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收口工艺成形复杂,通常要对工艺设计进行CAE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设计进行修改。采用基于知识与CAX(计算机辅助技术)智能集成技术,能较大的提高数值模拟的智能化水平,减少数值模拟软件对用户的要求。通过智能向导,模拟案例模板等技术将模拟参数选择、有限元模型确立等过程智能化,指导和帮助设计人员准确迅速地将收口工艺的设计从CAD开发环境转换到CAE分析环境中,并对有限元分析结果智能分析,利用节点回溯算法将CAE结果反映到CAD模型上,从而指导收口工艺的再设计过程。文章以自主开发的收口工艺设计优化系统为背景,通过实际案例,对基于知识与CAX智能集成的优化技术进行了阐述,实现了CAD/CAE的无缝集成,提高了收口工艺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2.
研究开发了基于CAD/CAE/MDO集成的注塑模具浇注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平台,建立了CAD几何信息和CAE网格信息的关联,实现了CAD/CAE集成.针对注塑浇注系统设计问题,分析了浇注系统尺寸参数和产品质量间的相关性,以此确定浇注系统尺寸参数,并根据注塑生产实际制定浇口位置筛选标准,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设计优化实...  相似文献   

3.
CAD/CAE/CAM技术已成为新一代生产技术发展的核心技术,正朝着集成化的方向发展。为了实现CAD/CAE/CAM软件系统的集成应用,在UG软件平台应用UG二次开发技术实现CAD/CAE/CAM的软件集成方法,包括在UG软件界面集成CAE软件启动菜单,配置软件UG与VERICUT的接口NXV及其应用。实现了软件的物理集成与信息集成,即在UG软件界面启动CAE软件,UG与VERICUT两个软件之间实现数据传递。集成的软件系统将不同软件有机结合,统一执行控制程序,保证信息畅通传递,提高了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CAD/CAM软件和CAE软件的分析和集成,构筑了型材挤压CAD/CAE/CAM平台,并基于该平台进行了空心型材分流组合挤压的CAD建模、CAD/CAE信息传递和CAE建模,为进一步分析型材挤压过程和优化模具参数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针对注塑件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基于CAD/CAE集成技术,进行了CAD参数化模型更新子系统、CAE分析方案参数化和自动化子系统的开发,并结合优化算法库,建立了一种面向注塑件优化的集成分析优化平台。该平台可以实现几何优化和工艺优化的功能。对于翘曲变形较大的薄壁制品,提出反变形设计和工艺优化相结合的优化方法。为了反映制件的整体翘曲程度,提出了量化翘曲变形的方法。以汽车空调风口零件为研究对象,基于构建的集成优化平台,采用反变形+工艺优化的方法,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其进行优化分析,并采用序列加点的方法提高代理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注塑件多目标优化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6.
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模具CAD系统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造成CAD/CAE/PDM系统集成困难的原因,介绍了基于Web 服务面向服务的架构,根据模具设计、分析的具体任务要求和特点,提出使用Web服务架构进行CAD/CAE/PDM集成的方法,并给出了一个基于Web服务面向服务的广义模具CAD系统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7.
铸造CAD/CAE/CAM一体化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廖敦明  陈立亮  刘瑞祥  周建新 《铸造》2005,54(7):702-705
介绍了铸造过程CAD/CAE/CAM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内容;论述了基于通用三维CAD软件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三维铸造工艺CAD系统,以得到基于铸造工艺基本特征的统一的数据模型,从而实现CAD/CAE/CAM之间信息共享的途径.实践表明,一体化技术能有效地应用于铸造模具的设计、模拟分析与制造过程,服务于实际铸件生产.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压铸模设计与加工的高效化与智能化,以Pro/E为开发平台,应用Pro/TOOLKIT二次开发技术,并耦合集成ANSYS数值模拟软件,对压铸模CAD/CAE/CAM集成系统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开发,论述了系统实现过程中所涉及的CAD/CAE/CAM集成系统的框架构建、系统的专业化定制以及不同应用软件间的耦合集成等技术,初步实现了压铸模CAD/CAE/CAM一体化技术。  相似文献   

9.
