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提高新疆冰川细菌Serratia sp.A29-2的低温蛋白酶产酶活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其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其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蛋白胨15.0 g/L、酵母粉5.0 g/L、麦芽糖10.0 g/L、CaCl20.5 g/L。最优发酵条件是:温度22℃,pH值7.0,时间60 h,NaCl质量分数1.0%。以优化培养基为基础,在最适发酵条件下,菌株Serratia sp.A29-2产低温蛋白酶酶活可达54.25 U/mL,是初始酶活的1.93倍。  相似文献   

2.
一株低温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与产酶发酵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无锡惠山采集的土样中筛选得到一株产低温脂肪酶的细菌,经形态和16S rDNA序列鉴定,命名为Serratia marcescens SYBC Y-R.利用合成培养基初步确定摇瓶发酵产脂肪酶的最适碳源为乳糖(质量浓度2.5 g/L),最适氮源为氯化铵(质量浓度1.5 g/L),钙离子明显地促进了该菌发酵产脂肪酶.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葡糖醋杆菌(Gluconacetobacter)J2-1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的产量,采用静态发酵方式,利用单因素试验对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乙醇、有机酸及无机盐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选取葡萄糖、MgSO4·7H2O和酵母粉添加量进行正交试验优化。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最优组分为:葡萄糖80 g/L、酵母粉18 g/L、乙醇2%(V/V)、Na2HPO4·12H2O 3 g/L、乳酸2 g/L、MgSO4·7H2O 0.4 g/L。在此优化发酵培养基条件下,葡糖醋杆菌J2-1静态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产量达到9.34 g/L,是优化前的1.89倍。  相似文献   

4.
对一株产碱性蛋白酶海洋弧菌(Vibrio sp.pro1)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碳源、无机氮源、pH值、温度、装液量、接种量等对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培养基最佳组成为蛋白胨5.0g/L,酵母膏1.0g/L,硝酸钾0.6g/L,氯化镁4.0g/L。摇瓶培养的最佳条件为初始pH值为8.5,发酵温度33℃,装液量40.0mL,接种量2.0mL,优化后产酶量提高了6.3倍。  相似文献   

5.
对一株产碱性蛋白酶海洋弧菌(Vibrio sp.prol)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碳源、无机氮源、pH值、温度、装液量、接种量等对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培养基最佳组成为蛋白胨5.0g/L,酵母膏1.0g/L,硝酸钾0.6g/L,氯化镁4.0g/L.摇瓶培养的最佳条件为初始pH值为8.5,发酵温度33℃,装液量40.0mL,接种量2.0mL,优化后产酶量提高了6.3倍.  相似文献   

6.
对高产木聚糖酶黑曲霉mAn-1的液体发酵工艺进行优化,以提高其生产木聚糖酶的能力.采用单因素轮换试验分别优选出最适碳源种类和氮源种类,通过2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产酶的8个培养基组成成分进行效应评价,选择具有显著效应的2个因素,并确定出最适培养基组成:玉米芯粉25g/L,麸皮粉25g/L,NH4NO35g/L,KCl 0.5g/L,K2HPO4lg/L,MgSO4·7H2O 0.5g/L,微量元素液10mL,吐温-8010mL,CaCO320g:采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出接种种龄、接种量和装液量的最佳值分别为49.3h、14.38mL、138mL.以优化后的工艺进行发酵,黑曲霉mAn-1的木聚糖酶活力可达8244U/mL.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响应面分析对耐热β-葡聚糖酶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适发酵培养基组成为大麦粉43.48g/L、豆粉34.40g/L、Na Cl 2.4g/L、磷酸二氢钾2.4g/L和磷酸氢二钾12.5g/L;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发酵产β-葡聚糖酶的量为(110±2.67)U/m L,比初始发酵培养基提高了11%。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中的碳源和氮源是廉价的大麦粉和豆粉,大大降低了β-葡聚糖酶的生产成本,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生物量与卡拉胶酶活为指标,研究发酵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对菌株ASY5产卡拉胶酶的影响,优化菌株Pseudoalteromonas carrageenovora ASY5产卡拉胶酶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以提高卡拉胶酶的产量。结果表明,最优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卡拉胶5 g/L,胰蛋白胨5 g/L,Na Cl 20 g/L,Ca Cl_20.2 g/L,Na H_2PO_4·2H_2O 1.3 g/L,Na_2HPO_4·12H_2O3.8 g/L,温度18℃,初始p H为6.5,接种量2%,装液量70 m L。在优化工艺条件下,菌株ASY5的生物量和卡拉胶酶活比初始条件分别提高了80.4%和52.2%,菌株ASY5发酵产卡拉胶酶的能力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9.
解淀粉芽孢杆菌PB6可以生产胞外多糖,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对其进行发酵优化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最优发酵培养基:蔗糖浓度400g/L、酵母粉2.5g/L、Na Cl 10g/L、p H7.0;发酵条件为:接种量4%、温度30℃、转速150r/min、发酵时间26h。在此条件下发酵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胞外多糖的产量可高达104.37g/L。  相似文献   

