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河海大学主办的第二届全球华人岩土工程学术论坛2005年8月19~22日在河海大学隆重举行.来自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近200名专家、学者聚集一堂,交流研究成果和最新动态,探讨岩土工程的发展与未来.论坛期间,河海大学殷宗泽教授、香港大学岳中琦教授、中国台湾交通大学黄安斌教授、法国里尔科技大学邵建富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李福豪、大连理工大学栾茂田教授等知名专家作了报告.  相似文献   

2.
<正>由中国水利学会泥沙专业委员会主办,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承办的第8届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会于2011年11月24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保护》2009,(3):56-56
由河海大学社会学系、河海大学中国移民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系和中国社会学学会人口与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环境社会学研讨会于2009年4月25~26日在河海大学举行。本届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70多位学者,围绕“水·环境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对涉水等环境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水利学会水利量测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河海大学承办的第12届全国水利量测技术综合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1月19~21日在南京河海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的议题包括:新型传感器;堤坝隐患探测技术和仪器;洪水险情快速探测技术及仪器;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仪器及系统;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测、控制技术及仪器;室内试验及原型观测新技术和仪器设备;量水技术及仪器;  相似文献   

5.
2007年4月21~23日第三届亚洲非饱和土学术会议在河海大学召开。本届会议在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协会(ISSMGE)非饱和土专业委员会(TC6)的支持下召开,是继新加坡、日本举办的第一届、第二届亚洲非饱和土学术会议后该领域的又一次盛会,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会议共安排了3个主题报告,6个邀请报告,交流学术论文80余篇。  相似文献   

6.
《水利学报》2007,38(12):1528-1528
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于2007年11月10日在河海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工程院与中国水利学会联合主办,河海大学和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共同承办。13名专家进行了大会主题报告,就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管理、运行、利用以及安全监测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针对性意见和建议。此外,与会代表还就“土石坝、地下工程和高边坡的设计理论与方法”、“混凝土坝和大型水工结构的设计、施工与安全”、“水利水电工程与水力学问题”、“水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的影响和对策”等五个方面进行特邀报告与论文交流。《水利学报》将会议论文编入《水利学报》2007增刊。  相似文献   

7.
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于11月10日至11日在河海大学举行。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出席开幕式。江苏省委书记、省长梁保华会见前来出席论坛的20位院士和水利部领导。省委副书记张连珍、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出席并致辞,水利部原部长汪恕诚,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原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黄莉新出席开幕式。本次论坛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建筑工程学部和中国水利学会主办,河海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资源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8.
第2届中国环境社会学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4月25—26日在南京河海大学举行,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8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洪大用、河海大学教授施国庆、中山大学教授麻国庆、南京大学教授张玉林、河海大学教授陈阿江分别作了题为“中国水污染的社会学分析:若干议题与研究进展”、“环境移民研究”、“资源人类学与环境知识”、“‘天地异变’与中国农村研究”、“论人水和谐”的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保护》2009,25(1):94-94
为了促进社会学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加强环境社会学者之间的交流,培育中国环境社会学学科,中国社会学会人口与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河海大学社会学系、河海大学中国移民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和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联合,以“水·环境与和谐社会建设”为主题,将于2009年4月25—26日在南京联合举办“第二届中国环境社会学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不断完善和提高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技术,促进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由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国际土工合成材料学会中国委员会等主办,河海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  相似文献   

11.
<正>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江苏省地震局、《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编辑部联合主办,河海大学与南京工业大学联合承办的第1届全国防灾减灾工程学术会议于2011年10月22—23日在河海大学召开。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建筑学部副主任欧进萍院士,中国工程院周丰峻院士、郑颖人院士、吴中如院士、唐明述院士,河海大学校长王乘教授,江苏省地震局局长丁仁杰研究员,以及来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保护》2009,(4):57-57
“第2届中国环境社会学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4月25-26日在河海大学举行。会议由河海大学社会学系、河海大学中国移民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河海大学社会学系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7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水·环境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对涉水等环境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研讨和解决中国面临的水问题,在国内众多专家的支持和努力下,中国水论坛(原称为“中国水问题论坛”)已经成功举办六届学术研讨会,分别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西安理工大学、郑州大学、河海大学、四川大学承办。中国水论坛最早于2003年由武汉大学等单位发起,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等机构主办,从第四届学术研讨会开始。使用统一的论文集封面和排版格式,使用统一的会标、会旗和办会模式,逐步形成独特的风格,在中国水问题研讨方面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得到广大学者的积极参与。详细情况可登陆网站: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保护》2008,24(1):51-51
由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抗震防灾专业委员会主办、河海大学水工结构研究所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中心承办的“2007全国大坝抗震防灾高级学术研讨会”于11月11-12日在河海大学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陈厚群院士、中国科学院林皋院士和张楚汉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水利学科主任李万红教授以及来自全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建设单位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50余名高级专家参加了研讨会。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等单位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15.
16.
新材料是现代水利工程、海洋工程发展的先导和基石。世界各国历来重视在水利工程、海洋工程中应用新材料、推广新技术。为了更好地交流我国和国际水利工程、海洋工程领域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动向和发展趋势,中国水利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河海大学拟于2006年11月在南京河海大学联合举办全国水利工程、海洋工程新材料与新技术学术交流会,以把握水利工程、海洋工程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动态,追踪科学前沿,推动新材料与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抗震防灾专业委员会主办的首届全国水工抗震防灾学术会议将于2006年10月28-30日在南京河海大学召开。会议将就水工建筑物与地基材料动态特性,水工建筑物抗震分析与设计,水工结构现场检测与监测、健康诊断与鉴定,水工建筑物抗震防灾与加固改造及水工结构工程振动、爆炸与冲击等专题,结合国内外近年来的发展和研究工作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8.
首届全国水工抗震防灾学术会议将于2006年10月28-30日在河海大学举行,会议将就水工建筑物与地基材料动态特性、水工建筑物抗震分析与设计、水工结构现场检测与监测、健康诊断与鉴定、水工建筑物抗震防灾与加固改造及水工结构工程振动、爆炸与冲击等专题,结合国内外近年来的发展和研究工作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9.
第1届可持续发电与供电国际会议(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PERGEN)将于2009年4月6~7日在南京河海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英中清洁能源研究协作网(UK-China Network of Clean EnergyResearch)组织,IEEE,IET和EPSRC主办,中国河海大学、英国巴斯大学(University of Ba  相似文献   

20.
《水资源保护》2012,(3):67-67
2012年5月11-13日,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2013--2022科学计划主题战略国际研讨会在河海大学隆重举行。河海大学校长王乘和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张建云院士参加开幕式并致欢迎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