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精液异常不育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针灸加中药(二仙汤)、西药(克罗米芬)两种疗法共观察精液异常症患者38例.结果与结论:针灸加中药组(26例)和针灸加西药组(12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和66.7%,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针灸加中药组痊愈率为38.5%,受孕率为30.8%,均高于针灸加西药组8.3%、8.3%,但统计未见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精液量、液化时间、粘度、精子密度、死亡率、1h存活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针灸加中药组患者治疗后诸症状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针药并用对精液异常不育症的临床效应及针灸与不同药物并用之间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37例精液异常不育症的患者分为针灸加中药组(25例)和针灸加西药组(12例),针灸治疗取穴关元、大赫(双侧)、三阴交(双侧),以低频电针配合药饼灸的方法.针灸加中药组同时服用中药二仙汤水泛丸,针灸加西药组则口服枸橼酸克罗米芬,治疗1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精液常规指标和血中Te、FSH、LH水平进行对比,通过统计学的方法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及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 针灸加中药组疗效显著高于针灸加西药组(P<0.05),针灸加中药组患者治疗前后精液常规在密度、1 h后存活率、活力得分、正常形态率上均有改善(P<0.05),针灸加西药组除精液量治疗后减少(P<0.05),其余各项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对比针灸加西药组Te、LH均有显著升高(P<0.05),FSH也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针灸加中药组三项指标变化均不明显.结论 针灸加中药治疗精液异常不育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精液异常不育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针灸加中药(二仙汤)、西药(克罗米芬)两种疗法共观察精液异常症患者38例。结果与结论:针灸加中药组(26例)和针灸加西药组(12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和66.7%,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针灸加中药组痊愈率为38.5%,受孕率为30.8%,均高于针灸加西药组8.3%、8.3%,但统计未见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精液量、液化时间、粘度、精子密度、死亡率、1h存活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针灸加中药组患者治疗后诸症状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男性不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7例精液异常不育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灸加中药组(观察组,n=25)采用针刺配合口服中药治疗;针灸加西药组(对照组,n=12)采用针刺配合口服克罗米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精液常规指标和血中睾酮(Testosterone,T)、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精液密度、1 h后存活率、活力得分、正常形态率均有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精液量减少(P<0.05),其余各项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对照组T、LH均有显著升高(P<0.05),FSH也有升高,但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而观察组三项指标变化均不明显.结论:针灸加中药治疗精液异常不育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自拟活血解毒止痒汤联合针灸对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症(UP)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0例U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中药组(口服活血解毒止痒汤)、中药加针灸组,分别予以治疗,2周为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血钙(Ca)、血磷(P)、甲状旁腺激素(i PTH)及皮肤瘙痒评分的变化。结果:常规组患者治疗后Ca、P、i PTH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5);中药组和中药加针灸组治疗后P、i PTH均较前显著降低,而Ca水平较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5)。中药加针灸组治疗后P、i PTH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Ca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5)。中药组和中药加针灸组的瘙痒程度较治疗前显著减轻(P 0. 05或P 0. 01),且中药加针灸组效果明显优于中药组与常规组(P 0. 01)。结论:活血解毒止痒汤联合针灸治疗UP疗效较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针灸加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9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与单纯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 180例患者分成针灸加穴位注射组和单纯中药组治疗。结果 针灸加穴位注射组痊愈显效率与中药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0 .0 1) ,而且经治疗后随访 ,针灸加穴位注射组复发率明显低于中药组 (P<0 .0 1)。结论 针灸加穴位注射组近期和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温针推拿结合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温针、推拿结合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80例腰突症采用针灸、推拿和中药热敷综合治疗方法 ,并与单纯针灸 40例 ,单纯推拿 40例 ,单纯中药热敷 40例 ,进行比较。结果 综合组有效率 10 0 % ,与温针组有效率 (87.5 % )比有显著差异 (P<0 .0 1) ,而与推拿组有效率 (92 .5 % )比无显著差异 (P>0 .0 1) ,与热敷组 (6 0 % )比有显著差异 (P<0 .0 1)。结论 针灸推拿结合中药热敷治疗腰突症疗效明显高于单纯针灸与推拿和中药热敷效果 ,3个疗程就得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针灸结合中药加味没竭片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针灸组、西药组、中药组、针药组,每组30例。针灸组采用针灸治疗,针刺取血海、三阴交、关元为主穴,并于关元穴行隔姜灸,每日1次,每周2次;西药组口服孕三烯酮2.5mg,每日1次,每周2次;中药组口服院内制剂加味没竭片;针药组采用针灸治疗并口服加味没竭片,方法同针灸组与中药组,共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比较各组患者疗效性指标[子宫内膜异位症生存质量量表(endometriosis health profile-5,EHP-5)评分、腹部/阴部超声检查、血清CA125检测]及安全性指标(血清谷丙转氨酶检测)。结果: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针药组EHP-5评分阳性率0%(0/30)和针灸组0%(0/30)均显著低于西药组13.3%(4/30,均P0.05),但与中药组无差异。治疗后6个月随访,针药组超声检查无疑似复发病例,其复发率0%(0/30)显著低于西药组的13.3%(4/30,P0.05);针药组血清CA125检测无异常病例,其异常率0%(0/30)亦低于西药组的16.7%(5/30,P0.05)。疗程结束时及疗程结束后3个月随访,血清谷丙转氨酶异常率西药组分别为20.0%(6/30)、13.3%(4/30),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疗程结束后6个月随访,西药组血清谷丙转氨酶虽有3例异常,但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中药加味没竭片可有效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较西药孕三烯酮肝损害小,具有肯定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张家维教授针灸治疗小儿多动症38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临床疗效、对异常脑电图的改变情况、疗效与证型的关系、疗效与年龄的关系等。方法 将 5 92例患者分为针灸组及中药组。结果 针灸组总有效率为 84 .4 % ,中药组为 78.77% ,前者疗效优于后者 (P<0 .0 5 ) ;针灸组对异常脑电图的改变率优于中药组 (P<0 .0 5 ) ;针灸组中肝肾不足型、肝郁气滞型两型间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 .0 1) ;肝郁气滞型较佳。疗效与年龄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关系 (P<0 .0 1) ,年龄小者针刺疗效较佳。