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分析广州地区人群骨密度(BMD)变化规律及骨质疏松(OP)的发病率,为骨质疏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GE-Lunar公司生产的Prodigy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测试4 152例20~100岁受试者的L1-4及股骨上段的骨密度(BMD)值。按照年龄、性别进行不同分组,以10岁为1个年龄段。结果 随着年龄增加骨量减少发生率不断增加,由15.5%增加到最高49.4%,在60岁以上年龄组增加不明显;其中50~60岁各年龄组女性骨量减少明显高于同组男性。骨质疏松发生率在50岁以上各年龄组骨质疏松发生率增加明显,由7.6%增加到最高33.7%,在70岁以上各年龄组增加最高,女性明显高于同组男性。结论 骨密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同年龄组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出现骨量减少时应及时治疗,以免进一步发展为不可逆转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深圳市人群骨密度(BMD)变化规律及骨质疏松(OP)的发病状况,为OP的防治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日本ALOKA骨密度测定对深圳市21~73岁的人群600人进行尺桡骨BMD检测。结果男女骨峰值均在21~30岁年龄段,随年龄段增高BMD逐渐下降,51岁以上女性和61以上男性骨量呈快速下降(P〈0.05);骨量减少发生率男女性各年龄段均较高,61岁以上年龄组骨量减少发生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而严重骨质疏松发生率则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1)。结论骨质疏松发病率与年龄和性别相关。从青年起定期监测骨密度,并尽早调治骨量减少是预防老年性骨质疏松的重要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健康体检者行常规骨密度(BMD)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导致骨密度降低高危因素,为有发生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提供个体化的健康指导,从而有效降低骨质疏松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 351例不同职业健康体检者给予骨密度测定,同时记录年龄、体重指数、运动程度、生活饮食习惯(如烟酒不良嗜好、饮茶及咖啡习惯),并根据检查结果对不同年龄段进行结果分析,同时分析其与年龄、体重指数、运动程度、生活饮食习惯(如烟酒不良嗜好、饮茶及咖啡习惯)的相关性。结果:①在1 351例检查人群中,骨量减少率为37.88%,骨质疏松率为4.89%。②体重指数、户外运动程度与骨密度(BMD)减低率呈反比,年龄与骨密度(BMD)减低率呈正比。③长期吸烟、饮酒、饮浓茶及浓咖啡,骨密度减低率明显增高。结论:通过对照同龄人的检测结果比较,普及受检人员对自身骨密度及骨质疏松症的相关知识,知晓年龄、体重指数、户外运动及不良生活习惯等是影响骨密度的重要因素,从而提高该人群的健康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预防骨质疏松,对于骨量减少的人群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骨质疏松发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郭兴洋  杨娟 《黑龙江医学》2015,39(2):184-185
目的分析人群骨密度变化规律及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贵阳市开展骨质疏松症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目的抽样从贵阳某医院随机抽取门诊患者、医务人员共688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分析仪进行腰椎正位(L1-4)检测并分析。结果 688例人群中,骨量异常79.94%。其中男性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症24例,占男性骨量异常52.17%,女性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症526例,占女性骨量异常81.93%。30~39岁年龄段开始出现骨量减少,40~49岁年龄段已经出现骨质疏松患者,50岁以后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比例明显增加。医务工作者共192例,骨量异常者70.83%,与普通人群骨量异常率比较没有降低。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T值呈下降趋势,50岁以后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明显增加,女性高于男性(P<0.05)。贵阳地区人群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有年轻化趋势,提示骨质疏松应从30岁起开始预防,最好的方式即加强锻炼、均衡饮食。在对疾病的认识及重视程度均高于普通人群的情况下,医务工作者的骨量异常率较之普通人群并没有降低,提示医务人员应提高对自身骨健康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835例成年女性骨密度测量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成年女性骨密度变化的特点及其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用UBIS5000型超声跟骨质量测定仪测量835例成年女性跟骨密度。