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在体外能否诱导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通过贴壁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扩增,人参皂苷Rg1诱导分化,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RT-PCR检测细胞NGF 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贴壁法成功分离并可以在体外大量扩增。人参皂苷Rg1诱导72h后,部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35.57%±3.59%)转变为神经元样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NSE呈阳性,分化的神经元样细胞可能表达NGF mRNA。结论人参皂苷Rg1可以在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并且可能表达NGF mRNA。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音速波状蛋白(Shh)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定向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样细胞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扩增和鉴定人骨髓MSCs。采用不同诱导方案诱导MSCs向神经元和多巴胺能神经元样细胞定向转化后,进行抗神经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酪氨酸羟化酶(TH)和多巴胺转运体(DAT)等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并计算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实验组诱导后MSCs能分化为具有典型神经元形态的细胞,可见NSE、Nestin、GFAP、TH和DAT等神经细胞标志表达;对照组MSCs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上述特异性标志物表达均为阴性。实验2组(诱导方案含Shh)与1组(诱导方案不含Shh)的NSE、Nestin、GFAP阳性细胞百分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2组TH和DAT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实验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hh可促进MSCs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将成年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成年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进行体外扩增、纯化培养,对纯化后的MSCs,使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和神经培养添加剂N2进行诱导,使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结果:95.6%的MSCs出现形态改变,呈神经元样。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显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和神经干细胞标志物巢蛋白(nestin)阳性表达。结论体外MSCs可以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分离培养及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体外条件。方法:采用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1.077g·mL-1)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的骨髓中分离出MSCs进行体外扩增。收集第2代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表面标志。逐渐加入表皮生长因子(EGF)、β-巯基乙醇(BME)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MSCs向神经元细胞分化,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诱导后细胞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神经巢蛋白(nse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培养后的MSCs强表达CD29;较强表达CD44、CD166和CD105;不表达CD45、CD34和HLA-DR。诱导剂诱导后,MSCs分化为具有典型的神经元形态的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显示78%的细胞NSE表达阳性;大约51%细胞nsetin表达阳性;所有细胞GFAP均阴性表达。结论:成人MSCs在体外可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且具有较高的阳性分化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人胎盘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向多巴胺能样神经元分化的潜能,并优化诱导方案.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用表皮生长因子(EGF)+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B27添加剂和人音猬因子(SHH)+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8(FGF8)+forskolin+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分两个阶段对其进行诱导;免疫细胞化学先后检测干细胞标记nestin和CD133、成熟神经元标记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胶质细胞标记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多巴胺能神经元标记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Western blot验证诱导后TH蛋白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诱导前后多巴胺的分泌.结果 经第一阶段诱导后,细胞形成漂浮生长的神经球,nestin和CD133均呈阳性表达;第二阶段诱导后,出现明显的神经元样形态,NSE、GFAP和TH均阳性表达,Western blot也显示TH蛋白的表达,多巴胺分泌量相比诱导前明显增加(P<0.001).结论 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可分化为多巴胺能样神经元,可能成为帕金森病干细胞移植治疗新的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6.
