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邬俊福  王翌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4):1785-1785,1899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述情障碍及其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研究组)和5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测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TAS、SCL-90量表评分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存在明显的述情障碍,其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2.
甲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庞红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3):1417-1418
目的:调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克森个性问卷(EPQ)及生活事件量表(LES),对50例甲亢患者进行测定并与50例正常组对照比较。结果:SCL-90除人际敏感、精神病性因子外,其它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PQ神经质(N)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LES负性刺激量、总刺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亢患者具有神经质个性,经历的应激生活事件较多,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四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生活事件及应付方式。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事件量表(LES)、应付方式问卷(CQ),对大四学生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大四学生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常模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相关分析显示,大四学生SCL-90因子分与LES总分及因子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SCL-90因子分与CQ评分中懈决问题因子分呈明显负相关(P〈0.01),与CQ其他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大四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生活应激因素较多,应付方式欠妥。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青少年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述情障碍状况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 131例青少年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与124例对照者共同完成一般资料调查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中文版(TAS-20-C)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病例组TAS-20-C、SCL-90量表评分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TAS-20-C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SCL-90总均分及躯体化因子得分正相关(P<0.05或0.01),而TAS-20-C总分及情感辨别不能因子得分与SCL-90中敌对因子得分正相关(P<0.01);TAS-20-C中外向型思维因子得分与SCL-90中焦虑因子得分正相关(P<0.01).结论 青少年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存在明显的述情障碍,且与临床症状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5.
5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调查住院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艾克森个性问卷(EPQ)及生活事件量表(LES)对5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进行测定并与50例正常组对照比较。结果 SCL-90除人际敏感、精神病性因子外,其它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PQ神经质(N)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LES负性刺激量、总刺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具有神经质个性,经历的应激性生活事件较多,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高级中学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心理健康状况,为做好此类患者的心理疏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SCL-90,SDS,SAS和LES心理测评工具对68名高级中学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观察组)进行测评,并设立对照组,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除精神病性因子外,观察组SCL-90各因子均分高于对照组,尤其是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等因子得分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SDS、SAS测评结果显示,观察组焦虑性情绪障碍和抑郁性情绪障碍值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事件结果中的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和总刺激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级中学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教育工作者与医护人员应当做好此类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东莞市外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生活事件及应付方式.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事件量表(LES)、应付方式问卷(CQ),对中学教师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外来教师组SCL-90总分[(150.74±44.57)分]、躯体化[(1.69±0.56)分]、强迫症状[(1.84±0.58)分]、抑郁[(1.77±0.60)分]、焦虑[(1.63±0.55)分]、敌对[(1.68±0.61)分]、精神病性因子分[(1.54±0.48)分]均高于本地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相关分析显示,外来教师 SCL-90因子分与LES总分及因子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SCL-90因子分与CQ评分中解决问题因子分呈明显负相关(P<0.01),与CQ其他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东莞市外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生活应激因素较多,应付方式欠妥.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负性情绪的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寻负性情绪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简AMI)的病因相关因素。方法:对91例AMI患者和90例正常人应用SCL-90,LES,SSRS,HAMD,HAMA及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对照调查。结果:与正常人对照:AMI组发作前有明显心理刺激因素的有73例(80.22%)。心理健康状态方面:AMI组SCL-90的总分、阳性项目分、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人际、偏执等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AMI患者存在更多的心理障碍,心理健康状态较差。AMI组负性生活事件分更高(P<0.01),社会支持度更低(P<0.01)。负性情绪方面:AMI组在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阻滞、绝望、睡眠障碍和焦虑抑郁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负性生活事件多发,缺乏亲人和社会支持,较差的心理健康状态和更多的负性情绪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对慢性湿疹(CE)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0例CE患者(CE组)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CE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应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中文版)评价CE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心理健康状况等因素对CE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CE组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阴性项目数、躯体化、抑郁、焦虑及第10因子等评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CE组的精神病性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怖、偏执及阳性症状均分等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E组患者症状与情感、社会交际及治疗等6个方面得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元逐步回归表明,影响DLQI总分的因素为病情、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和SCL-90总分。结论 CE患者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且生活质量较差,SCL-90量表评价的心理健康状态也是影响CE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职工心理健康状况及与生活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嘉兴市即将破产的企业、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职工各10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SCL-90、LES问卷对3组职工对象进行调查。