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SCM435低合金冷镦钢盘条冷镦开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钢中夹杂物、晶粒度、控轧控冷工艺和表面质量是影响冷镦钢冷镦性能的主要因素。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使开裂率明显降低,冷镦性能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高等级SWRCH22A冷镦盘条合格率,减少SWRCH22A冷镦盘条冷镦开裂,通过对降级产品取样进行实验分析,得出1/4级冷镦开裂的原因是存在魏氏体组织及表面质量存在划伤、结疤、折叠等缺陷。通过采取优化控轧、控冷参数,提高连铸坯入炉质量,严格生产过程控制,轧制现场增设酸洗池,精细包装等措施,有效改善魏氏体组织等性能缺陷及表面质量,合格率达到97.12%,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韶钢高一线重点开发冷镦钢等高等级工业线材的背景下,针对冷镦钢冷镦过程中存在的冷镦开裂问题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由于轧制过程中造成的表面质量问题导致冷镦过程开裂的情况,指出了轧制过程中造成冷镦开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料型出耳、折叠缺陷和轧制过程中的划伤缺陷,提出的工艺改进措施通过现场实践表明效果显著,大大改善了韶钢高一线存在的冷镦钢冷镦开裂质量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通过理化检测,对铆螺钢在冷镦时出现开裂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铆螺钢在冶炼和浇注过程中生成的复合夹杂物,造成其在冷镦过程中开裂的发生.通过调整连铸前的吹氩工艺和中间包的烘烤工艺,有效地避免了铆螺钢冷镦开裂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SCM440与SCM435冷镦开裂样品的典型特征。研究结果表明,SCM440大盘卷冷镦袁层存在大量裂纹,根据全脱碳层的厚度判断是由于控冷阶段出现问题产生的。SCM435中的大量微细裂纹是在球化退火过程中气氛存在氧化性造成的,而SCM435产生的大约7%的贯通型裂纹,是在铸坯中形成的,通过对铸坯采取扒皮处理,该类裂纹也基本消除。CrMo钢冷镦开裂存在一个共性特征:全脱碳层的形成导致其中的铁素体晶界抗氧化性降低,在CrMo冷镦钢表面形成大量沿铁索体晶界扩展的裂纹,从而导致CrMo系列冷镦钢开裂。全脱碳层的形成可能在铸坯环节,可能在热轧环节,也可能在球化退火工序。  相似文献   

6.
针对10B21冷镦钢在冷镦成型时头部发生开裂的现象,对冷镦开裂试样及未进行冷镦的拉拔钢丝分别进行化学成分、非金属夹杂物、金相组织、电子探针微区成分检测等理化性能检测.结果表明:材料近表面存在渣子是冷镦成型开裂的主要原因,根据渣子成分推测,渣子属于精炼渣卷入.  相似文献   

7.
SWRCH35K冷镦钢开裂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镦钢主要用于常温下冷镦成型标准件,由于材料局部变形大,容易在产品表面造成开裂.为了改善冷镦钢的性能,提高冷镦产品的合格率,对SWRCH35K冷镦钢轧制的盘条在冷镦生产标准件时出现开裂的原因进行了研究.采用酸洗、金相检测、能谱分析等方法,分析SWRCH35K冷镦钢的表面质量、金相组织、晶粒度和非金属夹杂物.得出其冷镦开裂的原因主要是盘条存在表面折叠缺陷和铸坯中偏析裂纹,同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线厂生产的Φ19mm规格的ML20MnTiB在冷镦时出现开裂的问题,从现有设备、工艺、成品性能出发,分析了开裂的原因,并提出工艺改进方案,从炼钢、轧钢工艺过程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措施,有效地减少了生产事故和冷镦开裂问题。  相似文献   

