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叶子花属植物种质资源及其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群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2):321-324
为了为叶子花属植物的综合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文章论述了叶子花属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综述了我国叶子花属植物资源的分类、分布、收集保存、引种栽培及繁育情况,总结了叶子花扦插育苗、高压、嫁接和和组织培养育苗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叶子花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叶子花属植物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和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在青海省,平均海拔3100米的山地,竟也有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的海棠花,为青海最大的原始林区玛柯河添姿许多。玛柯河林区的海棠,属花叶海棠、变叶海棠。花叶海棠是灌木至小乔木,小枝细长,伞形花序,卵形花瓣,多为粉色白色;变叶海棠为木兰纲、蔷薇科、苹果属植物,是中国特有植物,生长在山坡丛林中。  相似文献   

3.
苹果砧木资源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干旱对6种苹果砧木生长和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通过隶属函数的计算,综合评定了各苹果种的抗旱性,从中筛选出变叶海棠为抗旱性强的苹果砧木。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施肥和收获时间对披碱草属牧草种子质量及产量的影响、披碱草种子活力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当前研究披碱草属牧草种子质量及产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概述越橘属植物的种类、分布及营养功能成分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乌饭树、蓝莓等典型越橘属植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为今后越橘属植物资源的深入研究与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芸薹属作物分子连锁图及QTL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分子标记、作图群体及图谱构建在芸薹属作物中的发展现状,详细介绍了芸薹属作物重要功能性状相关QTL定位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芸薹属作物在分子遗传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7.
石蒜属植物再生体系与鳞茎花卉遗传转化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石蒜属是我国重要的观赏植物资源,其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对于解决种球繁育及种质创新难题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一些科研单位对石蒜属的组织培养进行了研究,但目前尚未建立成熟高效的再生体系,石蒜属的遗传转化也鲜有研究报道.本研究综述了我国近年来有关石蒜属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外植体选择与处理、培养基激素配比与培养条件,以及再生体系建立可能遇到的问题.最后,概述了百合、水仙等鳞茎类花卉的转基因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的石蒜遗传转化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陆叶  周艳  陈睿  储蓉  周洪英 《种子》2012,31(1):60-62
对国内外蔷薇属植物种子繁殖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对未来蔷薇属植物种子繁殖方面的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贵州蔷薇属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蔷薇属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资料,对贵州省蔷薇属植物的种类、分布等进行调查研究.迄今已知共有蔷薇属植物25种,6变种,4变型,占中国蔷薇属植物种类的23.2%.记录贵州省蔷薇属植物的种类、生物学特性、分布,综述其经济价值和开发利用现状,对该属的资源保护及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详尽讨论了野生稻资源的研究和利用现状,内容包括稻属分类现状,野生稻的细胞遗传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研究,以及野生稻资源的遗传评价和利用。文中主要论述野生稻资源的研究和利用的最新进展,但对早期的工作也进行于归纳和整理。给出了稻属种名变迁录,提出了稻属公认的23个种的最新检索表,按拉丁文学名字母顺序列出了稻属种名及文献中出现过的同名,对野生稻种染色体组的确定及相互关系,核型和单体并附加系等细胞遗传学研究内容,和对野生稻的同功酶分析、胚乳贮藏蛋白分析、叶绿体分子标记(RFLP,RuBp)等生物化学研究内容,以及对野生稻的组织培养、花粉萌发、种子休眠和耐盐性等生理学研究内容进行了详尽阐述,给出了已鉴定出的各个野生种的各个经济性状,总结了利用野生稻资源的有效方法和技术。此外,对各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4个苹果属野生种果实香气成分HS-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八棱海棠(Malus robusta (Carr.) Rehd)、东北黄海棠(M. prunifolia)、武山变叶海棠(M. toringoides)及西府海棠(M. micromalus)果实香气成分,为苹果属野生资源的评价与利用提供基本资料。结果表明:4个苹果属野生种与对照苹果品种‘红星’、‘富士’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均是(E)-2-己烯醛,共有的相对含量较高化合物有己醛、(E,E)-2,4-己二烯醛和乙醇;4个苹果属野生种共有的化合物有乙醇、己醇、(Z)-3-己烯-1-醇、己醛、(Z)-3-己烯醛、(E)-2-己烯醛、(E,E)-2,4-己二烯醛和4-苯甲酸-2H-吡喃-3-酮,但4者主要香气成分及其相对含量仍存在一定差异。尽管野生种与两个对照品种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类别均是醛类,但它们之间香气成分类别及其相对含量仍存在差异。(E)-2-己烯醛可能是苹果属植物果实香气的典型成分,对其特有风味的形成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苹果对干旱的生理反应、抗旱机制及甜菜碱对其抗旱性的影响,以苹果砧木平邑甜茶为试材,通过砂培试验,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甜菜碱(GB,5~40 mmol/L)对干旱胁迫下平邑甜茶生理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叶面喷施低浓度的甜菜碱(5~20 mmol/L)有效缓解了叶绿素含量的下降,提高了叶片的光合能力;降低了叶片超氧自由基(O2-)的积累,降低了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膜脂过氧化水平,提高了平邑甜茶的抗干旱能力,其中以甜菜碱10.0 mmol/L的保护效果最好,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它能够增加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提高叶片的水分状况和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减轻活性氧的积累,缓解水分胁迫对膜的破坏作用有关。而喷施高浓度甜菜碱(40 mmol/L)则没有此种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6000)处理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Ledeb)Roem.)幼苗。通过对其叶片及根系中各细胞器的超微结构分析发现,干旱胁迫能诱导新疆野苹果发生细胞程序性死亡,并具有以下特点:随着干旱处理时间的延长,根系中各细胞器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的时间普遍早于叶片;同是叶片,海绵组织中各细胞器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的时间早于栅栏组织;同是根系,皮层细胞中各细胞器形态结构变化的时间普遍早于中柱细胞。  相似文献   

