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切特·阿特金斯是个什么人物?熟知吉他的人不知道他就象学指挥的人不知道卡拉扬一样不可思议。他的唱片几乎全是录音发烧的天碟……  相似文献   

2.
李楠 《音响世界》2009,(1):91-93
电子管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号称为音频发烧专用胆的品种也不是少数。然而,就一般电子管的最初开发目的来说,原来并非专为发烧。而且,从胆的历史看,也是先有了该型号的胆,若干年以后,人类才发展到HiFi音频阶段。于是可以这样说,所谓发烧胆,只不过是人们在试用后觉得它比较好声罢了。  相似文献   

3.
剑萍 《视听技术》2004,(11):22-24
就功放的鉴赏而言,我觉得国内发烧友的水平正在不断提高。此话怎讲?记得刚兴起发烧热潮时,大伙儿都喜欢一些比较刺激张扬的东西,像大炮声、打碎玻璃声等,所以,那时最好卖的是TELARC《万宝路》、《1812序曲》之类的碟片,因此功放就必须大力,高音要很明亮才行。后来,大伙又喜欢人声、弦  相似文献   

4.
无论音乐爱好者抑或音响发烧友,无不致力搜藏“发烧天碟”。然而,“天碟”的标准是什么?由于各人审美观念不尽相同,难免见仁见智。但是,有一条共同准则是所有音乐爱好者和音响发烧友都能接受的,那就是:最理想的“天碟”是“名家奏(唱)名曲,录音高保真”。据此衡量,笔者认为,美国  相似文献   

5.
由广东电台城市之声和21Hi-Fi影音专业网联手打造的中国第一个发烧唱片榜于今年年初诞生,并在随后评出了“2005十大发烧唱片”。这十张唱片是根据广东电台城市之声和21Hi-Fi影音专业网站经过一年的广泛推介,最后经有关音乐、音响、录音等各行各界的专业权威人士组成的评审团综合作品的艺术表现、创新音乐风格、录音制作水平等各项元素及受大众的欢迎程度为原则评选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家庭影院技术》2007,(2):62-62
“十大发烧唱片榜”由FM103.6广东电台城市之声及21HiFi.com影音专业网站,经由音乐、音响、录音师等组成的评审团根据作品的音乐艺术表现、创新音乐风格、录音制  相似文献   

7.
相信很多发烧友都会误以为所谓的“发烧天碟”就一定是录音好.非常靓声的唱片.但以笔者自己至少有超过五款碟片印着“发烧天碟”.但声音却有如普通录音.高不成低不就,有两张甚至差过儿歌!但笔者又曾经听过一些CD,只是内地一些不太受发烧友关注的歌手的录音,但其声音的感染力之强足以令人落泪,  相似文献   

8.
我老爸是老资格的“发烧友”,经常有人来请教或找他帮忙,我妈有时却会气他“什么发烧发,我看你是穷发烧!”,每当这时,老爸会不紧不慢地说“差不多吧,穷发烧,说对了一半。”下面还是由我仔细道出我老爸的发烧史及器材吧。  相似文献   

9.
史常 《视听技术》2007,(1):43-46
继承声雅A系列的顶级血统老实说,一看到声雅A-203的面板。我就觉得很有趣。为什么呢?你看看:凸起的长方形操作台、一左一右两只大型黑色旋钮、操作台下方的长条形荧光显示屏,像什么呢?对了,是不是很像一个鼓着眼睛,咧着嘴角,仿佛是看到了什么让人吃惊的东西的机器人脑袋呢?呵呵,实在是太  相似文献   

10.
小溪 《音响世界》2008,(10):100-104
发烧与录音两者紧密相连,前者追求的是声音重播的效果,后者则是对于声音的记录。如何才能更好地重播?应该达到什么效果?这是发烧友十分关心的问题。因此了解一定的专业录音知识,对于发烧友而言,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看文章,常听说“HiFi”无止境,发烧无穷期。“发烧”一词从字面看不难理解。但从音响发烧友本身来说,我认为:“发烧”就是一种文化,一种时尚与潮流。从“发烧”中我们可以找到并享受那一份自得其乐,细细品味成功的喜悦,以及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使自己学到知识,有经济基础的朋友可以通过换机来寻求“HiFi”,但更多的还是乐于自己动手,如我等工薪阶层就更不用说了,自然乐于此道而不倦。省钱不是目的,学知识才是最重要的。而看着自己的“爱机”越摩越靓,那得到的是一种成功和满足的感觉。你说呢。  相似文献   

