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心房颤动的病理生理改变 1.心房结构重构:电重构、收缩重构和结构重构被认为是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特点,而结构重构被认为是房颤维持的主要因素.研究显示,心房间质纤维化导致的心房传导障碍是房颤发生、维持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分子水平,房颤患者血管紧张素Ⅱ、转化生长因子-β1、炎症与氧化应激对细胞外基质失调和心房纤维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纤维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的发生和维持与心房重构有关。心房纤维化是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结构重构最突出的表现,目前被认为是发生心房颤动的结构基础,是心房颤动发生、维持的一个重要因素。现综述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纤维化及其发生机制。通过对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纤维化结构改变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转化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等在心房纤维化的发生和心房颤动发生、维持中的作用等的全面阐述,,探讨了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纤维化的研究进展。防治心房颤动新的策略取决于对心房纤维化机制更好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周飞  李裕舒 《心脏杂志》2009,21(2):274-275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可引起心房纤维化,而纤维化导致的心房结构重构在心房颤动(AF)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TGF-β1与AF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 心房电与结构重构是促进房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机制。自噬是真核细胞内广泛存在的一种溶酶体依赖性细胞内组分降解过程, 对维持细胞生存及功能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 自噬与房颤的进展密切相关, 通过调节心肌细胞内L型钙离子通道CaV1.2蛋白、缝隙连接蛋白Cx43及兰尼丁受体2的功能参与心肌细胞内钙稳态及电重构;通过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及血管紧张素Ⅱ相关信号通路交互作用参与心房纤维化、心肌肥厚等结构重构。对自噬过程的调控能改善心房电与结构重构, 为房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5.
心房利钠肽(ANP)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是心房颤动心房纤维化的重要因素,前者抑制心房纤维化进程,后者促进心房纤维化进程,二者均可以用来预测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后的恢复情况。更重要的是,二者对于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纤维化进程的相反作用在信号通路方面存在交叉。本文就ANP和TGF-β_1在心房颤动心房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及二者在心房纤维化进程当中的联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Rac1分子在心房纤维化及心房结构重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激活后的Rac1可以引起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N-钙粘蛋白、缝隙连接蛋白43、赖氨酰氧化酶等表达上调,同时还可以激活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核因子-κB等信号途径,最终导致心房肌细胞氧化应激负荷增加、心肌细胞肥厚、间质纤维化、心房电传导紊乱、细胞间连接的异常分布等改变,从而促进心房重构形成,利于心房颤动的发生。已有的研究还提示他汀类药物可能通过干预Rac1的激活,成为心房颤动防治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心房纤维化与心房颤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心房肌细胞间质出现异常胶原纤维沉积,称之为心房纤维化。血管紧张素、转移生长因子-β1、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均可致纤维化。心房纤维化影响心房有效不应期、动作电位时程及膜上离子通道表达,成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易损基质。房颤所致心房纤维化将改变心房组织构成及功能,进一步促进房颤的发生与维持。研究心房纤维化与房颤的关系有利于探讨缓解及治疗心房纤维化的方法,从而抑制房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很多研究揭示房颤与心房纤维化有关,而且有研究显示房颤病人的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和活性都有所升高.因此,清楚认识转化生长因子-β1在房颤发病机制中的关系,对了解房颤发生发展过程中炎症及纤维化的作用,和指导临床治疗房颤、预防房颤复发等诸方面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川芎嗪干预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心房纤维化与心房颤动发生维持的分子机制.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杂种犬21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心室快速起搏致心力衰竭组和川芎嗪干预组,观察川芎嗪干预充血性心衰实验犬心房组织I、IV型胶原(Col I、Col IV)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川芎嗪组相对于心力衰竭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持续性心房颤动诱发率明显降低,心房颤动持续时间缩短,Col I及TGF-β1的mRNA表达下调,而Col IV在各组中无明显变化.结论川芎嗪下调心房组织Col I和 TGF-β1的mRNA表达改变,可能是其拮抗心力衰竭时心房纤维化及心房颤动发生与维持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川芎嗪干预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心房纤维化与心房颤动发生维持的分子机制。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杂种犬21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心室快速起搏致心力衰竭组和川芎嗪干预组,观察川芎嗪干预充血性心衰实验犬心房组织Ⅰ、Ⅳ型胶原(ColⅠ、ColⅣ)和转化生长因子βl(TGF-β1)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川芎嗪组相对于心力衰竭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持续性心房颤动诱发率明显降低,心房颤动持续时间缩短,COlⅠ及TGF-β1的mRNA表达下调,而COlⅣ在各组中无明显变化。结论川芎嗪下调心房组织ColⅠ和TGF—β1的mRNA表达改变,可能是其拮抗心力衰竭时心房纤维化及心房颤动发生与维持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Racl分子在心房纤维化及心房结构重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激活后的Racl可以引起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N-钙粘蛋白、缝隙连接蛋白43、赖氨酰氧化酶等表达上调,同时还可以激活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核因子-κB等信号途径,最终导致心房肌细胞氧化应激负荷增加、心肌细胞肥厚、间质纤维化、心房电传导紊乱、细胞间连接的异常分布等改变,从而促进心房重构形成,利于心房颤动的发生。已有的研究还提示他汀类药物可能通过干预Racl的激活,成为心房颤动防治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心房颤动的发生源于心脏电生理改变和心房结构重构的共同作用。心房纤维化将影响心房有效不应期、动作电位时程和细胞膜离子通道表达,因而是心房颤动的易损基质;另一方面,心房颤动又会导致心房纤维化,改变心房组织构成及功能,进而促进心房颤动的发生与维持。因此,针对心房颤动基质射频导管消融成为了治疗心房颤动的重要手段。现就心房纤维化与基质消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心房颤动在心力衰竭患者中普遍存在,心力衰竭时通过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促进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炎症因子的表达,增强氧化应激等加重心房纤维化,促进心房颤动的发生。抑制RASS的过度激活,降低TGF-β1和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氧化应激作用将成为预防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4.