14.
早果、矮化、抗逆苹果砧木Y系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选育具有本土适应性的苹果矮化砧木,以中国原生的种质资源——野生晋西北山定子为试材,通过田间观察和综合评价,以其实生苗为自根砧嫁接苹果品种,以早花、早果为筛选指标进行初选,以连续开花和结果性能、耐旱性、抗寒性、接穗品种果实品质为主次顺序筛选指标,进一步逐级筛选,进行复选,以八棱海棠为自根砧,复选出的植株自根砧萌蘖苗为中间砧嫁接苹果品种,以矮化性、植株生长势、连续开花和结果性能、耐旱性、抗寒性、接穗品种果实品质为主次顺序筛选指标逐级筛选,进行决选。结果表明,以初选出的砧木群体(定名为Y系)作为自根砧的嫁接植株,早花早果特性和连续开花结果能力极为突出,矮化性状明显,抗寒、抗旱性较强;以决选出的4个优系为中间砧的嫁接植株,除具有Y系嫁接植株基本特性外,果实品质较好。Y系是具有较强的矮化、开花结果、抗寒、抗旱性能的苹果砧木群体,具有很大的苹果矮化砧木选育潜力;4个优系的矮化、开花结果、耐旱、抗寒性能较强,其中,Y-1(原名Y-B030)为矮化砧木,Y-2(原名Y-B094)为极矮化砧木,Y-3(原名Y-B007)为半矮化砧木,均已通过区试及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5.
为获得苹果砧木逆境胁迫相关转录因子,以QZ1(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柱型苹果株系CO(Malus domestica Borkh.)和M26为试材,利用同源克隆法克隆得到苹果SBP基因cDNA的全长序列,命名为MdSBP20。对扩增得到的cDNA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全长1 362 bp,包含完整开放阅读框1 362 bp,编码454个氨基酸,具有明显的SBP结构域,包含2个锌指结构Zn-1、Zn-2和双向核定位信号区NLS。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MdSBP20与白梨(XM_009339726.1)和苹果(XM_008376435.1)亲缘关系较近。实时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MdSBP20基因在低温、干旱、盐害中发挥一定功能,推测QZ1的耐寒性、耐旱性及耐盐性均强于M26。研究表明,MdSBP20基因在苹果响应非生物逆境胁迫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海南地方稻抗旱差异性,采用人工反复干旱和自然干旱相结合的方法,研究33份海南地方稻资源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生育时期,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海南地方稻资源抗旱性排序不同;海南地方稻资源的抗旱性具有明显差异,且抗旱性总体较强,强抗资源占6.06%,中抗资源占81.82%,弱抗资源占12.12%,其中Z1、Z30两份资源具有强抗旱性,建议在季节性干旱地区推广,而Z4、Z19、Z24、Z25几份资源抗旱性较弱;生育后期干旱对地方稻资源影响较大;抗旱性强的资源能够通过促进分蘖和延长生育期来适应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17.
山东主栽矮化中间砧苹果抗旱性主成分及隶属函数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使用抗旱性的砧木是解决目前苹果生产干旱问题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对于普遍使用的矮化中间砧并没有一个科学的抗旱性的评价。本研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相结合的方法对山东普遍使用的矮化中间砧M26、SH40、MM106、M9和GM256(品种‘‘烟富3’’,基砧平邑甜茶)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对干旱胁迫相关生理生化参数相对含水量(RWC)、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可溶性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叶绿素(Chl)含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利用隶属函数和权重计算求得综合评价值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矮化中间砧M26、SH40、MM106、M9、GM256的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757、0.716、0.457、0.263、0.136,由此确定山东地区普遍使用的矮化中间砧抗旱性强弱顺序为:M26 >SH40 >MM106>M9 >GM256。  相似文献   

18.
基于AFLP和SSR分子标记的苹果属植物亲缘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比较AFLP与SSR 2种分子标记技术在苹果亲缘关系上的准确性。应用AFLP、SSR、AFLP与SSR结合这3种方法,对41份苹果属内种质资源类型进行亲缘关系分析。从64对AFLP引物中筛选出7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7对引物平均多态率为86.72%。从4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7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多态率均为100.00%。UPGMA聚类结果显示,3种方法分别将41份供试材料分为6大类群,大部分种质的分类结果与传统的分类方法一致。通过聚类分析也明确了部分新发现类型的分类地位归属,合理解释了新类型的起源,也通过分析比较了3种方法的准确性,认为AFLP的聚类结果更符合传统分类及田间形态,为苹果属植物种质资源的分类方法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海棠树种资源的园林特性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海棠素有“国艳”之美誉,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种类繁多,栽培历史悠久,文史底蕴深厚。但目前对海棠树种资源缺乏系统整理,园林绿化应用仍局限于少数传统种类和品种,开发利用的途径也比较单一。依据相关文献,概述了中国园林绿化中已经应用或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海棠树种资源的分类学归属、主要植物学特征和观赏特征,总结了海棠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阐述了海棠树种在古典和现代园林中的配置方式和应用形式,指出了海棠树种资源在园林应用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开发对策,展望了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