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沿海各国的对虾养殖业蓬勃发展,随着对虾养殖业的企业化发展,其病害也日益突出,特别是对虾病毒性的疫病已成为阻碍这一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的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黄头症病毒(YHV)、桃拉综合症病毒(TSV)和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HNV)等病毒性传染病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除给对虾养殖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之外,还对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对虾病毒病的研究已成为当前世界虾病研究领域的焦点之一.本文就近年对虾病毒病的研究与动态进行概述,并对虾病毒病原体、传播途径、诊断技术和防治措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
对虾病毒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虾病毒病造成全世界对虾养殖业的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近年对虾病毒病的研究动态进行了概述,并对对虾病毒种类及性质,传播途径、诊断技术和防治措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光合细菌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0年来 ,中国对虾养殖业迅猛发展 ,规模及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但是由于水质严重污染以及虾病蔓延成为对虾养殖业的主要危害。光合细菌 (PhotosyntheticBacteria,PSB)作为一种具有特殊营养、能够促进生长、防治疾病和高效率净化水质以及对环境和水生动物无毒无害的特殊细菌 ,应用于对虾养殖中 ,对促进对虾生长、提高对虾产量、防治对虾疾病和净化水质等均有良好作用。1 光合细菌的营养价值PSB属螺菌科 ,是一种利用光能进行生长繁殖的水生微生物 ,广泛存在于土壤、沼泽、淡水和海水等环境中。目前研究和应用最…  相似文献   

4.
对虾白斑综合征 (WSS)是由对虾综合征病毒 (WSSV)引起的一种以病虾甲壳内侧出现白斑为特征 ,并具有很高死亡率的对虾最常见传染性疾病。该病自 1988年在台湾发现以来 ,已迅速蔓延至世界对虾养殖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广西沿海地区是对虾养殖较为发达的地区 ,近年来该地区所养殖的对虾也同样遭到该病的袭击 ,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通讯作者。  目前对对虾疾病的诊断手段 ,主要包括以病理学和生物学诊断为主的常规诊断方法、免疫学方法、分子杂交方法及PCR诊断方法等。其中PCR方法又是目前这些方法中最快捷、敏感性最高的病原…  相似文献   

5.
近十几年来,随着对虾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集约化程度的不断加强,造成了环境严重恶化,对虾病毒病也日趋严重。我国沿海地区自1992年下半年开始虾病大流行,日趋严重。对虾暴发流行性病毒病使我国1993年~1994年对虾绝收面积达50%以上,产量从24万吨跌落到4万吨。虽然国内外对对虾病毒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还有许多未知领域,药物治疗或预防接种仍无法应用于生产。因此如何通过饲养管理来预防、控制虾病毒病的发生是养虾业的关键。1选择优良或高健康虾苗要看虾的清洁程度、活力及在阳光下的稳定状况及游泳行为等。除…  相似文献   

6.
上个世纪80年代世界对虾养殖业达到鼎盛时期,但也开始大规模暴发流行性虾病.在人工养殖环境中,引起对虾发病的有四种:即病毒、细菌、立克次体、寄生虫感染病,而病毒感染的种类有:桃粒病毒(TSV)、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黄头病毒(YHV)、对虾杆状病毒(BP)、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HHNBV)等.……  相似文献   

7.
我国已获得世界第一养虾大国的桂冠.中国对虾的年育苗量,成虾养殖面积,年总产量均名列世界前茅.但对虾配合饵料的生产和使用技术等方面还比较落后. 对虾配合饵料是养殖对虾的物质基础.配合饵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对虾养殖的经济效益,间接影响虾病的发生和沿海海域生态环境的变化;配合饵料使用的多少,不仅影响对虾养殖业的发展,也影响海洋水产资源的繁殖保护.因此,发展优质对虾配合饵料的生产与应用,是对虾养殖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8.
对虾病毒性疫病检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到目前为止,已报道过的对虾病毒病有15种之多[1] ,其中对虾杆状病毒病(Baculovirus penaeid dis-ease,BP)和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Penaeus monodon-type baculovirusdisease,MBV)被我国农业部列为二类水生动物疫病[2];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Infctious hypo-derlmalandhaematopoieticnecrosis,IHHN)、 白斑综合症(White spotsydrome,WSS)、BP、MBV、中肠腺坏死…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肉鸭养殖业得到迅猛发展,2005年全国肉鸭存栏达7.25亿只,随着养殖数量和密度的增加,鸭病也逐渐增多,每年因鸭病所造成的损失也愈来愈大,尤其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已逐渐成为养鸭业发展的障碍。目前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病毒性传染病包括雏鸭病毒性肝炎、鸭瘟、雏番鸭细小病毒病、鸭副粘病毒病、鸭流感、番鸭花肝病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因虾病的困扰严重阻碍了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尤其在1993年,我国沿海养殖对虾大面积暴发虾病,给养虾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产量大幅度下降,经济损失惨重。造成全球虾病大规模暴发的原因很多,除生态环境破坏外,很重要的原因是病毒的感染。自从1974年Co...  相似文献   

