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实验采用显微分光光度测定法(MSP)分别对11只Wistat大鼠的正常胃粘膜、癌前病变及各型胃残端癌(PGSC)的细胞核DNA含量及细胞核面积进行了定量测定。主要结果如下:1.正常胃粘膜细胞核DNA含量均匀恒定,大部分为2C;2.慢性萎缩性胃炎、残胃粘膜轻、中度异型增生的细胞核DNA含量相近;3.细胞核DNA变化规律提示重度异型增生与PGSC有极为密切关系,可能为同一疾病的二个不同发展阶段,均可作为外科治疗对象;4.细胞核面积与细胞核DNA含量的变化呈平行关系,并存在显著相关性,故应将该二项指标作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细胞核DNA含量的变化,探讨DNA含量作为鉴别肿瘤良、恶性病变的重要指标。方法经胃黏膜尿酸酶检测及Ciemscl染色检测出幽门螺杆菌感染;病理组织诊断为胃癌、异型增生、肠化生、萎缩、浅表性胃炎。正常胃黏膜的284例受检者,活检组织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分别作HE染色和Fenlgen染色,采用图像分析仪进行细胞核DNA含量测定。并以同切切片间质中任意20个淋巴细胞DNA含量峰值作为二倍体对照。结果胃癌、异型增生、肠化生病变中DNA倍体分布:二倍体、增殖倍体、异倍体、有极明显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P的感染可增加胃癌的发生率,细胞核DNA含量的测定可作为鉴别胃黏膜良性病变、癌前病变和癌变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及其非典型结节与甲状腺癌细胞核直径、面积及 DNA 含量检测,发现核直径与面积的(?)和 S 为甲状腺癌组>非典型结节组>对照组(P<0.01);随着细胞增生异型程度的加重,核直径、面积及离散程度随之增加、DNA 含量也显著增加,显示Ⅲ级 DNA 含量细胞出现频率越高恶性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时发现各组细胞核不同 DNA 含量的核直径、面积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生非常显著(P<0.01)。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61例胃粘膜球样异型增生的石蜡连续切片进行了观察,详细地描述了球样异型增生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把不同程度的球样异型增生分为三个等级。描述了典型的Ⅲ级球样异型增生细胞可突破腺管基底膜向间质浸润,形成初发癌灶;并通过Gordon Sweet氏染色示显了球样异型增生细胞向间质浸润,破坏基底膜瞬时图像。通过对61例球样异型增生和51例印戒细胞癌病人的年龄、性别分布特点的分析,发现两类病例女性病人的平均年龄均较男性提早10年。最后得出球样异型增生可能是印戒细胞癌的重要癌前病变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残胃粘膜异型增生生物学特性及其分级、随访、治疗等临床问题。方法:采用图像法DNA定量技术,对47例残胃粘膜异型增生细胞核进行DNA含量测定,并与15例无异型增生和10例残胃癌标本进行比较。结果:DNA含量(IOD、2cDI、5cER)及细胞核面积、周长、最大径和最小径均随异型增生程度的加重呈递增改变(P<0.01),而形状因子则呈递减改变(P<0.05);DNA含量直方图里规律性变化。结论:残胃粘膜异型增生具有不容忽视的癌变倾向,特别是重度异型增生与残胃癌在生物学特性方面具有相似性。因此,进行该项研究可为残胃粘膜异型增生的分级、随访、治疗及癌变预测提供客现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病理演变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内镜和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异型增生(Dys)和/或肠上皮化生(IM)的106例患者,辨证分型为3组,观察各中医证型中度以上的萎缩、肠化及异型增生情况。[结果]阴虚有热型和气阴两虚型组中度以上CAG及伴有中度和重度IM与Dys者,较血瘀热毒型组明显增多,有显著性差异。重度CAG及伴有重度IM与Dys者中,气阴两虚型较血瘀热毒型和阴虚有热型明显增多,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其发病早期多属于血瘀热毒;发病中期多属于阴虚有热;发病后期则属于气阴两虚;其病理演变与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是一个病理性概念,包括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和异型增生(Dysplasia,Dys),主要伴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从正常胃黏膜向胃癌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慢性萎缩性胃炎常合并肠化生,少数出现上皮内瘤变,经历长期的演变,少数病例可发展为胃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大部分可逆转而较少恶变为胃  相似文献   

8.
