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总结了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区的实践方法与体会。主要方法有:学习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精神实质,增加人力资源配置,改革护士排班模式,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模式,规范服务流程,公示并落实分级护理、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及标准,加强突出肺结核专科特色的护理及改革护理质量控制等。认为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士服务由被动变主动,可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提升护士自我价值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妇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结合我院妇科病房的实际情况制订实施方案,提高思想意识、修订并落实专科护理分层培训计划、提升护理团队的综合素质、改革护理工作模式、加强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的质量管理,比较开展优质护理前后患者、医生、护士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开展优质护理后患者、医生、护士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开展优质护理前(P<0.05,P<0.01)。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可以提高妇科病房的整体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医生、护士的满意度,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值得临床实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推行主动服务模式,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 以卫生部办公厅<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广东省卫生厅<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南>3个文件的内容为指导思想,对10个试点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改革护士工作模式,建立护士管床管患者的整体护理责任制;科室弹性排班,优化护士工作时间;建立优质护理服务的长效机制,根据专科特色及患者需求细化服务内容;拓宽护理工作范围,进一步开展护理延伸服务;鼓励各种形式的创优活动,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采用调查问卷比较活动实施前、6个月后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开展创优工作前后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总体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各模块条目比较, 除病区管理模块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服务态度和主动性、工作能力、关爱与沟通、健康教育4个模块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可以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有利于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践与效果。方法:从转变服务理念、营造创建氛围、修订规章制度、改进分工方式、强化专业技能、创新专科特色七个方面全面开展创建工作,观察、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和护士满意度及病房护理质量指标情况。结果:实施后患者和护士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病房护理质量指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从老年患者的特点和社会需求分析,老年病房开展"优质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能使患者得到安全、满意、优质的护理服务,缓解家庭和社会的压力,真正达到患者满意、医生满意、护士满意、家属满意、社会满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追踪方法学调查优质护理对A类与C类示范病房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优质护理A类示范病房心血管科和C类示范病房呼吸科出院患者运用追踪方法学进行调查,了解优质护理A类与C类病房出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A类病房出院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C类病房出院患者(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能强化护士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对提高患者满意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将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分为前期筹备、宣传启动、组织实施、总结推广4个阶段。遵循整体护理理念,创建"示范病房",积累经验推广普及。重点抓好提高患者和护士满意度两项工作。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后患者满意率和护士满意率均优于活动前,活动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使患者真正享受到优质护理服务,达到患者、社会、政府和护士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革护理工作模式在骨科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6~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0年6~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改革护理工作模式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日均呼叫铃声、护士到达患者床边的时间、患者满意度以及健康教育知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日均呼叫铃声总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护士到达患者床边的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以及健康教育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病区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作"中改革护理工作模式,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优质护理服务在胸外科、肿瘤外科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胸外科、肿瘤外科的做法与效果。方法:采取的措施包括,加大人力资源配置,健全岗位职责,实行责任大包干,制定满意度调查表。同时开展定期质量检查和满意度调查。结果: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临床护理质量。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了护士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相似文献   

9.
护士床边工作制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护士床边工作制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的作用及不足之处。方法将2010年3—6月在乳甲外科住院治疗的150例患者分为实施护士床边工作制之前患者75例(对照组)和实施后患者75例(实验组)通过问卷方式对实施护士床边工作制前后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满意度进行调查评价。结果实施后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满意度分别为93.3%和96.0%,较实施前80.0%的满意度有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n05)。结论护士床边工作制的实施,能够体现护理服务的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护理质量,显著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塑护理人员形象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个优质护理试点病房在实施重塑护理人员形象后(2010年7~12月)的护士综合素质评价、护理质量评分和病人、医师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与2010年实施前的同期进行比较,分析重塑护理人员形象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实施重塑护理人员形象前后,护士综合素质评价、护理质量评分和病人、医师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塑护理人员形象的实施,提高了护理质量,推动了优质护理服务进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并分析责任护士包干负责制在改进护理服务质量中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7月~2011年6月成为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的15个科室实行责任护士包干负责制,即每个科室根据床位多少分为2~3组,每组由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组成,采取"扁平化"管理,每人负责5~8例患者,实行8 h在岗、24 h负责制.统计实施责任护士包干负责制后7项护理质量检查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等,并与实施前(2009年7月~2010年6月)的相应指标作对照分析.结果:实施责任护士包干负责制试点病区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较实施前均有提高,且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实施前下降(P<0.01).结论:实施责任护士包干负责制可转变护理工作模式,优化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职责,增强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服务意识,密切护患关系,使临床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  相似文献   

12.