10.
植物乳杆菌ZJ316高密度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ZJ316为研究对象,在MRS液体培养基的基础上,以吸光度值(OD600 nm值)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其高密度发酵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L. plantarum ZJ316高密度发酵的最优培养基组成为蔗糖43 g/L、玉米浆干粉60 g/L、Na2HPO4-柠檬酸0.12 mol/L、MgSO4·7H2O 0.20 g/L、MnSO4·H2O 0.10 g/L、吐温80 1 mL/L;最优发酵条件为接种量4%、发酵温度30 ℃、初始pH值6.5。在此优化条件下,采用发酵罐静置发酵24 h,植物乳杆菌ZJ316的OD600 nm值为5.13,活菌数可达8.01×109 CFU/mL,较优化前分别提高1.65倍、3.44倍。  相似文献   

11.
应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鉴定了从腐烂蓝藻中分离得到的一株细菌,利用液态发酵法探讨了碳、氮源等对其发酵产蛋白酶的影响并研究了其部分酶学性质.结果表明,该菌可归入沙雷氏菌属,定名为Serratia marcescens SYBC YH,其最适碳源为果糖、葡萄糖、羽毛粉或玉米粉,最适氮源为玉米浆粉、酵母膏和牛肉膏;该菌还可以蓝藻为唯一氮源发酵产耐有机溶剂蛋白酶.该酶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为7.0.  相似文献   

12.
从大学食堂污水中筛选出1 株高产蛋白酶菌株CL-10,通过生理生化实验以及16S rRNA测序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以廉价菜籽粕为氮源,以蛋白酶活力为指标,通过对培养基成分单因素试验探讨不同因素对发酵产蛋白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菜籽粕、玉米粉、麸皮的含量。结果表明:最优产酶条件为菜籽粕质量分数6.1%、玉米粉质量分数4.4%、麸皮质量分数3.2%、吐温20体积分数0.7%、ZnSO4·7H2O质量分数0.2%,在此条件下,蛋白酶活力的验证值为6 385.1 U/mL,相比基础发酵培养基酶活力提高了1.35 倍,平均氮源成本降低了54.6%。该工艺具有酶活高、成本低、操作简单的特点,为蛋白酶的生产和菜籽粕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液体发酵生产中性蛋白酶的能力,采用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PB)试验筛选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其最佳配比,提高米曲霉液体发酵生产中性蛋白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米曲霉液体发酵生产中性蛋白酶的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分别为玉米粉、牛肉膏和氯化钙,发酵的最优条件为玉米粉添加量17 g/L,牛肉膏添加量10 g/L,氯化钙添加量0.04 g/L,接种量5%,装液量60 mL/250 mL,于30 ℃条件下发酵84 h。在此优化条件下,产生的中性蛋白酶活性从最初的21.4 U/mL提高至110.5 U/mL。  相似文献   