结果3组职工SCL-90因子分、总分、阳性项目数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国企与股份制企业职工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职工负性生活事件,破产企业、国有企业与股份制企业职工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破产企业与国企职工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SCL-90总分各因子分与负性生活事件和生活事件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不同所有制企业职工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与负性生活事件密切相关,应引起社会、政府及心理卫生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防御方式问卷(DSQ)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42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研究组)以及45例正常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测查,分析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组生活事件和负性生活事件的频度及严重度、不成熟防御机制评分[分别为(2.21±0.717)分,(2.12±0.633)分,(29.62±4.254)分,(27.24±1.154)分,(4.57±0.668)分]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78±0.599)分,(1.67±0.546)分,(27.24±4.453)分,(22.38±3.962)分,(3.91±0.773)分],而社会支持利用度[(6.74±3.269)分]低于对照组[(8.76±3.001)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负性生活事件总值高、不成熟防御机制多和社会支持利用度低会增加躯体形式障碍发病的危险性(OR值分别为7.51,4.21,1.94,P<0.01).结论 负性生活事件、不成熟防御机制和社会支持利用度与躯体形式障碍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蚌埠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更好地预防控制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方法:按照分层抽样方法,从蚌埠市3所高校随机抽取1009名大学生,由统一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对大学生进行无记名方式的现场问卷调查。结果:SCL-90总分均分(149.91±46.27)分,总均分平均值为(1.67±0.51)分;SCL-90各因子均分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外,其他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青年常模(P〈0.01);独生子女大学生SCL-90总均分高于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P〈0.05);生活事件总应激量及各因子分与SCL-90总均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社会支持情况与SCL-90总均分呈负相关关系(P〈0.01);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学习压力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其他因子、总应激量和社会支持总分对SCL-90总均分均有明显影响(P〈0.01)。结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多种因素影响,可以从健康教育及加大社会支持等方面来预防和控制心理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和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心理状况与相关社会生活事件之间的联系。方法采用SCL-90、LES问卷对120例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后肝硬化住院患者,以及6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调研,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乙肝和乙肝后肝硬化住院患者的负性事件及生活事件总刺激量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乙肝后肝硬化组较慢性乙肝组之负性事件刺激量更高(P〈0.05)。同时,生活事件可引发这两类患者强迫、人际关系、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心理问题(P〈0.05),尤以负性生活事件导致的心理障碍更多,还包括抑郁、恐怖及饮食睡眠等(P〈0.01)。结论慢性乙肝和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易发生生活、工作、学习及社交等方面的负性事件,且对其影响较深、持续时间较长,尤以乙肝后肝硬化者明显。同时,生活事件,特别是负性生活事件引发各种心理障碍,加重这两类病人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孕产期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经初筛后,将593例孕妇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保健检查及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产后6周末,采用自评量表对两组进行测评并比较。结果:干预组产后抑郁症发病率6.9%,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SCL-90各因子分、SDS分、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得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客观支持因子分与积极应付方式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产期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孕产妇抑郁情绪,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情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25例初产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初产妇的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因子分和总均分均明显高于常模,初产妇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评分和社会支持总分均明显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产妇SCL-90总分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少,且两者密切相关,应该重视社会支持系统对改善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的作用,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运用生活事件量表、A型行为量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应付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问卷,测定48例冠心病患者(观察组)病前遭遇的生活事件、人格特征、应付方式、社会支持、患病后的心身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选取50例健康对照组作相同测定。结果观察组患病前所经历的生活事件频数及紧张值、A型行为评分、消极应付方式评分、抑郁及焦虑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积极应付评分、社会支持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具有特殊的心理社会特征和心身健康状况,应采取积极的社会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急诊科和监护室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实施压力管理干预措施后的效果。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北京市5所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和监护室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2次调查期间,对干预组进行压力管理,对照组成自然状态。结果: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和监护室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且心理问题阳性率高;实施干预措施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在SCL-90总分、强迫症状、焦虑症状、敌对症状、偏执症状和其他症状存在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对照组自身比较,SCL-90总分、敌对症状和精神病性症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焦虑症状和其他症状间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心理状况恶化。结论: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与监护室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压力干预措施有一定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张勇辉  王维  唐岩  黄芹  王珊  李志鹏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952-2953,3058
目的:评价心理综合干预方法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从安宁市某小学二、四年级各抽取两个班共192名学生进行心理综合干预,采用心理健康测量评价工具,比较干预前后得分。结果:小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结果提示,在接受干预后半年,性格缺陷(t=2.06,P〈0.05)、社会适应障碍行为障碍(t=1.77,P〈0.05)有减分,行为障碍(t=2.99,P〈0.01)减分明显;一年后学习障碍(1=2.79,P〈0.01)、情绪障碍(t=2.56,P〈0.01)、性格缺陷(t=3.17,P〈0.01)、行为障碍(扭3.51,P〈0.01)减分明显(P〈0.01),社会适应障碍(t=1.89,P〈0.05)有减分;一年半后学习障碍(t=3.41,P〈0.01)、情绪障碍(t=3.25,P〈0.01)、性格缺陷(t=4.16,P〈0.01)和行为障碍(t=4.47,P〈0.01)减分明显,社会适应障碍(t=2.11,P〈0.05)有减分。结论:综合心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急进高原抗震救灾官兵的急性高原反应状况,并探讨其心理行为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群随机抽取玉树抗震救灾某部162名官兵为研究对象,根据军标GJB1098—9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判断官兵的急性高原反应状况,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生活事件量表(LES)调查相关因素。结果救灾官兵急性高原反应的检出率为65.4%,其中轻度17.3%、中度31.5%、重度16.7%。临床表现中以气短、心慌、头昏、口唇发绀和头痛等症状最为多见,在救灾官兵中出现比率分别为83.6%、79.1%、73.1%、61.2%和58.2%。急性高原反应总计分与年龄、婚姻、心理创伤史,LES负性事件,SCL-90总分及其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食欲睡眠等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值为0.188-0.619,P〈0.01或0.05),与兴趣爱好、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254,-0.285,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SCL-90的躯体化因子。兴趣爱好、婚姻、社会支持和年龄等因素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大部分救灾官兵存在明显的急性高原反应,躯体化症状、兴趣爱好、婚姻、社会支持和年龄等因素对官兵的急性高原反应状况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