Title. Service quality in hospital wards with different nursing organization: nurses’ ratings. Aim. This paper is a report of a study to assess: (1) the relations between nursing organization models in hospital wards and nurses’ perception of the quality of patient care and dimensions of the practice environment, and (2) if these relations were modified by variations in local conditions at the ward level. Background. Previous literature is inconclusive concerning what model of nursing organization maximizes the quality of nursing services. Method.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was carried out in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Norwegian hospital wards in 2005. Intra‐ward organization models were classified as: (1) Team leader (n = 30), characterized by extensive responsibilities for team leaders, (2) Primary nurse (n = 18), with extensive responsibilities for named nurses, and (3) Hybrid (n = 37), (1) and (2) combined. We prepared multilevel regression models using scales describing quality of patient care, learning climate, job satisfaction, and relationships with physicians as dependent variables.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we used variables representing local ward conditions. Results. Eighty‐seven wards and 1137 nurses (55% response rate) provided complete data. The ward level proportion of variance ranged from 0·10 (job satisfaction) to 0·22 (relationships with physicians). The univariate effect of organization models on quality rating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troducing local ward conditions led to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ffect of primary nurse organization on relationships with physicians, and to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al reduction in ward level variance, ranging from 32% (quality of patient care) to 24% (learning climate). Conclusion. Caution is needed about using service quality arguments when considering the possible benefits and drawbacks of different organizational models.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学习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精神,结合我们的工作特点,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注重人文关怀,细化基础护理的内容,提供温馨服务。结果自2010年6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活动以来,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社会影响力。结论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三制一体”护理模式对推进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3月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100例患者为研究组,普通病区100例同期住院患者为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新制定的服务标准,并采用“三制一体”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服务标准及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护理。对两组患者住院满意度、住院患者家属满意度、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及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的患者住院满意度、住院患者家属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及护理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科“三制一体”护理模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是一项推进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行之有效的护理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主责护士负责制"(简称"主护制")临床护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践效果。方法:为配合我院"主诊医师负责制"的实施,护理部在全院大部分病区实施了"主护制"临床护理模式,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我们随机抽取实施"主护制"的10个病区作为试验组,另外10个未实施"主护制"的病区作为对照组,并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相关内容的比较,如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医师对护士的评价、护理质量以及护士职业认同感等。结果:试验组的上述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结论:实施"主护制"优化了临床护理模式,调动了护士学习和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提升了专科护理质量,提高了医师对护士行为的满意度和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责任护士岗位进行工作分析,明确优质护理服务中责任护士的职责及任职资格。方法:自行设计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责任护士岗位工作分析调查问卷,对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3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责任护士的岗位职责认同率均达到95.00%,结果显示,年龄30~35岁,工作5年以上,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师及以上职称,身体、心理素质较好的才能胜任责任护士资格。结论:对责任护士职责及任职资格的工作描述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责任护士的科学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优质护理服务中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层级护理模式对开展优质服务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0~12月的198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以责任制为实现方式的整体护理模式;选择2011年1~3月的198例患者为实验组,采用层级护理模式。采用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比较实施层级护理模式前后患者满意度。结果:患者总体满意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尤其在主动服务、关爱与沟通、健康教育方面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层级护理模式在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儿童支气管哮喘疾病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6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对症、支持、抗感染等治疗,同时给予精心的临床观察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66例哮喘患儿经过治疗和综合护理后,症状控制,未出现并发症,效果良好,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对临床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及时治疗,密切临床观察,精心护理,可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通过提高思想认识,广泛宣传,调整排班方式及改变工作模式,完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实施人文关怀,设立激励机制等措施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后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活动前,护理工作强度降低,为病人的服务时间增加,护士心理压力得到减轻,工作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结论: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使病人感受到安全的优质护理,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