结果:成年女性骨峰值在40~49岁,50岁以后骨密度明显下降;女性在50岁以后骨量减少、60岁以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明显增加,70岁以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增加得更为明显;50岁以前骨质疏松发生率虽然较低,但有12%—21%的成年女性处于骨量减少状态。结论:女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绝经后并随绝经后时间延长发生率增加。女性骨质疏松的防治应从绝经过渡期开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201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体检中心女性骨密度(BMD)检测结果的分析,探讨本市女性骨密度异常人群年龄较平均正常年龄有提前趋势。方法选取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4—10月份体检的在职及退休女职工7 145例,年龄段分布于20~75岁。应用超声骨密度仪测定右(左)脚跟骨骨密度值。结果其中异常人群3 858例,骨量减少人群集中分布在40~49岁组,占正常比例61.39%,每个年龄组随机抽取1/3人数,共计1 200名,其中骨质疏松199人,40~49岁组78人,占异常比例6.50%,骨质疏松人群年龄段亦在40~49岁呈现高发。结论与中国女性骨密度参考数据库比照[1],连云港市女性骨密度异常有明显年轻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何敏  姚珍薇  唐良萏  卢起  骆建云  王雅 《重庆医学》2012,41(29):3041-3042,3045
目的了解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骨密度变化规律及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患病率。方法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量40岁以上人群正位腰椎骨密度2 325例,按年龄、性别分组统计。结果男女骨密度值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中老年男性骨量减少患病率为42.2%,骨质疏松为37.3%;中老年女性骨量减少为19.8%,骨质疏松为66.5%;50岁以后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男性骨量减少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为42.3%,女性为79.7%,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显著高于老年男性(P<0.05)。结论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患病率逐年增加,女性比男性更易患骨质疏松,低骨量是导致骨质疏松骨折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分析体检人群中不同血脂异常分型者骨密度及骨量分布水平的差异,探究血脂增高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入选空腹血糖正常(FPG<6.1mmol/L)的体检者331例,患者年龄50~75(59.81±7.91)岁,依据空腹血脂水平将体检者分为4组:胆固醇与甘油三酯混合增高组(以下简称为混合组,99例)、高胆固醇组(100例)、高甘油三酯组(44例),以及血脂正常型对照组(以下简称为对照组,88例)。收集上述体检者基本信息、生化指标以及腰1~4椎体平均骨密度与T值等数据,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各组之间骨密度、骨量分布水平等情况的差异。结果 混合组、高胆固醇组的骨密度分别为0.977±0.143g/cm2、0.979±0.149g/cm2,均低于对照组的骨密度(1.044±0.161g/cm2,P均=0.03);高甘油三酯组的骨密度为1.021±0.137g/cm2,与对照组的骨密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9);混合组、高胆固醇组的骨量异常比率(T值<-1.0)均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12、0.004;高甘油三酯组的骨量异常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7)。结论 体检人群中血脂增高者骨密度低于血脂正常者骨密度的可能性较大,尤其要注意混合型和高胆固醇型血脂增高者的骨密度筛查,以利于有关人群中骨量减少的早期发现和骨质疏松的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9.
陕西地区正常人骨密度测量结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侯素敏  李晓娟  薛健  贾瑛  李文献  于红  张亚靖 《医学争鸣》2002,23(12):1115-1117
目的:获得正常人骨密度(BMD)参数,明确不同性别、不同部位的骨峰值及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为骨质疏松症的群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美国Luner公司生产的DPX-IQ型双能X线骨密度测度仪(DXA),随机对陕西地区20-89岁的受试者2524人进行腰椎(L2-4)及股骨上端(Neck,Ward's,Troch)的BMD测定。结果:骨峰值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且较女性早10a,骨峰值平均在20-39岁,无明显性别差异;在任何年龄都是女性的骨量小于男性;BMD的变化与年龄增长关系密切,女性存在着与年龄因素和绝经期因素有关的骨量丢失;松质骨(腰椎和股骨上端各部位)从3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骨量逐渐丢失,股骨上部各部位BMD累积丢失率明显高于腰椎。结论:不同部位松质骨骨量丢失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以股骨Ward's三角最敏感。  相似文献   

10.
