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目的比较关节镜监视下和切开直视下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A型骨折的不同疗效,探讨关节镜监视下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A型骨折的优越性。方法2000年6月~2003年12月我院共收治股骨远端骨折患者40例,其中28例采用关节镜监视下逆行带锁髓内钉内固定,12例采用切开直视下逆行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结果40例患者术后随访6~50月,平均16个月。膝关节功能按Kolment评定标准,关节镜组优良率89.2%,切开组优良率58.3%;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及功能评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在抗炎治疗和骨折完全愈合时间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关节镜引导股骨逆行带锁髓内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关节部位解剖与功能的完整性,不仅对膝关节损伤小,并可同时发现及处理膝关节内的损伤或病变,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下段骨折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156例股骨下段骨折分别采用钉板系统(动力髁螺钉、股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68例)和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88例),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6例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逆行带锁髓内钉组优良率94.2%,钉板系统优良率85.3%。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下段骨折对膝关节的功能干扰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下段骨折对膝关节功能的干扰。方法:174例股骨下段骨折分别采用动力髁螺钉、股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进行治疗。结果:随访156例,平均随访时间15.8个月(6~18个月),其膝关节功能评分逆行交锁髓内钉高于其他两种方式。结论:股骨下段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临床均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对膝关节的功能干扰,逆行交锁髓内钉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4.
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AO角钢板、动力髁螺钉和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1995年1月至2006年1月手术内固定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的92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男39例,女53例;年龄31~68岁,平均53.6岁.根据内固定方式分为三组:AO角钢板固定组(n=22)、动力髁螺钉固定组(n=29)、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组(n=41).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采用Kolment疗效标准评价结果.结果 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8个月.除1例在骨折局部应用骨水泥患者在4个月内末愈合外,其余所有患者均在4个月内骨折愈合;1例逆行交锁髓内钉病例在术后6个月时发牛再骨折.三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功能评价方面逆行交锁髓内钉组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逆行交锁髓内钉定位准确、固定牢靠,相对钢板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易复位、骨折愈合率高、关节及肌肉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对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股骨髁上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使用股骨髁上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股骨髁上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18例,均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结果:随访时间11-2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Kolmert功能评分标准,优9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88.9%。结论:股骨髁上逆行交锁髓内钉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固,骨愈合率高,便于膝关节早期活动的优点,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C型股骨远端骨折手术内固定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钢板与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C型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5例股骨远端骨折行手术内固定治疗,其中钢板螺钉固定27例,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28例.观察两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和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变化.结果 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3~10个月,平均(4.8±1.0)个月;髓内钉组骨折愈合时间3~18个月,平均(5.0±1.1)个月,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组功能评分(89.7±11.6)分,优20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8.9%;髓内钉组(89.3±12.8)分,优21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9.3%,钢板组术后膝关节HSS评分与髓内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疗效与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疗效相当,均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微创技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利用关节镜及经皮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技术微创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0年6月~2004年6月采用闭合复位、关节镜监视下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47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在关节镜监视下置入逆行交锁髓内钉,术后不辅以其它外固定,第2天起即开始不负重关节功能锻炼。6~8周后,根据骨痂生长情况考虑逐渐负重直至弃拐。结果所有患者获7~21个月(平均9个月)随访。所有伤口均甲级愈合,无关节感染。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11~18周,平均13.2周。根据HSS膝关节临床功能评分标准:优23例,良17例,可7例,优良率为85.1%。结论关节镜监视下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股骨远端骨折可最大限度减少对关节的干扰,使骨折治疗达到微创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髁螺钉治疗,观察组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对比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后膝关节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膝关节评分优良率(92.5%)高于对照组(72.5%),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在关节镜引导下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49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1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35ml,切口均Ⅰ期愈合。平均随访时间12.5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2周,无并发症发生。膝关节功能优34例,良10例,可5例,优良率89.8%。结论关节镜下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固定牢靠、能及时处理膝关节内病损、利于功能恢复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逆行交锁髓内钉与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168例股骨髁上骨折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62例(髓内钉组),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106例(钢板组),对两组临床资料和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168例获平均随访24.6个月,骨折均愈合。钢板组与髓内钉组比较,平均切口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但手术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ristol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与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均满意,但交锁髓内钉固定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少。  相似文献   

11.