11.
从1993年我国沿海暴发了毁灭性的病毒性虾病,我们通过几年来的治理试验观察认为应该采用对虾体无刺激,对水体无污染,长期应用亦无残毒和任何副作用的中药进行综合治理,巧妙地协同对虾在与大自然危害作斗争中尽快地完成这次再适应过程,这才是防止对虾病毒病应遵循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mei)又称凡纳对虾或万氏对虾,原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主要分布秘鲁北部至墨西哥湾沿岸,以厄瓜多尔沿岸分布最为集中。1988年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引入我国,因其具有对水环境抗逆能力强、营养要求低、生长速度快虾体含肉量大、对盐度适应范围广、离水存活时间长和抗病力强等优点,与斑节对虾、日本对虾成为目前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种。我国成功地进行了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1994年开始在全国各地进行了人工养殖。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强度不断增加,养殖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恶化,目前世界上各地虾类养殖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其中对虾类养殖业发展威胁最大的问题是虾病的流行,每年因虾病造成的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13.
孟庆显 《饲料工业》1990,11(8):23-25
<正> 我国对虾养殖至今已发现的疾病有许多种,病原隶属于病毒、细菌、原生动物、寄生甲壳类和藻类等,另外还有不良的饲料、操作和环境条件引起的疾病。现将其中危害较大的几种疾病及其防治方法分述如下。一、病毒病病毒性疾病在我国已发现3种。其中台湾省的斑节对虾有2种,即斑节对虾杆状病毒和传染性皮下组织和造血组织坏死病毒。在大陆沿海的中国对虾有1种,即肝胰脏小球病毒状病毒。据报告,台湾省的对虾主要是因为病毒病造成  相似文献   

14.
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海水养殖业的支柱产业,自1993年全国养殖对虾因感染对虾白斑病毒(WSSV)而发生大规模暴发性流行病以来,对虾养殖业蒙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到目前为止,已发现有20多种病毒可以感染虾类,而对付这些病毒至今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抗生素的使用一定程度缓解了疾病的发生,但由于它在动物体内残留,进而危害人类的健康,目前已严格限制其使用。疫苗对多种疾病尤其是病毒性疾病有显著的预防作用,但特异性能力强,生产上操作可行性差。开发抗菌广谱、食用安全、增强免疫功能的添加剂,成为当前水产饲料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一蹶不振的我国对虾养殖业有望重振旗鼓。我国科学家最近成功测定了虾病“祸首”——白斑杆状病毒基因组的全部序列,从而在世界上率先破译了虾病病毒的遗传密码,在与国际同行的竞争中力拔头筹。  相似文献   

16.
水产养殖业近来一直稳定地增长,许多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洋生物如虾、龙虾、蛤、牡蛎已被人工养殖,已有的技术也能促进它们的生长量.动物营养、生理、病理这些基本兽医知识已用到这些养殖业上.本文将着重阐述对虾病毒病的病原、诊断和预防.  相似文献   

17.
对虾杆状病毒病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虾杆状病毒病的鉴别诊断孔繁德周斌华黄印尧(中华人民共和国厦门动植物检疫局,福建361012)在对虾病的病原中,尤以病毒最为重要。自从1974年J.A.Couch首先报告了一种从桃红对虾中发现类似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杆状病毒(Bac-ulovirus...  相似文献   

18.
对虾暴发流行病的一种新病原——副粘病毒样病毒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对1996年我国河北、山东人工养殖的日本对虾和中国对虾暴发流行的虾病进行了病原学研究,发现引起本次虾病暴发流行的病原是迄今尚未见报道的对虾的一种新病原——副粘病毒样病毒。该病毒主要侵害对虾肝胰腺,导致细胞严重变性、坏死  相似文献   

19.
猪圆环病毒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前  言近年来 ,一种新的病毒和一种新的病毒病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流行 ,那就是猪圆环病毒和猪圆环病毒病。1997年 ,Carlton在《猪兽医师》(《SwinePractitioner》)杂志上 ,第一次提出了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概念 ,随后PMWS一词被研究者广泛接受和采用。PMWS由一种被称为猪圆环病毒 (PCV)的病毒引起。实际上 ,猪圆环病毒除了主要是PMWS的病原以外 ,还与猪的其他疾病有关。目前经研究证明 ,猪圆环病毒还与猪的繁殖障碍、猪的间质性肺炎和猪的皮炎和肾病综合征有关。目前这些疾病已造…  相似文献   

20.
自1993年暴发性对虾病毒病发生以来,近几年虾病虽有控制,但至今无特效药根治。全国各地养虾经济效益严重滑坡。导致养虾效益下降的原因,固然有虾病的侵扰,但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一、养殖品种单一 迄今为止,仍有不少生产单位认为虾池只能用来养虾,不能进行其它品种的养殖。所以一旦虾病肆虐,只能任虾池荒芜。权威人士指出:在同一地区单养某一品种,对环境有破坏作用,不利于生态平衡,更不利于养殖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