511例广州地区中老年女性骨密度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中老年妇女全身及腰椎骨密度的变化规律,确定其骨质疏松的高危因素。[方法]统计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骨质疏松防治中心就医的511例中老年妇女各年龄组骨密度值及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情况,分析年龄、身高、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体质量和身高的比值)以及绝经与骨密度的关系。[结果]全身骨密度、腰椎正位和腰椎侧位的骨密度与年龄均呈负相关(P<0.01),而与身高和体质量呈正相关(P<0.01和P<0.05),与体质量指数无显著相关性(P>0.05);骨密度在35-39岁达到峰值[(1.09±0.07)g/cm2],40岁以后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55岁以后骨质疏松检出率大幅增多,70岁以后全身骨密度测定的骨质疏松检出率超过70%;50岁以前,绝经后期的全身骨密度、正腰骨密度和侧腰骨密度均比围绝经期低(P<0.05或P<0.01),50岁开始,虽然围绝经期的全身骨密度和正腰骨密度已降低到接近绝经后期水平(P>0.05),但侧腰骨密度仍然高于绝经后期(P<0.01);而总体围绝经期的骨密度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龄、身材矮小和低体质量是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绝经后妇女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绝经后就要开始防范,以减少骨质疏松及骨折的发生;腰椎侧位骨密度检测是早期诊断Ⅰ型骨质疏松症的敏感部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密度值水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并与传统危险因素比较骨密度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能力。方法选取411例住院患者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并同时测定骨密度仪水平。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骨密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冠心病组有更多的骨量减少患者和骨质疏松患者;进一步分析表明股骨颈、股骨全部的骨密度数值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与其他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等进行比较,低骨密度(包括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是冠心病和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独立的预测因素。结论骨密度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显著的相关性,低骨密度(包括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是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2.
0 引  言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钙磷代谢紊乱,继而加速了骨密度的降低,最终导致骨质疏松,因此糖尿病患者的骨折发生率很高,严重的影响了生活质量。我们观察了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改变,并对其影响骨代谢的因素进行了探讨,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1.1.1 正常对照组 共30例,均经空腹抽血查血糖及餐后2h血糖,明确排除了糖尿病。本组均为男性,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9.93±5.5)岁,均无肝、肾系统疾病及其他内分泌疾病。1.1.2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组 根据WHO标准确诊的NIDDM患者30例,均为男…  相似文献   

13.
探讨部分老年人群骨密度(BMD)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的相关性。采用中美合资SGY型数字式骨密度仪,对2006年8月—2008年10月间在我科进行健康体检的97例老年人群左前臂(非受力)尺、桡骨远端定位检测,同时检测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 I),并探讨BMD与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的相关性。骨质疏松随年龄增加而加重,老年期加重明显。骨质减少与BM I的增高呈负相关。老年性骨质减少、骨质疏松不仅与年龄、性别有关并与BM I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石家庄市部分中老年人群骨密度(BMD)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美国ALARA,INC公司数字化X线骨密度仪,对2006年1月~2007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42例中老年人群的非惯用手食指、中指、无名指第二指骨BMD进行检测,同时检测身高、体重和体质指数(BMI),并探讨BMD与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的相关性。结果骨质减少随年龄增长而加重,老年前期及老年期明显。骨质减少与BMI的增高呈负相关。结论老年性骨质减少不仅与年龄、性别有关,并与BMI有关。建议中老年人应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和推迟老年性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惠州地区中老年人群腰椎骨密度(BMD)的分布规律和骨质疏松患病情况。