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化合物康普瑞丁磷酸二钠(CA4P)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及对裸鼠移植瘤的体内抗癌作用.方法 用MTT法研究CA4P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将Hela细胞移植于裸鼠皮下,观察肿瘤的生长状况,并计算抑瘤率和脏器系数.结果 CA4P0.5~64μg·mL~(-1)时,对Hela细胞24、48 h的抑制率分别为15%~75%、18%~80%,IC_(50)分别为0.336、0.207μg·mL~(-1);对裸鼠Hela细胞移植瘤的抑制率为30%~50%,且呈量效关系.结论 CA4P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对裸鼠移植瘤的体内抑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四嗪二甲酰胺(ZGDHu-1)体外抑制白血病细胞株HL-60增殖,诱导细胞分化和凋亡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ZGDHu-1与HL-60细胞在体外培养,台盼蓝染色、MTT比色法观察对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细胞形态学、DNA凝胶电泳、DNA含量及细胞周期分析、Annexin-V/PI双标记和DNA片段原位末端标记法等分析细胞凋亡。通过NBT试验、细胞表面抗原CD11b、CD13、CD14、CD64和细胞形态学检测ZGDHu-1对HL-60细胞的分化作用。用Rh123/PI测定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cl-2、Bax、P53、Fas和线粒体膜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ZGDHu-1呈现作用时间和剂量的量效性抑制HL-60细胞增殖和活力,10 ng.ml-1ZGDHu-1作用HL-60细胞24~72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7.3±0.3)%、(15.8±1.0)%和(21.3±1.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8 h、72 h的IC50分别为180、180 ng.ml-1。HL-60细胞经ZGDHu-1作用后,大部分细胞阻滞于G2-M期,G0/1期细胞减少;出现典型的细胞形态改变,DNA片端化,经50~1 000 ng.ml-1的ZGDHu-1作用后,SubG1由(3.2±1.6)%上升至(67.7±5.9)%,与对照组(0.7±0.5)%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nnexin-V/PI标记升高,TUNEL染色后的凋亡细胞的特征性改变等均证实ZGDHu-1能诱导HL-60细胞凋亡。HL-60细胞经10~100 ng.ml-1ZGDHu-1作用3 d后,细胞发生部分分化,NBT阳性率增加,细胞表面CD11b、CD13、CD14、CD64表达增加。ZGDHu-1诱导HL-60细胞凋亡和分化过程中,Bcl-2表达无变化,但Bax表达显著增加,Bax/Bcl-2的比值升高,Fas表达增强,而P53表达无变化。随ZGDHu-1作用的浓度增加,ΔΨm下降、而线粒体膜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结论:ZGDHu-1能抑制HL-60细胞增殖和细胞活力,低浓度时诱导HL-60细胞向粒单系分化,高浓度时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Bax表达上调,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李朝晖 《今日药学》2005,15(4):63-65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g1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HL-60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及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药物对细胞的抑制率,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分裂及凋亡,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人参皂甙Rg1呈剂量依赖性抑制HL-60细胞增殖,48 h后抑制50%细胞生长的药物浓度(IC50)为85 μg±25 μg.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25~400 μg /ml人参皂甙Rg1作用于HL-60细胞24-72 h后,呈剂量依赖性的将细胞阻滞于G1期,使G1期不能运行到S期,从而影响了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 并且在低于G0/G1期出现典型的凋亡峰.细胞形态学观察可见分裂细胞以及凋亡细胞.结论人参皂甙Rg1能够抑制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细胞的增殖,诱导G1期阻滞及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3种人白血病细胞株(人B淋巴细胞株Raji、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作为实验模型,用东亚钳蝎毒作为干预手段,观察其对人白血病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台盼蓝排染法细胞计数观察细胞生长,MTT法检测蝎毒对细胞的毒性、流式细胞术分析凋亡细胞。结果显示:蝎毒对Raji、HL-60、K5623种人白血病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和生长抑制作用,并且其作用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现对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二氢青蒿素诱导HL-60细胞凋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二氢青蒿素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台盼蓝染色法和MTT法测定二氢青蒿素对HL-60细胞存活的影响,吖啶橙/溴化乙啶(AO/EB)荧光双染色、DNA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分析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二氢青蒿素可抑制HL-60细胞存活,诱导HL-60细胞凋亡,同时降低HL-60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增加Bax蛋白和凋亡执行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的表达,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二氢青蒿素可诱导HL-60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对线粒体凋亡通路中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调控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雷公藤内酯醇体内外对HL-60细胞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PL)在体内外对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作用。方法运用MTT比色法检测TPL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TdT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TPL对HL-60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建立HL-60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观察经TPL治疗后的肿瘤抑制率。结果在体外,TPL对HL-60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在体内,TPL可抑制HL-60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生长,抑制率最高可达53.5%。结论TPL在体内外均可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7.
