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等距型面轴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曲线拟合得到的等距型面方程分析了其廓形特征,以常规的三点测量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等距型面轴检测方法,设计了一个新型检测系统。该法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和精度,该系统能够精确地测量出等距型面轴的评价参数。  相似文献   

2.
文中根据等距型面曲线的廓形方程研究了其廓形特征和检测信号数据特点,并应用小波分析对其检测信号进行处理,实现了对"噪声"的去除和误差的分离,能够较为精确地检测出等距型面形状的评价参数和轮廓度误差,对于评价等距型面的加工质量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等距型面轮廓曲线为非圆曲线,其参数测量和误差计算都比较困难,目前尚无统一的评价标准。本文根据圆的测量方法,采用最小包容区域法和改进的遗传算法来计算等距型面的轮廓参数及其误差,提高了等距型面轮廓曲线的测量精度,为等距型面的精确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等距型面轴联结具有很多优越性,然而对等距型面轴的加工一直困扰着我们。从等距型面轴曲线轮廓特点出发,研究了等距型面的曲线方程,尝试对磨床进行改装,给磨床安装一附件进行合理的运动分配,使工件与刀具完成协调运动,加工出等距型面轴。通过等距三面型面轴的磨床附件协调运动实现示例,表明经改装后的磨床可以加工出符合要求的等距型面轴。  相似文献   

5.
用数控铣床加工等距型面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灏  李新  王智圣  王得胜 《工具技术》2004,38(12):33-35
用等距型面轴与孔配合构成的联接称为等距型面联接,它具有自动定心、装拆容易、能实现间隙配合装配以及过盈配合工作等优点。利用等距型面联接代替花键联接,可以提高轴的疲劳强度,明显降低机械传动系统的振动和噪声,因等距型面的型面曲线上任意两平行切线间的距离都相等,其测量和加工都比较方便。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数控机床的推广应用,等距型面的许多加工问题也逐步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6.
等距型面与廓形曲线拟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等距型面轴的成形原理。以凸轮轴仿形磨床为对象,建立了以凸轮靠模作为输入、等距型面轴升程作为输出的磨床加工系统二阶定常线性自回归数学模型。基于此模型,提出了凸轮靠模廓形计算的新方法。试验表明,此方法加工的等距型面轴的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7.
文中对型面联接中的三弧段等距型面联接进行力学分析,首先建立三弧段等距型面方程,应用有限元法确定等距型面接触点的位置,对三弧段等距型面联接中的应力分布及大小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无论是轴还是轮毂,其应力分布在同一圆周上呈现与边数相同的周期,最大应力点的位置均在接触点附近靠内侧处。应用弹性力学理论,推导出接触点的曲率半径,对三弧段等距型面联接进行接触应力计算。  相似文献   

8.
等距型面联接轴的实用强度计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等距型面无键联接以其传递据矩大、拆装方便、对中性好等优点,日益得到国内外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在等距型面联接的设计或选用过程中,轴的强度验算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等距型面联接的工作原理入手,提出了等距型面联接中轴的实用强度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等距型面在连接结构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等距型面具有特殊的截面廓形曲线,一般采用仿形车削或数控车削来进行加工。提出通过正交车铣加工等距型面,应用UG的加工模块和后处理器对等距型面进行正交车铣加工编程,建立了虚拟卧式车铣加工中心,应用VERICUT实现了等距型面正交车铣加工仿真,并对加工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其结果表明,正交车铣能较好的完成等距型面的切削加工。  相似文献   

