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利用压电换能器等效电路网络分析法,以环氧树脂为缓冲层(粘接层)的X-切LN/Hg2Br2声光器件计算了换能器的规一化电输入阻抗|Zi|随规一化频率f/f0,的变化关系,绘出了|Zi|-f/f0关系立体图。得出器件的输入阻抗是射频频率复杂的复数函数及在不同频率段分别呈现感抗和容抗的特性。给出了器件的规一化输入阻抗|Zi|在阻抗Smith圆图上随f/f0变化的轨迹,作为器件性能测试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综述以Mason等效电路为基础的计算声光器件中压电换能器频率响应的理论,它对于声光器件中换能器的设计和性能测试是极重要的.本文将应用此理论对目前最重要的两种声光器件(36°Y切LN/PM和X切LN/TeO_2)以及各种镀层材料和厚度计算换能器捐耗TL随相对频率f/f_0的变化关系,由此可确定各镀层的厚度和器件的换能器带宽.本文还给出这两种器件的电输入阻抗Z_1在阻抗园图上随f/f_0变化的轨迹,它可作为器件性能测试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准确表征Love波器件的质点位移和色散关系,提出了一种Love波器件三维建模方案。在Love波器件的三维建模中,该方案用有限数量单元去逼近实际Love波器件的真实物理结构和叉指换能器、波导层等实际载荷工况。通过一个压电基片材料为128°YX-LiNbO3,金属叉指换能器为Al电极,波导层材料为ZnO薄膜的Love波器件三维模型实验,验证了该Love波器件建模方案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在49~51 MHz的频率范围内,Love波模态声波的频率为49.072 MHz、49.295 MHz、49.607 MHz和50.062 MHz。在这4个频率处Love波仅存在X方向质点位移的变化,Y和Z方向的质点位移都为0。器件的色散关系为随着角频率增大,Love波的速度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4.
复镜像法分析探地雷达天线阻抗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保证探地雷达天线与发射系统的良好匹配,文中采用复镜像法分析了贴地偶极天线阻抗在加载和未加载的情况下,天线阻抗随频率和地下媒质参数的变化特性。发现在300MHz到600MHz的高频情况下,天线的输入阻抗随着地下媒质的介电常数(εr=2~10)的变化较大,随媒质电导率(σ=0.0001~0.05S/m)的变化较小;在采用分布加载之后,天线的输入阻抗随着地下媒质介电常数的变化量与未加载时基本相同,但天线的频带却得到较大地加宽。  相似文献   

5.
基于压电双晶片本构方程,采用机电耦合系数的一种新的“更为合理的定义方法,分析了动态情况下悬臂梁式双晶片执行器或换能器的机电耦合特性,仿真了分析了机电耦合特性与器件材料,几何尺寸以及信号频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机电耦合系数随双晶片几何尺寸及信号频率起伏变化,起伏幅度随信号频率的增大而减小,随双晶片长度厚度比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结构中ZnSe薄膜电致发光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子束蒸发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的ITO/SiO2/ZnSe/SiO2/Al薄膜电致(TFEL)发光器件。在交流电压驱动下,其有2个发光峰,分别位于466nm和560nm。通过研究器件(PL)激发(PLE)谱、光致发光、EL发光以及EL发光强度随驱动电压和频率的变化发现,器件的发光来源于ZnSe的带边发射和自激活发光中心。器件的发光机理与一般的无机电致发光有所不同。这里,SiO2作为电子加速层,ZnSe作为发光层,电子在SiO2层中的高电场作用下被加速到很高的能量,然后直接碰撞激发ZnSe分子使其发光。这种发光现象被称为固态类阴极发光。  相似文献   

7.
文摘选辑     
(一)声表面波技术292 用兰姆波延迟线振荡器的频率调制器——Toda,K.:Jpn.J.Appl.Phys.Svppl.1984:23(23-1)162-4叙述用于频率调制的兰姆波器件,它由制作在压电薄膜上的两对叉指换能器和一个电极组成,每个换能器都在各自的反面有一个反电极.器件的振荡频率随加入中间电极的电信号振幅而线性变化.介绍了频率调制器的工作原理,并作了包括电压-频率关系和频率特性的实验论证.  相似文献   