杨能  龙林梅  张庆青  唐丽华  梁中琴 《江苏医药》2013,39(10):1120-1123
目的 研究珍珠菜总黄酮(ZE4)对白血病HL-60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成功建立人白血病HL-60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移植瘤体积约100 mm3)后的30只裸鼠均分为五组:A、B、C组分别腹腔注射ZE4 100、200、400 mg/kg;D组注射环磷酰胺(CTX) 50 mg/kg;E组以生理盐水对照;每2天注射一次.21d后测量移植瘤大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细胞增殖抗原Ki-67和血管内皮细胞膜抗原CD34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E组比较,B和C组移植瘤生长明显抑制,抑瘤率分别可达51.32%和46.06%;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C组移植瘤中Ki-67和CD34的表达明显少于E组.结论 ZE4对白血病HL-60细胞裸鼠移植瘤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马氏珠母贝全脏器为原料提取的糖胺聚糖抗肿瘤的活性。方法用台盼蓝染色作活细胞计数,计算出药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观察马氏珠母贝糖胺聚糖对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的影响。结果马氏珠母贝糖胺聚糖在0.031~2.0g.L-1的不同浓度时,对HL-60细胞都有不同的抑制作用。且与5-氟脲嘧啶(5-Fu)合用,具有协同作用。结论马氏珠母贝全脏器提取物糖胺聚糖对HL-60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柑橘提取物诺必擂停对K562、HL-60细胞株增殖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柑橘提取物诺必擂停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HL-60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诺必擂停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电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诺必擂停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HL-60的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电镜下可见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表现。结论柑橘提取物诺必擂停能够明显抑制白血病细胞株K562、HL-60的体外增殖,其机制与诱导K562、HL-60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孤啡肽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为实验模型,应用MTT比色法、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FCM)等方法对孤啡肽诱导其凋亡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孤啡肽能显著抑制HL-60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_0/G_1期,细胞凋亡率增加,FCM DNA直方图上G_0/G_1峰前有明显的亚二倍体凋亡峰,表明孤啡肽能明显抑制HL-60细胞的生长,诱导其发生凋亡,且存在时间依赖性,而剂量依赖性不明显。结论孤啡肽对HL-60细胞有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高艳彬 《中国药业》2014,(16):45-46
目的 建立测定生血宝合剂中君药制何首乌的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为生血宝合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Waters alliance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Suntek 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0∶8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320 nm。结果 二苯乙烯苷在0.054 60~1.092 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9)。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定量准确、方法简便、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生血宝合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验证我院对住院患者不合理用药医嘱监测结果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结合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采用监测-培训-计划(MTP)干预模式,对我院2005~2007年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干预。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黑色警示医嘱的修改比例有显著提升,减少了潜在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MTP干预有助于医师重视PASS监测,提高黑色警示医嘱的修改率,防止发生用药差错。  相似文献   

14.
李强  赵斌  李媛 《齐鲁药事》2012,31(9):525-526,54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防风通圣丸中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醋酸-水(35∶4∶61);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室温。结果升麻素苷进样量在0.147 2~0.736 0μg之间,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进样量在0.134~0.670μg之间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 7、0.999 8);二者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8%和99.8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可用于防风通圣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糖灵颗粒中格列本脲(降血糖药)含量方法。方法用C18柱,甲醇-磷酸盐溶液为流动相;流量:1 mL· min-1;检测波长:300 nm。结果格列本脲在0.20—1.20μg·L-1内,线性关系良好,γ=0.9995,相对回收率为76.8%~79.3%,RSD=1.31%。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Showdomycin, a C-nucleoside antibiotic, was twice as toxic to L1210 murine leukemia cells as to murine bone narrow progenitor cells of the granulocyte-macrophage series. Its aglycone, maleimide, was equally toxic to both cell lines. Cysteine, adenosine and the potent nucleoside transport inhibitor 6-[(2-hydroxy-5-nitrobenzyl)thio]-9-β-d-ribofuranosylpurine (HNBMPR) reversed the early stages of toxicity of showdomycin to L1210 cells, but did not reduce the toxicity of maleimide. At cytotoxic concentrations, showdomycin progressively inactivated the nucleoside uptake system to completion. This inhibition of nucleoside uptake was reversed by cysteine under conditions where it reversed cytotoxicity. The binding of 6-[(4-nitrobenzyl)thio]-9-β-d-ribofuranosylpurine (NBMPR) by L1210 cells was also inhibited by showdomycin, indicating that the antibiotic inactivated the nucleoside transport site. The data suggest that the C-nucleoside structure confers some selectivity to the cytotoxic action of maleimide, directing it toward the nucleoside transport system of the tumor cell.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国汉族人血浆中miR-192、miR-206及miR-613的分布情况。方法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定116例健康受试者的miR-192、miR-206及miR-613的表达,外加cel-miR-39进行校正,分析不同受试者血浆中miR-192、miR-206及miR-613的表达差异。结果 116例受试者血浆中miR-192、miR-206、miR-613的相对表达量(△Ct)分别为14.01±4.19,17.63±4.42,19.77±4.68,miR-192在血浆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miR-206、miR-613(P<0.05);将3组数据分别按四分位数分组后,发现miR-192、miR-206、miR-613各四分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国人汉族人血浆中miR-192、miR-206和miR-613呈正态分布且这3种miRNAs在血浆中的分布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Ⅰ类抗脑缺血新药2-(α-羟基戊基)苯甲酸钾[potassium 2-(1-hydroxypentyl)-benzoate,dl-PHPB]反复给药对大鼠的毒性反应。方法SD大鼠,雌、雄各半,根据给药剂量分为10,30,90 mg/kg组及溶剂对照组,尾静脉反复给药30 d,停药后恢复期观察21 d。检测指标包括动物一般状况、体重、进食量、血液常规、血液生化、尿10项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等。结果 SD大鼠连续静脉注射dl-PHPB 30 d,可剂量依赖性地引起肝脏重轻度增加、血清球蛋白升高、凝血酶时间(TT)延长。30,90 mg/kg剂量组尿潜血阳性及90 mg/kg剂量组尿蛋白升高。这些改变停药后均可恢复。在90 mg/kg剂量、药物质量浓度为45 g/L时,可见明显的血管刺激性,恢复期结束时血管病变仍然存在,但已开始修复。结论SD大鼠静脉注射dl-PHPB 30 d,其无毒反应剂量为30 mg/kg(相当于药效剂量的10倍);90 mg/kg(相当于药效剂量的30倍)时可见轻度毒性反应,主要为可逆性的肝脏、肾脏损伤及血管刺激性。上述研究结果为dl-PHPB的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