12.
李骁 《视听技术》2006,(4):105-105
“星文”的这款“至上中乐”,其精美外包装上赫然映上:“20世纪中华名家名曲圣乐典藏版——中乐盛典,发烧饷宴”。来头不小。据介绍,这款“发烧中乐录音”的内在品质的确不简单,它集台了20世纪中华名家名曲的录音孤本,收集了多位国内最著名的演奏名家的“颠峰时期”的历史经典录音。在加上母带运用了最新DSD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世间万事,参与、涉足的人一多,便会生出不同的意见、见解。音响音乐的“发烧”活动亦如此。你说胆机温顺,我说晶体管机解析力高;你说数码录音精确纯净,我说模拟录音富有人情味;你说高保真须高投资,不能妥协,我说很多高投资都是在买一种主观感觉,自欺欺人……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生之言,良有以也。但争辩毕竟是好事,真理总会越辩越明。即便没有客观真理,信奉这种“真理”的在这个人的意见中找到感觉,信奉那种“真理”的在那个人的论辩中找到依据,也未尝不是乐事。我们认为,一本以传播音响音乐为己任的媒体,不应回避各种论争,相反,应当兼容不同见解,提倡自由争鸣,唯有如此,《发烧友》才更有生气与活力;唯有如此,《发烧友》才算是站在了公允、宽容、科学的立场上。所以我们特辟“发烧百家言”一栏,欢迎读者朋友来栏中鸣一鸣。  相似文献   

14.
开篇寄语     
从本杂志问世伊始,就曾有许多朋友问过我同样的问题:“我想买一套家庭影院,你觉得买什么牌子的好啊?给推荐一下吧。”于是,我总是应对以同样的反问:“你想花多少钱呢?你买了音响后是喜欢听音  相似文献   

15.
李兴伟 《视听技术》2002,(10):22-23
这一两年来,国产音响器材的进步真是让人刮目相看,我相信这 是与发烧友日益成熟的音响发烧水平分不开的。以前发烧友自 身的水平不高,心中没有标准,唯有盲目崇拜进口器材;现在 大家的水平不断提高,已经知道什么是好声,什么不是好声,因此现在国产器材只要能做出好声,就一定会受到欢迎。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指挥百分之九十五是可以学到的常规工作,更重要的是剩余的百分之五;杰出的指挥可以让乐队发出其他人得不到的声音。这“剩余的百分之五”和一般指挥所“得不到的声音”是什么?为什么说“只有差的指挥,没有不好的乐团”?指挥大师与唱片录音的关系如何?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音响系统的“五五五”概念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觉得首先应弄明白什么是“音响系统”,只有把“音响系统”这一概念弄明白了,音响系统的“五五五”概念才有讨论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子商情》2008,(2):86-86
“2007十大发烧唱片榜”作为一项在中国音乐艺术领域和录音艺术专业领域、以及中外音乐音响爱好者中较有广泛影响的高雅音乐文化评选活动,坚持严谨的推荐标准,以“音乐艺术表现”、“创新音乐元素”、“录音制作水平”为基础,站在当代音乐创作、表演、录音科技、录音制作、录音艺术创作发展的高度,关注和推动当代音乐唱片作品创编、  相似文献   

19.
量力“发烧”杭州邮政局陈跃书时下音响发烧,如火如荼,烧得正旺,有经济条件的人士动上万元投资,有的报刊上介绍的发烧文章,也是动“英国声”“法国声”“美国声”或“东洋机”、“欧美机”,焊机更是非“SoLn”、“ELNA”、“WIMA”而不进“补”,对我国...  相似文献   

20.
REFERENCE RECOROINGS(简称RR)是美国一家颇具“发烧”品味的唱片公司,其名字的中文译意为“参考录音“,出品的CD确是名不虚传,均属Hi—Fi的“参考录音“精品.在发烧友当中有口皆碑。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叶,RR公司的“发烧“CD更是风靡Hi-FiX下,一张接一张的“爆棚”CD推出,更是令发烧友好之、喜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