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减压深拔减五线经酮苯脱蜡脱油、白土精制生产微晶蜡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和工业应用.结果表明生产过程操作平稳,过滤速度较快,脱蜡油和粗蜡的平均收率可达到78.24%.微晶蜡产品质量符合SH/T 0013-1999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
以沈北/大庆减压渣油为原料,进行了近临界丙烷脱沥青结合酮苯脱蜡脱油制备微晶蜡的小试和中试研究。在近临界条件下,减压渣油经丙烷脱沥青,所得轻脱沥青油收率为30%左右,残炭1.0%,胶质质量分数4.0%,轻脱沥青油是生产高滴熔点微晶蜡的良好原料。轻脱沥青油经酮苯一段脱蜡、两段脱油或三段脱油可得粗微晶蜡,白土精制得微晶蜡产品。控制不同的脱油温度条件,可生产滴熔点不同的微晶蜡,分别满足80~90号微晶蜡规格要求。  相似文献   

3.
中国石化荆门分公司酮苯车间有轻、重两套装置。轻套采用一段脱蜡、两段脱油正序工艺,主要加工减二线、减三线等轻质原料;重套采用三段脱油、一段脱蜡反序工艺,主要加工轻脱料、减四线等重质原料,生产低含油微晶蜡。以前,轻套也曾多次加工过重质原料,微晶蜡含油控制指标为3%。但蜡含油不易控制,且蜡收率较低,一般在16%以下。  相似文献   

4.
酮苯反序三段脱油工艺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 言荆门石油化工总厂重套酮苯脱油脱蜡装置原设计为二段脱油、一段脱蜡的反序流程。试运转时,生产的微晶蜡含油量可稳定在2%,最低达1.5%。由于要求提供出口的微晶蜡含油量不大于1%,原设计的二段脱油流程不能满足要求。针对这一问题,在轻套酮苯脱蜡脱油装置上作了三段脱油加工轻脱油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三段脱油工艺能生产出油含量<1%的微晶蜡。据此对重套酮苯脱油脱蜡装置进行三段脱油改造,由中石化北京设计院进行设计。1993年施工改造完毕后,于1996年4月第一次开工试生产。此后经历了几次开停工,终于…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石化高桥分公司3号酮苯脱蜡装置加工的减二线和减五线蜡下油为原料,分别采用低温发汗和酮苯脱蜡脱油试验的方法,从轻馏分(减二线)的蜡下油中,得到了固态烃化学组成以正构烷烃为主的低熔点石蜡,从重馏分(减五线)的蜡下油中,得到了固态烃化学组成以大量的环烷烃和异构烷烃为主的低熔点微晶蜡。对低熔点石蜡分析结果表明,该石蜡具有吸热温度范围窄、吸热量高、相变温度和峰顶温度适中等特点,可以开发为相变石蜡产品。同时,低熔点微晶蜡的化学组成较好地解释了一直以来工业生产中一段脱蜡二段脱油工艺"对轻馏分效果好,而对重馏分效果差"的现象,为今后生产高熔点、低含油量石蜡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试生产,考察减四线馏分油通过酮苯脱蜡工艺生产高熔点石蜡的可行性。试生产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溶剂比例、提高结晶终温、调整过滤机运行等一系列操作,酮苯装置可以加工减四线馏分油,并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脱油蜡。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脱蜡助剂的相关性质、该脱蜡助剂在酮苯脱蜡装置试验的条件及过程,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和今后使用脱蜡助剂的一些建议。试验结果表明,酮苯脱蜡装置应用该脱蜡助剂能提高减四线去蜡油收率,降低减四线脱油蜡的油含量。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酮苯脱蜡脱油装置在微晶蜡生产过程中的过滤速度,在工业装置上采用助滤剂SM-40进行了应用试验。结果表明,SM-40可以使脱蜡段和脱油段过滤机的过滤速度分别提高26.6%和23.1%,从而使装置处理能力提高26.6%;添加助滤剂SM-40对脱蜡油的质量无影响,但可使其收率提高1.9个百分点,并使微晶蜡提高一个牌号,对提高装置的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树华  王鑫华 《润滑油》2009,24(6):47-52
通过对中国石油人连石化分公司加氧裂化尾油进行酮苯脱蜡试验,考察了加氧裂化尾油通过酮苯脱蜡工艺生产石蜡及高品质基础油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经适当的工艺调整,加氢裂化尾油可以通过酮苯脱蜡脱油得到质量较好的脱蜡油和脱油蜡,脱蜡油可作为润滑油基础油的优良调合组分.  相似文献   

