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淡水白鲳早繁及一年内三次繁殖的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电厂温排水升温培育亲鱼的途径,使谈水白鲳在3月初批量繁殖,每千克雌鱼平均得苗6.4万尾,同批色又于5月9日与8月9日第二次、第三次繁殖。  相似文献   

2.
笔者于2001年2月由湖北引进斑点叉尾亲鱼20组,7月进行了人工繁殖试验,产卵7组(其中3组零星产卵),获苗2万尾,取得了当年引进、当年成功繁殖的成果。现将试验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一口,面积1.4亩,水深1.2米,水泥板护坡(已部分塌陷),土质底,淤泥深30厘米。2.亲鱼来源试验亲鱼雌鱼20尾,雄鱼24尾,4龄,体质健壮,平均体重3.10千克/尾。3.亲鱼的放养亲鱼放养前用3%的食盐水浸泡消毒,由于放养时池水浑浊(水下清淤机清塘所致),放养后第三天亩施生石灰50千克池水消…  相似文献   

3.
王云山  王金 《内陆水产》2000,25(5):34-35
2史氏鲟的人工繁殖2.1亲鱼来源和选择2.1.1亲鱼来源亲鱼采集于黑龙江中下游 ,采集时间为每年5月中旬至6月下旬。挑选亲鱼体表无伤 ,雌鱼为15~40kg,雄鱼为7kg以上。2.1.2雌雄鉴别史氏鲟性腺成熟的个体雌鱼腹部较大 ,生殖孔红润。雄鱼腹狭小 ,生殖孔较紧不外突 ,轻压腹部有精液流出。2.1.3成熟度鉴定成熟雌鱼体瘦 ,吻长 ,骨板长 ,体表粘液多 ,腹壁薄 ,腹部大 ,柔软有弹性。成熟卵呈椭圆形 ,灰绿色或黑绿色 ,有光泽和弹性 ,卵径多在3.1mm以上 ,动物极端出现的“白顶”或环状极斑清楚。切片观察 ,卵核紧靠…  相似文献   

4.
1998年5月 24~29日,在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湾近岸水域放流体长10.6±1.1mm的日本对虾2 798.8万尾。 8月中旬~10月中旬期间,沿岸作业的 534只渔船兼捕到本种商品虾 24.5 t,平均体长 147.3mm,平均体重 40.7 g,相当于 60.3万尾,回捕率为 2. 15%,放流投资与增殖虾产值的比例为 1:5.4,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1注重亲鱼的选择选择的雌鱼要求腹部膨大、松软 ,卵巢轮廓明显 ,外生殖乳突出而圆 ;雄鱼外生殖乳突长而尖 ,胸鳍刺上有强大锯齿。2适时催产选择性成熟的亲鱼在3~4月产卵盛期 ,天气比较稳定、水温适宜(20~23℃)的时间进行催产。3催产是关键笔者对4龄大口鲶共25尾催产全部获得成功。雌鱼17尾 ,总重50.2kg;雄鱼8尾 ,总重16.5kg。催产水温为23~23.5℃ ,选用宁波激素制品厂生产的HCG和LRH A作催产剂。3.1注射剂量雌鱼第1针剂量为HCG1000IU/kgHCG LRH A1.5μg/kg 。…  相似文献   

6.
异齿裂腹鱼人工规模化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良松 《淡水渔业》2011,41(5):88-91,95
2010年4~6月,对野生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 connori)人工规模化繁殖技术进行研究,并初步进行产后亲鱼恢复培养技术研究.对108尾雌鱼进行干法人工授精,共采卵104万多粒,孵出仔鱼62万多尾.其中45尾雌亲鱼自然成熟,共采卵46.8万多粒,平均受精率和孵化率低于人工催产雌鱼卵.人工催产83...  相似文献   

7.
蚌的人工繁育暨育珠操作技术规程(二)三、采苗1.时间:力争抓早繁,以4月下旬─—5月中旬为好。2.繁殖雌亲蚌:在亲蚌池中选取钩介幼虫发育成熟的种蚌─—针刺外绍腔见钩介幼虫足丝粘连,用5—10倍的放大镜镜检钩介幼虫双壳不停地合张。3.寄生鱼:每只雌亲蚌...  相似文献   