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EXA)对人口≥45岁的896例惠州居民的腰椎骨量进行测定,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惠州地区腰椎骨密度在45岁开始随年龄的增加而逐年减少;50岁后女性骨量的丢失速率明显快于男性;女性50~59岁骨量开始快速丢失,约60岁后趋缓;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结论惠州地区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BMD逐渐降低,骨质疏松患病率明显增加,女性更为明显,为惠州地区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了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背景:近年研究发现尿酸与骨和软骨代谢有关,但其在骨代谢中的作用尚未明确。方法:对214名中年(45?65岁)体检人群进行横断面研究,观察尿酸与骨密度以及骨代谢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运用双能X线法测定腰椎、全髋、股骨颈及全身骨密度,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骨转换指标,包括骨形成标记物骨钙素(Osteocalcin,OC)、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rocollagen type I amino-terminal propeptide,PINP)和骨吸收标记物β-CrossLaps(β-CTX)以及25-羟基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 D3,25-OHD3),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水平。结果与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腰椎、全髋及全身骨密度呈正相关,与OC呈负相关,与logPTH和log25-OHD3呈正相关。根据血尿酸水平将所有参试者分为高尿酸组(UA≥6mg/dl)及低尿酸组(UA <6mg/dl),高尿酸组的OC,PINP和β-CTX水平均显著高于低尿酸组。将参试者根据尿酸水平分成三组,与尿酸最高的一组相比,尿酸最低的一组发生骨质疏松症和至少骨量减少(包括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机率分别增加41%和158%。本研究表明,尿酸在中国中老年人群中对骨代谢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正常女性腰椎,左股骨上端各部位骨密度(BMD)的变化规律及骨质疏松(OP)患病率。方法采用DEXA测定445例20~83岁正常女性腰椎(L2~L4)正住,左股骨上端(股骨颈、Ward氏三角区、大转子)的骨密度。按每10岁一个年龄组,分为7组,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女性骨峰值出现在30~39岁,40岁以后逐渐降低,50岁以后降低明显加快,骨质疏松患病率从40岁开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其中以Ward氏三角区检出率最高。结论女性机体BMD随年龄而变化,骨峰值随年龄增长而降低。骨质疏松从40岁起已开始。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人低骨密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为临床冠心病的防治提供新的途径。方法选取213例老年患者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的腰椎(L1~4)及左侧股骨颈进行骨密度(BMD)测定;同时测定两组患者的年龄、BMI、血压、血钙、血磷、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低骨密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的L1~4及左侧股骨颈BMD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且冠心病组BMD值低于对照组。同时冠心病组的低骨密度(包括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骨密度与冠心病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老年人低骨密度与冠心病之间存在相关性,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地区汉族和维吾尔族女性绝经后骨代谢水平的特点.方法 选择符合研究对象的358名绝经后汉族和维吾尔族女性,测量骨密度(BMD)、钙(Ca)、磷(P)、骨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25羟基维生素D-3(25-(OH)VD-3 ),按BMD值分为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并进行比较.结果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汉族及维吾尔族妇女年龄、停经年龄、BGP、BAP、TRACP-5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吾尔族妇女骨量减少组TRACP-5b明显高于正常组;骨质疏松组年龄、停经年龄、BAP、TRACP-5b明显高于正常组及骨量减少组,BGP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妇女骨量减少组停经年龄、BGP、TRACP-5b明显高于正常组;骨质疏松组年龄、BAP、BGP、TRACP-5b明显高于正常组及骨量减少组,停经年龄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组中,维吾尔族25-(OH)VD-3水平明显低于汉族(P<0.05),BGP水平高于汉族(P<0.05);在骨质疏松组中,维吾尔族年龄及绝经年龄均低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GP、BAP和TRAP-5b在两民族中各自都可以较早的反应出绝经后妇女在3组中骨代谢水平的差异性,可以作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早期检测指标;维吾尔族妇女和汉族妇女在维生素D代谢上可能存在着差异并影响到骨代谢.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2000年8月至2004年2月利用超声骨强度仪检测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骨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文收集893例10~75岁2000年8月至2004年2月间在我院门诊进行的骨密度检查资料,其中男性362例,女性531例;女性中,45岁以上39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