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权作为一项财产权,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却成了私有历史建筑被破坏或沦为利益纠纷的工具。在现实中,"游戏规则"的冲突与产权权利细分下私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矛盾,以及复杂的产权关系是当前掣肘私有历史建筑保护的主要原因。如何平衡私益与公益是私有历史建筑保护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在分析东莞市茶山镇南社古村对私有历史建筑保护与私人产权协调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总结南社古村在平衡私益与公益的新探索,以期为其他地区提供经验与反思。  相似文献   

2.
建立在现代产权制度基础之上的城市规划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何明俊 《城市规划》2005,29(5):9-13
从政府的作用和现代行政法的角度出发,从现代产权制度和公共利益的角度,初步分析利益主体的物权、相邻权,政府的发展权、征用权、对财产的公共管理。提出建立在产权制度之上的城市规划应是在私有产权和公共利益之间形成平衡的城市规划机制,以保护产权、维护相邻权、公平配给发展权、合理确定征用权的法律依据。建议城市规划的制度建设要走向公平、公正、公开,并将公共利益与产权的维护有机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3.
何明俊 《城市规划》2005,29(12):40-44
城市规划行政权是政府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与控制的公共管理权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面临利益多元、未来的难预测等多种问题的挑战。城市规划行政权应是积极的和有效率的,并在政府、市场和公民的互动的基础上,维护公共利益。指导性规划应具备较强的回应性,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法定的城市规划应相对的具有稳定性,以保护各类财产权。公民权和公众利益的有效维护方式是公众参与。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和规划行政权的效率取决于规划过程的设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9)
文章首先从分析公民私有财产权利,特别是不动产财产权的性质出发;评析当下我国城市拆迁制度中公民房屋所有权、土地使用权等公民私有权利保护的现状;最后提出在拆迁过程中保护公民私有权利的相应对策。以期完善我国城市拆迁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5.
公共利益是城市规划的中心议题,是政府干预土地使用的依据。然而,如何界定公共利益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从美国司法审查的判例中探讨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利益。从美国的司法案例上看,私有产权保护不是绝对的,并且公共利益的概念也是扩展性的。公共利益是在特定社会场景中经过审慎的综合考量的比较利益。这种审慎的综合考量的逻辑包含了公共目的、正当程序和利益衡量。一个经过审慎考量的公平、公正的城市规划本身就是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6.
政府的规划权与公民的不动产物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决定了城市规划是政府公权力意志的表现。在城市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公民私有的财产权尤其是不动产物权可能会受到妨碍甚至被剥夺。公权和私权的冲突在所难免。因此如何处理好公权和私权的关系成为《物权法》颁布后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借鉴发达国家处理政府规划公权与公民不动产物权关系的经验,认为政府规划公权的行使应当遵循合宪原则、合法原则、合理原则,使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实现互动,达到公权与私权的相互制约与平衡。  相似文献   

7.
200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颁布实施,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对私有动产和不动财产的保护立法,都标志着中国的社会民主制度又向前迈出了极为关键的一步。在城市规划领域,建国以来一直强调国家公共利益而忽视个体利益的倾向将得到极大改观,城市规划管理和规划设计行业将面临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3)
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下,各地区都开始了新城镇建设,城市房屋征收也是常见的行为之一。现代城市房屋征收中物权的保护,关系到最为敏感的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城市房屋征收是从大体城市建设入手,旨在维护公共利益,房屋征收中的物权则与个体利益相关,两者之间的共性与矛盾,困扰着我国城市规划与发展。在行政法中城市房屋征收中明确规定,要在维护公共利益的基础上严格遵守房屋征收法律体系,保证征收规划与征收、许可等执法行为的规范性,确保行政补偿以及行政复议等工作能落实到位。本文针对城市房屋征收中物权保护现状,探究行政法中的保护机制与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5)
在我国《继承法》修改之际,本文将从我国法定继承制度中的法定继承人范围和顺序的主要法律争议焦点,以保护被继承人私有财产权,继承人的继承权以及家庭抚养职能的实现等目的出发,研究多国相关法律,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8)
建立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目的是防止专利权人滥用专利权,损害公共利益。但与此同时,虽然专利强制许可保护了公共利益,但它必然会对专利权人的利益造成某些损失。因此,如何解决二者间的利益冲突,是急需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