大鼠胃黏膜癌变过程中细胞增殖与端粒酶活性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大鼠胃黏膜癌变发生发展过程中DNA含量、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及端粒酶活性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甲基硝基亚硝基胍 (MNNG)、10 %NaCl混合液及 40 %乙醇灌胃建立大鼠胃癌模型 ,设立正常组、模型组 ,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流式细胞仪及端粒重复扩增微孔板杂交法检测大鼠胃黏膜PCNA、DNA含量及端粒酶活性。结果 本造模方法可诱发出浅表性胃炎 (chronicsuperficialgastritis,CSG)、萎缩性胃炎 (chronicatrophicgastritis,CAG)、肠化生 (intestinalmetaplasia,IM)、异型增生 (dysplasia,Dys)、胃腺癌(gastricadenocarcinoma,GC)等病变。在大鼠癌变过程中 ,随着胃黏膜癌变的发展 ,DNA含量、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及端粒酶活性均呈递增趋势 ,并且两者与端粒酶活性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P <0 .0 1,P <0 .0 1)。结论 大鼠胃黏膜癌变发生发展过程中 ,端粒酶的激活与胃黏膜组织细胞的恶性增殖具有重要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CAG伴肠上皮化生(IM)和异型时增生(Dys)是胃癌的癌前病变[1],西医很难对其治疗.我科以中药胃萎复健汤(自拟),西药果胶铋联合治疗CAG,并进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乳腺腺病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应用图象分析仪对 4 9例乳腺腺病、4 1例乳腺癌、6例正常乳腺组织进行DNA测定及利用胶银染色法进行AgNOR检测。 结果 :a .Ⅱ级腺病 (伴异型增生 )及乳腺癌的AgNOR数目明显多于Ⅰ级腺病 (不伴异型增生 ) ,Ⅱ级腺病与乳腺癌AgNOR的数目有部分重叠 ,且其大小、形态及分布亦相似于乳腺癌。b .Ⅰ、Ⅱ级腺病及乳腺癌的DNA含量具有显著差异。与Ⅰ级腺病相比 ,Ⅱ级腺病DNA含量明显增加 ,且有异倍体细胞出现。结论 :AgNOR数目及DNA含量的检测 ,在Ⅰ、Ⅱ级腺病的判定及Ⅱ级腺病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对AgNOR数目增多及DNA含量增加的腺病 ,应警惕其癌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与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在不孕、流产中的作用及二者关系,进一步 揭示不孕、流产的病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345例不孕、流产妇女血清中的AsAb与 EMAb,按AsAb检测结果分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EMAb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 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16.67%和19.51%,而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43.64%和42.86%,显著高于 AsAb(-)组(P<0.01,P<0.05)。继发不孕妇女中AsAb(-)组EMAb阳性率为18.18%,AsAb(+)组EMAb阳性率 为32.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0.01>P>0.05)。结论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因个体免疫反应差异使某些 人易对体内、外物质发生免疫反应而产生抗体,从而导致不孕或流产。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本题选择N,N′-二甲基亚硝基脲(DMNU),N,N′-二乙基亚硝基脲(DENU),及其类似物N,N′-二甲基亚硝基硫脲(DMNTU)、N,N′-二乙基亚硝基硫脲(DENTU)为代表,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水解反应速度、脂溶性(HPLC的logk′值)、水解产物和致突变能力。证明了硫脲的脂溶性大于脲的脂溶性。DMNTU对TA100菌株的致突变能力最强,其它较弱。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联合抚触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黄疸及睡眠的影响。方法将经阴道顺产分娩的正常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水疗联合抚触组)50例,对照组(单纯沫浴组)50例。①测定两组10日、28日的体重、身长、上臂围;②观察记录胎便转黄时间,测定皿清胆红素;③记录24h睡眠时间。结果两组新生儿10日、28日体重、身长、上臂同增长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5日时,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睡眠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水疗联合抚触可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能加速胎粪的早排出,减轻生理性黄疸程度,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9.
论述足月妊娠分娩的发动和维持依靠气的推动、温煦、气化、固摄功能和血的营养、濡润功能。顺利分娩既要气血充足,还要气顺血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调补气血,是促进产程,预防难产的重要手段。实验研究结果阐明调补气血中药加强产力、促进产程主要是从改善产妇全身情况,提高机体抗应激、抗疲劳、耐缺氧能力,即所谓使产妇气血充足调和,充分发挥气血在分娩过程中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