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早产儿重度脑室内出血早期连续腰穿(LP)疗效的评估.方法 对45例出生后经床边头颅B超诊断为重度脑室内出血的早产儿分为LP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入选24例;LP治疗组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了连续LP治疗,入选21例,开始LP治疗的平均日龄为(9.8±4.2)d (3~11 d),LP间隔天数为(2.5±2.2)d(1~6 d),每次LP放液量为(7.1±2.8)ml (2.5~10 ml),LP次数为(7.1±5.2)次(5~26次),LP 疗程为(15.6 ±19.3)d (6~52 d),LP起效天数为(9.4±4.1)d,(7~19 d).CSF蛋白治疗前为(1.97±0.56)g/L,CSF蛋白治疗后为(0.72±0.33)g/L,全部恢复正常,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果 经连续LP治疗后,脑室完全恢复至正常11例,脑室稍大,但形态持续保持稳定5例,成功率76.2 % (16/21),导致脑积水的不良预后率23.8% (5/21).对照组24例重度IVH早产儿均未进行LP治疗,18例发展为脑积水.在早产儿出生10个月的到访复查19例中,11例呈脑积水,8例轻度脑室扩大,形态保持稳定.未经连续LP治疗的重度IVH患儿发生不良预后率57.9%(11/19),未发生脑积水的42.1%(8/19).结论 连续LP治疗早产儿IVH后脑积水、改善预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1995年以来,我院收治中、重度脑室出血20例,采用侧脑室穿刺体外引流、尿激酶灌注、腰椎穿刺放液治疗,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侯黎明  裴敬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3):1941-1943
目的:探讨脑室铸型出血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9年11月~2007年11月治疗的96例脑室铸型出血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血肿平均清除时间为5.3 d,对照组血肿清除时间7.6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 d神志清楚26例,占48.15%,对照组2 d神志清楚11例,占26.1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GCS评分,治疗组优良20例,轻残19例,重残4例,死亡1l例:对照组优良8例,轻残14例,重残10例,死亡10例.以优良和轻残视为有效,治疗组有效率72.22%,对照组为52.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梗阻性脑积水13例,占24.07%,对照组为19例,占45.2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脑室穿刺加腰穿引流术治疗脑室铸型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治疗措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脑室引流加腰穿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科2001年6月~2008年6月收治52例脑室出血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措施,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术后随访6个月,完全恢复日常生活6例(11.5%),部分恢复日常生活14例(26.9%),生活需要照顾或护理27例(51.9%),死亡5例(9.6%)。结论:脑室引流加腰椎穿刺治疗脑出血,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病程缩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侧侧脑室与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全脑室内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2年12月经双侧侧脑室与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的30例全脑室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中痊愈22例,好转3例(后经脑血管造影证实为脑血管动、静脉畸形),死亡3例,形成脑积水后行脑室腹腔分流术2例。结论超早期行双侧侧脑室与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的方法可早期解除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白细胞分解、吸收过程的炎症介质刺激,减少脑积水的发生,从而提高生存率,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15例重型脑室出血患者行微创针穿刺及脑室内置入软管相结合术式行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及脑室内灌注尿激酶、腰穿脑脊液置换、地塞米松鞘内注射。结果:12例存活。其中,良好4例,轻残6例,重残2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2例。结论:微创针穿刺及脑室内置入软管相结合术式行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并腰穿脑脊液置换是一种治疗脑室出血的有效方法,可提高脑室出血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观察实施侧脑室引流与腰穿脑脊液置换联合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脑室出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实施侧脑室引流联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对照组单纯实施侧脑室引流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临床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性脑积水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实施侧脑室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基础上,联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情况,减少急性脑积水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8年3月至2002年6月,采用颅钻左右额角脑室外引流并血肿液化剂灌洗,配合腰穿放液治疗原发性脑室出血21例,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杨金坤  康健  李胜龙  韦有佩 《江苏医药》2006,32(11):1074-1075
自1994年7月-2005年12月,我院采用侧脑室前角穿刺置管、尿激酶灌注、血肿引流,并同时在L2-2~L4-5椎间作穿刺、蛛网膜下腔置管逆行冲洗方法,治疗脑室系统出血、铸型患者共17例,收到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微创侧脑室引流加腰穿治疗脑室铸型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采用双侧或单侧脑室引流加腰穿治疗的36例脑室铸型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为采用双侧或单侧脑室引流治疗的36例脑室铸型出血患者,对2组患者术后的死亡率和术后6个月随访ADL和生存质量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死亡2例,对照组死亡5例,2组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个月ADLⅠ级和Ⅱ级病例多余对照组( P <0.05),而Ⅲ级、Ⅳ级和Ⅴ级病例少于对照组( P <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WHOQOL-100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均有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微创侧脑室引流加腰穿治疗脑室铸型出血可以降低死亡率,日常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2.
