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综合介入溶栓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对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给予放置下腔静脉滤器行综合介入溶栓治疗,并在治疗全程给予连续的全程跟踪健康教育.结果:本组治疗后下肢疼痛消失,肿胀较前明显减轻,平均住院lO d.随访半年,患者双下肢同一平面周径相等,超声复查未发现血栓,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健康教育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的成功率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结舍下肢深静脉插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2009年10月至2011年2月,对12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经胭静脉顺行插管后予尿激酶溶栓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置放下腔静脉滤器及溶栓导管,血栓完全溶解4例(33.3%),部分溶解8例(66.7%),无致死性肺动脉栓塞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结舍下肢深静脉插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黄坤 《当代护士》2013,(12):30-31
总结了29倒下腔静脉滤器(VCF)置入加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对2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加溶栓术后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精心的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认为精心有效的护理是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加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总结1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用腔静脉滤器置入及介入导管溶栓治疗的疗效观察及护理.结果19例下腔静脉置入术加导管溶栓治疗的患者均得到有效的治疗,患肢肿胀消退,且未发生肺栓塞.结论早期及时的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脱落并发肺栓塞的关键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在恶性肿瘤患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并进行溶栓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3年6月至2007年4月,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为恶性肿瘤,并于治疗前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20例患者,安放下腔静脉滤器后肺栓塞的发生情况,12例保留导管溶栓治疗。结果 下腔静脉滤器全部置入成功,溶栓治疗有效。随访1--24个月,滤器无移位,无肺栓塞发生。结论 对恶性肿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 可较好地预防肺栓塞发生。  相似文献   

6.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12例围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及溶栓治疗的综合性治疗,对其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12例患者阻塞段血管通畅,血液流动,无肺动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和溶栓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可使阻塞段血管通畅,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单爱静  张轶芸 《现代护理》2005,11(22):1951-1952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总结1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用腔静脉滤器置入及介入导管溶栓治疗的疗效观察及护理。结果19例下腔静脉置入术加导管溶栓治疗的患者均得到有效的治疗,患肢肿胀消退,且未发生肺栓塞。结论早期及时的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脱落并发肺栓塞的关键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行介入及综合性治疗的疗效和护理要点.方法对1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溶栓治疗的综合性治疗方法并对其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 11例患者阻塞段血管通畅,血液流动,4例患者还有部分栓塞,本组15例患者均无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采用综合方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显著,同时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对腔静脉滤器置入及溶栓治疗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介入性综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邢文珍 《现代护理》2002,8(10):756-757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行介入及综合征治疗的疗效和护理要点。方法 对1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下腔静脉滤器置入 溶栓治疗的综合征治疗方法并对其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 11例患者阻塞段血管通畅,血液流动,4例患者还有部分栓塞,本组15例患者均无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综合方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显著。同时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对腔静脉滤器置入及溶栓治疗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溶栓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明确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可有效预防肺栓塞。方法: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比较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后溶栓与直接溶栓组发生肺栓寒的情况。结果:滤器组未发生肺栓塞,对照组出现1例肺栓寒。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的置入可以有效的预防溶栓过程中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徐鸣鸿 《当代护士》2006,(12):17-18
对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1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1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安装下腔静脉滤器后,术后结合溶栓治疗,下肢肿胀均明显好转,无肺动脉栓塞发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认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是缓解病情及预防肺动脉栓塞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护理及时、安全、有效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2.
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溶栓治疗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总结3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置入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溶栓治疗的疗效及护理。护理重点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做好患肢护理、临时性腔静脉滤器的护理及导管溶栓的护理,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并做好出院指导。结果32例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溶栓治疗的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患肢肿胀消退,均未发生肺栓塞、腔静脉滤器并发症、溶栓导管并发症及出血倾向。结论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高效、安全、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术前、术后合理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祝菊珍 《护理与康复》2008,7(7):507-508
对28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手术取栓,术后给予溶栓、抗凝和去聚方法综合治疗。护理重点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做好一般护理、患肢护理、用药护理,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做好健康教育。28例下腔静脉滤器无移位,肢体肿胀消退明显,无肺栓塞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较常见的四肢血管疾病。绝大多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于左下肢,栓子脱落可发生肺栓塞,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有效方法,并使尿激酶溶栓的安全性大大提高,现将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病房对16例接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及介入性溶栓治疗前后患者的观察和护理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3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均采用Seldinger技术,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后经留置导管、患肢足背静脉留置针交替缓慢泵入尿激酶,联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及口服华法林进行治疗。结果 53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溶栓、抗凝、热敷治疗2~4 d恢复正常,经超声检查、静脉造影,证实血栓完全溶解,血流通畅,未出现出血及致命性肺动脉栓塞严重并发症。结论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溶栓、抗凝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能有效预防肺动脉栓塞,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程序化健康教育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腔静脉滤器置入并溶栓治疗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7年7月~2010年12月将8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与对照组43例,实验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程序化、个体化阶段性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出院前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患者对健康教育工作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患者对健康教育工作满意度及溶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腔静脉滤器置入并溶栓癌症患者中实施程序化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相关疾病知识水平及患者遵医行为,对预防患者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总结3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置入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溶栓治疗的疗效及护理。结果 37例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的患者均得到有效的治疗,患肢肿胀消退,未发生肺栓塞。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后积极、细致、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行深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2月对收治的17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并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和深静脉置管溶栓术。随访3~12个月,定期摄腰椎正侧位片,彩色超声检查,复查凝血四项。结果 17例全部成功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溶栓导管平均放置时间(10.2±0.8) d,平均尿激酶用量(23.4±4.8)万U。17例患肢3~5 d内血液回流均显著改善,疼痛及下肢肿胀明显减轻。所有患者12个月后复查腰椎正侧位片,均未见滤器明显移位、变形,彩色超声示下腔静脉通畅,滤器周围未见血栓形成。结论 对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保护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及置管溶栓术,可在短期内、安全有效地治疗血栓形成,且大大降低了肺栓塞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股静脉小切口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例急性下肢深静脉广泛血栓形成患者采用经股静脉小切口入路综合性介入治疗,挤压并溶栓,其中髂总静脉支架放置3例,下腔静脉永久滤器放置8例。结果 技术成功率100%,治疗后闭塞的血管再通,下肢肿胀消失,活动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经股静脉小切口综合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虽然操作较为复杂,有一定的危险性,但疗效显著,清除血栓较彻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综合治疗,并给予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用药护理、患肢护理、下腔静脉滤器的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20例,有效10例,无病例发生肺栓塞。结论及早的治疗,及时的观察诊断,强而有效的护理,可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