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用中药绞股蓝诱导为神经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 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 (rMSC)分化为神经细胞。方法 用SD大鼠股骨骨髓细胞体外培养。用绞股蓝总甙加入无血清L DMEM诱导MSC分化为神经细胞。免疫细胞化学鉴定有神经元烯醇化酶 (NSE)、神经干细胞标志物巢蛋白 (nesti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的表达。结果 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扩增 5~ 2 2代 ,对照组不加任何诱导剂 ,MSC可分化为神经样细胞 (5 3 1%± 4 3% )。加入绞股蓝诱导剂诱导 1~ 5h ,MSC形态转变为典型的神经样细胞(90 0 %± 4 6 %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诱导出的神经样细胞 ,NSE、nestin、GFAP表达阳性。继续培养 12~ 19d ,5d后对照组所有细胞逐渐死亡。绞股蓝组持续诱导 12~ 19d后神经样细胞形态完好 ,大部分细胞变为圆形并聚集成团 ,NSE、nestin、GFAP表达阳性。如果换回正常培养液 ,神经样细胞可逆转回MSC并传代。结论 骨髓本身可能存在神经干细胞。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用中成药绞股蓝诱导可分化为多种形态的神经样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预诱导对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向多巴胺(DA)能神经元分化的影响。方法取雄性Wistar大鼠股骨和胫骨骨髓,进行MSCs的体外培养、传代扩增及纯化。bFGF预诱导24h后,依据加入的神经营养因子不同分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l)组、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组和GDNF+GMl组,以及对照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分别在预诱导第3d、7d进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计数NSE和TH阳性细胞数,并计算阳性细胞百分比。结果对照组见少量NSE阳性细胞。实验组于诱导第3d、7d见较多数量的NSE、TH阳性细胞,GFAP阴性。bFGF预诱导各组中GDNF+GMl组NSE、TH阳性细胞率最高,GDNF组次之,GMl组最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bF—GF预诱导不仅可明显促进GDNF、GMl诱导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表达神经元细胞标志物——NSE;还可促进MSCs向DA能神经元分化,表达DA能神经元标志物——TH。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成人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生物学特性及诱导为神经元样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Ficoll-Paque液(1.077×103g/L)从成人骨髓中分离BMSC,体外扩增,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丁酰基环腺苷酸(dbcAMP)为诱导剂,诱导期间观察细胞形态和数目的变化,并通过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巢蛋白(nes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此诱导条件下95%的细胞成为神经元样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这些细胞表达NSE、GFAP或nestin.结论bFGF和EGF、ATRA、dbcAMP能诱导成人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而且具有较高的阳性转化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嗅鞘细胞(OECs)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OECs MSCs共培养组和MSCs单独培养组,在7d和14d两时间点观察MSCs的分化情况。用p75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OECs细胞的纯度;用巢蛋白(nestin)、神经丝蛋白(NF)、微管相关蛋白2(MAP2)、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突触后膜致密区蛋白(PSD)等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已分化的细胞表型。结果体外培养的MSCs经OECs诱导后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这些细胞能够表达NF、MAP2和PSD等神经元标记物,而不表达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在培养7d,MSCs OECs7d组的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百分率与MSCs7d组比较有明显增高。在培养14d,MSCs OECs14d组的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百分率与MSCs14d组比较,也有明显增高。结论体外培养的嗅鞘细胞能够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GDNF和GM1体外联合诱导MSCs转化为多巴胺能(DA)神经元。探索体外诱导MSCs定向分化为DA能神经元的最佳条件。方法取雄性Wistar大鼠股骨和胫骨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取单个核细胞。进行MSCs的体外培养和传代扩增。采用贴壁培养法使MSCs得到纯化。依据加入的神经营养因子不同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GM1组、GDNF组、GDNF GM1组)。诱导过程中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分别在诱导第3天、第7天进行NSE、GFAP、TH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计数NSE和TH阳性细胞数,并计算阳性细胞百分比。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对照组可见少量NSE阳性细胞。各实验组比较发现,GDNF GM1组NSE阳性细胞率最高,GDNF组次之,GM1组最低。单独应用GDNF和GM1不能诱导MSCs表达TH,联合应用GDNF和GM1可诱导MSCs表达TH。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TH阳性表达增加。结论GDNF能够单独诱导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GM1不能单独诱导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但与GDNF联合,不仅可明显促进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而且部分细胞能够表达TH。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体外定向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 采用Ficoll Paque液 (10 77g/L)离心分离成人MSC ,体外扩增 ,分别采用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和叔丁对甲氧酚 (BHA)或硫代甘油等试剂的无血清DMEM诱导MSC分化为神经元。免疫组化鉴定神经元烯醇化酶 (NSE)、神经丝蛋白 (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巢蛋白 (nestin)的表达。结果 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扩增原代可获得 5× 10 5,10代可获得 2× 10 10 个细胞。加入bFGF和BHA等诱导剂或硫代甘油诱导后 ,MSC胞体收缩 ,突起伸出 ;免疫组化显示诱导出的神经元样细胞NSE、NF、nestin表达阳性 ,GFAP阴性。结论 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猫骨髓分离培养、诱导分化神经干细胞的可行性。方法无菌条件下行骨穿,梯度密度离心获取猫骨髓基质细胞,以“神经干细胞培养基”培养,用分化诱导因子进行体外培养和诱导分化。结果猫骨髓基质细胞在相应培养条件下能在体外培养中增殖、分化,克隆形成细胞球(或称“神经球”),这些细胞球能表达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nestin,而且能进一步诱导分化出胶质样细胞和神经元样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可见有胶质源性纤维酸性蛋白抗体(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抗原表达。结论猫骨髓基质细胞在一定条件诱导下可分化成神经胶质样和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13.
