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退路(一)     
可怕的隧道将飞船强行带到了一个风沙弥漫的行星上,这里有着其他失事飞船和绚丽的彩虹石,但却没有宇航员的遗体或遗踪、终于,克里斯宾发现了一个手势特别的机器人……  相似文献   

2.
3.
神秘的B星球     
21世纪末。我和周博士、吴博士受联合国主席委托,乘坐太空飞船去探索神秘的B星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飞船运动定解问题的定性分析,给出了受恒定径向持续推力作用、从初始椭圆轨道远地点上半部起飞的飞船轨道及飞船逃逸地球引力场的逃逸准则。  相似文献   

5.
中国要不要搞载人航天?怎么搞载人航天?采取何种发展战略和技术途径,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和科技诸多方面。遵照钱学森院士创建的系统学提出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结合中国国情,以软科学命题,从指导思想、研究步骤和研究方法几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面对世界载人航天的挑战和机遇,中国载人航天不可不搞,也不能大搞,飞船起步,平稳发展万无一失。盲自赶超或急于缩小差距均将陷入困境,疑虑过多以至坐视不顾,也会失掉机会和希望。”文章对该软科学命题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根据公布的神州5号飞船实际运行数据,对神州5号飞船的椭圆轨道与圆轨道进行了计算,计算的结果与神州5号飞船的数据符合或接近,文中提供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仅供大家对飞船运行轨道初步了解。  相似文献   

7.
《今日科技》2005,(6):50-50
据新华网洛杉矶5月23日电文,美国宇航局下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23日称,正围绕土星轨道飞行的“卡西尼”飞船,借助无线电波首次探明了土星环的结构。它向地球发回的无线电波,还让科学家首次“看”到了最神秘的土星B环。土星有7个主要的光环,其中的B环,此前的探测飞船从来没有“看”清楚它的结构。而这次。卡西尼”发现,B环确实与众不同。它本身包含几个宽度为几百公里的环带,物质密度各不相同,而其核心部分是一个宽度达5000km的厚环带,其中所包含的物质,密度是相邻的C环的4倍、A环的20倍。  相似文献   

8.
北京时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我国航天事业又迎来一个历史性时刻。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1时19分43秒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在随后的飞行过程中,我国航天员将首次进行空间出舱活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亲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观看飞船发射。  相似文献   

9.
《科学世界》2005,(7):23-23
世界第一艘太阳帆飞船“宇宙1号”(参见本刊今年第5期《孤帆远影星际行》在北京时间6月22日凌晨4时46分时发射。但主持这一项目的美国行星学会说,在发射约20分钟后,飞船与地面失去了联系。  相似文献   

10.
退路(四)     
赛萨尔说:“这次失事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由于依斯姆斯空间的一个无法测量出来的物质引起的,它很可能与多个隧道交叉处的物资密集坍塌有关。这艘飞船本来是要去马吉斯特星,但却错误地进入了这走不通的隧道,隧道的终点就是这颗行星。这是飞船驾驶员的直接感受。”  相似文献   

11.
《前沿科学》2014,(2):F0002-F0002
美国行星协会展示的光帆可以通过搜集太阳能使飞船运行。太阳帆飞船靠阳光漫游太空,不携带燃料并一直加速,是目前唯一可能乘载人类到达太阳系外星系的航天器。  相似文献   

12.
曹立新 《科技潮》2005,(11):54-55
太空生活总是令人向往的,航天员在太空的生活环境,与地面的生活环境炯然不同,在与外界隔绝的飞船密闭舱居住,生活是怎样一种情形呢?是饶有趣味还是充满惊险刺激,航天员在太空中吃些什幺?他们怎样睡觉?怎样行走?他们可以洗噪吗?让我们来一一解开这些谜团。  相似文献   

13.
10月17日晚上,刚刚在凌晨圆满完成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运行回收任务的几位神六功臣,马不停蹄地赶到母校,参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师生为校友们举行的庆功座谈会,尽管已是晚上九点,但是如心大报告厅里座无虚席,数百名同学满怀激动,以鲜花、校徽和国旗欢迎北航的英雄校友归来。当原载人航天工程系统总设计师,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世界》2011,(8):93-93
A:“宇宙有多大”是一个千古谜题。古人只能笼统地说“上下四方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就连牛顿也只能假定宇宙(空间和时间)是无限的,潜台词还是“我不知道”。  相似文献   

15.
何静 《广东科技》2007,(10):18-19
从指南针、造纸术到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从以电灯、电话、电视机为代表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到以电脑、汽车、神舟飞船上天为代表的高科技信息时代,“科技”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的生活品质,改变了人类发展的图景。可以说,在人类的工作和生活中,科技早已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相似文献   

16.
伊同 《今日科技》2001,(12):28-29
由解放军总装备部政治部编的《两弹一星》一书,披露了我国核武器、导弹、卫星与飞船研制的经过,现将伊同撰写的有关载人航天工程的内情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7.
《少儿科技》2011,(3):42-42
不久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首个“奥赖恩”载人飞船的太空舱完成组装,将展开一系列大规模地面及液压测试。  相似文献   

18.
中秋节那天晚上,月亮分外明亮。吃了月饼以后,我就跟着爷爷乘坐宇航研究所研制的“玉兔1号”飞船去月球上的地下城旅游观光。  相似文献   

19.
哭泣的小鹿     
一天,我驾驶着“开心号”飞船来到大森林里玩耍。刚下飞船,一阵哭声就传进了我耳朵里,我顺着哭声找过去,只见一只又一只的鹿倒在血泊中。这时,我看见一只小鹿独自站在一旁,正在伤心地痛哭着,我忙走上前去轻声询问:“小鹿,发生什么事啦?”“那些捕猎者不请自到,举起枪不停地对着我们扫射,大伙儿为了保护我,都被他们杀死了!”说完,小鹿又伤心地哭了起来。  相似文献   

20.
尹怀勤 《天津科技》2005,32(3):54-54
为了能同美国在未来载人探月和奔赴火星方面进行角逐,俄罗斯航天部门日前推出了研制新型载人飞船“巨型班机”号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