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金琳 《冶金管理》2006,(1):20-22
未来十年(注:到2015年)世界钢材需求发展前景依然看好。对未来十年世界钢材需求量增长贡献最大的依然是中国。本文是国外钢铁市场研究机构对未来十年世界钢材需求前景及世界各地区和中国钢材需求量增长趋势所作的分析评估。一、未来十年世界钢材需求发展内在和外部因素分析在未  相似文献   

2.
江西铜业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精炼铜、铜矿厂商,也是最大的稀散金属生产厂商之一。公司拥有国内铜储量的三分之一,未来2年自产铜矿将增长30%,未来5年权益自产铜矿产量有望翻番,将推动公司未来几年利润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3.
Wolberg先生在接收美国粉末冶金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坚信作出战略规划对粉末冶金行业未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未来5年、10年乃至2 0年后的长远发展,现在就撒下种子是重要的。Wolberg先生对粉末冶金行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他相信在未来的5 - 10年里粉末冶金行业将会出现很大的发展,如果我们采取的措施得当,相信5 - 10年以后还会出现更大的发展。Wolberg先生196 3年从CooperUnion工程学院获得了学士学位,196 5年从宾夕法尼亚大学Wharton分校获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Wolberg先生在机械行业有着多年的管理工作经验,他在1989年通过与德…  相似文献   

4.
刚刚过去的2010年,中国经济从影响两年之久的国际金融危机中走出来,尽管实现了较快的经济增长,但经济暴露出来的结构性问题依然凸显,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可能就是解决这些问题.分析人士指出,不管是被动转型还是主动调整,中国经济在未来五年必须实现凤凰涅檗般的转变,中国经济未来10年的发展或在此一举.  相似文献   

5.
《铝加工》2010,(1)
从供需面来看,电解铝市场2010年将好于2009年。供给方面,未来产量增速有望减缓。2009年底,中国产能利用率已接近90%,且发改委称未来三年原则上不增加新的电解铝产能,这使得未来产能扩展空间有限。需求方面,全球经济复苏将拉动电解铝需求。  相似文献   

6.
《铝加工》2010,(1):48-48
从供需面来看,电解铝市场2010年将好于2009年。供给方面,未来产量增速有望减缓。2009年底,中国产能利用率已接近90%,且发改委称未来三年原则上不增加新的电解铝产能,这使得未来产能扩展空间有限。需求方面,全球经济复苏将拉动电解铝需求。  相似文献   

7.
系统分析和比较了预测未来中国钢铁需求的主要方法,选择了生命曲线Verhulst模型预测,以1988年至2009年中国钢材实际表观消费量为基础,预测未来2015年中国粗钢消费量,同时考虑到重复加工钢材所消耗的粗钢因素,以及钢材直接和间接出口等影响因素,未来中国钢铁需求的峰值将在2015年到达7.6亿t。  相似文献   

8.
目前全球金融动荡加剧、经济增速放缓,为救市而注入流动性将增加公众对未来通胀的担忧,避险投资需求成为国际贵金属市场最主要的推动力之一。预计2009年国际金银继续表现抢眼,15美元/盎司将是未来银价走势的重要关口。  相似文献   

