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选用钴四苯基卟啉(CoTPP)催化二氧化碳与苯乙烯、萘的电有机合成,结果表明:钴四基卟啉的催化作用明显,有效地降低了电羧化反应的还原电位,并通过熔点、红外光谱及持谱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以单羟基苯基钴卟啉与三聚氯氰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钴卟啉的三嗪类化合物,以硅胶为固定相,二氯甲烷为洗脱剂采用柱层析的方法对产物进行分离和提纯。最后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对主要的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吸收带进行了经验归属,初步确定了合成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以单羟基苯基钴卟啉与三聚氯氰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钴卟啉的三嗪类化合物,以硅胶为固定相,二氯甲烷为洗脱剂采用柱层析的方法对产物进行分离和提纯。最后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对主要的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吸收带进行了经验归属,初步确定了合成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在室温下,水溶液中以碘化四对(4-三甲氨基苯基)钴卟啉和杂多酸为原料合成两种新型有机/无机配合物———钴卟啉/磷钨酸和钴卟啉/钒取代杂多酸。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对两种配合物结构表征,确定配合物中仍然保留着卟啉π电子共轭体系和杂多酸的Keggin型结构单元。  相似文献   

5.
硝基取代的卟啉是合成生物活性分子的有效单体.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的合成是重要的研究课题。由于硝基的强吸电子性.使硝基苯基卟啉的合成难度加大。本文以四苯基卟啉(TPP)为原料.通过硝化反应合成了5-(4-硝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并进一步合成了其金属配合物(Mn,Zn)。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对不同产物的紫外、红外谱图进行了对比分析。与卟啉配体相比,金属卟啉的分子对称性有所提高,吸收峰的数目相应减少。  相似文献   

6.
在室温下,水溶液中以碘化四对(4-三甲氨基苯基)钴卟啉和杂多酸为原料合成两种新型有机/无机配合物——钴卟啉/磷钨酸和钴卟啉/钒取代杂多酸.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对两种配合物结构表征,确定配合物中仍然保留着卟啉π电子共轭体系和杂多酸的Keggin型结构单元.  相似文献   

7.
直接以氢醌与2—硝基—5,10,15,20~四苯基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反应,合成了2—(2,5—二羟基苯基)—5,10,15,20—四苯基卟啉及其相应的金属配合物Ⅰ,同时得到了另一产物Ⅱ,通过MS、UV、IR、^1HNMR及2DNMR测定,确定Ⅰ与Ⅱ为互变异构体,Ⅱ中卟啉环的2—取代基由原来的氢醌式异构为半醌式;推测氢醌式取代基存在两个π—氢键,从而形成与卟啉环共平面的构象;半醌式取代基只有一个羟基,不能通过π—氢键抵消空间位阻的影响,只能采取与卟啉环平面相垂直的构象。  相似文献   

8.
用循环伏安法和现场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单硝基四苯基卟啉合钴(Ⅱ)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在非水溶剂中其正电位区经历一步氧化过程,对应[(NO  相似文献   

9.
为了构建新型桥联卟啉化合物,以三聚氯氰分别和5-(4-羟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Ⅰ)、5-(4-羟基苯基)-10,15,20-三苯基铜卟啉(Ⅱ)和5-(4-羟基苯基)-10,15,20-三苯基钴卟啉(Ⅲ)为原料,合成了单取代的三嗪环卟啉化合物(Ⅳ,Ⅴ),进而合成了两种新型含有三嗪环的桥联卟啉化合物(Ⅵ,Ⅶ)。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IR)等对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主要的谱带进行了经验归属,初步确定了合成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四苯基卟啉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吡咯为起始原料,在有机酸的催化下与苯甲醛缩合制得四苯基卟啉,研究了催化剂、溶剂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四苯基卟啉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二甲苯为溶剂,水杨酸为催化剂,在140~150℃回流3h,四苯基卟啉的收率可达到45.6%。以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谱及质谱对该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1.
为了构建新型桥联卟啉化合物,以三聚氯氰分别和5-(4-羟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Ⅰ)、5-(4-羟基苯基)-10,15,20-三苯基铜卟啉(Ⅱ)和5-(4-羟基苯基)-10,15,20-三苯基钴卟啉(Ⅲ)为原料,合成了单取代的三嗪环卟啉化合物(Ⅳ,Ⅴ),进而合成了两种新型含有三嗪环的桥联卟啉化合物(Ⅵ,Ⅶ)。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IR)等对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主要的谱带进行了经验归属,初步确定了合成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2.
硝基取代的卟啉是合成生物活性分子的有效单体,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的合成是重要的研究课题。由于硝基的强吸电子性,使硝基苯基卟啉的合成难度加大。本文以四苯基卟啉(TPP)为原料,通过硝化反应合成了5-(4-硝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并进一步合成了其金属配合物(Mn,Zn)。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对不同产物的紫外、红外谱图进行了对比分析。与卟啉配体相比,金属卟啉的分子对称性有所提高,吸收峰的数目相应减少。  相似文献   

