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甄聪棉  马丽  张金娟  刘英  聂向富 《物理学报》2007,56(3):1730-1734
利用直流对靶磁控溅射技术在单晶Si衬底上制备了C/CoCrTa/X (X=Cr,Ti)介质材料.分别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X射线衍射仪、扫描探针显微镜对样品的磁性、微结构等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发现,Ti缓冲层有利于样品中Co晶粒的易轴垂直于膜面生长.以Ti为缓冲层的样品,颗粒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较小,而且磁畴明显,说明以Ti为缓冲层的薄膜样品更适宜做垂直磁记录. 关键词: CoCrTa 垂直磁记录 缓冲层 微结构  相似文献   

2.
薛双喜  王浩  S.P.Wong 《物理学报》2007,56(6):3533-3538
采用磁控溅射(Ag/Cu/CoPt)n多层膜先驱体结合真空退火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CoPtCu/Ag纳米复合薄膜,通过优化薄膜中Ag以及Cu的含量,成功制备出了低相变温度垂直取向的CoPtCu/Ag纳米复合膜,该膜在450℃退火即可发生相变,该温度比目前所报导的CoPtAg纳米复合膜的相变温度降低了150℃. 实验结果表明,薄膜中一定含量的Ag元素能够有效诱导薄膜的(001)取向,Cu元素的加入能有效降低薄膜的有序化温度. 对于特定组分为Co40Pt36Cu8Ag16的薄膜,经500℃退火后已经显示了明显的(001)取向,垂直于膜面方向上的矫顽力为5.0×105A/m,并且薄膜中晶粒尺寸仅为4—5nm,为将来CoPt-L10有序相合金薄膜用于超高密度垂直磁记录介质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磁记录材料 CoPt 纳米复合膜  相似文献   

3.
晶格振动和晶粒尺度对磁记录膜矫顽力的竞争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晶格自旋相互作用的交换积分进行了晶格振动的修正,依此修正,导出了振动对磁记录膜矫顽力的影响关系;分析了磁晶量子尺度效应对磁记录膜矫顽力的影响机制;讨论了振动效应和量子尺度效应相互影响,共同竞争的物理内涵.结果显示:①振动的存在将减小薄膜的矫顽力;②磁晶微粒的量子尺度效应将使薄膜的矫顽力增加;③振动效应和量子尺度效应相互影响,共同竞争,为薄膜提供矫顽力;④要提高薄膜完备系的矫顽力,可将磁记录膜制成纳米级薄膜.  相似文献   

4.
李正华  李翔 《物理学报》2014,63(16):167504-167504
具有四方结构的L10-FePt合金因其具有高磁晶各向异性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而成为超高密度薄膜磁记录介质的最佳选择.对实验制备得到的磁性能良好的垂直取向L10-FePt合金单层膜进行了微磁学分析.在传统微磁学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晶体的对称性,引入了四角磁晶各向异性能密度的唯象表达形式;又依据薄膜生长过程中晶格对称性的破坏,考虑了薄膜面内的应力,并引入了磁弹性能.以四角磁晶各向异性能和磁弹性能为重点,对L10-FePt合金单层膜的磁滞回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用微磁学方法确定了薄膜面内应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5.
李宝河  黄阀  杨涛  冯春  翟中海  朱逢吾 《物理学报》2005,54(8):3867-3871
用磁控溅射法在单晶MgO(100)基片上制备了[FePt 2 nm/Ag dnm]10多层膜, 经真空热处理后,得到具有高矫顽力的垂直取向L10-FePt/Ag颗粒膜.x射线衍射结 果表明,在250 ℃的热基片上溅射,当Ag层厚度d=3—11 nm时,FePt颗粒具有很好的[001]取向,随着Ag层厚度的增加,FePt颗粒尺寸减小.[FePt 2 nm/Ag 9 nm]10经过6 00 ℃真空热处理15 min后,颗粒大小仅约8 nm,垂直矫顽力达到692 kA/m.这种无磁耦合作用的颗粒膜,适合用作超高密度的垂直磁记录介质. 关键词: 磁控溅射 垂直磁记录 纳米颗粒膜 0-FePt/Ag')" href="#">L10-FePt/Ag  相似文献   

6.
用磁控溅射在热单晶MgO(100)基片上制备了[FePt/BN]多层膜,经真空热处理后,得到具有垂直取向L10-FePt/BN颗粒膜.X射线衍射结果和磁性测量的结果表明,[FePt(2nm)/BN(0.5nm)]10和[FePt(1nm)/BN(0.25nm)]20多层膜经700℃热处理1h后,均具有较好的(001)取向.[FePt(1nm)/BN(0.25nm)]20垂直矫顽力达到522kA/m,剩磁比达到0.99,开关场分布S达到0.94,FePt晶粒平均尺寸约15—20nm,适合用于将来超高密度的垂直磁记录介质. 关键词: 磁控溅射 垂直磁记录 0-FePt/BN纳米颗粒膜')" href="#">L10-FePt/BN纳米颗粒膜  相似文献   

7.
高密度磁记录用La-Zn替代锶铁氧体薄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建民  刘小晰  徐海  魏福林  杨正 《物理学报》2000,49(8):1595-1599
用射频溅射装置制备了La-Zn替代磁铅石型锶铁氧体(SrM)薄膜(LaxSr1-xZnxFe12-xO19,0≤x≤0.4),通过对样品微结构及磁性的研究,发现替代可以有效控制薄膜中晶粒的生长,合适的替代量(x=0.4)可得到平均尺寸大约为12nm的六角片状晶粒.饱和磁化强度Ms随替代量x的增加出现极大值,而矫顽力Hc则呈上升趋势.同时替代使薄膜室温下的 关键词: 铁氧体薄膜 磁记录  相似文献   

8.
裴先登  夏又新  黄浩  王海卫 《光学学报》2003,23(9):149-1152
在混合记录系统中,记录材料矫顽力依赖于温度,激光可用来降低矫顽力使得仅仅在激光加热的地方磁元翻转。对波导锥尖近场光斑和记录介质热响应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证实采用高矫顽力的磁记录材料、波导锥尖近场热辅助写的技术方案可以用来克服超顺磁极限的限制。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Cr/Ru(1)/PtCo(稳定层)/Ru(2)/PtCo(记录层)/Ru(3) 结构的矫顽力Hcc与层间反铁磁耦合交换场Hexex随Ru(1)与Ru(2)厚度变 化的规律.研究发现 ,样品的矫顽力及交换场随Ru(1)厚度增加而增大, 这可能是由Ru(1)hcp结构引起的. 矫顽力及交换场在Ru(2)厚度为08nm处有峰值. 关键词: 磁记录 反铁磁耦合  相似文献   

10.
武汝前  曹觉先 《物理》2008,37(4):284
由于现代纳米合成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研制合成各种小尺度人工磁性结构并成功地揭示了多种新奇的物理现象.这极大地推动了磁性理论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巨磁阻的自旋阀结构在计算机硬盘里的应用是过去十年中磁盘存储量能够每年数倍增长的主因.通信及计算技术的高速发展造成信息量的爆炸并对磁记录的写、存、读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人们期望从纳米磁学的研究中找到突破并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阻碍记录单元不断减小的一个主要瓶颈问题是超小磁结构通常展示所谓的超顺磁性,即在有限温度下的热涨落使信号稳定性极差.寻找特别的磁性材料使其具有超大的磁各向异性能是目前基础及应用磁学研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沿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