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泛院落     
严敏 《山西建筑》2007,33(33):57-58
根据传统院落的特点,结合现代院落的实践,分析概括出现代城市住宅小区院落的三个层次,并重点对"泛院落"的特点展开解析,指出"泛院落"是当代中国住宅小区新型院落的概括,是对传统院落的继承与延续,也是现代城市院落的新生。  相似文献   

2.
本篇文章以尤恩·伍重的院落式住宅的设计思想与方法为研究对象。这是两座在20世纪60年代在丹麦建成的院落式住宅群,一个是赫尔辛格的金戈住宅,另一个是弗莱登斯堡住宅。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两方面:一方面是对伍重的相关思想进行整理和解读,另一方面是对这两个院落式住宅的设计方法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3.
渡上     
渡上是北京市一个高档别墅小区。在创作现代别墅时,设计师运用传统院落的理念.使现代别墅具有传统内涵。  相似文献   

4.
通过两个方面对传统院落空间进行分析,一是从“空间”自身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空间的构成,空间的形态,空间序列和结构等;二是从传统院落空间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出发,分析了传统文化对院落空间的影响。通过对院落空间的分析,提出了对当代建筑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建筑庭院由来已久,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中,传统院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院落空间形态日趋成熟、丰富,逐渐成为中国传统建筑中最为典型的语言。该文以中国传统院落的特点为原则,归纳总结了现代居住建筑庭院设计的类型和特性,为将来庭院建筑的发展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我国传统的居住空间院落,并且分析了院落的空间特征,阐述了现代住宅的发展趋势,探讨了现代居住空间从内向性、院落模式演变、重唤邻里关系三方面继承传统建筑的精髓,总结了传统居住空间设计理念合理的运用到现代居住空间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胡飞  王晓莉  康宏 《建筑与环境》2007,1(6):103-105
兴城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内的周宅是具有辽西建筑特色的传统民居,就院落空间、序列、形态与性质、功能与尺度等方面对兴城传统民居院落空间进行解析,并对院落的修缮成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罗兰 《城市建筑》2010,(1):28-29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国的居住环境,试图超越形式表象挖掘出院落空间与居住生活相契合的本质形态,在多高层集合住宅和传统院落这两种模式中找到一个结合点,将院落空间还原到现代居住生活中,并将"垂直院落"融人多高层集合住宅形式中。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我国现代住宅的发展趋势,描述了我国传统院落的空间形式,分析了传统院落形制对高层建筑的影响,提出了未来高层院落的发展方向,旨在创造出具有人文情节的可再生城市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10.
孙涛 《山西建筑》2006,32(23):61-62
院落的意义在于居住者对它所提供的生活方式的认同,在于它所带来的院落“能指”——居住环境和“所指”——居住者的生活方式、社会交住方式的和谐关系,而此代码在现代集合住宅中的被扭曲和遗忘引发了居民对院落中亲密的邻里关系的怀念。  相似文献   

11.
王阿慧  石铁矛 《山西建筑》2005,31(18):19-20
论述了兴城古城城市肌理保存完好,民居院落作为古城空间结构的基本单元,它的变迁直接影响到城市肌理,分别从院落空间的构成元素、空间序列等方面,对兴城传统民居院落空间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兴城民居的更新改造意见。  相似文献   

12.
以四合院为例,对中国传统民居的核心院落进行分析.从构成的阴阳法则、序列关系、伦理关系进行论述.分析院落中的关学特征,探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院落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杨洋 《四川建筑》2012,32(2):54-56
文章分析了传统院落的空间形式表达,从建筑形式语言的特点分析了传统院落空间的特点。同时,通过举例说明了传统院落空间如何在现在建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云南民居拥有丰富的院落空间,为云南本土建筑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原型”。本文以笔者自身参与的几个方案为例,针对院落式民居指导下的当代建筑创作的实例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15.
石厦小学的设计,以升高的大树院落结合大阶梯平台,调控院落空间尺度;利用垂直功能划分,把校园活动由开放的地面层带到草坡屋顶,形成三维的合院空间.设计着重建筑与自然交错的剖面关系,创造出立体的庭院和穿插的室内外空间,成为深圳高密度复合校园的新原型.  相似文献   

16.
院落式建筑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建筑类型,故在中国与西方院落式建筑都是建筑师乐于运用的形式,但由于不同的地域因素使院落式建筑呈现出迥异的风格。本文试图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探讨不同地域的院落式建筑的不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陈海津 《南方建筑》2006,110(6):40-41
院落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组织建筑群体的主要手法,同时作为一种空间形态亦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交流和活动的主要场所。而中庭却是由西方院落空间所发展而来的一种空间形态。它们的共同之处是注重交流及人的心理感受。透明的院落、开放的中庭的概念是希望赋于这两种空间形态更多的现代建筑意义上的内涵。而广州科学城综合研发孵化区的设计就是在这种概念的基础上而得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景观设计》2007,(F06):20-23
城市设计——院落空间的塑造 院落作为社区活动的中心早在公元前就形成了,它的形态已根植于社区生活的群体意识中。其可识别性的利用一直延续到现代,也体现在这一设计中。在院落的边缘围合着房屋,房屋与院落保持着距离,房屋的位置表达着院落的形状、宽窄,朝向,房屋之间形成了私密和半私密的外部空间。院落内的路径编织成网络,路径使得院落的空间和表层可以被感知和经历,没有院落,路径将变得毫无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院落——中国传统的空间形态,曾经在中国的居住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现代城市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院落空间逐渐消失了。当人们开始对钢筋水泥的建筑森林产生厌倦的时候,我们向往农村那种家家有庭院、家家都相识的邻里生活。我们开始反思:现代生活是否还需要院落空间?在城市高密度的居住条件下,有没有必要重新引入院落空间?为此,作者浅谈看法以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玉树县独有的藏区景观为基础。用中国传统空间组合模式设计商业街的空间院落广场.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相结合,融入藏族文化特点,使之成为新玉树大旅游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