9.
结合生产合金钢线材时冷镦检验试样沿45°方向出现开裂的问题,在实验室作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冷镦开裂的原因是由于铸坯上存在成分偏析,在轧制中不能消除,遗传到线材上,形成轧后组织偏析,导致冷镦开裂。通过对试样偏析处的成分定量分析查明,合金钢线材偏析带的主要成分为Cr、Mn,偏析处的平均成分比正常部位成分分别高出49%和79%。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冷镦钢线材10B21冷顶锻开裂原因,通过连铸坯酸洗以及对开裂试样进行金相检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结果表明:连铸坯表面及皮下针孔是导致冷镦钢线材10B21冷顶锻开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SWRCH35K盘条冷镦开裂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安钢生产的SWRCH35K盘条在冷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成分的准确控制、连铸工艺和轧钢工艺的优化分析了生产中影响线材盘条质量和冷镦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改善铸坯表面质量和内部质量、减少盘条表面裂纹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2.
唐萍  杨浩  胡道峰  张悦  王端军 《钢铁》2011,46(1):45-48
南钢45号钢的主要问题是铸坯和轧材裂纹率高,轧材易在热墩或热墩后的机加工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究其原因是由于钢中大量的氧化夹杂物使得其塑性、韧性及疲劳强度降低、加工性能变坏所致.因此,通过控制转炉终点碳含量和出钢过程温度以减少氧化夹杂物生成、增加软吹氩时间以促进夹杂物的上浮和去除、加强保护浇注以防止钢液二次氧化等措...  相似文献   

13.
釆用光学显微镜对SWRCH35K钢冷徵开裂样品和Φ12 mm热轧盘条进行高倍检验。分析表明,冷镦开裂原因为热轧盘条表面存在完全脱碳层,导致强度下降,致使表层基体受冷锹成型过程中应力作用产生开裂。 通过将钢坯加热温度从原1000 ~1 150 °C降至950 - 1 050°C 空燃比控制在0.4-0. 6,总加热时间由原95 ~ 212 min降至95 - 158 min,有效消除了 SWRCH35K钢热轧盘条的完全脱碳层,避免了螺栓、螺母的冷镦开裂。  相似文献   

14.
唐代明 《钢铁钒钛》1996,17(1):53-58
全面地描述了非调质钢的发展概况,分析了非调质钢发展过程中化学成分、加工工艺、显微组织、强化机制、性能、应用范围、品种规格等方面特征的变化。在49MnVS3钢的基础上降碳、提锰、增硅,采用复合微合金技术的非调质钢、冷作强化非调质钢、贝氏体型非调质钢的生产应用量最大,为了进一步改善非调质钢的韧性,应用了温锻工艺、氧化物冶金技术、锻热淬火技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SWRCH35K冷镦钢盘条的技术特点,以及通过转炉冶炼、LF精炼、连铸和高速线材轧机轧制SWRCH35K冷镦钢盘条的技术要点,并分析了此种钢生产过程的质量情况,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表面缺陷和夹杂物影响冷墩钢冷墩性能的比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比对试验为基础,运用断裂力学原理分析了表面缺陷和夹杂物对冷墩钢冷墩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得知冷墩钢冷墩开裂的主要原因是钢材表面存在折叠、划伤、发纹等表面缺陷,冷墩变形时缺陷底部产生切应力集中且梯度较大,使变形局部化,造成脆性开裂。而夹杂物的弹性模量和缺口敏感系数较小,切应力集中不足以导致变形局部化,对冷墩性能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φ40 mm英标460 MPa级余热处理钢筋的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宏玉  刘洪涌  吴迪 《钢铁》2000,35(12):30-33
通过莱钢生产φ40mm英标460 MPa级余热处理钢筋的生产工艺介绍,分析了生产中遇到的冷弯开裂、时效敏感及工艺参数控制较难等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的具体措施及生产φ40mm英标460MPa级钢筋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8.
影响湘钢冷镦钢质量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实验室工作为基础,结合湘钢冷镦钢生产工艺对影响湘钢冷镦钢质量的两个主要工艺因素即连铸结晶器卷渣与线材轧制过程中不均匀冷却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晶器卷渣形成大型夹杂,破坏了钢的连续性;线材轧制过程中不均匀冷却造成线材内部晶粒尺寸相差悬殊,力学性能不均匀,这些都是造成冷镦开裂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南钢45号钢的主要问题是铸坯和轧材裂纹率高,轧材易在热墩或热墩后的机加工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究其原因是由于钢中大量的氧化物和硫化物夹杂使得其塑性、韧性及疲劳强度降低、加工性能变坏所致。因此,通过控制转炉终点碳质量分数和出钢过程温度、增加软吹氩时间、在LF炉中提前造白渣以及加强保护浇注等措施,降低了45号钢钢中夹杂物的数量,有效的避免了加工开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