13.
卟啉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在卟啉分子中引入亲水基团例如羧基可以提高其水溶性。本文利用琥珀酸酐对单氨基四苯基卟啉进行了修饰,将一个羧基引入卟啉分子。采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为首次报道。元素分析所得结果与理论计算值一致。同时,报道了产物4-氧代-4-((4-(10,15,20-三苯基-21H,23H-卟啉-5-基)苯基)氨基)丁酸的溶解性质。  相似文献   

14.
直接以氢醌与2-硝基-5,10,15,20-四苯基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反应,合成了2-(2,5-二羟基苯基)-5,10,15,20-四苯基卟啉及其相应的金属配合物Ⅰ,同时得到了另一产物Ⅱ.通过MS、UV、IR、 1 H NMR及 2D NMR测定,确定Ⅰ与Ⅱ为互变异构体,Ⅱ中卟啉环的2-取代基由原来的氢醌式异构为半醌式;推测氢醌式取代基存在两个π-氢键,从而形成与卟啉环共平面的构象;半醌式取代基只有一个羟基,不能通过π-氢键抵消空间位阻的影响,只能采取与卟啉环平面相垂直的构象.  相似文献   

15.
α,β,γ,δ—四苯基卟啉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N,N—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亚砜为溶剂,在无水硫酸镁存在下,将CO2通入吡咯与苯甲醛混合液中反应,可以直接合成不含四苯基二氢卟啉(简称TPC)的四苯基卟啉(简称TPPH2)。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论述几种卟啉类化合物和镁卟啉的合成和制备方法,探索出了制备卟啉—苯醌的一种新方法,测试并研究了合成和制备出的产物:原卟啉(PP)、四苯基卟吩(TPP)、二氯四苯基卟吩(TPPCl_2)、对氯—四苯基卟吩(PCITPP)、二硝基四苯基卟吩[TPP(NO_2)_2]及它们的镁络合物和卟啉—苯醌(P—Q)的红外光谱,明确了它们的结构,并有选择地进行了紫外—可见光谱的测试和研究,计算出了五个吸收峰的最大吸收系数和振子强度。根据这些图谱和数据,分析了能使吸收峰加强并变宽的可能途径,为制备新型、高效的有机光电转换材料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用二甲苯作溶剂,氯乙酸作催化剂,合成了5、10、15、20-四(3-甲氧基-4-乙酰氧基苯基)卟啉,产率达25.7%。讨论了反应时间对合成的影响。同时,对该卟啉及其锌、钴配合物初步进行了电子光谱、红外光谱等性质研究。  相似文献   

18.
采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皮秒Z-扫描等实验方法研究了两种不同卟啉衍生物5,10,15,20-四苯基卟啉(TPPH2)、5,10,15,20-四对烯基苯基卟啉(T(4-VP)P)和一种金属卟啉配合物5,10,15,20-四苯基卟啉锌(ZnTPP)的线性及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并根据离域电子共轭结构理论和共振、非共振增强理论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聚合型负载金属卟啉化合物是均相催化领域中的热门研究课题.通过邻苯二甲酰亚胺等合成了苯并卟啉锌化合物-中位四苯基苯乙酰胺基苯并卟啉锌、中位四苯基甲基丙烯酰基苯并卟啉锌,并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载体,将中位四苯基甲基丙烯酰基苯并卟啉锌进行了负载,采用间接法合成了聚合型负载的卟啉锌化合物,并对其光谱性能进行了表征.聚合型负载卟啉锌的合成及光谱性能研究@李艳华@杨军@张禄廷  相似文献   

20.
新型金属卟啉光敏剂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合成了新型β-取代卟啉光敏剂2-氢醌-5,10,15,20-四(4-羟基苯基)卟啉铜(Ⅱ)(Cu(Ⅱ)P)和2-氢醌-5,10,15,20-四(4羟基苯基)卟啉锌(Ⅱ)(Zn(Ⅱ)P),并初步研究其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表明:2-氢醌5,10,15,20-四(4-羟基苯基)卟啉锌(Ⅱ)对慢性骨髓性白血病肿瘤细胞(K562)具有很好的光敏毒性,Zn(Ⅱ)P的浓度为320nmol/L时,就能抑制90%以上的白血病肿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