8.
一、试验材料1.鱼苗来源:夏花鱼种培育试验所用鱼苗,系由将天然亲鱼及人繁后代池塘培育成可催产的成熟亲鱼,经人工催产、受精、孵化而获得。2.培育池塘:夏花鱼种培育试验池塘为普通的养鱼池塘。面积0.4~3.5亩,水深0.8~1.2米,分新开挖塘和老鱼塘。试验塘在放养太湖花鱼苗前均按常规方法用生石灰消毒清塘。3.鱼苗放养:夏花鱼种培育试验的鱼苗放养均在每年的4月中旬5月上旬进行。每批试验即在受精卵孵化出膜后第4~5天放养,放养密度在2.8万~22.2万尾/亩。二、培育方法1.鱼苗下塘:培育试验采用“半…  相似文献   

9.
福建海区人工养殖的高体于5~7月繁殖,盛期为5月中旬~6月中旬。成熟亲鱼注射HCG就可产卵,产卵率20%~90%,受精率70%~89.8%,孵化率61.9%~82%。水温22~28℃、盐度32~35有利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苗种培育期间加强了水质管理、饵料生物的营养强化和病害防治等工作,培育出平均叉长为33.5mm的幼鱼22.4万尾,确立一套较完善的育苗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0.
罗非鱼早繁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罗非鱼春季提前繁殖技术,本试验在亲鱼池搭建塑料棚以控制水温,促使罗非鱼提前繁殖。试验设置4个试验组共投放亲鱼2万尾,对照组(未搭棚)投放亲鱼0.4万尾,亲鱼平均体重为0.75kg,雌雄比例均为3:1。结果表明,试验池平均每尾雌鱼产苗1474尾,对照池平均每尾出苗143尾,试验塘出苗量显著高于对照塘.试验期间试验池的平均水温比对照池高8℃,试验池的出苗时间比对照塘提前了61天。因此,在本实验条件下.搭建塑料棚明显提早了罗非鱼出苗时间且提高了出苗量。  相似文献   

11.
<正>笔者通过连续开展黄颡鱼规模化繁殖技术研究,创新了一种黄颡鱼精子保存液配方,在常温保存条件下可将单尾雄鱼配组繁殖的雌鱼数量提高到300~500尾,单组繁苗量达50万~70万尾,大大减少黄颡鱼雄鱼宰杀量,降低了劳动强度,有效提升规模化繁苗的效率。现将黄颡鱼规模化繁殖的综合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一、亲本选择黄颡鱼亲鱼要求体表完整、无伤无病,且腹部饱满、达到性  相似文献   

12.
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1.1亲鱼雌鱼14尾,雄鱼10尾,总重51.5千克,雌鱼比雄鱼略大。亲鱼来源于本所池塘,为3龄性成熟个体。1.1.2塘口条件亲鱼培育池1口,面积800米2,水深1.5米。苗种培育池2口,1#池面积1000米2,2#池面积667米2,水均为1.2米。1.1.3其它鱼饲料为小麦、豆饼、黄豆;催产药物为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生理盐水;鱼巢、注射器等。1.2方法1.2.1亲鱼培育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发育良好,重量2千克左右的成鱼作亲鱼。亲鱼入塘前,每667…  相似文献   

13.
乌鳢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乌鳢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采取强化培育亲鱼,塑料大棚水泥池催产孵化,水泥池和土池培育鱼种以及泼洒药液等技术措施,结果;50组亲鱼共产卵150万粒,平均受经率74.58%。孵出鱼苗113万尾,平均成活率47.32%,育成鱼种51.2万尾。试验证明:催产孵化以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宜,孵化最适水温为23-26℃。认鉴定认为,试验结果达省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4.
黄颡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0年5~6月共计催产黄颡鱼3批,计重57kg,♀209尾,♂222尾,采用PG、LRH-A2、HCG、DOM中的2种或3种混和进行2次注射,水湿25~28℃,效应时间为15~20h,共计产黄颡鱼卵20.8万粒,经48~70h孵化出苗48 000尾,平均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离分别为30.4%、51.5%、44.5%,经过15~20d的培育,投喂水蚤和碎鱼肉浆培育成2~3cm的黄颡鱼鱼苗20 0  相似文献   