背景: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可诱导分化为神经样细胞,但在培养过程中发现干细胞增殖的数量不足。 目的:为了获得足够数量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观察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混合培养的生长情况及经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的分化情况。 方法:将两个不同胎盘来源的羊膜分离培养、混合,采用细胞分离和培养技术获取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分离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后传代培养,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分化。当细胞传至第3代时,随机取培养的6份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半量)为A组,6份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半量)为B组,将A、B组各剩余的半量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混合为C组。3组细胞浓度均为1.0×107 L-1。以活细胞计数和MTT比色法比较3组细胞扩增数量,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神经胶质细胞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巢蛋白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混合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之间有互相促增殖的作用。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较强的可朔性,经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可表达神经胶质细胞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巢蛋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条件及其体内修复大鼠帕金森模型的潜能。方法为了能够更好修复大鼠单侧下丘脑-黑质部位注射6-OHDA所造成的功能毁损,我们从SD大鼠中提取了rMSCs。首先利用中药麝香多肽-1诱导rMSCs在体外无血清培养基中扩增并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然后移植到单侧纹状体区DA耗竭的大鼠模型中。结果加入麝香多肽-1后2 h,细胞开始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细胞团呈NSE及NF-H阳性。移植后动物模型较对照组有明显的功能改善(P<0.001),表现为25只实验鼠阿普吗啡诱导的旋转减轻,平均持续56 d。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证实大量来自rMSCs的细胞在移植带存活并可迁移到距损伤处5 mm的部位,通过检测多巴胺能神经元特异性标志TH发现大约50%~55%细胞继续向多巴胺能神经元方向分化。结论以上发现说明rMSCs来源的细胞移植到大鼠纹状体区后能够存活、迁移、并自发向多巴胺分泌细胞分化,并能修复源自于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 采用Percoll分离液离心分离hMSCs,体外扩增,分别采用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2-巯基乙醇(2-ME)等无血清DMEM诱导hMSCs分化为神经元。免疫组化鉴定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结果 hMSCs在体外扩增传至5代后,流式细胞仪显示99.5%,97.8%,98.8%hMSCs表面抗原CD29、CD44、CD90表达阳性。接种到12孔板,3d后加入bFGF和2-ME联合或2-ME单种诱导剂诱导后,hMSCs胞体收缩,突起伸出;免疫组化显示诱导出的神经元样细胞NSE、NF表达阳性,GFAP阴性。结论 成人骨髓间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6-羟基多巴(6-OHDA)帕金森病(PD)大鼠纹状体提取液在体外对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 建立单侧(右侧)PD大鼠模型,分别配制成毁损侧纹状体诱导液(L-SC)和未毁损侧纹状体诱导液(I-SC).三代BMSCs培养至第3天进行试验.诱导组分别取L-SC和I-SC培养BMSCs,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和细胞形态变化;48 h后收集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细胞表面神经标记物巢蛋白(nestin)、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酪氨酸羟化酶(TH),计数阳性率.另取部分BMSCs分别在含血清培养液(Ser-C)和无血清培养液(F-SerC)中培养,设为对照组.结果 镜下观察,L-SC组和I-SC组BMSCs部分脱落,仍然贴壁的细胞失去原有外观,有的细胞具有突起样结构.Ser-C组BMSCs生长良好,F-SerC组中的BMSCs则不能继续贴壁生长.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Ser-C组仅GFAP有阳性表达.诱导后,L-SC诱导组nestin和GFAP阳性率明显升高,I-SC诱导组NSE和GFAP阳性率明显升高,其中GFAP阳性率与Ser-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SC诱导组与I-SC诱导组之间GFAP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无TH表达.结论 PD大鼠纹状体提取液可以引起BMSCs形态学改变.与Ser-C相比,诱导后GFAP阳性细胞显著增多,同时出现nestin和NSE阳性细胞.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成年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不同的方法,寻找它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最佳条件。方法 取纯度较高的BMSCs,通过不同的神经营养因子诱导法和抗氧化剂诱导法,进行抗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相应的阳性细胞数。结果 诱导第3天A组(EGF:表皮生长因子,b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A:全反式维甲酸),B组(GDNF: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C组(EGF,bFGF,GDNF,BDNF和RA)的Nestin阳性细胞数较多,其中以C组最多,而D组(抗氧化剂)Nestin阳性细胞数少于前三组。A,B,C组的NSE,GFAP染色阳性细胞数较D组少,但D组有部分细胞发生死亡。诱导第7天A,B,C组的NSE,GFAP阳性细胞数较第3天时明显增多,C组最多,B组其次,Nestin阳性细胞数比例较第3天时明显减少。而D组的NSE,GFAP阳性细胞数少于其第3天时;C组诱导成神经细胞比例较高,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极少或无阳性细胞。此外,神经营养因子诱导法生成神经样细胞的比例都多于胶质样细胞。结论 抗氧化剂诱导法分化诱导快,而神经营养因子诱导法分化诱导效率高,诱导后细胞生长状态明显好于前者,各种神经营养因子联合作用影响BMSCs的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质中多潜能成年祖细胞(muhipotent adult progenitoi-cells or MAPCs)的体外培养与神经分化的方法,观察其增殖和分化特点。方法:采用Ficoll-Paque液(1.077g/L)和免疫微磁珠从大鼠双侧股骨和胫骨骨髓中分离与纯化出多潜能成年祖细胞,体外扩增,分别采用含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成纤维生长因子-8(FGF-8)等试剂的无血清L-DMEM诱导MAPC分化为神经元。应用免疫荧光化学技术和RT-PCR等方法对分化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多潜能成年祖细胞在休外扩增可超过50代,细胞形态和神经分化能力没有发生变化。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的诱导下,MAPC形态转变为典型的神经样细胞,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阳性。继续用BDNF、FGF-8持续诱导,MAPC可分化为更加成熟的神经样细胞,微管相关蛋白-2(MAP-2)表达阳性;RT-PCR显示诱导出的神经样细胞,酪氨酸羟化酶(TH)、多巴胺β-羟化酶(DBH)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建立了多潜能成年祖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条件,探索了多潜能成年祖细胞部分生物学特性,多潜能成年祖细胞在体外可以持续增殖并可诱导分化为较成熟的神经元样细胞,它可为多潜能成年祖细胞的临床应用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