排辊成形是利用若干组小排辊将带钢续弯卷成管筒的一种辊式成形工艺,是制造焊管的重要加工技术。现代的排辊成形工艺设计涉及到CAD,CAE和知识管理等多个方面的技术,技术平台的集成至关重要。本文以Visual Basic为开发平台,利用Visual Basic与ACCESS数据库、MATLAB与ANSYS的接口技术,将参数设计、有限元模拟和知识管理集成,开发了直缝焊管排辊成形工艺设计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直缝焊管排辊成形过程的工艺参数管理、机组的轧辊设计、花型设计、工艺参数设计以及CAD/CAE建模仿真。该平台可以为工程人员进行直缝焊管工艺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SolidWorks平台,开发了板料成形同步模拟系统StampingWorks/Forming Analysis Xpert(SW-FAX)。采用SolidWorks软件的参数化造型技术,在冲压成形工艺中引入CAE驱动设计思想,基于三角面片的参数化工具网格模型,实现了坯料网格与工具网格的参数化关联、工艺参数之间的参数化关联和设计模型与分析模型的参数化关联,保证了产品设计、工艺设计与成形模拟模型同步更新,实现了参数化的CAE分析和真正意义上的CAD/CAE无缝集成。该系统通过建立统一的设计与模拟模型,避免了传统CAE软件与CAD平台之间模型数据交换所引起的曲面丢失和精度损失。通过某企业生产的烤箱上盖的成形模拟的参数化应用,以及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系统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金属板料成形工艺CAD/CAM智能化集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启Yu  虞春 《锻压技术》2000,25(1):17-20
根据现行发展状况,探讨了金属板料成形CADCAE智能化集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其中要解决的一些关键技术,提出了实现CADCAE智能化集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铸造工艺设计是铸造生产的核心环节,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铸造工艺设计、优化,对提高铸造工艺设计效率有重要意义。目前,计算机技术指导铸造生产主要是在铸造数值模拟、基于商用CAD软件的铸造工艺CAD二次开发的研究与应用,以及PDM、ERP等管理软件对铸造企业信息化的支持。本研究提出基于KBL技术的铸造工艺数字化平台,该平台在容纳铸造基本知识库的基础上,有机结合了铸造工艺CAD、CAE、KBE等工艺设计技术和PDM、ERP等工艺信息管理技术;本研究阐述了在数字化平台下的铸造工艺设计、优化、管理流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铸造工艺数字化平台的框架体系;同时,在此框架体系内,针对核心的铸造工艺的智能化设计方法、铸造CAD/CAE一体化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该铸造工艺数字化平台的研究是将铸造工艺CAD、CAE、KBE与PDM等多项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管理有机融合的一次有益尝试,以推动计算机技术在铸造行业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国内压铸模CAD/CAE/CAM技术的发展概况 ,探讨了压铸模CAD/CAE/CAM一体化的主要内容 ,并就发展我国压铸模CAD/CAE/CAM及其一体化技术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压铸模CAD/CAE/CAM及其一体化技术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分析了国内压铸模CAD/CAE/CAM技术的发展概况,探讨了压铸模CAD/CAE/CAM一体化的主要内容,并就发展我国压铸模CAD/CAE/CAM及其一体化技术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实体拉深筋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同步仿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Siemens NX平台的几何关联和参数关联技术,采用UG/OPEN API开发了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同步仿真系统FASTAMP_NX,该系统实现了CAE分析模型与产品工艺方案CAD模型的同步更新,避免了CAD/CAE之间数据转换导致曲面丢失和精度损失问题,解决了设计频繁变更时CAE重复建模的问题,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同步仿真,以某汽车发动机后挡板件的实体拉深筋拉延成形模拟及工艺方案改进为实例,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SolidWorks平台开发了三维修边线展开及翻边成形参数化同步更新模拟系统(SW-TUX),实现了CAE分析环境与CAD的无缝集成,避免了数据转换带来的精度损失。借助SolidWorks二次开发API工具,结合翻边成形的实际工艺流程,设计了工艺操作树和开放式材料库,研究了网格的智能修复技术以及翻边过程中边界约束处理方法。充分利用SolidWorks参数化建模功能,在翻边成形工艺中引入参数化思想,实现了翻边成形模拟过程的参数化同步自动更新,实时反馈设计变更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结合实例进行模拟分析,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Pro/E二次开发工具Pro/Toolkit开发了板料冲压成形模拟系统FSA(Forming Simulation Application),在建模参数和设计对象的控制尺寸之间建立了唯一、实时的对应关系,实现了参数化建模。介绍了FSA系统的设计思想和特点,并重点论述了基于"顶层基本骨架"的装配体模型树设计和通过Publish Geometry实现的特征参数化,依靠Pro/Toolkit接口函数实现的工具网格参数化以及基于自主剖分器的板料网格参数化。FSA系统实现了CAD/CAE的无缝集成,避免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精度损失,能够对板料冲压成形进行全工序参数化模拟,为设计人员提供了一个可靠、高效、便捷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8.
本文按照CAD/CAM系统集成化要求,针对孔特征介绍了基于面向对象孔特征的信息描述及组织,运用加工知识推理,完成加工工艺链的自动生成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