全脑室内出血较为少见,但大量出血者病死率极高,单侧侧脑室穿刺引流为常规方法之一,对大量出血者,单侧引流往往会出现堵管、引流缓慢等现象,且不能有效冲洗,是引流失败主要原因。双侧穿刺引流,引流速度加快,可反复、持续灌洗。本研究36例患者行双侧侧脑室穿刺灌洗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29例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29例患者均于入院后予以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并尿激酶灌洗。结果:29例患者中,21例存活,其中自理以上10例,卧床7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8例。结论:对于脑室出血的患者,行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并尿激酶灌洗手术操作简单,患者耐受及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新生儿脑室内出血采取腰穿放液减低颅内压,减少粘连,防治脑积水的发生。方法对Ⅱ度以上脑室内出血新生儿在出血急性期(4~5d)后、并在脑室扩张出现前实施腰穿放脑脊液,2~6次不等,间隔1~3d。结果出院时做头颅B超及头部CT检查,均未见脑室扩张,且原有脑室扩张缩小,均无进行性增宽表现,临床症状恢复良好。结论腰穿放液对脑室内出血的治疗效果明显,减少脑积水发生,降低伤残率,重在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侧脑室外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溶解术治疗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重症脑出血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侧脑室外引流术,观察组给予侧脑室外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溶解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出血清除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侧脑室外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溶解术治疗脑室内出血效果优于单纯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张树旺 《河北医药》2011,33(13):2012-2012
丘脑出血破入脑室以后,虽然对脑组织的压迫减轻,但是脑室内积血阻碍了脑脊液(CSF)循环,出现持续性头痛,且易形成蛛网膜粘连,引起阻塞性脑积水,致意识障碍。笔者收集1996至2006年我院收治的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50例,采用侧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腰穿脑脊液置换,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96例,男60例,女36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1±14)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侧脑室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铸型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2例脑室铸型出血患者采用双侧侧脑室引流配合腰穿置管脑脊液置换.结果:本组32例,恢复良好16例,中残8例,重残3例,死亡5例.存活患者无脑积水发生.结论:该方法可以明显降低脑室铸型出血的死亡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改良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原发性脑室内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原发性脑室内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行改良双侧脑室前角穿刺外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双侧引流术。记录2组格拉斯哥(GCS)评分,观察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GCS评分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级恢复率高于对照组,3级恢复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双侧脑室前角穿刺外引流术疗效较好,能促进术后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74岁,干部。于2000年12月1513以“头昏、头痛2h,伴恶心、呕吐2次”人院。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入院查:T36℃,P72次/分,R20次,分,BPl40/100mmHg,神志恍惚,面色苍白,抬人病房,颈项强直,心肺腹(一)。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正常。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20.
重症脑室内出血是出血性脑卒中的特殊类型,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死亡率高等特点。我科自1999年3月至2003年6月共收治重症脑室内出血患者59例,采用大口径多孔引流管装置加尿激酶脑室内灌注持续外引流和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