结论 针灸治疗小儿多动症可取得较好疗效 ,其总有效率及对异常脑电图的改善优于内服中药 ,肝郁气滞型及年龄小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阴阳两虚型)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针灸结合中药对阴阳两虚型原发性高血压病 ( E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30例 ,治疗组针灸五脏原穴、关元、肾俞、命门 ,配口服独参汤 ,西药组用波依定常规服用。治疗 1个月。结果 :降压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略低于西药组 ,但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症状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5 )。结论 :针灸加中药治疗阴阳两虚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是有效的 ,且可以弥补西药降压剂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针药并用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综合疗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及中药治疗。治疗前后测定膀胱残存尿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膀胱残存尿比较,P〈0.05,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中西药治疗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2.
针刺对中风假性球麻痹患者血液粘稠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中假性球麻痹的可能机理。方法与结果 将 75例中风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西药组、针刺加西药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将结果进行组间及治疗前后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 )、血沉、全血高切还原粘度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 01)。治疗后针刺组与针刺加西药组的血浆粘度和血沉方程K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0. 05)。西药组与针刺加西药组间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血沉方程K值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针刺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液的浓稠性和粘滞性,可能是治疗中风假性球麻痹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补气活血法配合温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11月收治的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中医组患者接受补气活血法配合温针灸治疗,西医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评价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西医组的76.67%(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补气活血法配合温针灸治疗方法能够取得满意效果,与西医治疗相比,中医联合治疗方法具有更满意疗效,促进患者症状改善,且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张庆  陈冬梅  周丽   唐艳  邢玉  万朝霞 《陕西中医》2021,(10):1458-1461
目的:探究针刺结合中药调周法内外同治对肾虚血瘀型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抑制素B(IHNB)的影响。方法:选择肾虚血瘀型LUFS患者40例,随机将患者均分为西药组(口服枸橼酸氯米芬+注射hCG)、中药联合组(中药调周+针刺),每组20例。两组患者进行为期3个疗程的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记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PS评分、肾气虚症候积分、宫内膜超声评分、AMH水平和IHNB水平,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的排卵状况以及血流动力学状况。结果:治疗前两组HP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后两组HPS评分明显上升(P<0.05),且治疗后中药结合组的HPS评分更高(P<0.05)。治疗前后两组组间肾气虚症候积分相比,中药联合组积分更低,中药联合组排卵率更高(P<0.05)。两组患者单个周期排卵个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卵泡直径大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比较两组AMH水平均上升(P<0.05),但组间相比,中药联合组AMH水平更高(P<0.05)。两组组间相比IHNB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中药联合组PSV水平更高,RI、PI水平更低(P<0.05)。结论:对肾虚血瘀型LUFS患者应用中药调周法、针刺联合内外同治,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降低AMH水平,提升治疗效果,改变排卵状况。  相似文献   

15.
项丛刺合围针治疗偏头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 186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 ,针刺组采用项丛刺和围针治疗 ,西药组采用麦角胺咖啡因、尼莫地平口服治疗 ,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针刺组总有效率 94 .4 % ,西药组 75 .4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项丛刺合围针治疗偏头痛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隔药饼灸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隔药饼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内美通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及治疗后3个月痛经程度及痛经时间的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及6个月后痛经程度评分及痛经时间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痛经程度评分及痛经时间优于治疗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痛经程度评分及痛经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痛经程度及痛经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隔药饼灸与常规口服西药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症均有效。在缓解痛经的起效速度上,常规口服西药治疗占优势,但针刺联合隔药饼灸治疗的远期疗效优于常规口服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头针加中药治疗多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6 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西药组治疗 ,并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针药组与西药组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头针加中药对多动秽语综合征的治疗有良好的效果 ,疗效明显优于西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40例、中药组40例和针灸组40例。采用记分法,通过评定神志、语言、运动功能的恢复程度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同时观察、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内皮素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95.0%,中药组总有效率77.5%,针灸组总有效率82.5%,针药组和中药组、针灸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针药组对血脂、血液流变学、内皮素等指标的改变明显优于中药组和针灸组(P<0.01)。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对神经功能的恢复优于单纯中药、单纯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19.
针刺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中风偏瘫后患肢水肿43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中风后偏瘫水肿的疗效。方法 将 12 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针刺配合中药熏洗 )、西药组、针刺组各 4 3例 ,治疗 10 d后观察疗效。结果与结论 治疗组、西药组、针刺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95 .3%、88.4 %、83.7%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和针刺组 (P<0 .0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