关节镜监视下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A型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下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A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股骨远端A型骨折患者行关节镜监视下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术。结果 2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5(10±2.5)个月。无关节感染,骨折均愈合良好。按Kolm ent评分标准:优16例,良3例,可1例。结论关节镜监视下逆行交锁髓内钉手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固定牢靠、能及时处理膝关节并发症等优点,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笔者自2002年6月~2005年5月,采用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28例。结果获得随访28例,时间4~20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根据HSS膝关节临床功能评定:优12例,良11例,优良率82.2%,可5例(17.8%),无术后感染及内固定断裂。结论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能提供坚强内固定,出血少,创伤小,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段骨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总结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应用的适应证、优点及其疗效。方法 2001年6月~2003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段骨折21例,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18例获随访,全部骨性愈合,功能恢复良好,无膝痛、跛行、膝关节僵直等。结论 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段骨折具有明显优势,固定牢固、坚强,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手术不需要C臂X线机和骨科手术牵引床,适合基层医院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逆行交锁髓内钉在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对22例AO分型为A、C型新鲜股骨远端骨折病例行内固定。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随访,21例获牢固骨性愈合,未见畸形愈合、感染。1例发生主钉尾端处骨折,1例发生近端锁钉断裂。术后根据KSS评分体系,评价优14例,良6例,一般2例,优良率90.9%。结论 逆行交锁髓内钉适用于股骨远端骨折,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操作简单,出血少,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37例。结果 37例均获随访,时间6~20个月。骨折均愈合。膝关节功能评分按Duwelius et al标准评定:优25例,良10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4.6%。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适应证广、膝关节功能恢复快、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的手术策略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0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别使用股骨远端解剖钢板、动力髁钢板、逆行股骨髁上交锁髓内钉、L形髁钢板进行治疗。比较治疗的优良率。结果股骨远端解剖钢板治疗优良率89.47%。逆行股骨髁上交锁髓内钉优良率90.48%。L形髁钢板优良率68.97%。动力髁钢板优良率93.55%。总优良85例(85.00%)。结论四种方式均有较好的效果,应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选择正确的固定方式和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逆行交锁髓内钉闭合复位治疗股骨远端SeinsheimerⅠ-Ⅳ型骨折的效果。方法2007年6月至2011年5月,对27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C形臂X线机下逆行交锁髓内钉闭合复位治疗,并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27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2个月),全部骨性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2周。据AKS膝关节临床功能评分标准评定,本组中优23例、良3例、一般1例。优良率96_3%。结论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能提供坚强内固定,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采用关节镜辅助下逆行髓内钉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2月至2012年8月,用关节镜辅助下逆行髓内钉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13例,左侧6例,右侧7例。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20~72岁,平均49.3岁。按AO分型,A1型9例,A2型4例。采用Merchant评分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 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34个月,平均18.7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股骨骨折均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感染,膝关节内外翻、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发生。按Merchant评分评定,优10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2.3%。结论关节镜辅助下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固定牢靠、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膝关节内病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SDepartmentofOrthopedics ,ShanghaiNinthHospital,ShanghaiSecondMedicalUniversity ,Shanghai 2 0 0 0 11,China(SunYH ,HouXK ,WangY ,LiHandYuC)upracondylarfemoralfractureisadifficultproblemtodealwithclinicallybecauseoflesscorticalboneinthisarea ,widemedullarycavity ,fr…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切口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7月至2006年12月,对24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股骨远端骨折AO/ASIF分型,A型16例~型8例,治疗采用小切口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结果本组病例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7.4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4.6个月,无术后感染,1例远端锁钉断裂,经制动后愈合。按Neer等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15例,良6例,优良率87.5%。结论小切口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对软组织破坏少,骨折愈合率明显提高,用于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