10.
三弧段等距型面的几何要素及其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弧段等距型面联接属于无键联接之一,按其结构可分为柱面联接和锥面联接(见图1)。柱面联接只能传递扭矩,锥面联接除传递扭矩外,还可承受轴向载荷。三弧段等距型面联接具有拆装方便,疲劳强度高,能自动定心和制造容易等优点。本文主要论述三弧段等距曲线的形成、几何要素和方程,指出了三弧段等距型面联接轴与孔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1.
易润忠  鄢萍 《工具技术》1998,32(3):32-34
介绍了测量孔轴共存型工件的激励动态位置跟踪测量法及其自动化测量系统。该方法通过工件在测量夹具内的运动测得几个特殊位置参数,从而可计算出工件的孔径、轴径和中心距,具有测量精度高、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针对等距柱面没有统一和成熟评判标准的情况,根据等距型面方程推导出了等距柱面的参数方程。提出了等距柱面柱度误差评测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实际评测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两种方法和模型均可以对等距柱面的柱度进行误差评测。这些工作的完成为等距柱面的实际应用推广做好铺垫,具有一定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手工检测大型曲轴主轴颈直线度耗时长、测量精度易受人工影响的现状,采用最小二乘法原理测量曲轴主轴颈的直线度,设计了大型曲轴校直机在线检测系统。考虑曲轴自重对检测值的影响,基于有限元法和二次插值法,提出了重力挠度消除算法。实验表明,重力挠度消除算法计算值和手工测量值相比,最大误差小于0.007mm。在线检测系统已在YH40-160校直机上应用,检测时间由过去手工检测的30min缩短为4s。  相似文献   

14.
阶梯轴多参数在线测量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微机控制的阶梯轴多参数在线测量系统的测量原理、系统构成及测量误差分析。该系统具有多通道数据自动采集、零位校准、故障诊断等功能 ,可实现阶梯轴直径、同轴度、径向跳动、圆度、椭圆度等的在线测量。  相似文献   

15.
对齿轮轴、齿条、花键轴等特殊的轴类工件做校直处理,利用挺杆测量其跳动量很难满足要求。为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精度以及安全快速地进行校直处理,利用非接触式激光测距仪作为变形反馈传感器,结合计算机软件来对其跳动量和冲压点的角度进行计算和处理,最终为下一步的校直工作提供精确可靠的数据和角度,从而使得此类工件的校直工作顺利进行。本文介绍了利用激光测量仪检测轴类工件跳动量的一种算法,从建立模型、算法推理和算法设计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实践证明该计算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三轴数控装备,综合考量现有方法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圆和非圆(直线、折线)复合轨迹的几何运动误差检测新方法。根据多体系统理论,运用齐次坐标变换方法建立误差模型,通过检测三个坐标平面内直线(折线)运动轨迹精度得到包括位置误差、直线度、垂直度在内的12项直线性误差,再通过三个坐标平面内检测圆运动轨迹精度,依次辨识得到9项角偏误差,从而实现三轴机床全部21项几何运动误差的检测。根据该方法,分析在不同测量顺序下各坐标平面内角偏误差的解算情况,据此总结出8种可行的角偏误差辨识方案。基于平面光栅的检测试验在2 h内便可完成,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7.
Lapping has been used as a finishing method to improve roundness accuracy of cylindrical shafts and holes. However, little has been published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finishing mechanism for high precision polygonal cross sections. This paper offers a method for finishing polygonal shafts, whose shapes are ellipsoidal, triangular, four-lobed and so on. By this method, the amplitude can be increased for any Fourier component of out-of-roundness. Special types of lapping tools were produced by applying the ‘V-block’ roundness measuring method. Using one of the V-block lapping tools, the magnitude for the four-lobed component was increased form 8.4 μm to 9.9 μm, while the other components were decreased; out-of-roundness improved from 35 μm to 25 μm. By setting the angle between the supporting teeth at an appropriate value, any polygonal shaft can be finished with these laps. This method is also applicable to finishing polygonal holes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检测高速线材轧机轧辊锥轴与锥套锥度的检测方法以及相应的锥体锥度检测仪。该检测仪进行锥度测量的相对误差约为10-4,可在计算机上显示出被测锥体的实际轮廓,并可进行锥轴和锥套的虚拟装配,实现了锥体的高精度选择装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