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经皮给药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2005年1月至2008年11月在沈阳245医院确诊为支气管肺炎患儿3012例分为经皮给药治疗组(2012例)和对照组(1000例),比较其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药经皮给药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具有安全、方便、无痛苦、疗效显著等优点,为小儿肺炎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超声电导透皮给药佐治小儿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运用中药贴片经皮超声电导给药观察和分析该疗法的治疗效果,从而提高小儿肺炎的治愈率。方法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电超导治疗仪将中药贴片贴在双侧肩胛下区(肺俞穴处),将配对治疗头固定在凝胶贴片背面,进行透皮治疗15min,结束后撤去治疗头,保留贴片2~4h,每天1次,4次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32例,治愈16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20例,4天后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6.1,P〈0.05)。结论 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贴片佐治小儿肺炎,疗程短、有效率高、副作用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肺炎是严重威胁儿童身体健康的常见呼吸道疾病,以往主要靠经验应用抗生素治疗,近年来抗生素的应用逐渐升级,抗生素的毒性和过敏、耐药及二重感染等副作用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忧虑和关注。我科自2004年7-12月应用经皮给药治疗仪辅助治疗小儿肺炎60例,通过临床观察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尼卡地平雾化吸入对小儿肺炎及并发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小儿肺炎85例、并发疑似心衰30例、并发心衰24例,分别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治疗组雾化吸入尼卡地平,各对照组雾化吸入α糜蛋白酶,疗程均3~5天。结果肺炎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天数、经皮氧饱和度上升及X线胸片阴转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疑似心衰治疗组48h缓解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心衰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心率减慢、经皮氧饱和度上升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尼卡地平雾化吸入对治疗小儿肺炎、防治并发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两种方法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急性期川崎病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前国内临床上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川崎病多采用的给药方法是0.4g/(kg·d)X4~sd(下称常规疗法),国外报道’‘’使用Zg/(kg·d)Xid或ig/(kg·d)XZd(下称冲击疗法)能获得更好的疗效,故对这两种给药方法进行对比观察。材料及方法一、临床资料:选择1995年11月至1998年9月我院住院川崎病患儿40例,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常规疗法和冲击疗法者各20例,两组均为男13例,女7例,常规疗法组<3al4例,>3a6例;冲击疗法组<3a者18例,>3a2例。年龄4-mo~sa。均符合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员会制订的诊断标准,无其他合并症,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小儿肺炎的效果。方法将64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综合疗法,治疗组32例在常规综合疗法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常规综合疗法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后,小儿肺炎的疗效有了明显提高,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沐舒坦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沐舒坦静脉给药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方法对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66例患儿(2003年1月~2005年12月)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行常规抗感染、对症、激素等治疗基础上,加用沐舒坦治疗观察。结果治疗组喘憋、气促、肺部哮鸣、痰鸣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沐舒坦静滴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疗效。方法168例肺炎患儿中发生继发性腹泻51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0例,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治疗组加服醒脾养儿颗粒。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显效率78%;对照组总有效率80%,显效率4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疗效满意,尤以合并轻、中度营养不良性贫血患儿的疗效更佳,且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消炎痛是常规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药物,该研究旨在比较依据多普勒超声心动图(ECHO)观察PDA分流方式改变应用消炎痛与常规应用消炎痛治疗PDA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1995~1997年日本和台湾两所医院中,出生体重小于1500g,需机械通气,具有临床症状且经ECHO检查证实为PDA的93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6例,消炎痛首次剂量0.2mg/kg然后每12小时一次,再给两次(剂量依据患儿出生日龄:48小时内0.1mg/kg超过48小时0.2mg/kg…  相似文献   

10.