15.
我县澄江乡桑里村板坡屯养鱼专业户黄炳亮,从事丰鲤鱼苗生产。于1999年3月8日,将成熟的七组亲鱼参与催产繁殖,雌、雄鱼均为四龄,个体为2.5~3公斤,从9日凌晨3点开始产卵,在产卵过程中,发现所有亲鱼都有产卵动作表现,延至9点30分停止产卵,10点下网将所有亲鱼起捕转塘,并逐一检查雌鱼产卵情况,发现6尾全产,尚有一尾不产,观其腹部鼓胀,卵巢轮廓明显,触摸柔软,生殖孔颜色和状态及其它特征,都说明其成熟度良好,加上有产卵动作表现,群体产卵末期,又发现其游动有些异常,综合各种表现,诊断其为难产。确诊后,立即采取措施,先取鹅翅…  相似文献   

16.
广东池养鲻鱼的繁殖生物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察广东池养鲻鱼的繁殖生物学,鲻亲鱼个体一般雌性比雄略大,在池塘养殖条件下,雌雄性比约为2∶1,且有随年龄增长雌鱼比例增大的趋势;广东池养鲻鱼的繁殖季节为11月至翌年2月;繁殖力与体长体重呈正相关关系,个体绝对怀卵量48万~480万粒;在水温19.1~20.4℃,盐度32的条件下,受精卵历时57h10min孵化出鱼苗。  相似文献   

17.
草鱼早繁及一年二次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老八 《水利渔业》1999,19(6):19-19
国内不同地区受气候影响,家鱼繁殖时间有较大差异。草鱼的适宜催产季节东北地区为6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为5月中旬,重庆地区多在4月下旬。同时,人工繁殖过程中,天气突然变化,草鱼的催产效果及卵的受精率、孵化率将受到影响。对此,重庆市江津长冲热带鱼养殖场利用温泉水,对草鱼强化培育促其早熟,并提前在3月中旬进行人工繁殖,减小了天气变化的不利影响,亲鱼产后精养1个月可进行第2次繁殖,草鱼早繁和二次繁殖提供了大批的草鱼鱼种,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1 材料和方法1-1 亲鱼及培育亲鱼27尾,其中雌鱼13尾,雄…  相似文献   

18.
试验表明台湾海峡牙鲆亲鱼不同雌雄比例与产卵量和受精卵有直接的关系.亲鱼雌雄比例为1:0.625时,每尾雌鱼的产卵量仅为13.7万粒,平均受精率为82.3%;当亲鱼雌雄比例为1:1.702时,每尾雌鱼的产卵量可达43.79万粒;平均受精率为88.6%.  相似文献   

19.
1980年以前,昭平县鱼种场的草鱼雌性亲鱼每市斤获苗数较低,1979、1980两年分别平均为3.9万尾和2.6万尾。从1981年起我们采取了新的措施,使获苗数逐年提高,1981年每市斤雌亲鱼获苗4.8万尾,1982年5.2万尾,1983年8.7万尾。  相似文献   

20.
黄颡鱼出血性水肿病诊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们于1999年4月至6月从湖南常德西洞庭人工混养池塘调运黄颡鱼亲鱼176尾,在水泥方池内进行人工强化培育。在培育期间,部分亲鱼出现体表、鳍条充血,腹部肿大等症状,并发生死亡,我们对其病因、病症及防治进行了初步探索,现报告如下:一、养殖概况亲鱼于1999年4月22日从常德西洞庭人工混养池塘购买,雌雄比1∶1,雌鱼规格为50~100克/尾,雄鱼规格为100~200克/尾,放养于规格为2-4米×2-3米×0-5米的水泥方池内,放养密度为32尾/米2,保持水深45厘米。水面上放置占1/3池面的水葫芦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