生长因子对心房重构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长因子在心房重构的调控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与心房颤动密切相关。转化生长因子-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肝细胞生长因子等多种生长因子参与心房重构的调节作用,并与血管紧张素Ⅱ、基质金属蛋白酶等相互影响,以生长因子作为靶点的治疗研究为心房颤动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常引起严重的心房结构和电生理改变,结构改变表现为细胞外基质重构,心肌间质纤维组织增加,肌溶解和心房细胞肥大[1].心房电生理特性改变表现为,兴奋性下降,不应期增加,传导减慢和阻滞.心房结构重构和电重构是心衰时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率显著增加的病理基础[2].心衰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表达上调,该系统激活能促进心房纤维化[3].  相似文献   

16.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成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房的结构重构是心房颤动发生和维持的重要机制之一,包括心房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心房肌间质改变和心房扩大。各种心脏疾病、心律失常或衰老均可以导致心房结构重构。心房间质组织纤维化是房颤发生的重要机制,间质纤维化可导致心房内径扩张、心房壁变薄和心房结构重构。心房纤维化与扩张导致房内及房间传导的延迟、心房传导各相异性增加,均有利于折返的形成,是导致房颤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miR-26已被证实能够通过调控心房肌细胞离子通道蛋白影响心房电重构,然而其在心房组织结构重构中的作用及机制尚待阐明。方法:本课题拟通过检测慢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组织miR-26a/b表达水平以及AngⅡ/TGF-β/KLF4通路激活情况,并进一步构建AngⅡ诱导的小鼠心房纤维化-房颤模型(Ang-ⅡAF),在体转染miR-26a腺病毒载体(Adv-miR-26a)上调或阻断miR-26a((LNA-anti-miR-26a)),应用电生理检测评估房颤的诱发与持续情况;ELISA、病理学染色、Real-time PCR以及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检测其对心房纤维化指标、AngⅡ/TGF-β/KLF4通路关键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慢性房颤患者及AngⅡ-AF小鼠心房组织中miR-26a/b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AngⅡ/KLF 4/TGF-β通路激活;而转染miR-26a显著抑制了AngⅡ的房颤诱发率、持续时间增加以及致心房纤维化效应,同时也抑制了AngⅡ/KLF 4/TGF-β通路关键分子的表达。结论:miR-26a能够通过负性调控心房组织AngⅡ/KLF 4/TGF-β通路激活,进而发挥抗房颤心房纤维化效应。  相似文献   

18.
心房颤动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心房颤动中的多子折返波一旦起动 ,会形成一系列的心肌细胞结构和电生理的改变 ,这就是结构和电生理重构。在结构重构中心房肌的纤维化是心房颤动发生的结构基础 ,已证实细胞间信号调控激酶 2(Erk 2 )、缝隙连接 (GJ)、间隙连接蛋白 40 (Cx40 )有显著的改变 ,在心房纤颤发生及维持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电重构是指心房颤动的心房肌纤维在持续性心房颤动中有效不应期进行性下降 ,钙超载机制是电重构中最重要的机制 ,以此为基础出现的一系列离子通道 ,包括L Ca2 通道、K 通道、Na 通道 ,以及一系列的钙调蛋白的改变 ,最终的结果是使心房肌纤维的有效不应期进行性延长 ,使心房颤动得以维持。了解心房颤动的重构机制对临床心房颤动治疗的用药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严重危害人们健康。房颤的病理解剖学基础主要是心房纤维化和心房扩大,早期主要表现为电重构及离子通道特征发生改变,随着病程进展,心肌细胞肥大、心房纤维化、胶原沉积等结构发生变化,其中心房纤维化是结构重构的重要特征,目前被认为是房颤发生与维持的一个重要因素。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是一类通过与特异的、高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心房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75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简称风心病)接受换瓣手术者按术前心脏节律分为窦性心律组(n=34),阵发性房颤组(n=11),持续性房颤组(n=30);分别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化技术测定Ⅰ型胶原(ColⅠ)、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mRNA和蛋白含量。结果阵发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组心房组织胶原容积分数明显高于窦性心律组;持续性房颤组增加更明显(P均<0.05)。心房组织胶原容积分数与左房内径、房颤持续时间呈正相关。与窦性心律组比较,ColⅠ、bFGF和TGFβ-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阵发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组均显著上调,持续性房颤组相对于阵发性房颤组亦明显增高(P均<0.05)。同时ColⅠ、bFGF的mRNA、蛋白表达均与房颤持续时间及左房内径呈正相关。结论心房组织中bFGF和TGFβ-1的基因表达上调可能是成纤维细胞增殖导致胶原增加和心房纤维化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