丙种球蛋白联合沐舒坦治疗重症喘憋性肺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与沐舒坦对重症喘憋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11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静滴入血丙种球蛋白与沐舒坦,7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退热、止咳、平喘、肺部啰音吸收时间及住院天数比对照组均明显缩短。结论丙种球蛋白与沐舒坦联合应用治疗重症喘憋性肺炎,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沐舒坦佐治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4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予常规抗感染、止咳平喘治疗,观察组加用沐舒坦。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退时间、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和0.05),5d和7d内炎症基本吸收率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沐舒坦对小儿肺炎具有辅佐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并比较咪达唑仑经鼻吸收与苯巴比妥钠肌肉注射对于新生儿头颅磁共振检查时的镇静效果。方法 将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间行头颅磁共振检查的7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给予咪达唑仑滴鼻(0.3 mg/kg),对照组给予苯巴比妥钠肌肉注射(10 mg/kg)。应用改良Ramsay镇静评分表评估新生儿镇静情况;同时比较两组磁共振完成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给药后20 min时镇静评分最高,后逐渐降低,70 min时降至最低;对照组给药后10 min时镇静评分最低,后逐渐增高,40 min、50 min时达最高,再逐渐降低。两组各时间段镇静评分比较,给药后40 min前观察组镇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40~70 min两组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磁共振检查成功率(89%)高于对照组(69%,P < 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咪达唑仑滴鼻用于新生儿头颅磁共振检查的镇静效果优于苯巴比妥钠肌肉注射,且快速易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贝飞达)预防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9月~2007年4月住院治疗的小儿肺炎150例随机分为预防组(80例)与对照组(70例)。预防组在入院后即给予口服贝飞达,用药时间在72h以上;对照组入院后一直未用或住院72h以上因继发腹泻而给予口服贝飞达。结果预防组80例住院期间继发腹泻的发生率为11.25%(9/80),对照组70例患儿住院治疗期间继发腹泻的发病率为31.4%(22/7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预防性应用贝飞达能降低肺炎患儿继发腹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肝素靶向经皮给药治疗重症哮喘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肝素靶向经皮给药治疗重症哮喘的效果。方法 治疗组 30例重症哮喘患儿采用肝素局部经皮给药治疗 ,对照组 30例患儿应用常规方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 6 0 % ,有效率92 % ;对照组显效率 2 8% ,有效率 76 %。治疗组治疗后血氧饱和度及呼气峰流速明显改善 (P <0 .0 5 )。结论 肝素靶向经皮给药治疗重症哮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硝苯吡啶佐治小儿肺炎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1~4月,我科应用硝苯吡啶治疗30例小儿肺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治疗一、一般资料两组同时随机抽30例、临床资料大致相同,全部病例均有咳喘、肺部干湿罗音及典型的X线表现,见表1。二、观察方法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包括:抗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治疗新生儿术后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6例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术后的新生儿进行前瞻性随机分组,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和治疗B组,对照组予以术后常规止血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治疗A组生长抑素给药方式采用静脉推注0.25mg作为负荷量,随后予以0.25mg/h维持,而B组予以每小时3.5μg/kg持续静脉泵入。对3组患儿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儿胃肠减压引流液隐血试验转阴时间明显缩短,治疗后24h血红蛋白下降值减低 (P < 0.05),而治疗A组和治疗B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治疗A组患儿治疗1h后心率 (HR)、呼吸 (RR)、血压 (BP)和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减低 (P < 0.05),余时间点观察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B组各项监测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对照组患儿未见低血糖反应,治疗A组低血糖发生率为20%,显著高于治疗B组 (P < 0.05)。结论 生长抑素治疗新生儿术后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且总体安全性良好,以持续静脉给药方式不良反应为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头孢噻肟钠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的疗效。方法 于1997年2月~2002年7月应用头孢噻肟钠(治疗组)和头孢唑林钠+丁胺卡那霉素(对照组)治疗菌痢90例,随机分成两组,比较疗效差异。结果 两者在热退时间、腹泻停止时间及粪常规转阴时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目前婴幼儿菌痢应用头孢噻肟钠静点疗效好、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全乐宁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的疗效。方法将86例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1组(26例),对照组2组(30例),3组病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全乐宁雾化吸入治疗,对照1组给全乐宁雾化吸入,对照2组给氨茶碱片曰服。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全乐宁雾化吸入能有效控制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常规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吸氧、止惊、降低颅内压、脑活素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每日1次。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显著的临床意义。结论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好、安全、高效、副作用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婴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对38例住院确诊重症婴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分为NCPAP治疗组21例,对照组(非NCPAP治疗)17例,分别监测其治疗前、治疗后1h及24h动脉血气,心率及呼吸频率,同时观察临床不良反应及合并症。结果 NCPAP组与对照组治疗24h后比较,PaO2明显升高(P〈0.01),呼吸改善(P〈0.01)、心率及PaCO2明显降低(P〈0.05);NCPAP治疗1、24h后与应用前比较,PaO2明显升高。心率、呼吸及PaCO2明显降低(P〈0.01)。NCPAP组需加用洋地黄类药物控制心率的人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NCPAP组平均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与同期收治63例非重症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NCPAP组仅1例需改用气管插管辅助机械通气(CMV),无死亡病例,对照组4例需改用CMV,1例拒绝CMV、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 重症婴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应用NCPAP治疗简便、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同时减少洋地黄、CMV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