9.
中国钢铁工业已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废钢回收利用具备较大的降碳潜力,是钢铁行业绿色发展以及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科学合理地预测未来废钢资源量对钢铁行业有序开展双碳工作、优化生产流程结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结合近年来国家陆续颁布的相关政策及未来钢铁行业的发展形势,分3种情景讨论了中国未来粗钢产量、进出口钢材量、各类废钢收得率及钢铁产品的使用寿命,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钢铁产品生命周期法对2022—2060年中国废钢资源量进行计算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未来22年内,中国废钢资源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预计到2030年,中国废钢资源量将超过3亿t/年,2035年超过4亿t/年,2045年达到峰值5亿t/年,届时中国废钢资源充足,甚至略有剩余,当前短缺的局面将彻底改变;此后至2060年,中国废钢资源量将逐年缓慢下降,并趋于稳定。据此推断,未来充足的废钢资源将促使中国钢铁行业铁素资源构成发生改变,对国际铁矿石资源的需求量将大幅下降;同时废钢资源也将为全废钢电炉短流程的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以“城市钢厂”为代表的新型钢铁企业布局模式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发展趋势,并为钢铁工业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内无取向硅钢近十年的发展趋势及下游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对国内无取向硅钢未来十五年需求进行预测。预计至2025、2030和2035年,我国无取向硅钢年需求量分别为1 125万、1 300万和1 500万t;其中,中高牌号比例由目前的20 %分别提升至30 %、40 %及50 %以上。重点发展中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是大势所趋,但未来中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将可能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应从产品质量与成本控制两个方面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通向未来我们固然向往未来,但它源于我们过去和现在的不断努力。2010年,ISO于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的年会上通过了《2011-2015年发展战略》,这为ISO未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年会的公开讨论会上,代表们探讨了信息技术对于转变我们工作方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IDC(中国2010年第四季度手机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手机市场销售量达2亿台,其中智能手机销售约为3千6百万台。IDC预计未来5年中国手机市场中,智能手机替换传统手机的趋势将日益明显,未来5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复合增长率将达34.1%。IDC亚太区副总裁霍锦洁女士认为,人们对IT设备智能化的向往是驱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自“大萧条”以来的重大挑战,特别是美国通货膨胀指标居高不下,创下历史新高,为全球宏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美国通胀在 2022 年上半年持续攀升,2022 年全年预计维持在历史高位水平。未来两三年,美国通胀预计势头不减,但中长期来看,随着货币政策的收紧、供需错配等因素常态化,未来通胀将从较高水平逐步回落。由于美国通胀以及后续美联储加息缩表政策对国际金融市场和有色金属价格具有重大影响,有必要对美国通胀的原因、动力和未来走向进行深入研究,为后市有色金属价格趋势预判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年来临之际,深沉而悠远的钟声再次响起,亿万人都屏息静候,以不同的方式为未来而祈祷。因为这是一个标志,这标志是一个终点,又是一个起点,这标志是一个结束,又是一个希望的开始。人们对年夜钟声那种深情静候蕴涵着对未来的那种最美好的希望。  相似文献   

15.
2013年是株冶集团转型升级的关键年。本文重点对株冶集团公司2013年生产经营战略调整的主要特点与亮点做了详细介绍.总结成功经验,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1 前言最近的技术进步是惊人的,可以认为今后的1年相当以前的3~5年。即使正确预测今后2~3年铝箔的技术动向都有困难,何况预测10年后的21世纪,特别那时会出现许多代替铝箔的材料,如果没有可靠的调查就更困难了。本文是立足于现时技术动态之上推测未来发展的,尽管在某种程度上还不够清楚,但可作为展望未来的借鉴。21世纪是生态、能源、环境的技术革新年代。因此,铝箔在未来的技术上也不能脱离这个方向。  相似文献   

17.
通货膨胀的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增加。2010-2011年将是各国政府考虑刺激政策退出的关键时期。刺激政策的退出会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对金属需求放缓,市场流动性下降,从而对价格形成压力。另一方面,对未来经济的乐观预期,以及生产成本的上升,将对金属价格的下跌起到托底的作用。因此,在未来1-1.5年的时间里,锌价走势将会呈现区间震荡的格局。  相似文献   

18.
由于面临年关,因此整个基本金属市场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交投清淡。而在对未来需求预期放缓的前提下,LME三个月期铜跌破了年内5月份的低点。在年底时为2006年这一年的超级牛市抹上了一丝黯淡。但与昔日领头羊“铜”不同的是,其它金属在12月间却依然能够保持在高位振荡。这应当归结于市场对它们的解读不同。与铜所面临的需求放缓问题相比,其它金属其供应的瓶颈问题更受市场所关注。无论如何,通过对未来经济的不同理解,对2007年基本金属未来走势的分歧也将进一步的拉大。美国经济,软着陆还是硬着陆US economy,soft landing or hard landing美国…  相似文献   

19.
郭明华 《甘肃冶金》2005,27(4):105-108
电子商务是基于互联网、以交易双方为主体、以银行电子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客户数据为依托的全新的商务模式。它可以使商家与供应商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更快地满足客户需求,也可以让商家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佳供应商,在全球市场上销售产品。自1998年“电子商务年”以来,电子商务在全球发展迅猛。世界各国纷纷看好电子商务这块新大陆,普遍认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将是未来25年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对经济的促进将远远超过200年前的工业革命。本文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其中涉及到了中国和国际上目前的发展情况,着重分析了电子商务与物流在未来的巨大前景及其对管理的影响,对电子商务未来前景给予大胆地预测。  相似文献   

20.
2010年,白银涨幅达历史之最。自2009年开始,白银工业需求量迅速增加;投资者对未来通胀预期不断增高,加之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因此对白银的投资需求迅猛上升。白银的供求关系将会出现不平衡的状况。未来银价仍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