10.
助滤剂SM—40在酮装置微晶蜡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酮苯脱蜡脱油装置晶蜡生产过程中应用助滤剂SM-40,可以使脱蜡段和脱油段过滤机的过滤速度分别提高26.6%,和23.1%,从而使装置处理能力提高26.6%,添加助滤剂SM-40对脱蜡油的质量无影响,但可使其收率提高1.9个百分点,并使微晶蜡提高一个牌号,对提高装置的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RG—1/RJW—2微晶蜡一段串联加氢工艺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叙述微晶蜡一段串联加氢工艺工业装置改造后的技术特点,RG-1保护剂与RJW-2催化剂的匹配技术及其预处理措施。讨论两次工业标定的工艺条件、产品质量及原料性质变化等影响因素、利用RG-1/RJW-2催化剂匹配使用技术的微晶蜡一段串联加氢工艺,可以生产优级品微晶蜡、橡胶防护蜡、口香糖专用蜡及化妆品用蜡等产品,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摘要:介绍了FV-10石蜡加氢精制催化剂石蜡及微晶蜡加氢试验情况,表明FV-10催化剂具有较高活性和稳定性,其性能优于FV-1催化剂和481-2B催化剂,可用于食品石蜡和白色食品级微晶蜡生产。FV-10催化剂已在三套工业装置上应用,装置运转平稳,产品质量合格,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微晶蜡原料相对分子质量大、稠环芳烃含量高、加氢精制难度大的特点,通过优化催化剂载体的制备方法和活性金属的负载方式,开发了一种能适应较高空速的微晶蜡加氢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孔体积和孔径大、表面酸性适宜、活性组分分散性好等特点。在小型加氢装置上对催化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较高空速下,该催化剂的微晶蜡加氢活性高于国内同类催化剂,且活性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4.
采用冷柱头进样的高温气相色谱技术,建立了测定高滴熔点微晶蜡中正构和非正构烃类含量及碳数分布的方法。对滴熔点在90℃以下的微晶蜡进行测定。实验表明,使用大口径高温毛细管柱可以分析碳数在72以下的微晶蜡。方法快速,准确,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5.
柱头进样气相色谱法测定石蜡、微晶蜡的组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柱头进样的高温气相色谱技术,建立了测定石蜡和微晶蜡中正、异构烷烃含量及相应的碳数分布的方法。首先采用当前基线积分得到正、异构烷烃的总量,再从中扣除由谷谷积分所得正构烷烃部分而得到异构烷烃含量的方法进行各碳数正、异构烷烃含量的计算。石蜡组成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在±3%以内,微晶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6%以内。并与分子筛吸附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有很好的一致性。本方法适用范围广,信息量大,同时具有分析速度快,准确度、精密度高等特点,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钢丝绳表面脂和麻芯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爱玲 《润滑油》2004,19(6):41-44
通过实验室的筛选和对比,确定以90BS为基础油,以蜡下油作为稠化剂,附以微晶蜡作为辅助稠化剂,以粘附剂、防锈剂为主要添加剂的钢丝绳表面脂和麻芯脂配方组成。所研制的润滑脂经过实验室全分析以及实际使用考察后,证明符合SH0387-92和SH0388-92的规格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发挥南阳原油微晶蜡含量高的资源优势,最大限度生产高附加值微晶蜡产品,南阳石蜡精细化工厂将以生产催化裂化原料为主要目的产品的0.15 Mt/a超临界丁烷脱沥青装置改造为0.18 Mt/a丙烷脱沥青装置,改造采用脱沥青油二段抽提-沉降工艺,核心设备抽提塔应用清华大学开发的溶剂脱沥青高效萃取塔,几年来,装置运行安全平稳,产品轻、重脱沥青油的收率高且质量好,剂耗、装置能耗等技术经济指标均较理想.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剂法分离并提纯了120BS加氢光亮油中的絮状物,测定了絮状物和脱絮状物光亮油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模拟蒸馏曲线,采用气相色谱和核磁共振分析了絮状物的组成。结果表明:含絮状物120BS加氢光亮油中絮状物的质量分数为0.05%,絮状物对光亮油的性质基本没有影响,但对其外观影响较大;与脱絮状物光亮油相比,絮状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高,相同馏出温度时馏出量小;絮状物含有质量分数为20.2%的正构烷烃,其余组分为具有一定异构化程度的异构烷烃和环烷烃;絮状物既含有凝点很高的高碳数正构烷烃、异构化程度较低的异构烷烃和环烷烃,又含有凝点略低、具有一定异构化程度的链烷烃和环烷烃。在宏观上,絮状物是微晶蜡和轻脱沥青油的蜡下油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19.
采用分子筛4次吸附的方法测定微晶蜡的正、异构烷烃含量,并与气相色谱法的结果对比,其一致性较好。本方法所用仪器简单,操作简便,数据重复性较好,相对标准偏差在±5.9%以内,实用性较强,具有推广价值。结合前文所建立的分子筛吸附测定石蜡中正、异构烷烃含量的方法,可实现石蜡、混晶蜡和微晶蜡中正、异构烷烃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南阳石蜡精细化工厂生产微晶蜡的酮苯脱油装置,采用了多项节能新措施,如热蜡循环工艺、用回收溶剂加热原料、用滤液冷却原料、采用滤液循环工艺来降低新鲜溶剂比、提高混合溶剂中甲苯的含量以及优化工艺操作参数等.这些措施的采用使装置综合能耗大幅下降,下降约1200 MJ/t,装置运行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