。根据血糖、血清钠增高情况分为高糖型、高钠型、高糖高钠型和普通型4种。提出在中心静脉压(CVP)监测下按上述分型确定合理的治疗计划,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63例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临床特点和首选5%葡萄糖溶液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分析该院63例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临床和治疗特点。结果该院观察的63例高渗昏迷患者,发病诱因以感染最常见。39%的患者高渗昏迷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同时存在。63例患者中血糖、血钠未见同时升高者,而是以血糖或血钠单个明显升高为主。25例使用5%葡萄糖溶液治疗的高渗昏迷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目前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临床表现并非与教材上的血糖大于33.3mmol/L、血钠大于155mmol/L、血渗大于350mOsm/kg·HO、尿酮阴性的诊断标准完全一致,应根据具体病史结合实验室检2查结果诊断。治疗初期予以5%葡萄糖液替代生理盐水降血糖、纠正高渗有效。  相似文献   

13.
尹梅 《黑龙江医学》2017,(12):1168-1170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急诊诊治效果。方法选择2014-01—2016-12间在息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急性脑卒中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均经由急诊收治入院,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92例患者主要发病因素为呼吸系统感染,其次为尿路感染及消化系统炎症;所有患者苏醒时间(21.20±6.82)h,渗透压恢复正常时间(32.69±11.52)h、休克纠正时间(12.82±5.63)h;92例患者血糖、血钠、血钾、血素氮以及血浆胶体渗透压治疗后均明显好转,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并发症22例,死亡18例(19.57%),抢救失败13例,放弃5例),初诊误诊27例(29.35%)。结论急性脑卒中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死亡风险非常高,因此需尽早发现,准确诊断,迅速评估病情,尽快纠正其水电解质紊乱情况,针对诱发因素积极改善临床表现,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吴清云  张志宏 《华夏医学》2004,17(5):665-667
目的 :探讨早期鼻饲温开水抢救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 (HNDC)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方法 :对确诊的4 5例 HNDC患者早期鼻饲温开水胃肠内补液 ,配合静脉输液、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胰岛素等治疗 ,监测患者的血糖、电解质和血浆有效渗透压的变化。结果 :撤除鼻饲管时患者的血糖、血钠、血浆有效渗透压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 .0 1) ;治愈 4 3例 ,死亡 2例。结论 :早期鼻饲温开水胃肠内补液是抢救 HNDC的有效措施 ,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血浆有效渗透压 ,降低病死率 ,方法安全、可靠、实用  相似文献   

15.
胃肠内补液在老年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胃肠内补液对老年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NKHDC)的疗效。方法 15例NKHDC老年患者,8例采用胃肠内补液联合静脉补液的方法治疗(胃肠内补液组),7例采用单纯性静脉补液法治疗(常规治疗组),观察血生化及血渗透压等指标。结果 胃肠内补液组治疗24h后的血糖、钾、钠、氯和血浆渗透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48h后恢复正常水平。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胃肠内补液组的电解质和血浆渗透压较快恢复正常,患者清醒早,静脉补液量少,无一例发生脑水肿、肺水肿、溶血和低血钾等并发症。结论 对老年NKHDC患者采用胃肠内补液法简单易行、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6.
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2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玉萍 《华夏医学》2004,17(6):894-895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简称高渗性昏迷)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6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高渗性昏迷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并发高渗性昏迷早期糖尿病症状不明显,而主要表现为精神神经症状,易漏诊。病情严重程度与血糖、血钠、渗透压升高成正相关,病死率高。结论:对伴有精神神经系统症状而无糖尿病病史及表现的老年患者应急查血电解质及血糖.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时纠正高血糖、高血钠、高渗透压,可降低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并高渗性昏迷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胃肠内补液治疗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hyperosmolar nonketotic diabetic coma,HND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解放军第八五医院神经内分泌科收治的150例HNDC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3组,常规治疗组、胃肠内补液组和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胃肠内补液组(联用组),每组50人.检测3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48 h血生化指标及血浆渗透压的变化,观察HNDC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胃肠补液组和联用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胃肠补液组比较,联用组总有效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24、48 h后血糖、血钠、血尿素氮、血浆渗透压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肠补液组和联用组24、48 h后患者的血糖、血钠、血尿素氮、血浆渗透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对应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用组明显低于胃肠补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组患者不良反应及病死率明显低于胃肠补液组和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胃肠内补液治疗HNDC疗效优于传统常规静脉输液和单一胃肠内补液治疗,且治疗方法简单、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配合鼻饲补液抢救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配合鼻饲补液对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的疗效。方法 对35例确诊为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的患者采用鼻饲温开水联合静脉输入0.6%盐水及胰岛素或单纯静脉被液治疗,所获数据经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鼻饲组21例中有19例血浆有效渗透压降至320mmol/L以下,对照组14例中有7例血浆有效渗透压降至320mmol/L以下(P〈0.025)。结论 鼻饲温开水是抢救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的有效措施,能  相似文献   

19.
骨内和外周静脉途径进行高渗盐液复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骨内输液(IO)和高渗盐液结合在失血性休克复苏时的效果。方法:利用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分为IO组和外周静脉(PIV)组,对两组间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心率,生化,动脉血气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IO输入高渗盐液复苏失血性休克的途径和PIV途径的疗效相似。结论:IO和高渗盐液复苏的结合完全可以达到失血性休克复苏急救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5%葡萄糖+0.45%盐水)溶液+胃肠道补水抢救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昏迷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分别采用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胃肠道补水以及应用(5%葡萄糖+0.45%盐水)溶液+胃肠道补水两种补液方式,观察两组生化改变、病情变化和死亡率.结果 静脉输注(5%葡萄糖+0.45%盐水)溶液+胃肠道补水能使治疗24h后血钠及血浆渗透压下降更加明显,循环改善时间缩短,死亡率降低.结论 静脉输注(5%葡萄糖+0.45%盐水)溶液+胃肠道补水抢救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昏迷疗效明显优于静脉榆注生理盐水+胃肠道补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