14.
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了嗜热棉毛菌CAU44利用农业废弃物固体发酵产木聚糖酶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发酵产酶的最佳碳源为玉米芯和麦麸以4∶6混合的复合碳源,最佳氮源为(NH4)2SO4,最佳水分含量为80%,培养基最佳初始pH为4.0,最佳表面活性剂及添加量为0.5%的Tween-60。在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下50℃培养7d,嗜热棉毛菌CAU44产木聚糖酶的酶活力最高,达到20343U/g干基碳源,为目前国内报道的最高值。因此,嗜热棉毛菌CAU44在利用农业废弃物固体发酵产木聚糖酶方面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对蜜环菌(Amillariella mellea)产漆酶的发酵条件作了研究。结果表明蜜环菌产漆酶的最佳培养基成分为:玉米粉30g/L,豆粕12g/L,微量元素混合液40mL/L,C/N2.5,吐温801g/L,木屑0.01g/L,CuSO4·5H2O0.05mmol/L。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5.0,培养基装量为250mL三角瓶中35mL培养液,25℃条件下振荡培养(180r/min)18d。  相似文献   

16.
毕静 《食品科学》2012,33(15):266-269
选用魔芋粉作为碳源,豆饼粉和谷氨酸钠作为氮源物质,对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并进行模型验证和5L发酵罐生产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g/L,5L发酵罐)为魔芋粉12、豆饼粉15、酵母粉5、NaCl 84.4、谷氨酸钠3.11、K2HPO4 1.5、MgSO4 0.3、Na2CO3 10,起始pH 9.5~10.0,碱性β-甘露聚糖酶活力最高可达到2610.1U/mL。  相似文献   

17.
一株毛霉菌产脂肪酶特性及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观察了一株产脂肪酶毛霉(Mucor sp.)菌株在橄榄油罗丹明B鉴定平板上的菌落形态,对其产脂肪酶进行了酶学特性研究,并探讨了该菌株产脂肪酶的发酵条件,优化了产酶发酵培养基和产酶发酵条件,得出了该菌产酶的最佳发酵条件为以1%全脂大豆粉为氮源,1%玉米浆为碳源,添加0.5%橄榄油和0.1% Tween-80,控制起始pH值为6.0.  相似文献   

18.
地衣芽孢杆菌固体发酵培养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麦麸含量、加水量、碳源、氮源等对地衣芽孢杆菌固体发酵产碱性蛋白酶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发酵培养基配方,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麦麸20 g,大豆分离蛋白30%,加水量160%,麦芽糖5%,MgSO40.6%,(NH4)2SO40.5%,K2HPO40.5%,吐温-80 0.05%,发酵时间72 h,在此发酵条件下,酶活力最高达到16 08 U/mL。  相似文献   

19.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桑黄菌丝体生物量及产胞内多糖的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研究碳源、氮源、无机盐对桑黄菌丝生物量、胞内多糖含量及产量的影响。在单因素筛选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碳源、氮源和无机盐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桑黄产胞内多糖的液体发酵培养基最佳组合为:玉米粉3.9%、麸皮2.2%、KH2PO4 0.20%、MgSO4 0.10%,在此条件下的验证实验表明,胞内多糖产量可达233.107mg/L。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阿卡波糖产生菌游动放线菌A-56在30 m3罐上的发酵放大策略。首先通过摇瓶分批补料发酵,考察了补料培养基中麦芽糖和葡萄糖配比对阿卡波糖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麦芽糖和葡萄糖的配比对阿卡波糖的生物合成具有显著的影响,且麦芽糖和葡萄糖的配比为3∶1最利于阿卡波糖合成;在此基础上,在100 L发酵罐上进一步考察了碳源控制对阿卡波糖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补料阶段的发酵液总糖和还原糖浓度分别控制在75~80 g/L和45~50 g/L时,最利于阿卡波糖合成。因此,筛选出总糖和还原糖(麦芽糖和葡萄糖)这两个关键参数作为放大因子,成功地实现了阿卡波糖从100 L罐到30 m3罐的工业化发酵放大,最终(168 h)的阿卡波糖产量达到4 327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