8.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TiO2作为空穴缓冲层.在结构为ITO/TiO2/NPB/Alq/LiF/A1的器件中,改善了器件的发光效率。研究了TiO2厚度对器件发光特性的影响。在电流密度为100mA/cm^3时,有缓冲层的器件发光效率为5cd/A,而没有缓冲层的器件发光效率为3.45cd/A,有TiO2缓冲层的器件发光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控制单脉冲能量为350mJ,脉冲频率为5Hz,控制合适的基底温度,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出Bi2Ti2O7薄膜材料. 结果发现,SiO2基底温度控制在500~600℃,均能获得纯的Bi2Ti2O7薄膜. 其介电常数约18.2左右,随频率变化比较稳定,介电损耗约0.015左右,并且在紫外波段200~450nm有着较强的紫外吸收能力,有望在微电子器件中获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使用薄隧道氧化层浮栅器件逐渐成为在电可擦除稳定的存储器中一个标准[1],根据E~2PROM工艺特点,本文着重分析了E/W后学元开启电压和E/W时间。E/W电压、隧道扎面积的关系。给出了开发和研究E~2ROM器件模型的工艺评价用PCM及常规用PCM的测试结果,为E~2PROM的工艺开发和实现提供有力的帮助。根据浮栅E~2PROM的物理模型[2],建立了存储单元的阈值电压模型,利用该模型研究了存储单元E/W后同值电压与物理尺寸、E/W电压、E/W时间的关系。通过对这一关系更深入的认识,一方面在单元设计上有利于了解不同类型的E~2PROM,为减小器件尺寸以及今后开发业微米的设计规则作准备;另一方面,在工艺上建立一个准确的单元添件参数模型,得到各层次各关键工序的工艺评价参数,为制造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存储单元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应用脉宽为4.5 ns,波长为532 nm的激光脉冲,用Z-扫描方法研究了金属簇合物cis-Cp*2Mo2S4Cu2I2.(CH2CI2)2/CH2CI2溶液的非线性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非线性折射主要来源于三阶光学非线性折射和非线性吸收引起的瞬态热致非线性折射.  相似文献   

12.
13.
速度与激情2     
何剑岭 《视听技术》2003,(11):81-82
2001年推出的《速度与激情》是当年票房的黑马,时尚跑车、帅哥美女、快节奏的剧情,赢得了众多年轻观众,也捧红了猛男范·迪赛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双层锰酸盐La2-2xCa1 2xMn2O7(0.5≤x≤1.0)与La2-2xSr1 2xMn2O7(0.45≤x≤0.60)的结构及物理性质。低温下,在0.6≤x≤0.75的样品中La2-2xCa1 2xMn2O7系统显示出电荷轨道有序化。温度低于160K时,在x=0.6的材料中观察到了因电荷有序态和铁磁态互相竞争而导致的微观  相似文献   

15.
Lasing at 1.3 μ upon flash photolysis of 2-2-2 tri-fluoroethyliodide, CF3CH2I, has been observed on the2P_{1/2}-2P_{3/2}magnetic dipole allowed transition of atomic iodine. Using an 800-J flash, a maximum peak power output of approximately 108 W for 10-μs duration at half-maximum intensity was obtained with a pressure of 17 torr CF3CH2I.  相似文献   

16.
常循环码是一类重要的纠错码,本文基于(xn -1)在 F2[x]上的分解,探讨了环 R= F2+ uF2+ u2 F2上任意长度的(1+λu)常循环码的极小生成元集(λ为R上的单位)。通过分析该环上循环码和常循环码的置换等价性,得到了该环上码长为奇数及码长 N≡2(mod 4)时(1+ u2)常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和极小生成元集。  相似文献   

17.
Three methods were used to introduce flux-pinning centers into Bi2Sr2CaCu2Ox (Bi-2212) and TlBa2Ca2Cu3Ox (Tl-1223) samples. It was found that carbon induced local decomposition, that nanosized Al2O3 additions created stable reaction products, and that second phases could be isolated in Tl-1223 during synthesis. Each of these defects enhanced flux pinning and was of most benefit at temperatures ≤ 35K.  相似文献   

18.
氟氧化物玻璃陶瓷综合了传统激光晶体和激光玻璃的优点,是近年来激光材料研究的新热点。我们制备了掺杂Er离子的SiO2-Al2O3-PbF2-ZnF2玻璃陶瓷材料,并对其显微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20.
Three phase assemblages were used to produce Bi2Sr2CaCu2Ox (2212) during sintering: a mixture of 20% Ca-rich 2212+80%2212, partially synthesized 2212, and Bi2Sr2CuOx (2201)+(1/2 Ca2 CuO3+1/2 CuO) (denoted 0011). The mixture of 2201+0011 produced highly pure 2212 within 50 h of heating in air at ≈850°C. Ag tubes were filled with a mixture of 2201+0011 and worked into tapes by a powder-in-tube process. Heat treatments produced microstructures consisting of small, highly textured 2212 grains. Tc values were ≈70K. Transport Jc values at 4.2K were ≈104 A/c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